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瑞沙用于肺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与化疗失败后治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璐 刘迪杰 +9 位作者 王士勇 于环 何英 张哲 杜微丽 张晖 武秀艳 王佳玲 梁春艳 刘殊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1267-1270,共4页
目的:比较易瑞沙作为肺腺癌一线治疗方案和化疗进展后治疗方案的疗效,观察易瑞沙不良反应及耐受性。方法:收集病理明确诊断的肺腺癌病例53例,其中既往未接受化疗患者30例,既往接受以铂类为主的联合方案化疗后疾病进展患者23例。易瑞沙用... 目的:比较易瑞沙作为肺腺癌一线治疗方案和化疗进展后治疗方案的疗效,观察易瑞沙不良反应及耐受性。方法:收集病理明确诊断的肺腺癌病例53例,其中既往未接受化疗患者30例,既往接受以铂类为主的联合方案化疗后疾病进展患者23例。易瑞沙用法250mg/日,顿服。服药即开始随访症状改善、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及严重程度,定期复查,评价疗效。持续观察30天,如果没有症状改善而疾病进展则再服用10天,仍无效停药;疾病控制则持续服药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能耐受。结果:易瑞沙起效时间从2天到30天不等,平均7.7天。53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出现,多为I-II级,以痤疮样皮疹、腹泻、皮肤干燥、脱屑最为常见;发现1例间质性肺纤维化。53例患者CR 3.77%,PR 50.94%,SD 28.30%,DCR 83.0%,中位有效时间7.5个月。其中,一线治疗组CR 3.33%,PR 63.33%,SD 26.67%,DCR 93.3%,化疗失败组CR 4.35%,PR 34.78%,SD 30.43%,DCR 69.6%,两组疾病控制率无明显差异(P=0.055)。疾病控制率在女性为96%,男性为71.4%,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44),两组无进展生存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易瑞沙治疗肺腺癌安全有效,患者不良反应耐受性及依从性好。化疗不影响易瑞沙的疗效。女性肺腺癌比男性肺腺癌患者接受易瑞沙治疗获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易瑞沙 不良反应 疗效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仔鼠脑海马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孙颖 刘迪杰 王玉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研究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仔鼠脑海马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手术完全切除甲状腺的SD雌鼠,皮下注入生理盐水制备甲状腺功能减退模型,皮下注射L-T4制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模型,10 d后与正常雄鼠... 目的研究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仔鼠脑海马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手术完全切除甲状腺的SD雌鼠,皮下注入生理盐水制备甲状腺功能减退模型,皮下注射L-T4制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模型,10 d后与正常雄鼠合笼交配,取仔鼠海马细胞,正常孕鼠后代仔鼠为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出生后14 d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正常组仔鼠海马细胞Bcl-2和Bax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仔鼠Bcl-2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下降,Bax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甲状腺功能减退组较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和正常对照组仔鼠Bcl-2、Bax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鼠的仔鼠出生后14 d时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上述结果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衰退孕鼠对后代脑发育过程中是否发生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鼠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海马 Bcl-2 BAX 凋亡
下载PDF
长期培养的CIK细胞hTERT基因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武秀艳 王士勇 +9 位作者 焦雪 刘畅 刘迪杰 王佳玲 黄文越 张晖 何英 杜微丽 梁春艳 张璐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667-671,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长期培养的CIK细胞hTERT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进一步评价CIK细胞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抽取3名健康人外周静脉血进行CIK细胞培养,每周台盼蓝染色计数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培养第0、2、7、21及42天的CIK细胞hTERT基因的... 目的:初步探讨长期培养的CIK细胞hTERT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进一步评价CIK细胞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抽取3名健康人外周静脉血进行CIK细胞培养,每周台盼蓝染色计数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培养第0、2、7、21及42天的CIK细胞hTERT基因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培养第0、7、14、28、49及56天的CIK细胞周期的改变并检测凋亡,MTT法测定培养第14、30天的CIK细胞对肺癌LTE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结果:CIK细胞在体外培养第28天至第35天细胞增殖达高峰,与第0天相比扩增约6.7至15.95倍,此后存活细胞逐渐减少,最终约60天左右细胞全部死亡,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一致。hTERT表达水平在培养48小时最高,较第0天增加约(2.84±1.27)倍,随后随培养时间延长表达水平下降,在培养1周时降至培养初始水平,并在此后的培养过程中维持低水平表达。在CIK培养1周时处于S期细胞比例最高,约(41.27±4.57)%,随培养时间延长G0/G1期细胞比例占绝大部分,在培养第49天G0/G1期细胞比例在90%以上[(97.56±1.17)%];CIK细胞在第14天杀瘤活性约(58.58±8.52)%,在30天时杀瘤活性明显下降,约(32.47±7.51)%。结论:长期培养的CIK细胞随培养时间延长hTERT表达水平下降,未见细胞永生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ERT基因 CIK细胞 长期培养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化疗药物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影响
4
作者 焦雪 王士勇 +2 位作者 刘畅 刘迪杰 单风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42-46,共5页
探讨化疗药物及地塞米松对CIK细胞增殖活性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分别选取不同浓度顺铂、氟尿嘧啶、紫杉醇和地塞米松与不同诱导天数的CIK细胞共培养,在加入或不加入IL-2的情况下,采用MTT法检测各种药物对CIK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 探讨化疗药物及地塞米松对CIK细胞增殖活性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分别选取不同浓度顺铂、氟尿嘧啶、紫杉醇和地塞米松与不同诱导天数的CIK细胞共培养,在加入或不加入IL-2的情况下,采用MTT法检测各种药物对CIK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细胞中各亚群的比例。顺铂、氟尿嘧啶、紫杉醇及地塞米松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CIK细胞的增殖活性,其中顺铂和紫杉醇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5);IL-2可对CIK细胞产生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化疗药物对CIK细胞的抑制作用(P<0.05)。顺铂主要降低CD3+CD56+亚群比例(P<0.05),对CD3+CD4+、CD3+CD8+亚群比例无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药物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MTT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辽宁地区FoxO1基因rs17446593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5
作者 王玉霞 刘迪杰 +4 位作者 吴志香 边澈 索琳娜 刘畅 韩玲玲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3期417-419,共3页
【目的】探讨FoxO1基因rs1744659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 )的关系。【方法】395例T2DM患者和366例对照组,用分子量阵列技术(MassARRAY)方法检测FoxO1基因 rs17446593单核苷酸多态性,并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FoxO1基因rs1744659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 )的关系。【方法】395例T2DM患者和366例对照组,用分子量阵列技术(MassARRAY)方法检测FoxO1基因 rs17446593单核苷酸多态性,并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FOXO1基因 rs17446593在 T2DM 组GG、GA 型及AA型分别为1.77%、27.09%及71.14%,在对照组GG、GA型及AA型分别为1.64%、20.22%及78.14%(两组间χ2=5.0460,P =0.080)。G等位基因在两组分别为15.32%,及11.75%(两组间χ2=4.116,P =0.042)。【结论】FoxO1基因 rs17446593 G等位基因可能是T2DM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多态现象 遗传 辽宁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髓样抑制细胞比例及其对CD8^+T细胞抑制作用的测定 被引量:2
6
作者 符一宁 王士勇 +12 位作者 马克骥 刘畅 焦雪 刘迪杰 王佳玲 张晖 张哲 杜微丽 张璐 武秀艳 何英 梁春艳 刘殊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2224-2227,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髓样抑制细胞(MDSCs)的比例及其对CD8+T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30例NSCLC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抗体染色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MDSCs中CD11b、CD14和...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髓样抑制细胞(MDSCs)的比例及其对CD8+T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30例NSCLC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抗体染色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MDSCs中CD11b、CD14和CD33的表达;磁珠分选法分离、纯化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MDSCs及健康者外周血中的CD8+T细胞,1∶1共培养72小时,用ELISA法测定24、48、72小时细胞培养上清液的INF-γ水平。结果:30例进展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MDSCs比例为(25.1±16.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8.2±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观察到MDSCs比例与患者年龄、性别、分期及病理类型有关(P>0.05);ELISA法显示:与CD8+T细胞单独培养组相比,MDSCs与CD8+T细胞组共培养24、48、72小时的培养上清IFN-γ水平由(201.3±14.57)ng/ml逐渐下降为(163.33±7.77)ng/ml、(132.0±6.9)ng/ml和(79.67±7.09)ng/ml,明显降低(P<0.05)。结论:进展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MDSCs的比例较健康者明显升高,且对CD8+T细胞有抑制作用,MDSCs增多可能是NSCLC患者发生免疫抑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样抑制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抑制 磁式分选
下载PDF
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大鼠对子代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4
7
作者 刘迪杰 单忠艳 +6 位作者 滕卫平 于晓会 高芸 王森 范晨玲 王红 张红梅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36-941,共6页
目的 通过建立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孕鼠动物模型,观察母鼠亚临床甲减对仔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并从脑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方面探讨母体亚临床甲减导致胎儿脑发育障碍的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雌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 目的 通过建立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孕鼠动物模型,观察母鼠亚临床甲减对仔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并从脑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方面探讨母体亚临床甲减导致胎儿脑发育障碍的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雌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n=20):(1)亚临床甲减组:手术切除甲状腺,于背部皮下植入微渗泵,L-T4装入泵中持续泵入;(2)甲减组:手术完全切除甲状腺,术后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作为阳性对照;(3)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行甲状腺切除假手术,术后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取仔鼠出生后第3、7及21天海马组织,以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时间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mRNA表达;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BDNF、Rap1的蛋白含量;第40天仔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学习与记忆测试.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亚临床甲减组的仔鼠第3天BDNF mRNA和蛋白表达减弱(均P<0.05),NCAM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Rap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水迷宫结果显示第44天逃避潜伏期明显高于对照组,第49天长时记忆试验中在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与甲减组比较,亚临床甲减组的仔鼠出生后各时点BDNF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或P<0.01).Rap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水迷宫结果显示第44天逃避潜伏期明显低于甲减组,第49天长时记忆试验中在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明显高于甲减组(均P<0.05).结论母体亚临床甲减的仔鼠空间学习能力及空间记忆能力均下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甲状腺激素调控基因BDNF表达下调、Rap1表达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妊娠 脑发育
原文传递
妊娠早期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减母鼠可改善仔鼠神经智力发育 被引量:15
8
作者 鲁丽 于晓会 +8 位作者 滕卫平 单忠艳 刘迪杰 王森 高芸 毛金媛 范晨玲 王红 张红梅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42-947,共6页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母鼠亚临床甲减对仔鼠大脑发育的影响.方法 90只Wistar雌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C)、甲减组(CH)、亚临床甲减组(SCH)、亚临床甲减治疗Ⅰ组(妊娠第10天开始治疗,E10)、亚临床甲减治疗Ⅱ组(E1...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母鼠亚临床甲减对仔鼠大脑发育的影响.方法 90只Wistar雌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C)、甲减组(CH)、亚临床甲减组(SCH)、亚临床甲减治疗Ⅰ组(妊娠第10天开始治疗,E10)、亚临床甲减治疗Ⅱ组(E13)、亚临床甲减治疗Ⅲ组(E17),检测仔鼠体重、甲状腺功能,行水迷宫实验、Nissl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CH组及SCH组仔鼠体重低于C组仔鼠(P<0.05),但E10、E13及E17治疗组体重均未受影响(P>0.05).各组仔鼠甲状腺功能无区别(P>0.05).CH、SCH及E17治疗组仔鼠逃避潜伏期比C组仔鼠延长(P<0.05),海马CA1区及皮质神经元排列紊乱,海马锥体层增厚,辐射层较薄,神经细胞迁移位置异常,E10及E13治疗组与C组仔鼠无区别.结论孕鼠SCH能够对后代学习记忆能力造成损害,影响细胞构筑及大脑细胞迁移,在E13之前应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可有效改善后代学习记忆能力、细胞构筑及细胞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甲减 左旋甲状腺素 仔鼠 脑发育
原文传递
抗原致敏的DC-CIK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杀伤的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刘畅 王士勇 +4 位作者 焦雪 刘迪杰 黄文越 马克骥 王佳玲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12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抗原致敏的DC与CIK细胞共同培养后获得的DC-CIK细胞(Ag-DC-CIK)对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的杀伤作用。方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细胞以GM-CSF、IL-4及TNF-α诱导并加入DU145全细胞冻融抗原培养抗原致敏的DC,非贴壁... 目的探讨抗原致敏的DC与CIK细胞共同培养后获得的DC-CIK细胞(Ag-DC-CIK)对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的杀伤作用。方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细胞以GM-CSF、IL-4及TNF-α诱导并加入DU145全细胞冻融抗原培养抗原致敏的DC,非贴壁细胞以IL-2、IL-1α、IFN-γ和mAb诱导培养CIK细胞,并将两种细胞共同培养6d获得Ag-DC-CIK;每隔2天计数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以共培养6d的Ag-DC-CIK作为效应细胞,以相同天数未致敏的DC-CIK和CIK细胞为对照组,DU145细胞作为靶细胞,采用MTT法分析各组杀瘤率。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成功诱导DC,Ag-DC-CIK细胞培养6d的扩增倍数为CIK的1.69-2.56倍(P<0.05)。CIK组、DC-CIK组及Ag-DC-CIK组中CD3+CD56+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9.15±1.55)%,(28.43±1.51)%和(39.12±2.29)%,依次升高(P<0.01),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24h杀瘤率分别为(26.39±4.47)%,(46.82±5.68)%,(62.80±2.01)%,依次升高(P<0.01)。结论 Ag-DC-CIK细胞增殖活性强,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强于未致敏DC-CIK细胞和CIK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前列腺癌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孕期亚临床甲减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晓会 刘爱华 +3 位作者 朱帅俊 刘迪杰 单忠艳 滕卫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686-689,共4页
目的建立可靠的孕期亚临床甲减大鼠动物模型。方法将60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1完全甲减组:手术完全切除甲状腺;2亚临床甲减组:手术完全切除甲状腺后,予L-T4微渗泵1.0μg/(100 g·d)浓度持续皮下泵入,自怀孕第15 d剂量改... 目的建立可靠的孕期亚临床甲减大鼠动物模型。方法将60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1完全甲减组:手术完全切除甲状腺;2亚临床甲减组:手术完全切除甲状腺后,予L-T4微渗泵1.0μg/(100 g·d)浓度持续皮下泵入,自怀孕第15 d剂量改为1.05μg/(100 g·d);3正常对照组:行甲状腺假手术。各组大鼠在基础状态、孕前和怀孕后第10、13、17 d和分娩当天采血测定甲状腺功能。结果各组大鼠在基础状态时,血清TSH和T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甲减组大鼠在孕前和整个怀孕过程中及分娩当天血清TSH水平始终明显高于亚临床甲减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血清TT4水平始终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均<0.01)。亚临床甲减组大鼠在孕前和整个怀孕过程中及分娩当天血清TSH水平始终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血清TT4水平始终与正常对照组相当(P均>0.05)。结论应用手术完全切除甲状腺,再予微渗泵皮下持续输入合适剂量的L-T4可以成功建立孕期亚临床甲减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孕期 大鼠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