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工程化设备通过调控纺丝温度提高中间相沥青炭纤维力学和导热性能
1
作者 叶高明 石奎 +7 位作者 吴晃 黄东 叶崇 欧阳婷 朱世鹏 樊桢 刘洪波 刘金水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344,共11页
基于工程化设备,在恒定挤出量条件下,通过调控纺丝温度制备了中间相沥青炭纤维(MPCFs),探究纺丝温度对MPCFs微观结构、力学和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纺丝温度由309升高至320℃,MPCFs的微观结构由石墨片层细小的褶皱劈裂辐射状结... 基于工程化设备,在恒定挤出量条件下,通过调控纺丝温度制备了中间相沥青炭纤维(MPCFs),探究纺丝温度对MPCFs微观结构、力学和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纺丝温度由309升高至320℃,MPCFs的微观结构由石墨片层细小的褶皱劈裂辐射状结构逐步向石墨片层粗大的劈裂辐射状结构转变,拉伸强度由2.16增大到3.23 GPa,热导率由704升高到1078 W·m^(−1)·K^(−1)。这主要是因为纺丝温度越高,沥青熔体黏度越小,喷丝口处挤出胀大效应越弱,沥青熔体在喷丝孔流道内形成的微晶取向得以保持,以此制备的炭纤维具有更大的晶体尺寸和更高的微晶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相沥青 纺丝温度 炭纤维 高热导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添加钛箔镁/铝异种金属激光焊接研究
2
作者 周惦武 赵蕾 +2 位作者 王新宇 张书迈 刘金水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3-48,共6页
提出镁上/铝下搭接、镁/铝层间添加Ti箔的激光焊接技术,对AZ31镁合金和6061铝合金进行焊接,研究钛箔–激光作用下镁/铝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在激光焊接工艺条件下,添加Ti箔可实现镁/铝有效连接,镁/铝接头的剪切强度(线强度)达到5... 提出镁上/铝下搭接、镁/铝层间添加Ti箔的激光焊接技术,对AZ31镁合金和6061铝合金进行焊接,研究钛箔–激光作用下镁/铝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在激光焊接工艺条件下,添加Ti箔可实现镁/铝有效连接,镁/铝接头的剪切强度(线强度)达到58 N/mm,熔池形貌由未添加Ti箔时的“V”型转变成添加Ti箔时的“酒杯状”。随着Ti箔厚度的增加,镁/铝接头的熔池深度增加,靠近铝侧基体的Ti箔部分熔化,Ti元素分布在熔池内部,生成Ti_(3)Al化合物;添加Ti箔抑制镁液和铝液直接接触,避免Mg、Al反应生成脆性Mg/Al化合物,添加Ti箔起到一定的阻隔效果,但Ti箔的导热系数较低,离激光热源较远,Ti箔熔化不完全,Ti箔与母材基体的结合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AZ31镁合金 6061铝合金 Ti箔中间层 Mg/Al化合物
下载PDF
夹层辅助激光焊接镁/钢异种金属的显微组织与性能
3
作者 陶韬 刘金水 +2 位作者 周惦武 李会明 王新宇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765-776,共12页
采用镁合金在上、钢板在下且添加中间夹层辅助的激光焊接技术,对AZ31B镁合金和DP590双相钢平板试件进行焊接,基于热力学性能和本征力学性质的计算来选择夹层元素,分析添加夹层前后镁/钢接头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Sn和Al夹... 采用镁合金在上、钢板在下且添加中间夹层辅助的激光焊接技术,对AZ31B镁合金和DP590双相钢平板试件进行焊接,基于热力学性能和本征力学性质的计算来选择夹层元素,分析添加夹层前后镁/钢接头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Sn和Al夹层,接头最大载荷分别为730和590 N,与没有添加夹层相比,分别提高2.04倍和1.46倍;添加Al夹层,接头界面生成脆性较大的Mg_(17)Al_(12)化合物,其限制了镁/钢接头性能提升;而添加Sn夹层,界面生成脆性相对较低的Mg_(2)Sn化合物以及延性Fe_(3)Sn化合物,这是添加Sn夹层镁/钢接头性能高于添加Al夹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金属焊接 金属间化合物 力学性能 Sn粉末 Al粉末
下载PDF
Ce对Zn-Al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刘金水 谢贤清 +2 位作者 蒋冰 舒震 肖汉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1期6-10,共5页
研究了Ce对ZnAl合金(ZA27、ZA43)的力学性能、淬火时效特性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e能明显细化合金的铸态组织,提高其强度和塑性。当ZA27和ZA43中含Ce量分别为0.10%和0.15%时,获得最佳... 研究了Ce对ZnAl合金(ZA27、ZA43)的力学性能、淬火时效特性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e能明显细化合金的铸态组织,提高其强度和塑性。当ZA27和ZA43中含Ce量分别为0.10%和0.15%时,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提出了Ce细化ZnAl合金的机理,加Ce后成分过冷效应所引起的枝晶熔断脱落对细化α相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A合金 耐磨性 淬火时效 枝晶 成分过冷 锌合金
下载PDF
Ce对ZA43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金水 张福全 +1 位作者 舒震 蒋冰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6,共3页
研究了Ce对高铝锌合金(ZA43)组织性能及淬火-时效过程的影响。确认加Ce处理后,ZA43合金中含有Ce化合物的存在,并分析测定了含Ce化合物的化学成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Ce细化ZA43合金α相机理:加Ce后成分过... 研究了Ce对高铝锌合金(ZA43)组织性能及淬火-时效过程的影响。确认加Ce处理后,ZA43合金中含有Ce化合物的存在,并分析测定了含Ce化合物的化学成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Ce细化ZA43合金α相机理:加Ce后成分过冷效应所引起的枝晶分枝熔断脱落对细化α相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A43合金 耐磨性 时效 锌合金
下载PDF
Ti对高Al-Zn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刘金水 舒震 李传平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A487-A491,共5页
研究了Ti对高Al-Zn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确认加Ti处理后高Al-Zn合金中异质晶核的存在,并分析测定了异质晶核的化学成分与晶体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Ti细化高Al-Zn合金α′相的机理:异质晶核是立方体质点Al_5Ti_2Zn相。
关键词 铝锌合金 组织性能 影响
下载PDF
TiC_p/ZA4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拉伸性能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金水 舒震 +2 位作者 项品峰 谢贤清 肖汉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85-589,共5页
采用XD法与搅拌铸造技术相结合的工艺制备了TiCp/ZA43复合材料,其中TiC粒子的尺寸为0.5~1.5μm,在基体中分布均匀。对TiCp/ZA43复合材料室温至250℃温度范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获得了该复合材... 采用XD法与搅拌铸造技术相结合的工艺制备了TiCp/ZA43复合材料,其中TiC粒子的尺寸为0.5~1.5μm,在基体中分布均匀。对TiCp/ZA43复合材料室温至250℃温度范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获得了该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力学性能与温度的关系,并对其高温拉伸断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iC粒子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尤其是显著提高了高温强度;TiCp/ZA43复合材料的断裂方式与拉伸温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TiCp/ZA43 高温力学性能 断裂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地质结构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61
8
作者 刘金水 廖宗廷 +2 位作者 贾健谊 周祖翼 杨娟 《上海地质》 2003年第3期1-6,共6页
东海陆架盆地发育于东海大陆架之上,是一个复合型沉积盆地。盆地的西侧是浙闽隆褶带,东侧是钓鱼岛岩浆岩带,盆地从西至东呈现为凹-凸-凹的格局,南北差异明显,总体地质构造格架表现为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特征。该盆地存在元古代的变质基... 东海陆架盆地发育于东海大陆架之上,是一个复合型沉积盆地。盆地的西侧是浙闽隆褶带,东侧是钓鱼岛岩浆岩带,盆地从西至东呈现为凹-凸-凹的格局,南北差异明显,总体地质构造格架表现为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特征。该盆地存在元古代的变质基底,是浙闽沿海陆区出露的深变质岩系向东的延伸,这套古老的变质岩系组成了陆架盆地的主要基底。盆地在垂向上表现为明显的多层结构。除古生界地质结构尚待证实外,中生界明显为裂谷型二层结构,新生界为三层结构。盆地结相特征受控于特定的构造演化过程。中生代以前不同性质的地体增生和中生代以来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以及印度板块作用造成的地壳蠕散是控制盆地形成和树造演化的主要体制,使盆地构造演化表现为多阶段、多种构造体的明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 地质结构 构造演化 复合型沉积盆地 变质岩 地壳蠕散
下载PDF
铸造法制备TiC/ZA43复合材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金水 肖汉宁 +3 位作者 舒震 蒋冰 项品峰 叶久新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26,共3页
以Ti,Al,C粉末为原料,采用XD法与铸造法相结合的工艺制备了体积分数为5%的TiC/ZA43复合材料,研究了TiC/ZA43复合材料的铸态组织以及增强相TiC颗粒的尺寸与分布。试验结果表明:TiC在复合材料中具有... 以Ti,Al,C粉末为原料,采用XD法与铸造法相结合的工艺制备了体积分数为5%的TiC/ZA43复合材料,研究了TiC/ZA43复合材料的铸态组织以及增强相TiC颗粒的尺寸与分布。试验结果表明:TiC在复合材料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随着Al-TiC预制块加入温度的提高,颗粒分布更加均匀,晶粒细化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 复合材料 锌合金 碳化硅
下载PDF
催化光度法测定微量铜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金水 朱昌青 王伦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微量分析 罗丹明B 溴酸钾 催化褪色 催化光度法
下载PDF
蒽、苝和1-氨基蒽醌水溶胶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金水 李永新 +1 位作者 高峰 王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6-78,共3页
用再沉淀法分别制备了蒽、和1氨基蒽醌水溶胶,研究了三者在水溶液中的荧光光谱,通过与其对应的分子荧光光谱比较,发现蒽和的水溶胶荧光光谱发生了红移,而1氨基蒽醌分子从无荧光到它的水溶胶有荧光的转变,根据荧光和分子结构关系,得... 用再沉淀法分别制备了蒽、和1氨基蒽醌水溶胶,研究了三者在水溶液中的荧光光谱,通过与其对应的分子荧光光谱比较,发现蒽和的水溶胶荧光光谱发生了红移,而1氨基蒽醌分子从无荧光到它的水溶胶有荧光的转变,根据荧光和分子结构关系,得出3种溶胶是通过分子之间相互重叠聚集而成。同时因为他们为平面型分子,因此π电子共轭度大,使得荧光容易激发和发射,荧光光谱向长波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荧光性能 氨基 分子 共轭 蒽醌 电子 水溶胶 制备 沉淀法
下载PDF
原位TiC颗粒增强Al-Cu复合材料的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金水 肖汉宁 +1 位作者 舒震 项品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59-263,共5页
以Ti,Al和C粉末为原料,采用接触反应法制备原位TiC颗粒增强的铸造AlCu复合材料,研究了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探讨了TiC颗粒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副产物TiAl3和Al4C3生成的可... 以Ti,Al和C粉末为原料,采用接触反应法制备原位TiC颗粒增强的铸造AlCu复合材料,研究了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探讨了TiC颗粒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副产物TiAl3和Al4C3生成的可能性减小;当反应温度为900℃时,反应副产物全部转变为TiC,且原位反应生成0.5~1.5μm的TiC颗粒均布于αAl基体中;TiC的加入能显著提高基体的强度,特别是高温强度,但使其延伸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 复合材料 铸造铝铜合金 碳化硅
下载PDF
Zn-Al-Si合金的组织性能及Na变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金水 舒震 +1 位作者 张福全 蒋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6-37,共2页
研究了Si合金化Zn-Al合金组织性能及Na变质对Zn-Al-Si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合金化可提高Zn-Al43型合金的耐磨性,但降低其强度和韧性;Na变质可改变合金中Si的形态,改善合金性能.
关键词 锌铝硅合金 组织 性能 钠盐 变质
下载PDF
挤压铸造ZA43合金组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金水 舒震 +3 位作者 蒋冰 张福全 周子江 张楚惠 《热加工工艺》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6-28,共3页
研究了挤压铸造对ZA43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高压下凝固ZA43合金的组织形成过程。结果表明:挤压铸造可细化合金的铸态组织、减轻枝晶偏析、大幅度提高其力学性能;枝晶间显微缩孔的消除是合金韧性显著改善的首要原因。
关键词 挤压铸造 组织 性能 铸造锌合金 凝固
下载PDF
Ti-Al-C系热爆反应制备TiC/Al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金水 肖汉宁 +2 位作者 舒震 项品峰 卢远志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8年第3期64-66,共3页
以Ti,Al,C粉末为原料,用热爆反应法制备了原位TiC颗粒增强的TiC/Al的Al基复合材料。研究了Ti-Al-C系热爆合成过程,探讨了热爆合成TiC粒子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生成的TiC粒子呈球形,尺寸均匀,且随... 以Ti,Al,C粉末为原料,用热爆反应法制备了原位TiC颗粒增强的TiC/Al的Al基复合材料。研究了Ti-Al-C系热爆合成过程,探讨了热爆合成TiC粒子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生成的TiC粒子呈球形,尺寸均匀,且随体系中含Al量的增加,热爆反应合成TiC的温度降低,TiC颗粒尺寸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 复合材料 热爆合成 碳化钛 铝基
下载PDF
原位TiC粒子增强ZA4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组织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金水 舒震 +2 位作者 肖汉宁 项品峰 谢贤清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7-72,共6页
以Ti、Al、C粉末为原料,采用接触反应法制备原位TiC颗粒增强的ZA43复合材料,直接原位反应生成0.2~1.0μm的TiC颗粒,均布于基体合金中,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研究了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关键词 原位反应 金属基 复合材料 ZA43合金 碳化钛颗粒
下载PDF
铸造残余应力对铝合金副车架疲劳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金水 雷衡兵 +3 位作者 高文理 刘后尧 吴湛方 蒲全付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8-34,共7页
运用ProCast软件对真空压铸铝合金副车架进行铸造工艺仿真,得到副车架的残余应力场.通过中间文件把残余应力作为初始条件加载到副车架力学分析有限元模型上,利用HyperMesh、ABAQUS、Fe-Safe等软件对副车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结果显示残... 运用ProCast软件对真空压铸铝合金副车架进行铸造工艺仿真,得到副车架的残余应力场.通过中间文件把残余应力作为初始条件加载到副车架力学分析有限元模型上,利用HyperMesh、ABAQUS、Fe-Safe等软件对副车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结果显示残余应力使纵向工况、侧向工况、垂向工况中的疲劳寿命分别降低了48%、71.3%、32.5%.对副车架进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考虑了残余应力的疲劳仿真结果更接近台架试验结果,并且该铝合金副车架的性能指标符合实际使用要求.因此考虑了残余应力的疲劳仿真对真空压铸铝合金副车架的生产更具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副车架 铸造数值模拟 残余应力 疲劳寿命
下载PDF
稀土耐热蠕墨铸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金水 舒震 +1 位作者 张福全 蒋冰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18,共4页
采用稀土为主的含低沸点元素的蠕化剂生产了耐热蠕墨铸铁。研究了稀土耐热蠕墨铸铁的抗氧化、抗生长及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
关键词 蠕虫状石墨铸铁 稀土 蠕墨铸铁 热疲劳性能
下载PDF
热处理对高铝锌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金水 舒震 张福全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54-58,共5页
本文根据Zn-Al相图的特点,采用热处理可有效细化高铝锌合金ZA-27的组织,显著提高合金的塑性、韧性.经350℃2小时均匀化后退火、正火和淬火后,ZA-27合金分别获得片状、片状+粒状及微细粒状的珠光体.
关键词 高铝锌合金 热处理 组织转变
下载PDF
TiO_2-Al-C系热爆合成TiC-Al_2O_3/Al复合材料及合成过程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金水 肖汉宁 +2 位作者 蒋冰 龙敏 谢贤清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7-50,共4页
通过对TiO2 Al C体系反应过程的研究 ,采用反应热压法制备了原位TiC、Al2 O3粒子复合增强的TiC Al2 O3/Al复合材料。研究了体系中Al含量对反应合成过程及复合材料致密度的影响 ,分析了热爆合成TiC粒子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 :生成的TiC... 通过对TiO2 Al C体系反应过程的研究 ,采用反应热压法制备了原位TiC、Al2 O3粒子复合增强的TiC Al2 O3/Al复合材料。研究了体系中Al含量对反应合成过程及复合材料致密度的影响 ,分析了热爆合成TiC粒子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 :生成的TiC粒子呈球形 ,尺寸均匀 ;且随体系Al含量的提高 ,TiC合成反应温度降低 ,TiC颗粒尺寸减小 ,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增加 ;在 35MPa的热压下 ,复合材料可达到理论密度的 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爆合成 金属基 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 热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