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癫痫发生过程中免疫学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鑫桐 于盼盼 +1 位作者 孙觊 梁建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癫痫是指以持续存在的反复癫痫发作的易感性和由此引起的神经生物学、认知、心理学及社会方面后果的一种神经系统常见慢性脑部疾病。世界上癫痫总体患病率约为5‰-10‰。我国癫痫患病率高达7.0‰,约有900万左右的癫痫患者,每年新增患者... 癫痫是指以持续存在的反复癫痫发作的易感性和由此引起的神经生物学、认知、心理学及社会方面后果的一种神经系统常见慢性脑部疾病。世界上癫痫总体患病率约为5‰-10‰。我国癫痫患病率高达7.0‰,约有900万左右的癫痫患者,每年新增患者约40万。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在发生脑损伤后常经历一段无发作的"静止期"才出现临床可见的首次惊厥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发作 慢性脑部疾病 神经生物学 总体患病率 静止期 脑损伤 AEDS 星形胶质细胞 难治性癫痫 癫痫治疗
下载PDF
相对湿度对PEMFC加载过程中动态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永峰 张璐 +2 位作者 裴普成 刘鑫桐 禹永帅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7,共9页
为研究电流阶跃变化过程中相对湿度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动态性能的影响,提出动态传热(DHT)数值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相对湿度和阶跃电流对输出电压的影响,揭示出电流阶跃变化条件下相对湿度对质子交换膜(PEM)内水含量和电流密度... 为研究电流阶跃变化过程中相对湿度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动态性能的影响,提出动态传热(DHT)数值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相对湿度和阶跃电流对输出电压的影响,揭示出电流阶跃变化条件下相对湿度对质子交换膜(PEM)内水含量和电流密度分布的响应规律。通过自定义函数(UDF)将DHT模型导入Fluent软件并应用有限体积法进行计算;对工作温度60℃、负载电流的加载幅值5 A、阴极相对湿度100%、阳极相对湿度50%和100%条件下的PEMFC动态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将通过DHT模型得到的极化曲线和输出电压响应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阴极相对湿度为100%,阳极相对湿度100%的输出电压及最大功率密度优于50%相对湿度;阳极相对湿度为100%时,DHT模型与实验所得极化曲线间误差为2.18%;电流密度的分布与PEM膜内水含量和阳极侧气体加湿程度有关,阳极侧相对湿度提高,跨膜的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性下降;当阳极侧相对湿度为50%、100%时,加载前后膜内水含量分布的极差值分别为2.9和3.1 kmol/m^(3)、3和4.2 kmol/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动态传热(DHT) 动态响应 相对湿度 电流密度分布
下载PDF
《尚书》与夏商之际祭统变迁
3
作者 刘鑫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81-,共1页
祭统体现在通神独占上,即"私有"通神权。夏王敬天,恭听天命也就是所谓的"夏人尊命"。商汤另辟蹊径,未因夏政治国,即通过祭祀先王来加强统治,这也就是所谓的"殷人尊神"。三代不同源,三代正从"共识的... 祭统体现在通神独占上,即"私有"通神权。夏王敬天,恭听天命也就是所谓的"夏人尊命"。商汤另辟蹊径,未因夏政治国,即通过祭祀先王来加强统治,这也就是所谓的"殷人尊神"。三代不同源,三代正从"共识的中国"向"理想的中国"过渡。仍属于典型的家族社会。祭祀权力的血缘相承既是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夏商 祭祀与祭统 宗法
下载PDF
论抢劫虚拟财产刑事责任认定的相关问题
4
作者 黄国东 刘鑫桐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1-23,共3页
随着网络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为人类社会生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存世界——网络虚拟空间,同时催生了一种新型资产——网络虚拟财产。它在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既有的法律规制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现阶段,我国尚没有任何一部... 随着网络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为人类社会生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存世界——网络虚拟空间,同时催生了一种新型资产——网络虚拟财产。它在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既有的法律规制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现阶段,我国尚没有任何一部法律对"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予以界定,"虚拟财产"法律规制属于真空地段。本文拟通过对侵犯虚拟财产个案论证分析,探析我国抢劫虚拟财产刑事责任认定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虚拟财产 抢劫 刑事责任认定
下载PDF
进气相对湿度对PEMFC能量效率的影响特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鑫桐 刘永峰 +2 位作者 裴普成 张璐 姚圣卓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53-859,共7页
为了探究进气相对湿度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发电性能的影响,文章提出了PEMFC能量效率(GE)的数值模型。首先,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将GE模型添加到Fluent中对划分好的网格进行计算;其次,建立PEMFC试验系统,并将工况参数设置为... 为了探究进气相对湿度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发电性能的影响,文章提出了PEMFC能量效率(GE)的数值模型。首先,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将GE模型添加到Fluent中对划分好的网格进行计算;其次,建立PEMFC试验系统,并将工况参数设置为工作温度为60℃、进气压力为10 kPa、进气相对湿度分别为50%和100%;最后,对GE模型、Fluent模型和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气相对湿度为50%时,GE模型值的精确度比Fluent模型值提高了约15.18%;当进气相对湿度为100%时,GE模型值的精确度比Fluent模型值提高了约21.07%;PEMFC的能量效率随着进气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进气相对湿度为100%,功率密度增加到110.869 mW/cm^(2)时,PEMFC的能量效率为46.8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能量效率 相对湿度 燃料利用率
下载PDF
三种运行参数对PEMFC动态响应的数值分析
6
作者 刘鑫桐 刘永峰 +3 位作者 裴普成 张璐 姚圣卓 毕贵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38-244,共7页
为了探究在电流阶跃变化中工作温度、相对湿度和背压等运行参数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性能的影响,运用相对湿度和工作温度之间的耦合变化推导出了动态计算(DT)模型。该模型通过工作温度和相对湿度来阐述膜电极参数和PEMFC性能之... 为了探究在电流阶跃变化中工作温度、相对湿度和背压等运行参数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性能的影响,运用相对湿度和工作温度之间的耦合变化推导出了动态计算(DT)模型。该模型通过工作温度和相对湿度来阐述膜电极参数和PEMFC性能之间的特性关系,并分析在电流阶跃变化中这两种运行参数对质子交换膜(PEM)内水传递特性、输出电压和功率密度随时间变化的瞬态响应的差异。采用理论计算结合试验的方式,首先通过自定义函数(UDF)将DT模型导入到Fluent软件中进行计算并应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求解;其次开展PEMFC动态负载性能测试,测量工作温度为50℃、60℃、70℃,背压为0、10 kPa,相对湿度为50%、75%、100%,同时改变电流负载(阶跃幅度为5 A)来实现PEMFC对电流阶跃动态响应的测试;最后通过极化曲线和I⁃P曲线对DT模型和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数据与DT模型的仿真结果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不对称加湿是影响功率密度的一个主导参数;阳极相对湿度决定了功率密度在发生阶跃电流后稳定运行的能力;PEM水含量与功率密度下冲幅度和响应时间有关。因此,工作温度为60℃、背压为10 kPa、阳极相对湿度为75%、阴极相对湿度为100%时,PEMFC的动态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动态响应 运行参数 非对称加湿 电流阶跃
下载PDF
从植物遗存看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
7
作者 刘鑫桐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2期82-84,共3页
粟黍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东亚干旱-半湿润区最重要的旱地农业作物,粟黍的植物特性非常适合在中国北方大面积种植,因此在北方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也最为普遍。我国旱作农业的起源,主要课题就是栽培粟黍的起源问题。目前学界对这个问题... 粟黍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东亚干旱-半湿润区最重要的旱地农业作物,粟黍的植物特性非常适合在中国北方大面积种植,因此在北方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也最为普遍。我国旱作农业的起源,主要课题就是栽培粟黍的起源问题。目前学界对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两种看法,即单一起源地模式和多元分散起源模式。本文通过对新石器时代初期北方重要遗址出土之植物遗存进行分析,验证北方旱作农业(粟黍)多元分散的起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业 植物遗存 粟黍 多元分散起源
下载PDF
浅谈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主要因素
8
作者 刘鑫桐 《时代人物》 2022年第1期0069-0071,共3页
西安事变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深刻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十年的内战,促成了第二次的国共合作,成为了中国由长期的内战走向全民抗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西安事变后的国内和平问题得以解决,是一场多方努力的胜利... 西安事变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深刻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十年的内战,促成了第二次的国共合作,成为了中国由长期的内战走向全民抗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西安事变后的国内和平问题得以解决,是一场多方努力的胜利。既有西安与南京核心人物之间的相互妥协、中共居中调停、国民党主和派与东北军核心组(东救会)成员之间的多方斡旋,又有二二事件对对峙态势的根本扭转等等。多方面相互作用,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主要因素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自动化立体仓库路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贺庆 刘鑫桐 《信息与电脑》 2019年第5期47-48,共2页
目前,自动化立体仓库广泛应用于物流行业。为了提高仓库中货物的存取效率,可采用蚁群算法解决堆垛机路径优化问题。针对传统蚁群算法中易得到局部最优解的缺陷,笔者采用改进的蚁群算法,引入信息素调整因子,改变路径中各节点上的信息素浓... 目前,自动化立体仓库广泛应用于物流行业。为了提高仓库中货物的存取效率,可采用蚁群算法解决堆垛机路径优化问题。针对传统蚁群算法中易得到局部最优解的缺陷,笔者采用改进的蚁群算法,引入信息素调整因子,改变路径中各节点上的信息素浓度,减少局部最优现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蚁群算法能较好解决路径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立体仓库 改进的蚁群算法 路径优化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特殊亚型一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鑫桐 张波 +2 位作者 刘嫫楠 于盼盼 梁建民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871-872,共2页
患儿,男,6岁,因双下肢无力、疼痛,口角向右侧歪斜入院。患儿10 d前自觉双下肢阵发性过电样疼痛、麻木,以小腿为著,走路时自觉无力;4d前发现口角向右侧歪斜,左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完全、鼻唇沟变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查体:... 患儿,男,6岁,因双下肢无力、疼痛,口角向右侧歪斜入院。患儿10 d前自觉双下肢阵发性过电样疼痛、麻木,以小腿为著,走路时自觉无力;4d前发现口角向右侧歪斜,左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完全、鼻唇沟变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查体:呼吸:24次/min,心率:100次/min,血压100/70 mmHg(1 mmHg=0.133 kPa),左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右侧歪斜,双下肢肌力Ⅲ+级,双侧膝腱反射未引出,跟腱反射未引出,指鼻试验不稳准,脑膜刺激征阴性,病理反射阴性,腹壁反射正常,深浅感觉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9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27,淋巴细胞百分比0.6,单核细胞百分比0.09,余大致正常;肝功、肾功、心肌酶正常;EB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风疹病毒、结核分支杆菌抗体(血清)阴性;EB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风疹病毒、结核分支杆菌抗体(脑脊液)阴性;尿常规、便常规正常。头部核磁共振显示:双侧脑室旁白质内片状信号,考虑髓鞘发育终末期(图1)。初步诊断为:面神经麻痹(周围性)。给予抗感染、营养神经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未见好转。由于患儿同时存在轻微运动、感觉障碍,查体膝腱反射消失,考虑到周围神经病的可能。随后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显示蛋白2.21 g/L,潘氏反应(++),血细胞数量正常。肌电图检查:左正中神经、胫神经F波正常,H反射波形未引出;左正中神经、尺神经,双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较正常值降低(近端较远端下降大于50%);右腓浅神经、双侧腓肠神经感觉电位波幅较正常值降低。依据患儿临床表现、电生理检查可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 GBS )。给予免疫球蛋白20 g/d 静脉滴注5 d;甲泼尼龙135 mg/100 ml,以33 ml/h持续泵入,维持5 d;以及抗感染、营养神经等相关治疗。治疗15 d后患儿口角歪斜程度减弱,左侧额纹出现,鼻唇沟加深,双下肢肌力Ⅳ+级,双侧膝腱反射仍未引出,患儿出院。出院后口服维生素B1、B6、B12、五维赖氨酸1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特殊亚型 结核分支杆菌抗体 上呼吸道感染史 对症支持治疗 腓总神经传导速度 眼睑闭合不全 双下肢无力
原文传递
五例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翠英 郝小生 +1 位作者 刘鑫桐 李玉梅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872-874,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诊治的5例抗NMDAR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磁共振头部平扫、长程脑电图以及治疗、预后情况... 目的探讨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诊治的5例抗NMDAR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磁共振头部平扫、长程脑电图以及治疗、预后情况等。结果5例患儿,女3例,男2例,年龄2~14岁,就诊时间4~20d;5例患儿起病前5d-2周均有前驱感染史,4例以抽搐起病,1例以头痛起病,均有不同程度的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语言障碍、睡眠障碍、锥体外系不自主运动、进食困难、自主神经功能障碍。5例患儿血清及脑脊液抗NMDAR抗体均阳性,1例磁共振头部平扫异常。均给予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及支持对症治疗,住院时间19—62d,现3例患儿恢复正常上学,1例能自行进食,能追视,1例患儿生活能自理,但记忆力减退。结论抗NMDAR脑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脑炎,以精神症状、锥体外系不自主运动、癫痫发作等症状最常见,血清及脑脊液抗NMDAR抗体阳性,及早诊断与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磁共振成像 儿童
原文传递
白假丝酵母菌脑膜炎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长青 张瑞杰 +1 位作者 刘鑫桐 郝小生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717-719,共3页
患儿,男,6个月,因发现左腿活动减少半个月,发热1周人院。患儿生后即发现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人院前1.5个月于外院行“右室双出口矫正、内隧道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住院1个月后好转出院。入院前半个月... 患儿,男,6个月,因发现左腿活动减少半个月,发热1周人院。患儿生后即发现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人院前1.5个月于外院行“右室双出口矫正、内隧道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住院1个月后好转出院。入院前半个月家长发现患儿左腿活动减少,可抬起,但不能完全伸直。入院前1周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为38℃,易反复,就诊于外院门诊,临床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头孢类药物,具体不详),仍有发热,遂来我院诊治。病程中患儿精神状态好,无咳嗽,无呕吐,无腹泻,饮食及睡眠可,尿便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脑膜炎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先天性心脏病 卵圆孔未闭 右室双出口 头孢类药物
原文传递
儿童脑干脑炎并四脑室周围损伤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佳坤 陈银波 +1 位作者 刘鑫桐 郝小生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795-797,共3页
目的总结以四脑室周围损伤为主的儿童脑干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4年10月我科收治的以四脑室周围损伤为主的脑干脑炎2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年龄主要集中于15个月~6岁,男14例,女11例... 目的总结以四脑室周围损伤为主的儿童脑干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4年10月我科收治的以四脑室周围损伤为主的脑干脑炎2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年龄主要集中于15个月~6岁,男14例,女11例,常急性发病,有前驱感染史。神经系统症状出现频次依次为嗜睡、头痛、走路不稳、抽搐、烦躁、头晕。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出现频次依次为:双侧膝腱反射活跃、颈项强直、双侧巴氏征阳性、水平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单侧巴氏征阳性、双侧眼睑闭合不全。脑脊液常规生化符合病毒性脑炎改变。头部MRI均以四脑室周围损伤为主。住院时间平均(13.7±2.1)d。全部患儿随访半年无复发病例。结论以四脑室周围损伤为主的儿童脑干脑炎,应尽早行头部MRI检查,明确诊断,早期联合应用免疫球蛋白、激素治疗有效,一般呈单相良性病程,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脑干脑炎 四脑室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Rasmussen综合征
14
作者 刘佳昆 王江涛 +2 位作者 郝云鹏 刘鑫桐 郝小生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663-664,共2页
患儿,女,6岁,因间断抽搐一年半,加重20 d入院。一年半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抽搐,初表现为意识清楚,右侧口角抖动,持续约2 min缓解,共5次,后抽搐表现为意识丧失,头后仰,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强直抖动,持续3~20 min不等,最多时每日抽... 患儿,女,6岁,因间断抽搐一年半,加重20 d入院。一年半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抽搐,初表现为意识清楚,右侧口角抖动,持续约2 min缓解,共5次,后抽搐表现为意识丧失,头后仰,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强直抖动,持续3~20 min不等,最多时每日抽搐10余次,期间出现1次右侧肢体Todd麻痹,持续约3 h后缓解。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行脑电图检查示:异常脑电图,清醒-睡眠各期左侧额极、额区可见大量的棘慢波活动,可向颞区泛化,磁共振头部平扫正常。临床诊断为癫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MUSSEN综合征 间断抽搐 神经系统查体 异常脑电图 脑电图检查 意识清楚 意识丧失 慢波活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