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源A型产气荚膜梭菌流行情况调查及α毒素基因分析
1
作者 王潘龙 程佳佳 +9 位作者 尹月 刘锡武 王森 栾庆东 原昆鹏 曲雪婷 张晓轩 倪宏波 王建琳 尹燕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7-53,共7页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多种严重疾病。为了调查不同动物A型产气荚膜梭菌流行情况及α毒素基因同源性,本试验从不同地区共采集病料307份,其中鸡133份(包括肉鸡112份、蛋鸡21份)、鸭65份、犬31份、...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多种严重疾病。为了调查不同动物A型产气荚膜梭菌流行情况及α毒素基因同源性,本试验从不同地区共采集病料307份,其中鸡133份(包括肉鸡112份、蛋鸡21份)、鸭65份、犬31份、猪14份、兔子20份、小鼠9份、牛粪便18份、鸵鸟粪便17份。取肠道内容物和粪便进行产气荚膜梭菌分离鉴定和毒素基因分型,并检测cpe、β2毒素基因携带率;从不同地区、不同动物源A型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挑选18株进行α毒素基因扩增,将所得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307份样品中68份(22.1%)呈产气荚膜梭菌阳性,不同动物源产气荚膜梭菌阳性率介于5.9%~44.4%;68株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α毒素基因阳性率为100%,所有分离株毒素基因分型均为A型,未检测到cpe毒素基因,β2毒素基因总阳性率为63.2%;分离株与NCBI参考菌株α毒素基因相似性介于97.8%~100%。结果表明,不同动物α毒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本调查为研发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通用疫苗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基因型 Α毒素 多种动物源
下载PDF
西藏日喀则市黄牛改良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锡武 刘鹏 高玉君 《中国牛业科学》 2009年第4期63-65,共3页
为提高西藏黄牛生产性能,使其成为当地的优良品种,利用优秀奶牛冻精使用胚胎移植的方法,或引进优质的种公牛对西藏黄牛进行改良。结果表明,改良后的黄牛经济效益显著,相当于两头以上当地母牛的产奶量,每头改良母牛增加收入1 755元,而且... 为提高西藏黄牛生产性能,使其成为当地的优良品种,利用优秀奶牛冻精使用胚胎移植的方法,或引进优质的种公牛对西藏黄牛进行改良。结果表明,改良后的黄牛经济效益显著,相当于两头以上当地母牛的产奶量,每头改良母牛增加收入1 755元,而且提前一年半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黄牛 改良
下载PDF
奶牛常见蹄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锡武 汪文鑫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第9期7-8,共2页
伴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奶牛养殖得到巨大的发展,同时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奶牛蹄病的发病率也在提高。在文中就奶牛常见蹄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探讨,以期可以为奶牛饲养提供更好的支持。
关键词 奶牛 蹄病 防治技术
下载PDF
奶牛蹄病的综合防治
4
作者 刘锡武 孙荣花 于川坤 《北方牧业(奶牛)》 2008年第1期42-43,共2页
奶牛蹄病包括蹄变形、蹄叶炎、腐蹄病、指(趾)间赘生、局限性蹄皮炎、蹄底脓肿和蹄底创伤等疾病,已成为危害奶牛生产的“四大疾病”之一,业已引起广大奶牛养殖户的重视.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浅谈一下有关蹄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 综合防治技术 奶牛蹄病 奶牛养殖户 奶牛生产 蹄变形 蹄叶炎 腐蹄病 疾病
下载PDF
奶牛中暑的预防与治疗
5
作者 刘锡武 于川坤 《山东畜牧兽医》 2010年第5期89-89,共1页
中暑是奶牛在炎热的夏季经常发生的疾病之一,是奶牛在潮湿闷热环境下导致体温调节机能衰竭和热平衡失控的一种综合症。 1发病原因 (1)周围环境高热、高湿,尤其在受到阳光直射时,致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使体内积热;(2)奶牛在... 中暑是奶牛在炎热的夏季经常发生的疾病之一,是奶牛在潮湿闷热环境下导致体温调节机能衰竭和热平衡失控的一种综合症。 1发病原因 (1)周围环境高热、高湿,尤其在受到阳光直射时,致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使体内积热;(2)奶牛在外置、运输、躺卧或生活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受到热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中暑 奶牛 治疗 预防 体温调节机能 发病原因 周围环境 通风不良
下载PDF
一例奶牛瓣胃颈阻塞诊治与体会
6
作者 刘锡武 于川坤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09年第4期53-53,共1页
瓣胃颈阻塞是一种以内容物积滞、干涸.小叶压迫性坏死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的原因主要是长期饲喂糟粕以及粉状饲料.特别是吃了混有泥沙和不卫生的劣质饲料,加之饮水不足等。此外,患牛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皱胃积食或便秘等也可继发此... 瓣胃颈阻塞是一种以内容物积滞、干涸.小叶压迫性坏死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的原因主要是长期饲喂糟粕以及粉状饲料.特别是吃了混有泥沙和不卫生的劣质饲料,加之饮水不足等。此外,患牛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皱胃积食或便秘等也可继发此病。奶牛瓣胃颈阻塞一般采取手术取出阻塞物,但临床上较容易与瘤胃臌胀相混淆,以致延误病情。现将临床上遇到一例奶牛瓣胃颈阻塞误诊为瘤胃臌胀引起奶牛死亡的病例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 奶牛 瓣胃 诊治 瘤胃臌胀 劣质饲料 粉状饲料 长期饲喂
下载PDF
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成喜 孙友德 +1 位作者 刘锡武 孙国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59-1766,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蛋氨酸(RPMet)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产量、产奶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90±15)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和试验1组、2组、3组分... 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蛋氨酸(RPMet)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产量、产奶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90±15)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和试验1组、2组、3组分别添加0、15、25和35 g/(d·头)RPMet。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瘤胃MCP的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1组、2组、3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3.10%、20.45%、16.23%。2)试验组产奶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1组、2组、3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8.12%、13.32%、10.32%;RPMet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乳脂率和乳蛋白率(P<0.05或P<0.01),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乳体细胞数(P<0.05或P<0.01),以试验2组最低。3)在氮总排出量方面,各试验组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1组、2组、3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8.55%、17.49%、13.25%。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RPMet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瘤胃MCP产量,减少氮排泄,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综合各项试验指标,RPMet的最适添加量为25 g/(d·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瘤胃蛋氨酸 瘤胃微生物蛋白 产奶性能 氮排泄
下载PDF
半胱胺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玲 孙友德 +1 位作者 刘锡武 孙国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62-1269,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半胱胺(cysteamine,CS)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产奶量及泌乳期[(135±15)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分为4组,对照组和试验1组、2组、3组分别补饲0、15、20和25 g/(d·... 本试验旨在研究半胱胺(cysteamine,CS)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产奶量及泌乳期[(135±15)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分为4组,对照组和试验1组、2组、3组分别补饲0、15、20和25 g/(d·头)CS。预试期14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试验组的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1组、2组和3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7.27%、66.56%、55.42%。2)试验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97%、19.58%、11.25%。3)CS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乳脂率和乳蛋白率(P<0.05或P<0.01),显著降低乳体细胞数(P<0.05),以试验2组最低。4)在氮总排泄量上,试验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1组、2组和3组分别降低16.24%、22.66%、9.92%。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量、乳成分含量及氮排泄指标,CS添加量以20 g/(d·头)最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胺 瘤胃微生物蛋白 产奶性能 氮排泄
下载PDF
规模化奶牛场挤奶厅操作技术
9
作者 刘锡武 《今日畜牧兽医(奶牛)》 2013年第12期24-25,共2页
机械化挤奶是奶牛场高科技、高水平管理的具体体现,同时又是奶牛产奶量不断提高、有效控制奶牛疾病发生与传播、保证牛奶质量及经营管理不断改善提高的关键环节。挤奶厅是挤奶设备、奶牛、人和操作流程的统一体,目标是安全、高效地挤... 机械化挤奶是奶牛场高科技、高水平管理的具体体现,同时又是奶牛产奶量不断提高、有效控制奶牛疾病发生与传播、保证牛奶质量及经营管理不断改善提高的关键环节。挤奶厅是挤奶设备、奶牛、人和操作流程的统一体,目标是安全、高效地挤出高品质的牛奶,是牛奶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挤奶厅如何科学管理,挤奶如何操作至关重要,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浅谈一下规模化奶牛场挤奶厅操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奶牛场 操作技术 挤奶厅 牛奶质量 经营管理 机械化挤奶 疾病发生 挤奶设备
下载PDF
过瘤胃蛋氨酸和肉桂醛组合添加对奶牛产奶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成喜 孙友德 +1 位作者 刘锡武 孙国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202-3210,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蛋氨酸(RPMet)和肉桂醛(CA)组合添加对奶牛产奶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90±15)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分为10组,每组4头。对照(C)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补饲不同... 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蛋氨酸(RPMet)和肉桂醛(CA)组合添加对奶牛产奶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90±15)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分为10组,每组4头。对照(C)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补饲不同水平的RPMet和CA,其中RPMet设3个水平,分别为20(L)、25(M)、30(H)g/(d·头);CA设3个水平,分别为15(L)、18(M)、21(H)g/(d·头),共组成9个不同水平组合,分别为LL、ML、HL、LM、MM、HM、LH、MH、HH(第1个字母为RPMet添加水平,第2个字母为CA添加水平)。预试期15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1)除LH组外,各试验组产奶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组(P<0.05或P<0.01),以HL组最高。2)各试验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均高于C组,均以HL组最高,与C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各试验组乳体细胞数均低于C组,以HL组最低,与C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3)除LH组外,各试验组氮表观消化率和氮泌乳转化效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组(P<0.05或P<0.01),以HL组最高;LL、ML、HL、LM、MM、HM、LH、MH、HH组总氮排泄量比C组分别降低了17.45%(P<0.01)、18.79%(P<0.01)、20.80%(P<0.01)、10.41%(P<0.01)、12.49%(P<0.01)、15.22%(P<0.01)、3.37%(P>0.05)、5.12%(P<0.05)、7.43%(P<0.05),以HL组最低。结果提示,在泌乳奶牛饲粮中联合添加RPMet和CA可以提高奶牛产奶性能、降低奶牛氮排泄量;综合考虑上述指标,最佳组合为RPMet 30g/(d·头)、CA 15g/(d·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瘤胃蛋氨酸 肉桂醛 产奶性能 氮排泄
下载PDF
小肽和稀土不同添加量组合对奶牛产奶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丹丹 吕永艳 +2 位作者 孙友德 刘锡武 孙国强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62-67,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小肽(SP)和稀土(RE)不同添加量组合对奶牛产奶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45±15)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分为10组。对照组(C)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补饲不同添加量组合的小肽和稀土... 本试验旨在研究小肽(SP)和稀土(RE)不同添加量组合对奶牛产奶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45±15)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分为10组。对照组(C)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补饲不同添加量组合的小肽和稀土,其中小肽设3个水平,添加量分别为75(L)、100(M)、125(H)g/(d·头);稀土设3个水平,添加量分别为18(L)、23(M)、28(H)g/(d·头),共9个不同添加量组合,分别为LL、ML、HL、LM、MM、HM、LH、MH、HH,每个处理4个重复。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产奶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以LH组最高;各试验组乳脂率、乳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均以LH组最高,体细胞数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LH组最低;各试验组日粮氮泌乳转化效率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以LH组最高,各试验组粪尿总氮排泄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6.99%、4.92%、3.09%、14.58%、11.57%、9.70%、20.03%、17.99%、16.34%,以LH组最低(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泌乳奶牛饲粮中同时添加小肽和稀土可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降低奶牛粪尿氮的排泄量。综合考虑上述指标,在本试验设计条件下,最佳添加量组合为小肽75 g/(d·头),稀土28 g/(d·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肽 稀土 产奶性能 氮排泄
下载PDF
崂山奶山羊非发情季节同期发情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开东 孙友德 +9 位作者 程明 刘锡武 赵金山 柳楠 赵忠新 汪文鑫 江科 李和刚 戴正浩 于小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3期7759-7759,7780,共2页
[目的]为同期发情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种不同的短期发情方法对崂山奶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探索一种有效、实用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法。[结果]PG+CIDR+FSH+PG处理组48~96h崂山奶山羊发情15头,同期发情率为75%... [目的]为同期发情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种不同的短期发情方法对崂山奶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探索一种有效、实用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法。[结果]PG+CIDR+FSH+PG处理组48~96h崂山奶山羊发情15头,同期发情率为75%,受胎率为80%,均高于CIDR+PMSG+PG处理组。[结论]PG+CIDR+FSH+PG方法可以诱导处于非繁殖季节崂山奶山羊同期发情并产羔,且可以获得较高的情期受胎率和产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崂山奶山羊 非发情季节 同期发情
下载PDF
西藏日喀则市畜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开东 孙友德 +8 位作者 刘锡武 赵金山 柳楠 赵忠新 程明 汪文鑫 江科 李和刚 戴正浩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4年第11期97-98,共2页
在分析西藏日喀则市畜牧业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日喀则畜牧业发展的合理思路,以期为促进该地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日喀则 畜牧业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思路
下载PDF
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文鑫 孙友德 刘锡武 《山西农经》 2017年第12期47-47,共1页
高产奶牛的产奶量和产奶质量,在很程度上取决于其饲养管理技术水平。高产奶牛首先要具备健康的体质,由于其产奶量比较高,容易出现各类疾病,所以需要加强对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本文对高产奶牛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就其饲养管理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产奶牛 饲养管理 技术
下载PDF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文鑫 孙友德 刘锡武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第9期22-23,共2页
奶牛属于大型食草家畜,经济效益相对较高。但是,由于外界条件的制约,致使奶牛死亡率相对较高,从而造成饲养者经济损失。对此,本文以奶牛饲料类型为依据,对常规饲养、夏季饲养和冬季饲养等手段进行分析,以此得到优化奶牛饲养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 奶牛 饲养管理 新技术
下载PDF
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16
作者 陈伊里 吕文河 +1 位作者 秦昕 刘锡武 《中国马铃薯》 1994年第1期16-18,共3页
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生育及产量的影响陈伊里,吕文河,秦昕,刘锡武(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150030)1引言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国内外许多科研单位先后研制出了许多植物生长调节剂并用于农业生产中... 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生育及产量的影响陈伊里,吕文河,秦昕,刘锡武(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150030)1引言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国内外许多科研单位先后研制出了许多植物生长调节剂并用于农业生产中,取得了一定的效益。王风元等(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生长 植物生长调节剂 产量关系 农学系 马铃薯植株 王风 科研单位 马铃薯栽培 玉米栽培 播种日期
下载PDF
提高奶牛养殖场经营管理水平对策研究
17
作者 汪文鑫 孙友德 +1 位作者 刘锡武 刘开东 《乡村科技》 2016年第20期24-24,共1页
随着草原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养殖场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养殖场中奶牛的实际泌乳量不断增加。但是,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奶牛管理工作已经不再满足于奶牛泌乳量不断增加的现状,这就给高产量奶牛管理工作带来了困... 随着草原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养殖场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养殖场中奶牛的实际泌乳量不断增加。但是,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奶牛管理工作已经不再满足于奶牛泌乳量不断增加的现状,这就给高产量奶牛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同时也制约了奶牛养殖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此,针对高产奶牛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饲养管理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奶牛养殖中的多发型疾病及预防措施
18
作者 汪文鑫 孙友德 +1 位作者 刘锡武 刘开东 《兽医导刊》 2016年第18期54-54,共1页
随着我国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奶牛养殖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养殖场中经营管理理念和生产技术上存在着新旧观念的碰撞,使得奶牛养殖业存在着~些缺陷。最为突出的是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和相应专业人士的匮乏,缺少既有理论知识又... 随着我国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奶牛养殖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养殖场中经营管理理念和生产技术上存在着新旧观念的碰撞,使得奶牛养殖业存在着~些缺陷。最为突出的是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和相应专业人士的匮乏,缺少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型人才。如今奶牛场中发生疾病的种类繁多而且发病率比较高,因为疾病导致养殖场发生经济损失较大,现在加强奶牛的疾病防治,减少发病率不断提高疾病治愈率是如今奶牛养殖业可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疾病 疾病预防 养殖场管理
下载PDF
2018-2019年山东部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宇名 王君娜 +8 位作者 迟丽丽 李树凡 陈志远 王昆 王广辉 刘锡武 孙翔翔 樊晓旭 徐守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4,共5页
为了了解2018年4月—2019年12月山东省部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感染情况,采用商品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对山东省13个地市5901份送检样品进行了BVDV抗原检测,879份送检样品(823份血样、56份大缸奶样)进行了B... 为了了解2018年4月—2019年12月山东省部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感染情况,采用商品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对山东省13个地市5901份送检样品进行了BVDV抗原检测,879份送检样品(823份血样、56份大缸奶样)进行了BVD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所检BVDV抗原样本总阳性率为0.49%、血样BVDV抗体样本总阳性率为75.94%、大缸奶BVDV抗体样本总阳性率为94.64%。菏泽地区BVDV抗原样本阳性率最高,为1.07%;滨州地区血样BVDV抗体样本阳性率最高,为96.77%;德州、聊城、潍坊、日照、威海、泰安地区均在送检奶样中检测到BVDV抗体,样本阳性率达100%。2018年4—6月送检样品BVDV抗原阳性率最高,为1.94%;2019年1—3月送检血样BVDV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0.91%。中规模牧场送检样品BVDV抗原阳性率最高,为0.79%;大规模牧场送检血样BVDV抗体阳性率最高,为84.47%。结果表明山东地区BVDV的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存在地域和季节性差异,应引起有关单位高度重视,本调查以期为山东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防控与净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血清学调查 ELISA
下载PDF
绿光LED光源不同光照节律对笼养肉鸡生长和屠宰性能、免疫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谭子超 周东 +2 位作者 刘锡武 王利华 王述柏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3-248,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色LED灯带不同光照节律对笼养白羽肉鸡生长和屠宰性能、免疫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288只科宝肉鸡公雏,以绿色(517.30 nm)LED灯带为光源。试验1~7 d所有鸡均采用光照强度为60 lx的连续光照(23L:1D),自第8天开始...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色LED灯带不同光照节律对笼养白羽肉鸡生长和屠宰性能、免疫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288只科宝肉鸡公雏,以绿色(517.30 nm)LED灯带为光源。试验1~7 d所有鸡均采用光照强度为60 lx的连续光照(23L:1D),自第8天开始,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在8~42 d 4个处理组分别采用连续(23 L:1D)、间歇(2L:2D)、限制(8~26 d为18L:6D;27~42 d为22L:2D)、变程(从8 d开始每天减少1 h光照至14 h后持续至20 d,随后每天增加1 h光照至22 h时,不再改变光照时长直到42 d)4种光照节律,光照强度均为10 lx。试验期35 d(8~42日龄)。结果表明:8~21 d,各组间日均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耗料增重比差异不显著;22~42、8~42 d,间歇光照组和限制光照组的日均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连续光照组,各组间耗料增重比差异不显著;间歇光照组和限制光照组的腿肌率显著高于变程光照组,连续光照组的皮脂厚极显著高于其他组,连续光照组的肌间脂宽极显著低于其他组;肉鸡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和免疫器官指数4个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在4个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连续光照组的血清丙二醛含量高于其他3组;间歇光照组电费较其他光照组减少65%以上,出栏毛鸡体重较其他组提高1.03%~13.46%,毛鸡收益较其他组提高5.70%以上。综上,以绿光LED为光源,笼养白羽肉鸡8~42 d适宜采用间歇(2L:2D)光照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羽肉鸡 笼养 光照节律 生长性能 免疫机能 抗氧化机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