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案例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用于《诊断学》教学对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1
作者 罗春华 刘敏 +1 位作者 向会耀 刘静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9期1122-1125,共4页
《诊断学》是医学生入门必修基础课程,医学生学好《诊断学》可为临床各专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亦在后续临床见习及实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诊断学》课程涉及范围广泛,重难点较多,传统教学中多以教师为主导地位,教师依据教... 《诊断学》是医学生入门必修基础课程,医学生学好《诊断学》可为临床各专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亦在后续临床见习及实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诊断学》课程涉及范围广泛,重难点较多,传统教学中多以教师为主导地位,教师依据教材内容通过课堂传授、解疑等方式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这一教学方法导致部分学生在临床见习时难以将课堂内容用于实际工作中,因此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现代医学需要的人才成为教学改革重点^([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见习 传统教学法 课堂内容 现代医学 案例教学法 必修基础课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下载PDF
氢溴酸加兰他敏含量测定的方法比较
2
作者 刘静兰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2期54-57,共4页
目的对氢溴酸加兰他敏不同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为完善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英国药典》2023年版、《欧洲药典》11.0版、《美国药典》2023年版和相关文献分别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酸碱电位滴定法... 目的对氢溴酸加兰他敏不同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为完善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英国药典》2023年版、《欧洲药典》11.0版、《美国药典》2023年版和相关文献分别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酸碱电位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氢溴酸加兰他敏的含量。结果非水溶液滴定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0.46%);酸碱电位滴定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67%(RSD=0.32%);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8%(RSD=0.82%)和99.85%(RSD=0.66%)。结论酸碱电位滴定法的含量测定结果偏高,非水溶液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较为准确,更适用于氢溴酸加兰他敏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溴酸加兰他敏 电位滴定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膨肺吸痰联合胸肺物理治疗在严重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刘静兰 刘琼 +5 位作者 马东玲 王妮 周瑞 姚青 彭超 杨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5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膨肺吸痰法联合胸肺物理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严重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按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机械通气、脱水、降颅压、抗感染、化痰及对症支持治疗... 目的:探讨膨肺吸痰法联合胸肺物理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严重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按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机械通气、脱水、降颅压、抗感染、化痰及对症支持治疗。除上述治疗外,观察组给予体位引流、胸肺物理治疗及膨肺吸痰,对照组给予翻身叩背和常规吸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5 d后肺功能指标、累计总吸痰次数和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膨肺吸痰联合胸肺物理治疗,观察组吸痰后肺功能明显改善,吸痰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膨肺吸痰联合胸肺物理治疗能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低氧状况,促进肺复张,减少肺部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气道分泌物清除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肺吸痰法 颅脑损伤 低氧血症 肺复张 人工气道
下载PDF
综合ICU实行医护一体化模式下责任护理组长负责制的管理实践 被引量:41
4
作者 刘静兰 刘琼 田玉凤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ICU实行医护一体化模式下责任护理组长负责制实施效果。[方法]在综合ICU实行"医护一体化模式下的责任护理组长负责制",明确其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制定并实施绩效考核方案,对护士分层培训。比较实施前后护理文... [目的]探讨综合ICU实行医护一体化模式下责任护理组长负责制实施效果。[方法]在综合ICU实行"医护一体化模式下的责任护理组长负责制",明确其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制定并实施绩效考核方案,对护士分层培训。比较实施前后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专科护理操作考核合格率、特级护理落实合格率、抢救成功率、治疗目标达成率检查结果;通过自设问卷调查医生、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行医护一体化模式下责任护理组长负责制后护理满意度及各项危重护理质量指标得到提高。[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下责任护理组长负责制的实行,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供更专业的护理服务、规范化的培训,并推动科室团队文化的良性发展,但人力资源分配及绩效考核等仍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 小组责任制 护理管理 ICU(intensine CARE unit)
下载PDF
系统脱敏疗法在综合ICU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静兰 刘琼 +5 位作者 徐芬 刘敏 曾珍 陈敏敏 姚青 田玉凤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5年第4期1342-1344,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脱敏疗法训练对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实习护生情境性焦虑、恐惧的影响,提高综合ICU护生临床实习质量。[方法]将2011年7月—2013年7月轮转入ICU实习的71例本科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模式带教,观察组在此基... [目的]探讨系统脱敏疗法训练对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实习护生情境性焦虑、恐惧的影响,提高综合ICU护生临床实习质量。[方法]将2011年7月—2013年7月轮转入ICU实习的71例本科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模式带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ICU系统脱敏训练。[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程度、应对能力、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护生对教师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脱敏疗法可降低护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增强其ICU应对能力,从而提高护生实习质量,减少护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脱敏疗法 实习护生 临床带教
下载PDF
佳木斯中间地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静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8年第2期147-156,202-242,共13页
本文对前人确定的黑龙江群与麻山群的界限、接触关系及两群变质地体的性质提出疑义。笔者认为,两群变质地体的界限不在湖南营组(原黑龙江群顶部)与西麻山组(原麻山群底部)之间,而在湖南营组与下伏的原山嘴子组之间;它们不呈整合过渡接触... 本文对前人确定的黑龙江群与麻山群的界限、接触关系及两群变质地体的性质提出疑义。笔者认为,两群变质地体的界限不在湖南营组(原黑龙江群顶部)与西麻山组(原麻山群底部)之间,而在湖南营组与下伏的原山嘴子组之间;它们不呈整合过渡接触,而是呈构造接触。本文重新认识和研究了黑龙江群变质地体的性质,认为不是区域变质地层单元,而且存在大型韧性剪切带,并论述了大型韧性剪切带的糜棱岩、微构造、变质作用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群 麻山群 大型韧性剪切带 糜棱岩 微构造 退化变质
下载PDF
安全型口咽通气导管的研制与应用
7
作者 刘静兰 杜伶俐 +4 位作者 郑红艳 向琴 刘敏 刘琼 周红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3年第9期90-90,共1页
口咽通气导管为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其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能在数秒钟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抢救危重、昏迷患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但传统口咽通气导管使用中因不易固定,容易全部滑入患者... 口咽通气导管为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其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能在数秒钟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抢救危重、昏迷患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但传统口咽通气导管使用中因不易固定,容易全部滑入患者口腔,有并发食管、气管异物,引起患者误吸、窒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危险[2].为此,我科对传统口咽通气导管进行改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通气导管 人工气道 技术革新
下载PDF
一种高容低压双气囊留置排便计量引流装置的制作及应用
8
作者 刘静兰 刘敏 +4 位作者 刘琼 陈敏敏 屈蕾 刘玲 田玉凤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6-286,共1页
在ICU,昏迷、危重症患者常常由于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而发生大便失禁,每天排便多达数十次,每次量多少不等,性状呈稀糊便或水样便,且没有规律可循。每次排便即污染衣裤和床上用物,既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也加重了患者费用负担。临床... 在ICU,昏迷、危重症患者常常由于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而发生大便失禁,每天排便多达数十次,每次量多少不等,性状呈稀糊便或水样便,且没有规律可循。每次排便即污染衣裤和床上用物,既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也加重了患者费用负担。临床常采用臀下置看护垫及中单、及时擦洗及更换床单等方法护理。由于大便持续不断的流出,使肛周皮肤经常处于潮湿和代谢产物的浸润状态,加之经常擦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便引流装置 设计
下载PDF
介绍一种自制的注射器避光装置
9
作者 刘静兰 刘敏 +4 位作者 刘琼 姚青 陈林岚 陈琛琛 田玉凤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1期19-19,共1页
在ICU,病人由于病情需要经常会使用微量注射泵泵入硝普钠、尼膜同等化学性质不稳定、遇光易变质、变色甚至发生光敏反应的药物,因此在注射时必须做到避光使用,以确保药物质量、用药安全及疗效。目前,许多基层医院为解决药物使用过程中... 在ICU,病人由于病情需要经常会使用微量注射泵泵入硝普钠、尼膜同等化学性质不稳定、遇光易变质、变色甚至发生光敏反应的药物,因此在注射时必须做到避光使用,以确保药物质量、用药安全及疗效。目前,许多基层医院为解决药物使用过程中注射器的避光问题仍采用传统的用报纸或避光纸包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器 避光 装置 自制 药物质量 微量注射泵 化学性质 光敏反应
下载PDF
核酸与分子生物学
10
作者 刘静兰 任颖 《医学与哲学》 1991年第9期52-52,共1页
1868年瑞士外科医生米歇尔(Mischer)在绷带的脓血白血球中发现了核酸,后来又发现在鲑鱼等精子中含有大量的这种物质。但当时对它的功能一无所知。 1828年Criffith做了肺炎球菌转化实验。表明死的S-型细菌有某些成分可以转化成R-型细菌,... 1868年瑞士外科医生米歇尔(Mischer)在绷带的脓血白血球中发现了核酸,后来又发现在鲑鱼等精子中含有大量的这种物质。但当时对它的功能一无所知。 1828年Criffith做了肺炎球菌转化实验。表明死的S-型细菌有某些成分可以转化成R-型细菌,使它变成有毒的具有荚膜的S-型细菌。 1944年美国的细菌学家Avery等人证明在肺炎双球菌中把无外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核酸
下载PDF
重症手足口病生化指标变化特点探讨 被引量:13
11
作者 高艳霞 张志英 +3 位作者 李琦 尚卫红 刘静兰 马宁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5期505-508,共4页
目的旨在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探讨超敏肌钙蛋白I(TropI)、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生化指标在早期提示病情恶化方面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 25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白细胞(WBC)、血糖(GLU)、肌酸激酶... 目的旨在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探讨超敏肌钙蛋白I(TropI)、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生化指标在早期提示病情恶化方面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 25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白细胞(WBC)、血糖(GLU)、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TropI)等指标进行分析;另对125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肾上腺素水平和323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进行分析。结果重症患儿组WBC(15.4±6.1)×109/L、GLU(10.5±3.9)mmol/L、CK(102.9±51.0)U/L、CK-MB(30.6±10.6)U/L、TropI(0.39±0.143)μg/L与普通患儿组WBC(9.2±4.2)×109/L、GLU(4.0±1.8)mmol/L、CK(70.5±24.0)U/L、CK-MB(12.6±5.6)U/L、TropI(0.02±0.02)μg/L的水平比较明显升高(均P<0.01),且随病情加重进一步升高;重型和危重型患儿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539.455±236.206)ng/L和(734.344±245.461)ng/L,与普通组(363.874±223.671)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重症和死亡组患儿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85.82±33.33)μg/L和(94.68±30.17)μg/L,与普通组(69.71±31.09)μ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WBC、GLU、CK、CK-MB、TropI和去甲肾上腺素均是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指标,尤其TropI>0.30μg/L、去甲肾上腺素明显升高,提示已进入危重期,医护人员应给予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去甲肾上腺素 干预性研究
下载PDF
孕妇ABO血型免疫性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高艳霞 王俊芳 刘静兰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76-77,共2页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一般是由于母体内缺乏胎儿的红细胞血型抗原,当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循环后,可以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这种Ig G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一般是由于母体内缺乏胎儿的红细胞血型抗原,当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循环后,可以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这种Ig G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导致胎儿体内产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从而破坏胎儿红细胞并引起溶血[1]。常见的母婴血型不合主要有2类:ABO血型不合及Rh血型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免疫性抗体 抗体效价 ABO血型不合 新生儿溶血病
下载PDF
“衡炎方”对创伤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瞿星光 张朝晖 +5 位作者 周刚 龚勋 张蓉 曾超 李灵丰 刘静兰 《江苏中医药》 CAS 2011年第9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衡炎方对创伤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创伤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经典SSC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衡炎方,疗程为7d。2组患者于入院后第1、4、7d均检测外周血... 目的:观察中药衡炎方对创伤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创伤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经典SSC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衡炎方,疗程为7d。2组患者于入院后第1、4、7d均检测外周血内毒素、TNF-α、IL-6、IL-10、CRP的变化;监测PLT、TT、PT、APTT和FIB;观察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治疗14d后APACHEⅡ评分、28d死亡率。结果:治疗组于治疗4、7d后上述临床及实验室检测指标均有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组间28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衡炎方可以减轻创伤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其凝血功能,缩短机械通气和使用升压药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脓毒症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脓毒症 衡炎方 血小板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以集束化治疗为核心的临床路径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瞿星光 张朝晖 +8 位作者 周刚 龚勋 张蓉 曾超 李灵丰 刘静兰 梁永会 杨琳 李雯琪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7-10,共4页
目的评价我院自制的以集束化治疗为核心的表格式的临床路径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为前瞻性观察期,由急诊科收治ICU的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临床路径组,分路径制定、宣传教育和方案实施... 目的评价我院自制的以集束化治疗为核心的表格式的临床路径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为前瞻性观察期,由急诊科收治ICU的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临床路径组,分路径制定、宣传教育和方案实施3个阶段,实施6h和24h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治疗。选择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31日由急诊科收治ICU的4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历史对照组。结果①6h内复苏集束化治疗中:与历史对照组比较,临床路径组在入急诊科后初步确诊时间、血清乳酸测定率、抗生素治疗前获取血培养的实施率、1h内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2h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应用血管活性药物、6hEGDT达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24h内管理集束化治疗中:临床路径组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率、血糖控制、保护性肺通气策略上与历史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历史对照组比较,路径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死率绝对值下降了22%(44%:22%,P=0.030)。结论实施以6h和24h集束化治疗为核心的临床路径,一方面可以提高急诊科和ICU医师对SSC指南的依从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感染性休克 集束化治疗 病死率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刚 张朝晖 +5 位作者 瞿星光 龚勋 张蓉 曾超 李灵风 刘静兰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4期543-544,共2页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生脉注射液静滴后12、24h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12h后发生轻度改变,24h后明...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生脉注射液静滴后12、24h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12h后发生轻度改变,24h后明显改善。结论生脉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脓毒症患者的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氧输送 右心室功能不全 生脉注射液
下载PDF
实践课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6
作者 刘静兰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89年第2期92-92,共1页
1.转变实验课的捐导思想,着眼于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我们除按着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选题外,又从学生实际出发,增设了“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电视教学课。
关键词 实验基本操作 实践课教学 电视教学 小组讨论 正确操作方法 工作作风 讨论结果
下载PDF
儿童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法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琼 刘静兰 +2 位作者 刘敏 周瑞 吕娟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2年第6期1550-1551,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牙刷刷牙结合冲洗法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儿童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儿童牙刷刷牙结合冲洗法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儿童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病人口腔清洁效果、牙菌斑指数及口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口腔清洁度、牙菌斑指数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法能有效清除牙菌斑,提高口腔清洁度,预防及降低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牙菌斑指数 口腔卫生
下载PDF
简易呼吸球囊结合口咽通气道预氧合在抢救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江源源 刘静兰 +4 位作者 曾珍 刘琼 徐芬 邓焰丽 张朝晖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8期141-142,共2页
目的讨论经口咽通气道结合球囊面罩、手法加压给氧对心肺复苏患者进行预氧合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入ICU心肺复苏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实验组行简易呼吸球囊结合口咽通气道辅助通气计划,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法开放... 目的讨论经口咽通气道结合球囊面罩、手法加压给氧对心肺复苏患者进行预氧合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入ICU心肺复苏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实验组行简易呼吸球囊结合口咽通气道辅助通气计划,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法开放气道结合球囊面罩加压给氧,比较两组患者行气管插管前气道有效开放时间及预氧合(SpO2≥95%)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达到预期氧合(SpO2≥95%)所需时间及气道有效开放时间明显低于于对照组者(P<0.05)。结论实施行气管插管前予简易呼吸球囊结合口咽通气道预氧合可以快速提高SpO2,改善患者缺氧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通气道 球囊通气 心肺复苏
下载PDF
葶苈子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合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瞿星光 张朝晖 +5 位作者 周刚 龚勋 张蓉 曾超 李灵丰 刘静兰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7期1062-1063,1074,共3页
目的观察葶苈子对急性重症胰腺(SAP)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均予对症综合治疗。A组患者另予葶苈子30g水煎液鼻饲,每日3次,连续7d;B组患者予0.9%氯化钠注射液鼻饲... 目的观察葶苈子对急性重症胰腺(SAP)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均予对症综合治疗。A组患者另予葶苈子30g水煎液鼻饲,每日3次,连续7d;B组患者予0.9%氯化钠注射液鼻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氧合指数的变化;比较机械通气时间、胸片阴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28d死亡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组患者治疗3、7d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氧合指数改善明显;B组患者需治疗后7d才有显著改善;两组间治疗7d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机械通气时间、胸片阴影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和28d死亡率均比B组明显降低。结论葶苈子可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患者心脏功能,降低患者血管外肺水,改善氧合指数,减少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降低28d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氧合 葶苈子
下载PDF
危重病人机械通气期间膨肺吸痰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琼 刘敏 +2 位作者 向清华 郑静 刘静兰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7期1722-1723,共2页
[目的]探讨膨肺法对机械通气病人呼吸力学和生命体征的影响及其吸痰效果。[方法]将10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吸痰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膨肺,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呼吸力学变化、吸... [目的]探讨膨肺法对机械通气病人呼吸力学和生命体征的影响及其吸痰效果。[方法]将10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吸痰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膨肺,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呼吸力学变化、吸痰效果和肺不张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吸痰前后生命体征无显著变化(P>0.05),而呼吸力学指标明显改善(P<0.01),两组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膨肺吸痰法能够有效保持机械通气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和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力学特征,从而改善氧合功能,预防肺不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膨肺 吸痰 呼吸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