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犬颅脑爆炸伤后脑组织NO含量的变化及L-NAME的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鲁岳 李兵仓 《创伤外科杂志》 2003年第5期347-349,共3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犬颅脑爆炸伤后继发性脑损害中的作用和N 硝基 L 精氨酸甲酯(L NAME)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模拟爆炸性武器致犬颅脑伤 ,L NAME组伤后 30分钟静脉给药 (5mg kg) ,伤后 1、3、6小时测定脑组织NO含量及水含量。...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犬颅脑爆炸伤后继发性脑损害中的作用和N 硝基 L 精氨酸甲酯(L NAME)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模拟爆炸性武器致犬颅脑伤 ,L NAME组伤后 30分钟静脉给药 (5mg kg) ,伤后 1、3、6小时测定脑组织NO含量及水含量。结果 致伤组伤后 1、3、6小时NO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1) ,3小时达峰值。L NAME组伤后NO含量亦显著升高 (P <0 .0 5 ) ,但均明显低于同时相点致伤组水平(P <0 .0 5 )。致伤组伤后 1小时水含量升高非常显著 (P <0 .0 1) ,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 ,L NAME组各时相点水含量均明显低于致伤组 (P <0 .0 5 ) ,伤后 1小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NO在颅脑爆炸伤后继发性脑损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伤后 30分钟给予L NAME可降低脑组织NO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爆炸伤 脑损害 一氧化氮 N-硝基-L-精氨酸甲酯 L-NAME 脑保护作用
下载PDF
颅脑火器伤的实验研究现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鲁岳 《创伤外科杂志》 1999年第3期148-150,共3页
颅脑火器伤具有死亡率、致残率高和救治难度大等特点,历来是战、创伤研究的重点之一。新技术的应用为颅脑火器伤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颅脑火器伤致伤机理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有关颅脑火器伤的实验研究... 颅脑火器伤具有死亡率、致残率高和救治难度大等特点,历来是战、创伤研究的重点之一。新技术的应用为颅脑火器伤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颅脑火器伤致伤机理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有关颅脑火器伤的实验研究做一概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器伤 颅脑损伤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脾切除断流术后经脾静脉抗凝治疗预防早期门静脉血栓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牛秀峰 高林 +3 位作者 倪家连 刘晓明 郑宝珍 刘鲁岳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评价经脾静脉置管抗凝治疗预防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安全性。方法 60例择期行脾切除断流术的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置管组和对照组,采用超声多普勒和(或)强化螺旋CT扫描监测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60例患... 目的评价经脾静脉置管抗凝治疗预防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安全性。方法 60例择期行脾切除断流术的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置管组和对照组,采用超声多普勒和(或)强化螺旋CT扫描监测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全部随访到3个月。对照组累计PVT发生率56.7%,置管组为16.7%,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脾静脉置管输入肝素溶液对体循环静脉血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无影响。结论经脾静脉置管抗凝治疗预防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 断流术 高血压 门静脉 血栓形成 预防
下载PDF
基于改进RF-XGBoost算法的列车运行晚点预测研究
4
作者 刘鲁岳 肖宝弟 岳丽丽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43,共6页
为度量列车晚点造成的影响,将传统随机森林(RF)与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相结合,采用改进的RF-XGBoost算法对高铁列车运行晚点进行预测。以济青高铁为例,将其原始数据预处理并根据特征重要度排序,选取前7个参数组成晚点特征自变量,以... 为度量列车晚点造成的影响,将传统随机森林(RF)与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相结合,采用改进的RF-XGBoost算法对高铁列车运行晚点进行预测。以济青高铁为例,将其原始数据预处理并根据特征重要度排序,选取前7个参数组成晚点特征自变量,以预测到站晚点时间为因变量。将列车实际到达时间等7个特征变量输入RF-XGBoost预测模型中参与训练。前200次列车的晚点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晚点与实际晚点时间的曲线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相较于XGBoost算法,本文提出的方法MAE和RMSE值分别降低60.5%与44.8%, R2值提高14.6%,且在允许预测误差5 min的范围内,精度达到97.78%,此方法拥有更优的晚点时长预测性能,对铁路实时调度与提升客运质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特征选择 随机森林 晚点预测 XGBoost算法
下载PDF
肝癌微环境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T细胞免疫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陈中 倪家连 +3 位作者 刘鲁岳 晏建军 黄亮 严以群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了解肝细胞癌组织CD4+CD25+调节性T细胞(以下简写Treg)与肿瘤微环境T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对52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CD4、CD25双重酶标免疫组化染色和用CD8En Vision法染色,对癌组织中Treg细胞和CD4+T、CD8+T、CD4+T/CD8+T比值进... 目的了解肝细胞癌组织CD4+CD25+调节性T细胞(以下简写Treg)与肿瘤微环境T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对52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CD4、CD25双重酶标免疫组化染色和用CD8En Vision法染色,对癌组织中Treg细胞和CD4+T、CD8+T、CD4+T/CD8+T比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癌以及癌旁组织中Treg细胞单个高倍视野平均数分别为7.6308±2.8368、5.1654±1.671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肝癌组织中Treg细胞的数量与其浸润性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以及CD4+T/CD8+T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538,P=0.014;r=-0.545,P=0.000,而与浸润性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分布无明显相关性,r=-0.403,P=0.078。结论Treg在肝癌微环境中可能通过细胞接触的方式抑制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来抑制肿瘤局部免疫,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因此除去或减少肝癌微环境中的Treg细胞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免疫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免疫抑制
下载PDF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肝癌微环境中的分布状况与局部免疫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中 倪家连 +3 位作者 刘鲁岳 晏建军 黄亮 严以群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690-692,共3页
笔者对52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CD4和CD25双重酶标免疫组化染色标记Treg和CD4+T细胞,对20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CD8EnVision法染色标记CD8+T细胞,光镜下计数阳性细胞,对癌组织中Treg细胞和CD4+T,CD8+T及CD4+T/CD8+T值进行相关性分析,... 笔者对52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CD4和CD25双重酶标免疫组化染色标记Treg和CD4+T细胞,对20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CD8EnVision法染色标记CD8+T细胞,光镜下计数阳性细胞,对癌组织中Treg细胞和CD4+T,CD8+T及CD4+T/CD8+T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正常肝组织作对照。结果示8例正常肝组织中未发现Treg细胞。52例肝癌、癌旁组织中Treg细胞单个高倍视野平均数分别为7.6308±2.8368和5.1654±1.6718(P=0.000);肝癌中Treg细胞数目与肿瘤大小、有无子灶、有无癌栓及肿瘤临床病理分期有关,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有无肝硬化、术前AFP浓度、肿瘤有无包膜及肿瘤Edmondson分级无明显关系(均P>0.05);肝癌中Treg细胞数量与其浸润性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以及CD4+T/CD8+T值呈显著负相关(r=-0.539,P=0.014;r=-0.545,P=0.000),而与浸润性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分布无关(r=-0.403P=0.078)。提示肝癌微环境中的Treg细胞可能通过抑制肿瘤局部免疫,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促进肿瘤的进展以及侵袭或转移;肝癌组织中的Treg细胞数量可能作为判断肝细胞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延期T管拔除后胆瘘10例报告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建平 倪家连 刘鲁岳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97-198,共2页
回顾性分析10例延期拔除T管后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因低蛋白、糖尿病及糖皮质激素应用致使T管窦道形成不良6例,其中3例合并胆道局部病变;拔管困难,撕裂窦道壁2例;原因不明2例。非手术治愈8例,手术治愈2例,无死亡病例。提示低蛋白、糖尿... 回顾性分析10例延期拔除T管后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因低蛋白、糖尿病及糖皮质激素应用致使T管窦道形成不良6例,其中3例合并胆道局部病变;拔管困难,撕裂窦道壁2例;原因不明2例。非手术治愈8例,手术治愈2例,无死亡病例。提示低蛋白、糖尿病等营养不良性或代谢性疾病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拔管后胆瘘的主要病因;T管置放不当致损伤胆管是胆漏的另一重要原因。延长T管留置时间尚不能完全避免胆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并发症 胆瘘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胰腺外伤21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宝珍 陈中 +2 位作者 倪家连 刘鲁岳 刘晓明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胰腺外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8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21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13例行CT检查,7例考虑有胰腺损伤,阳性率53.8%;14例行B超检查,2例考虑为胰腺损伤;腹腔穿刺液13例查淀粉酶,9例明显升... 目的探讨胰腺外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8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21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13例行CT检查,7例考虑有胰腺损伤,阳性率53.8%;14例行B超检查,2例考虑为胰腺损伤;腹腔穿刺液13例查淀粉酶,9例明显升高;1例漏诊,其余均经术中探查确诊。本组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单纯引流4例,胰腺缝合修补7例,胰体尾切除6例,胰体尾断端与空肠行Roux-Y吻合术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头清创缝合加十二指肠改良憩室化手术1例,治愈18例,死亡3例。结论腹腔淀粉酶测定和CT联合应用可提高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率,术中仔细探查胰腺是防止遗漏胰腺损伤的重要措施,以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原则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提高胰腺损伤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损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胆囊肉瘤样癌1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中 倪家连 +2 位作者 刘鲁岳 郑宝珍 刘晓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492-1492,共1页
患者,男,55岁,右上腹疼痛不适10余天,于2010年2月20日入院。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轻压痛。肝功能示:TBIL/DBIL139/83μmmol/L—CT示:胆囊底及体部软组织密度影,侵及肝脏,肝门部淋巴结肿大,肝内胆管扩张,诊断为胆囊癌.
关键词 肉瘤样癌 临床病理 治疗预后
下载PDF
12例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局部切除 被引量:3
10
作者 牛秀峰 倪家连 +3 位作者 郑宝珍 刘鲁岳 刘晓明 高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1-322,共2页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以往多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局部切除治疗此类肿瘤,取得了良好疗效。我科2001年9月~2007年1月施行局部切除治疗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12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局部切除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宝珍 陈中 +2 位作者 倪家连 刘鲁岳 刘晓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11期915-916,共2页
肝硬化患者胆道结石的发生率为23%~59%,是非肝硬化患者的2~3倍,其胆道手术的危险性较无肝硬化者显著增高。笔者对2002年6月—2009年6月于济南军区总医院收治的53例胆石症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胆石症合并... 肝硬化患者胆道结石的发生率为23%~59%,是非肝硬化患者的2~3倍,其胆道手术的危险性较无肝硬化者显著增高。笔者对2002年6月—2009年6月于济南军区总医院收治的53例胆石症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胆石症合并肝硬化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肝硬化 高血压门静脉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贲门周围壁内外双重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对肝脏血流及近远期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倪家连 刘晓明 +6 位作者 陈中 刘鲁岳 郑宝珍 高林 张建平 董俊峰 牛秀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观察贲门周围壁内外双重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近远期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2008年1月我院367例行贲门周围壁内外双重断流术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手术前后门静脉的血流变化,比较术前和术后1周和1、6、12个月... 目的:观察贲门周围壁内外双重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近远期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2008年1月我院367例行贲门周围壁内外双重断流术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手术前后门静脉的血流变化,比较术前和术后1周和1、6、12个月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胆红素(TB)、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结果:术前平均自由门静脉压为(36.2±4.2)cmH2O,术后为(31.4±3.3)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门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较术前显著降低,肝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月肝功能各指标较术前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6、12月肝功能各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贲门周围壁内外双重断流术能适度降低门静脉压力,同时强化肝动脉灌注,对维持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近期肝功能、改善术后远期肝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贲门周围壁内外双重断流术 血流动力学 肝功能
下载PDF
改良胆肠吻合术在治疗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中 倪家连 +2 位作者 刘鲁岳 郑宝珍 刘晓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12期954-95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21例70岁以上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传统手术组和改良手术组。比较二组患者的手术... 目的:探讨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21例70岁以上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传统手术组和改良手术组。比较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减黄疗效、返流性胆管等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采用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较传统治疗明显缩短,返流性胆管炎发生率亦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种术式的减黄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有利于患者术后器官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肠吻合 胆道梗阻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肝癌微环境中CD_4^+CD_(25)^+Treg细胞与肿瘤免疫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中 晏建军 +3 位作者 倪家连 刘鲁岳 黄亮 严以群 《中国肿瘤》 CAS 2007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微环境中Treg细胞的数量增多与HCC临床分期晚的可能原因。[方法]双重酶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HCC组织中CD4+CD25+Treg细胞以及CD4+CD25-T(CD4+T)细胞分布,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0例HCC组织中CD8+T细胞分布。[结果... [目的]探讨肝癌微环境中Treg细胞的数量增多与HCC临床分期晚的可能原因。[方法]双重酶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HCC组织中CD4+CD25+Treg细胞以及CD4+CD25-T(CD4+T)细胞分布,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0例HCC组织中CD8+T细胞分布。[结果]正常肝脏组织中未发现Treg细胞,HCC组织中Treg细胞数量较癌旁组织明显增多(P=0.000),且肝癌组织中Treg细胞的数量与其浸润性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以及CD4+T/CD8+T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539,P=0.014;r=-0.545,P=0.000),而与浸润性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无明显相关性(r=-0.403,P=0.078)。[结论]Treg细胞在体内可能通过细胞接触的方式抑制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来抑制肿瘤局部的免疫,去除或减少HCC微环境中浸润性Treg细胞数量可能提高肿瘤局部免疫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肝细胞性 肿瘤浸润 淋巴细胞
下载PDF
肝切除治疗巨大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倪家连 陈中 +3 位作者 刘鲁岳 刘晓明 郑宝珍 高林 《肝胆外科杂志》 2010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研究影响巨大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治疗的预后因素,探讨提高巨大肝癌疗效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69例巨大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用Cox回归分析选择16个对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统计学... 目的研究影响巨大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治疗的预后因素,探讨提高巨大肝癌疗效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69例巨大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用Cox回归分析选择16个对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到的58例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2%,31.4%,12.3%;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预后影响因素为是否肝内转移、血管侵犯、肝硬化程度和是否根治性切除;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巨大肝癌切除术后远期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为肝硬化程度、是否肝内转移和是否根治性切除。结论积极手术切除是治疗巨大肝癌的主要措施,其疗效取决于是否肝内转移、肝硬化程度和是否根治性切除,对术后肝内复发和转移的积极预防和治疗是提高HPLC生存率的主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预后
下载PDF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中 倪家连 +2 位作者 刘鲁岳 郑宝珍 刘晓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8期624-626,共3页
目的:总结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1996年12月—2007年6月外科治疗的21例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结果:21例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中,合并胰腺疾病16例,... 目的:总结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1996年12月—2007年6月外科治疗的21例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结果:21例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中,合并胰腺疾病16例,另5例无明确胰腺疾病。临床表现和原发病有关,上腹疼痛不适(以左上腹为主)12例(57%);呕血或黑便9例(43%),体检发现腹部肿块6例(29%),不明原因发热2例(10%);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脾脏肿大。2例HBsAg阳性(B型超声检查无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症表现),其余病例均无肝炎病史,所有病例术前肝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合并脾功能亢进11例(52%)。所有病例均经外科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年,除1例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经内镜治疗外,其余均未发生出血。结论:多普勒超声和内镜检查并结合临床特点,可以诊断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上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根据术中探查胃底静脉曲张尤其是术前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者同时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胰腺炎 胃静脉曲张 脾脏切除
下载PDF
榴弹爆炸时绵羊的腹部、骨盆部的致伤特点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兵仓 张良朝 +9 位作者 陈志强 刘鲁岳 李曙光 杨志焕 刘江 孙忠良 谷春光 王安 孙伟 徐国鑫 《创伤外科杂志》 1999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榴弹对绵羊腹部、骨盆部的致伤特点和规律,为战伤救治提供依据。方法电启动引爆离地面7m高的榴弹,将36只绵羊布放于距爆心6~48m处,致伤时测量冲击波超压和破片速度,致伤后进行病理解剖观察。结果腹盆部破片伤的发生率为破... 目的观察榴弹对绵羊腹部、骨盆部的致伤特点和规律,为战伤救治提供依据。方法电启动引爆离地面7m高的榴弹,将36只绵羊布放于距爆心6~48m处,致伤时测量冲击波超压和破片速度,致伤后进行病理解剖观察。结果腹盆部破片伤的发生率为破片伤动物的72%,平均每只动物的腹部、骨盆部有1.3处破片伤。伤后即刻死亡率为38.89%,伤后6小时达77.78%。贯通伤和盲管伤分别占44.44%和38.89%。内部器官以胃肠道、肝、肾脏受伤的机会最大,平均每只动物遭受1.89次器官损伤。腹部、骨盆部爆炸伤时胸部、四肢的并发伤最多,分别为33.33%和27.78%,胸腹联合伤占16.67%。肺脏和鼓膜的冲击伤分别为66.67%和27.78%。结论榴弹爆炸时腹部、骨盆部损伤的发生率高、死亡率高、受伤器官多、合并伤多、致伤因素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伤 破片伤 冲击伤 腹部损伤 骨盆损伤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特点(附19例报道) 被引量:2
18
作者 牛秀峰 倪家连 +3 位作者 高林 郑宝珍 刘晓明 刘鲁岳 《临床外科杂志》 2010年第5期350-351,共2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19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收集其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肿瘤直径57—140mm。位于胰头部2例,胰体尾部11例,胰腺尾部6例。18例患者随...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19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收集其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肿瘤直径57—140mm。位于胰头部2例,胰体尾部11例,胰腺尾部6例。18例患者随访5~67个月,1例肝转移瘤患者二次手术后随访11个月,均无复发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一般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多能早期发现病变。此病多能完整切除,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肿瘤 临床特点 预后
原文传递
肝脏原发性类癌1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中 倪家连 +2 位作者 刘鲁岳 郑宝珍 刘晓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88-1389,共2页
关键词 肝肿瘤 原发性类癌
原文传递
改良胆肠Roux-en-Y吻合术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中 倪家连 +2 位作者 刘鲁岳 郑宝珍 刘晓明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胆道恶性梗阻需行胆肠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21例(改良组),同期行经典Roux-en-Y胆肠吻合术15例(经典组)。改良... 目的探讨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胆道恶性梗阻需行胆肠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21例(改良组),同期行经典Roux-en-Y胆肠吻合术15例(经典组)。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在传统袢式吻合的基础上作了两项改进:①不切断空肠,输入袢和输出袢之间行侧侧吻合;②近段输入袢空肠结扎,阻断肠内容物进入肠道。观察两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返流性胆管炎减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术中胆肠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返流性胆管炎发生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减黄效果均明显,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尤其适用于高龄无法行根治性手术的恶性胆道肿瘤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术 Roux-en-Y 黄疸 阻塞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