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椎间盘镜系统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4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利洪艺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2期51-51,共1页
目的比较分析后路椎间盘镜系统(MED)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清远市人民医院自2009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4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手术治疗... 目的比较分析后路椎间盘镜系统(MED)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清远市人民医院自2009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4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MED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D可以有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创伤小,疗程短,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间盘突出症 开放手术 后路椎间盘镜系统
下载PDF
小剂量化疗与手术治疗儿童孤立性骨嗜酸性肉芽肿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利洪艺 温丽丽 +5 位作者 谢显彪 尹军强 汪校帅 张嘉俊 李洪波 黄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3-698,共6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化疗、手术及手术加术后辅助小剂量化疗这三种不同的方法在儿童孤立性骨嗜酸性肉芽肿(SBL-EG)治疗上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9例SBL-EG的儿童患者,其中86例接受小剂量化疗,33例行手术治疗,30例接受... 【目的】探讨小剂量化疗、手术及手术加术后辅助小剂量化疗这三种不同的方法在儿童孤立性骨嗜酸性肉芽肿(SBL-EG)治疗上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9例SBL-EG的儿童患者,其中86例接受小剂量化疗,33例行手术治疗,30例接受手术及术后辅助小剂量化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恢复时间、治疗费用、并发症及无复发生存时间(RFS)。【结果】小剂量化疗组的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恢复时间及治疗费用均低于手术或手术加化疗组(P<0.05),而手术组与手术加化疗组在上述4个方面的对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小剂量化疗组及手术加化疗组中化疗药物相关的副作用包括恶心(8.62%),转氨酶升高(7.76%),轻度脱发(4.31%),抵抗力下降(21.55%),生长发育迟滞(10.34%)及满月脸(7.76%)。小剂量化疗组及手术加化疗组的RFS(147月及126月)明显长于手术组(114月)(P=0.005及0.019)。然而,小剂量化疗组及手术加化疗组的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2)。【结论】在SBL-EG的儿童患者治疗上,相对于手术或手术加化疗而言,小剂量化疗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肉芽肿 单发 儿童 化疗 手术
下载PDF
经皮穿刺射频热凝与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汤勇智 王贵清 利洪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22-825,共4页
目的探讨在影像介导经皮穿刺下,分别采用射频热凝和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通过影像介导经皮穿刺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其中A组采用射频热凝术15例,B组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 目的探讨在影像介导经皮穿刺下,分别采用射频热凝和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通过影像介导经皮穿刺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其中A组采用射频热凝术15例,B组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25例,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改良MacNab方法进行疗效评价及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手术操作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中B组的治疗效果优于A组(P<0.05)。结论影像介导经皮穿刺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并易于为患者接受的优点。同时,在同一路径下采取射频热凝结合臭氧注射的方法,其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的射频热凝术,是一种合理而有效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介导 经皮穿刺 射频热凝 臭氧消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成人孤立性骨嗜酸性肉芽肿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利洪艺 温丽丽 +5 位作者 王博 李洪波 王永谦 沈靖南 黄纲 谢显彪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04-911,共8页
【目的】探讨成人孤立性骨嗜酸性肉芽肿(EG)的临床表现、影像与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3年9月至2017年6月共45例成人孤立性骨EG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病理表现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男35例,女10例,中位年龄29岁... 【目的】探讨成人孤立性骨嗜酸性肉芽肿(EG)的临床表现、影像与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3年9月至2017年6月共45例成人孤立性骨EG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病理表现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男35例,女10例,中位年龄29岁,临床受累骨骼包括颅面骨(9例)、脊柱(11例)、肋骨(1例)、骨盆(8例)、锁骨(3例)、肩胛骨(2例)、肱骨(3例)及股骨(8例)等,平均随访81月。影像学特征为溶骨性破坏病灶,脊柱病灶中均未出现扁平椎改变,免疫组化多为CD1a、Langerin(CD207)及S100阳性。其中3例予保守观察,23例予手术治疗,8例接受小剂量化疗,其余11例行手术及术后辅助小剂量化疗,其中40例痊愈,5例复发后均再接受化疗,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3~170个月,中位PFS为67个月。【结论】孤立性骨EG临床发病率很低,尤其成人更为罕见,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影像学表现易误诊,需重视病理检查,因成人孤立性骨EG的生物学行为比儿童更具侵袭性,治疗需个体化的同时可采取比儿童EG更积极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肉芽肿 成人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经皮微创治疗腰_5-骶_1椎间盘突出症入路选择 被引量:8
5
作者 汤勇智 王贵清 +2 位作者 利洪艺 王湘江 黎昭华 《颈腰痛杂志》 2016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治疗腰_5-骶_1椎间盘突出症不同入路的适应证及其临床效果。方法2011-03-2014-12,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_5-骶_1椎间盘突出症208例,对比各种入路的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治疗效果,并结合患者影像学特...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治疗腰_5-骶_1椎间盘突出症不同入路的适应证及其临床效果。方法2011-03-2014-12,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_5-骶_1椎间盘突出症208例,对比各种入路的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治疗效果,并结合患者影像学特征加以分析。结果经髂骨钻孔入路穿刺成功率最高,后外侧入路则最低;手术时间后方入路最短,后外侧入路耗时最长;手术疗效则是经髂骨钻孔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相近,均优于后方入路。结论经皮微创治疗腰_5-骶_1椎间盘突出症,后外侧入路是经典的方法,但穿刺成功率不及后方入路;经髂骨钻孔入路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但增加了创伤,适用于高髂嵴及骨增生严重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微创 入路 5-骶1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不同入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4
6
作者 汤勇智 王贵清 利洪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50-205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不同入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间,采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58例,其中后外侧入路30例(A组),后方入路15例(B组),经髂骨钻孔入路13例(C组),分别对...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不同入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间,采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58例,其中后外侧入路30例(A组),后方入路15例(B组),经髂骨钻孔入路13例(C组),分别对各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不同时期治疗效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3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A组83.3%,B组100.0%,C组92.3%;手术时间A组及C组均大于B组(P<0.05),而A组与C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疗效则是C组优于A组及B组(P<0.05),而A组又优于B组(P<0.05)。结论:经皮微创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在操作上后外侧入路是经典的方法,疗效佳,然而便利性及成功率不及后方入路。经髂骨钻孔入路则获得了最佳的疗效,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改进,将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 微创 入路 治疗
下载PDF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7
7
作者 蔡显义 王贵清 +2 位作者 杨立群 黎昭华 利洪艺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7期580-582,共3页
目的评价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惟病的疗效。方法对3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盘靶点,先行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然后在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术后1周、1个月、1年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目的评价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惟病的疗效。方法对3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盘靶点,先行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然后在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术后1周、1个月、1年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3.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术后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94.3%。术后未发生不良反应和其他并发症。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有效、微创和安全的治疗方法。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而又不适于于术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热凝 靶点消融 臭氧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 被引量:9
8
作者 王贵清 蔡显义 +3 位作者 汤勇智 杨立群 黎昭华 利洪艺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5期496-498,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22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行踝关节及足趾屈伸等功能锻练。结果术后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屈曲畸形基本矫正。11例均获随访...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22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行踝关节及足趾屈伸等功能锻练。结果术后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屈曲畸形基本矫正。11例均获随访,时间2-6年。未出现关节脱位和假体松动。Harris评分由术前9-58(36±9.8)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64-94(81.2±10.6)分,优13髋,良6髋,中3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能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矫正髋关节畸形,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髋关节强直 全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经伤椎与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观察 被引量:22
9
作者 黎昭华 汤勇智 +3 位作者 杨立群 王贵清 利洪艺 王湘江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528-529,共2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与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椎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及Cobb角... 目的探讨经伤椎与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椎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及Cobb角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Cobb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两组末次随访时比较,观察组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及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固定 跨伤椎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下载PDF
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立群 王贵清 +1 位作者 黎昭华 利洪艺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5期7536-7537,共2页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上端骨折38例。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7~20个月,平均10.6个月,按Neer标准评分,优9例,良22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81.68%。结论:肱骨解剖锁定钢板能...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上端骨折38例。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7~20个月,平均10.6个月,按Neer标准评分,优9例,良22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81.68%。结论:肱骨解剖锁定钢板能有效固定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粉碎性 锁定钢板
下载PDF
颈前路手术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湘江 王贵清 +5 位作者 汤勇智 杨立群 黎昭华 利洪艺 刘春磊 侯翰涛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8期736-739,共4页
目的:评价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肌萎缩颈椎病患者采用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42.5岁。单节段椎间盘减压8例,双节段椎间盘减压4... 目的:评价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肌萎缩颈椎病患者采用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42.5岁。单节段椎间盘减压8例,双节段椎间盘减压4例。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后观察患者术后肌力恢复情况。采用JOA 评分系统评定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情况并计算改善率,对手术前后 JOA 评分的比较采用 t 检验。结果大部分患者肌力不同程度的恢复,采用 JOA 评分,术前为(12.40±0.95)分,术后随访为(15.4±1.15)分,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根据改善率评定疗效,优2例,良5例,有效2例,无效3例。结论经前路手术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是一种疗效较确切的手术方法,及早手术治疗对于该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 颈椎病 前路手术
下载PDF
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导向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贵清 汤勇智 +2 位作者 杨立群 黎昭华 利洪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77-1479,共3页
目的:研制一种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导向器,用于C臂机监控下经皮进行腰椎间盘穿刺,以提高穿刺的准确率和安全性。方法:自制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导向器(国家专利号:ZL 2011 2 0140972.2),根据腰椎CT或MRI横截面设计好导向器参数,利用该导向器在... 目的:研制一种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导向器,用于C臂机监控下经皮进行腰椎间盘穿刺,以提高穿刺的准确率和安全性。方法:自制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导向器(国家专利号:ZL 2011 2 0140972.2),根据腰椎CT或MRI横截面设计好导向器参数,利用该导向器在C臂机监控下将治疗针准确穿刺到腰椎间盘预定位置。本组应用该导向器对44例(56个椎间盘)进行经皮腰椎间盘穿刺,总结穿刺的准确率和安全性,并与传统的"盲穿"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应用该导向器的穿刺优良率为80.4%,应用传统"盲穿"方法的穿刺优良率为28.3%,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该自制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导向器应用方便,能有效提高经皮腰椎间盘穿刺的准确率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导向器 研制 应用
下载PDF
两种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黎昭华 汤勇智 +3 位作者 杨立群 王贵清 利洪艺 卿勇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8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42例无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21例(A组),传统后正中入路21例(B组),并均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分析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和术后效果。结果 A... 目的观察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42例无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21例(A组),传统后正中入路21例(B组),并均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分析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和术后效果。结果 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Cobb角纠正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多裂肌较术前显著萎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VAS评分,A组显著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治疗效果好、术后恢复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间隙入路 椎体压缩性骨折 胸腰段
下载PDF
锁骨钩板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48例疗效分析
14
作者 黎昭华 汤勇智 +3 位作者 杨立群 王贵清 利洪艺 王湘江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1281-1282,共2页
目的:探讨锁骨钩板固定术在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共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实施克氏针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实施锁骨钩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优良率及并发症。结果:对照... 目的:探讨锁骨钩板固定术在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共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实施克氏针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实施锁骨钩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优良率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优良率分别为73.9%和92.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临床中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实施锁骨钩板固定术治疗,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板固定 疗效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15
作者 黎昭华 王贵清 +1 位作者 杨立群 利洪艺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5期200-201,共2页
目的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入院的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共68例进行分析,按照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对其进行Harris评分。结果人工... 目的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入院的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共68例进行分析,按照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对其进行Harris评分。结果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其优良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虽然出血量大手术时间长,但全髋关节置换却比单纯的股骨头置换效果好,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老年 移位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对Pilon骨折个性化手术治疗附19例病例报告
16
作者 杨立群 王贵清 +2 位作者 蔡显义 黎昭华 利洪艺 《北方药学》 2011年第4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对各型pilon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来,我院采用手术方法治疗pilon骨折19例。结果:术后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13个月,临床疗效满意,无切口、伤口感染,无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目的:探讨对各型pilon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来,我院采用手术方法治疗pilon骨折19例。结果:术后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13个月,临床疗效满意,无切口、伤口感染,无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参照Mazur踝关节评分分级系统来评价,结果显示优5例,良12例,可2例,总体优良率达约89.4。结论:严重粉碎Pilon骨折的处理比较复杂,我们认为没有单一的方法可以完全适用于此类骨折,处理上考虑个性化的针对性治疗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靶向β_2-肾上腺素受体抗骨肉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鸿益 谢显彪 +5 位作者 温丽丽 汪校帅 刘伟海 利洪艺 尹军强 黄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索靶向β_2-肾上腺素受体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检测靶向β_2-肾上腺素受体对骨肉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β_2-肾上腺素受体抑制剂I... 【目的】探索靶向β_2-肾上腺素受体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检测靶向β_2-肾上腺素受体对骨肉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β_2-肾上腺素受体抑制剂ICI118,551处理后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β_2-肾上腺素受体抑制剂对骨肉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证明ICI118,551可显著诱导骨肉瘤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以p-ERK蛋白水平表达变化最为显著。【结论】靶向β_2-肾上腺素受体能显著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其中ERK通路在靶向β_2-肾上腺素受体诱导的骨肉瘤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肾上腺素受体 骨肉瘤 凋亡
下载PDF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被引量:1
18
作者 汤勇智 王贵清 利洪艺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第11期973-975,共3页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0年10月间,采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2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 d和术后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 isua l ana log sca le,V...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0年10月间,采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2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 d和术后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 isua l ana log sca le,VA S)及改良M acN ab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3 d和3个月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VA S评分:术前(7.40±0.96)分,术后3 d(4.16±1.40)分,术后3个月(3.12±1.79)分(P<0.05);术后3个月的整体效果要优于术后3 d(P<0.05)。结论微创经皮靶点射频热凝结合臭氧注射,结合了两者不同的作用机理,治疗效果良好,疗效确切、安全,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热凝 臭氧消融术 椎间盘源性腰痛 治疗
下载PDF
应用生长分化因子-5和纤维蛋白凝胶复合物治疗兔腰椎间盘损伤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贵清 汤勇智 +2 位作者 杨立群 黎昭华 利洪艺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研究应用生长分化因子-5(growthdifferentiationfactor-5,GDF-5)和纤维蛋白凝胶复合物局部注射治疗兔腰椎间盘损伤的效果。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白兔40只,显露L3/4、L4/5L,5/6椎间盘,使用20号穿刺针进行椎间盘穿刺,L3/4椎间... 目的研究应用生长分化因子-5(growthdifferentiationfactor-5,GDF-5)和纤维蛋白凝胶复合物局部注射治疗兔腰椎间盘损伤的效果。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白兔40只,显露L3/4、L4/5L,5/6椎间盘,使用20号穿刺针进行椎间盘穿刺,L3/4椎间盘穿刺后注入GDF-5和纤维蛋白凝胶复合物(复合物组),L4/5椎间盘穿刺后注入纤维蛋白凝胶(纤维蛋白凝胶组),Ls/6椎间盘穿刺后不进行处理(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周行腰椎计算机X线片检查、MRI检查、髓核内蛋白多糖含量测定、椎间盘组织学检查,了解各组椎间盘的退变情况。结果术后2,4,8,12周X线片示三组椎间盘高度指数(discheightindex,DHI)逐渐下降,但复合物组DHI下降速度低于其他两组(P〈0.05)。MRI显示三组椎间盘信号值均随时间推移进行性下降,但复合物组的信号值下降速度低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4周复合物组、空白对照组和纤维蛋白凝胶组椎间盘髓核内蛋白多糖含量分别为6.3±0.4,5.9±0.4,5.8±0.3,复合物组含量高于其他两组(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术后2周复合物组、空白对照组和纤维蛋白凝胶组的组织学评分分别为5.28±0.41,7.54±0.53,7.21±0.44,复合物组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应用GDF-5和纤维蛋白凝胶复合物局部注射能促进椎间盘的修复,延缓椎间盘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 生长分化因子 纤维蛋白凝胶
原文传递
Quadrant微创通道下单切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贵清 蔡显义 +3 位作者 汤勇智 杨立群 黎昭华 利洪艺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1期3357-3359,共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其中部分患者合并节段不稳,需行髓核摘除、植骨内固定术。传统的后路开放手术能取得良好效果,但手术损伤大。Quadrant微创系统借助可扩张的工作通道,能精确到达手术区域,在直视下完成椎管减压、椎体复位和...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其中部分患者合并节段不稳,需行髓核摘除、植骨内固定术。传统的后路开放手术能取得良好效果,但手术损伤大。Quadrant微创系统借助可扩张的工作通道,能精确到达手术区域,在直视下完成椎管减压、椎体复位和植骨内固定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患者,其中23例采用Quadrant微创系统行单切口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切口 QUADRANT 植骨内固定 工作通道 椎管减压 髓核摘除 椎体复位 手术时间 传统开放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