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复方干预血管性痴呆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林龙 吴林 +4 位作者 劳祎林 朱健敏 匡龙娇 袁炳茂 陈远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114,共4页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患病率高,病理分子机制复杂,现代医学在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但目前仍未完全阐明其分子机制,且尚无疗效公认的治疗药物,亟须进一步探索其分子机制及治疗方案。中医治则治法指导...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患病率高,病理分子机制复杂,现代医学在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但目前仍未完全阐明其分子机制,且尚无疗效公认的治疗药物,亟须进一步探索其分子机制及治疗方案。中医治则治法指导中药复方广泛应用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多层次协同治疗的作用机制,与血管性痴呆复杂的分子机制相契合,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广阔临床应用前景。系统综述国内外近年中医药复方干预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文献,根据不同治疗靶点和分子机制进行分类归纳,以期为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并探讨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中医药 方剂 作用机制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芍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林 陈静 +3 位作者 唐秀松 伍媛 劳祎林 陈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I0013-I0015,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芍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分析平台检索中药活性成分和中药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筛选白芍治疗PD的作用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芍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分析平台检索中药活性成分和中药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筛选白芍治疗PD的作用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可视化的中药-疾病靶点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 (1)从白芍中筛选出5个有效成分,作用于61个帕金森病靶点,这5个有效成分是芍药苷元、芍药苷、β-谷甾醇、山柰酚、(+)-儿茶素。(2)白芍治疗PD的核心基因主要有IL6、AKT1、JUN、MAPK8、PTGS2等。(3)中药-疾病靶点涉及的GO生物学功能有107个,主要包括肽结合、酰胺结合、血红素结合、四吡咯结合、G蛋白偶联胺受体活性、神经递质受体活性、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乙酰胆碱受体活性、G蛋白偶联神经递质受体、单加氧酶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等。(4)中药-疾病靶点涉及的KEGG通路有129条,主要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结核病通路、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通路、乙型肝炎病毒通路、EB病毒感染通路、麻疹通路、弓形体病通路、甲型流感病毒通路等。结论白芍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达到治疗PD目标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芍治疗PD的作用机制,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新思路,为PD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帕金森病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蛋白互作网络
原文传递
中医药疗法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劳祎林 吴林 +3 位作者 伍媛 陈静 刘璐 陈炜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6期2102-2104,共3页
脑梗死属中医学中风病范畴,致残率高。中医药治疗在脑梗死恢复期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就中药汤方、针刺、艾灸及其他中医特色疗法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近10年中医复方治疗老年性痴呆临床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林 伍媛 +2 位作者 劳祎林 陈静 陈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8-11,共4页
老年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为发生于老年及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主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展,AD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该病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且目前的医... 老年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为发生于老年及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主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展,AD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该病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且目前的医疗水平难以阻止老年性痴呆的进程。中医药在防治老年性痴呆具有独特的优势,临床研究中经过辨证论治采用相应的复方,选取随机对照法观察疗效,证实了中药复方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有效性,AD的病位在脑,五脏亏虚为本,其中肾虚髓海失充为痴呆发生的重要病机,痰瘀等病理物质阻滞脑窍为标,临床治疗中以治本为主或治标为主,或标本兼治,各有所长,均取得不错的疗效,文章通过知网数据库总结2010—2020年近10年中医复方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总结AD的病机治法及中药复方,分析并研究临床中药复方治疗AD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今后AD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病因病机 复方中药 综述
原文传递
探讨脑肠轴与从肺论治观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劳祎林 陈炜 +2 位作者 伍媛 陈静 吴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130-135,共6页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VD)发病率在痴呆病中排第二位,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是一种由于缺血性、出血性卒中导致记忆、认知和行为障碍的脑区血管低灌注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以及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包括...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VD)发病率在痴呆病中排第二位,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是一种由于缺血性、出血性卒中导致记忆、认知和行为障碍的脑区血管低灌注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以及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包括失认、失用、视觉障碍、执行管理功能障碍、空间失定向以及情绪异常等。在脑卒中后3个月,大约每100例患者里面有15~30例患者发生痴呆。一项研究表明:与一般人群相比,卒中后1年中痴呆发病率高出近50倍。VD作为痴呆病种里面唯一可以防治的类型,早期药物干预具有可逆性。我国人口老龄化基数增大,VD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我国中老年人社会日常健康生活的关键因素。现认为血管性痴呆产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大多与胆碱能神经系统损害、突触改变、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一系列结构与分子改变密切相关,但也有一部分研究开始关注其他机制如脑-肠轴(BGP)在血管性痴呆发病中的作用,中医认为,血管性痴呆病位在脑,病机包括肾精不足、痰浊阻窍、瘀血内阻等,既往多从肝肾论治。我们则认为,此病发生与肺气不足、宣发不畅、痰浊内生有相关性,故从肺论治,并针对其痰浊阻窍的关键病机,提出益肺宣肺降浊法治疗该病,同时结合中医理论,肺与大肠属于相互属络的脏腑,也属于表里经脉范畴,其疾病之间亦有联系,脏病及腑,腑病亦可及脏,可以选取脏病治腑、腑病治脏等治疗方法。文章通过分析现代医学脑-肠轴及脏腑属络关系与血管性痴呆等研究,探讨从肺论治血管性痴呆和脑-肠轴及脏腑属络关系的异曲同工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脑-肠轴 肠道菌群 从肺论治 脏腑属络关系
原文传递
小续命汤及其组分治疗急性脑梗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陈静 陈炜 +4 位作者 伍媛 劳祎林 李兴锋 陈业文 吴林 《陕西中医》 2019年第12期1818-1821,共4页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病因、发病机制较复杂,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及小动脉闭塞是脑梗死最主要的三种病因。目前现代医学治疗该病主要以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纤和保护神经为主,治疗靶点单一,收效欠佳...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病因、发病机制较复杂,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及小动脉闭塞是脑梗死最主要的三种病因。目前现代医学治疗该病主要以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纤和保护神经为主,治疗靶点单一,收效欠佳。而中药复方具备多靶点、多路径、不良反应小的优势,在急性脑梗死的防治中展现出强大潜能。从古至今,小续命汤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脑血管病方面收效显著。文章总结近年相关文献阐述小续命汤及其组分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小续命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文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续命汤 脑梗死 中医药 缺血性 脑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基于玄府理论探讨脑卒中后失眠的病机及治疗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林 伍媛 +2 位作者 劳祎林 陈静 陈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64-66,共3页
脑卒中后失眠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肢体的神经功能康复,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给患者及其家庭在精神上造成负担,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很多学者因此重视脑卒中后失眠的诊... 脑卒中后失眠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肢体的神经功能康复,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给患者及其家庭在精神上造成负担,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很多学者因此重视脑卒中后失眠的诊疗,这对于恢复患者及其家庭的身心健康具有重大意义。玄府一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刘完素将玄府理论进一步延申发挥,认为玄府为人体中最细微的结构,为营卫精神、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通路,而玄府郁闭则会气血虚弱、气滞血瘀、湿阻火郁。玄府的通利性与脑卒中后失眠密切相关,卒中后机体的气血阴阳失衡,痰瘀等病理物质阻滞气机的升降出入,影响玄府正常的运转,神机运转失度,则导致不寐,本文基于玄府理论探讨脑卒中后失眠的病机及治疗,以期为临床治疗卒中后失眠提供思路,文后附医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府理论 脑卒中后失眠 神机
原文传递
中医药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林 劳祎林 +4 位作者 陈静 伍媛 胡晓 覃秀容 陈炜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6期2144-2147,共4页
原发性高血压是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目前临床常用西药降压,效果显著,但其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中医药疗法辅助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中医药辅... 原发性高血压是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目前临床常用西药降压,效果显著,但其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中医药疗法辅助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中医药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中医药疗法 降压药 综述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丹参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静 陈炜 +3 位作者 唐秀松 伍媛 劳祎林 吴林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11期22-31,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丹参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平台检索和筛选丹参的有效成分,运用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和在线孟德尔人类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丹参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平台检索和筛选丹参的有效成分,运用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和在线孟德尔人类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检索VD的作用靶点,绘制韦恩图,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并对靶点涉及的生物功能和通路进行分析,构建可视化通路图。结果:从丹参中筛选出54个有效成分,作用于86个VD靶点,丹参治疗VD的核心基因主要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1,Akt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原癌基因(C-F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等。中药-疾病靶点通过基因本体论功能富集分析(gene ontology,GO)功能共富集到130条生物过程,主要包括G蛋白偶联胺受体活性、肾上腺素能受体活性、核受体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直接配体调节的序列特异性DNA、儿茶酚胺结合等。中药-疾病靶点通过KEGG富集分析(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共有134条,主要包括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通路、非小细胞肺癌、乙型肝炎病毒通路、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信号通路等。结论:丹参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调控VD,该研究结果能为VD的临床治疗及丹参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网络药理学 通路 作用机制 丹参
下载PDF
针灸治疗失眠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林 伍媛 +2 位作者 劳祎林 陈静 陈炜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11期123-127,共5页
目的:应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分析近19年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厘清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有关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利用CiteSpace、Bicomb2、UCINET软件生成作者、机构、关键词图谱,并进行分析... 目的:应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分析近19年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厘清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有关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利用CiteSpace、Bicomb2、UCINET软件生成作者、机构、关键词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文献中共有67名作者,其中14名作者发文量≥3篇;共有46所机构,其中8所机构发文量≥5篇;利用Bicomb2软件选取出现频次≥10次的32个高频关键词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发现各关键词之间的研究脉络比较疏远,没有形成清晰的研究框架;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12个聚类标签,8个关键词突现,显示结合物理与心理治疗是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论:应加强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机构间及作者间的合作与联系,构建合理治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针灸 CITESPACE Bicomb2 UCINET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从“四时五脏阴阳”谈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养护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林 伍媛 +4 位作者 劳祎林 陈静 李兴锋 陈业文 陈炜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9期65-68,共4页
从“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出发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一年四季应当注意的事项,一年有四季,即春夏秋冬,对应人体五脏,每季又有其特点,老年性痴呆患者病程长,为进行性缓慢性发病,在不同季节变化中患者脏腑精气亦随着发生盛衰变化,应当依据一年... 从“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出发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一年四季应当注意的事项,一年有四季,即春夏秋冬,对应人体五脏,每季又有其特点,老年性痴呆患者病程长,为进行性缓慢性发病,在不同季节变化中患者脏腑精气亦随着发生盛衰变化,应当依据一年四季季节节律变化调护起居、饮食、情志等,避免因调护失当而致老年性痴呆患者症状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四时 五脏 阴阳 养护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人参治疗痴呆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陈静 陈炜 +3 位作者 唐秀松 劳祎林 伍媛 吴林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12期50-55,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人参抗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中药有效成分和相关靶点,利用GeneCards和OMI...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人参抗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中药有效成分和相关靶点,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痴呆的基因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可视化的信号通路。结果:从人参中筛选出22个有效成分,76个痴呆疾病作用靶点,112条GO生物学过程,127条KEGG通路。人参抗痴呆的核心基因主要有AKT1、CASP3、JUN、MAPK8、PTGS2、IL1B、PPARG等,这些基因可通过影响肽结合、酰胺结合、G蛋白偶联胺受体活性等来调控痴呆的发生。KEGG通路主要包括刺激神经组织的中的交互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结论:人参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抗痴呆,为将来提取人参有效成分治疗痴呆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人参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靶点 通路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多靶点调控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静 陈炜 +3 位作者 伍媛 劳祎林 黄晓丹 吴林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8期2363-2365,共3页
血管性痴呆是由脑血管疾病导致脑组织损伤所产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智能障碍。目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西药种类相对较少,药物靶点的作用机制相对单一,且不良反应较多。中医药学通过辨证论治及结合整体观念进行中药组配,能充分发挥各组分... 血管性痴呆是由脑血管疾病导致脑组织损伤所产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智能障碍。目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西药种类相对较少,药物靶点的作用机制相对单一,且不良反应较多。中医药学通过辨证论治及结合整体观念进行中药组配,能充分发挥各组分的优势,且作用靶点多。本文就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行综述,旨为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血管性痴呆 有效成分 多靶点 综述
下载PDF
从阳虚论治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伍媛 黄晓丹 +3 位作者 吴林 陈静 劳祎林 陈炜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1009-1011,1039,共4页
老年性痴呆(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中医认为其发病在脑,与心、肝、脾、肺、肾阳虚有关,五脏阳气亏虚,痰瘀阻络,脑髓失养,功能失调而导致AD,因此AD应从阳虚论治。本文就AD的中医发病机制、单味中药、复方中药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 老年性痴呆(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中医认为其发病在脑,与心、肝、脾、肺、肾阳虚有关,五脏阳气亏虚,痰瘀阻络,脑髓失养,功能失调而导致AD,因此AD应从阳虚论治。本文就AD的中医发病机制、单味中药、复方中药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发病机制 阳虚 中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通过磷脂酰基醇3-激酶/蛋白激酶信号通路防治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林 陈静 +4 位作者 陈业文 李兴锋 劳祎林 伍媛 陈炜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2418-2420,共3页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是全球范围内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第二类常见的痴呆类型。脑血管病变和认知功能障碍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关于血管性痴呆的分子机制仍然是研究热点。最新研...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是全球范围内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第二类常见的痴呆类型。脑血管病变和认知功能障碍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关于血管性痴呆的分子机制仍然是研究热点。最新研究表明,磷脂酰基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密切相关,部分中药复方及中药单体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而发挥保护神经作用。因此,本文就中医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防治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中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提供参考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磷脂酰基醇3-激酶/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从壮医“三道两路”论治老年性痴呆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伍媛 陈炜 +3 位作者 劳祎林 陈静 吕燕 吴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三道两路"调畅,"三气"同步,达到中正平和,则身体健康无病。"三道两路"阻塞不通或调节失度,则"三气"无法同步,人体的气血平衡关系失调,导致心脑、肺、肾、脾胃等调节枢纽失衡,发为痴呆。故基于... "三道两路"调畅,"三气"同步,达到中正平和,则身体健康无病。"三道两路"阻塞不通或调节失度,则"三气"无法同步,人体的气血平衡关系失调,导致心脑、肺、肾、脾胃等调节枢纽失衡,发为痴呆。故基于"三道两路"理论,应用经络同气理念指导壮医筋经疗法从局部调理整体气机,使人体与"三气"同步,调和心脑肺脾胃肾的气机,使机体内外达到平衡状态,以此达到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三道两路 经络同气 壮医经筋疗法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头痛临床研究近况
17
作者 薛伟新 劳祎林 陈炜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45-48,共4页
血管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疾病,由于其具有高发病率及低治愈率、易复发等特点,容易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和一定程度的经济负担[1]。当前,由于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各种各样的生活、工作压力,致使血管性头痛发病率逐渐增高。血管性头痛患者经常... 血管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疾病,由于其具有高发病率及低治愈率、易复发等特点,容易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和一定程度的经济负担[1]。当前,由于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各种各样的生活、工作压力,致使血管性头痛发病率逐渐增高。血管性头痛患者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部疼痛,有时伴随恶心、呕吐、失眠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导致日常工作、生活状态受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下降。“头痛”病名源于《黄帝内经》,血管性头痛根据其症状可归属“头痛”病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头痛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温阳次第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阳虚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林 劳祎林 +4 位作者 陈炜 胡跃强 李媛媛 祝美珍 唐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42-3045,共4页
目的:评价温阳次第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阳虚证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温阳次第疗法,即给予"桂枝法"之... 目的:评价温阳次第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阳虚证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温阳次第疗法,即给予"桂枝法"之阳化汤治疗8d,"四逆法"之扶阳方治疗20d,共治疗28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总积分、改良的Rankin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血浆神经肽Y(NPY)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中医症候总积分、改良Rankin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及血浆NPY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次第疗法可明显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阳虚证患者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浆NPY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温阳法 次第治疗 阳虚证
原文传递
阴阳本体观治疗血管性痴呆精神症状经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劳祎林 陈炜 +4 位作者 陈业文 陈静 伍媛 唐农 吴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46-1449,共4页
文章从《周易》中乾坤二卦,延伸到代表生命状态的泰否二卦及解读《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关系,创造性提出阴阳本体观,不同层次解读了人体阴阳的本质及其体用关系。其中,阳内阴外是生命最初的状态,阳往外、阴往内的运动轨迹代表机体正常生... 文章从《周易》中乾坤二卦,延伸到代表生命状态的泰否二卦及解读《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关系,创造性提出阴阳本体观,不同层次解读了人体阴阳的本质及其体用关系。其中,阳内阴外是生命最初的状态,阳往外、阴往内的运动轨迹代表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运行不息的变化过程;一旦内阳外阴结构失衡,必然容易产生各种病理状态。基于上述理论,笔者认为血管性痴呆(VD)的病因病机为年老之人肝肾亏损、肾精不足,直接导致阴阳本体结构中内阳不足,则内阳外阴结构失衡,痴呆病生。因此,VD病机为阳虚阴实,阳虚为本。由此进一步探讨治疗VD的精神症状,为VD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本体观 血管性痴呆 精神症状 经验
原文传递
从五脏论治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静 吴林 +3 位作者 伍媛 劳祎林 黄晓丹 陈炜 《湖南中医杂志》 2020年第1期143-145,共3页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而产生的痴呆症状的总称,是老年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目前现代医学主要治疗方法为改善脑代谢、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改善认知功能、调脂稳斑等。中医根据辨证论治...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而产生的痴呆症状的总称,是老年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目前现代医学主要治疗方法为改善脑代谢、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改善认知功能、调脂稳斑等。中医根据辨证论治原则治疗VD,具有一定的优势,且不良反应少。现就近年来中医药从五脏论治VD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五脏 辨证论治 综述 学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