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在实验性脑缺血中作用及中药川芎嗪和丹皮酚对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包仕尧 傅琦 +1 位作者 张志琳 刘春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研究沙鼠脑缺血后再灌注期周围血白细胞 (WBC)、脑实质中小胶质细胞和WBC数的变化规律及中药川芎嗪、丹皮酚对其的影响。  方法 建立沙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 ,取周围血行WBC计数 ,脑组织切片在光镜下行WBC及小胶质细胞计数。... 目的 研究沙鼠脑缺血后再灌注期周围血白细胞 (WBC)、脑实质中小胶质细胞和WBC数的变化规律及中药川芎嗪、丹皮酚对其的影响。  方法 建立沙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 ,取周围血行WBC计数 ,脑组织切片在光镜下行WBC及小胶质细胞计数。  结果 周围血WBC数在再灌注 4h升高 ,至 1 2h达到高峰 ,以中性粒细胞 (NC)增多为主 ;脑实质中小胶质细胞于再灌注 4h达到高峰 ,WBC在再灌注 2 4h增多最明显 ;川芎嗪、丹皮酚均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增加的周围血WBC数 ,亦能使脑实质中小胶质细胞和WBC数明显减少 ,  结论 白细胞、小胶质细胞在脑缺血时明显增多 ,丹皮酚、川芎嗪能减少增多的白细胞和小胶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 脑缺血 小芎嗪 丹皮酚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包仕尧 刘春风 +2 位作者 吴国新 李建勇 阮长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04-206,共3页
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抗人血小板单克隆抗体SZ-2、SZ-21及SZ-51经直接放免法评估2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结果:1.血浆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分子数在脑梗塞急性期呈显著增高(P<0.01),缓解期可恢复正常;2.血... 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抗人血小板单克隆抗体SZ-2、SZ-21及SZ-51经直接放免法评估2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结果:1.血浆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分子数在脑梗塞急性期呈显著增高(P<0.01),缓解期可恢复正常;2.血小板膜糖蛋白Ib在质膜上分子数显著升高(P<O.05),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及血小板表面GMP一140的分子数未见显著改变;3.血浆内血栓烷B2(TxB_2)的浓度显著升高,Tab2与6-酮-PGF1α的比值显著增高;4.血小板数量未见明显改变。结果提示急性脑梗塞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显著增高,血浆内GMP-140的测定可作为急性脑梗塞的体外特异性诊断新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血小板 膜蛋白
下载PDF
2003年欧洲卒中促进会对急性脑卒中处理的建议 被引量:37
3
作者 包仕尧 周旭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27-230,共4页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急诊处理 肺功能和气道保护 心脏监护 血压管理 溶栓治疗 降纤酶治疗 抗凝治疗 并发症 尿路感染 肺栓塞和DVT
下载PDF
颈椎病和颈椎解剖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6
4
作者 包仕尧 宋建荣 +1 位作者 范跃进 钱铭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1年第3期158-160,共3页
本文观察了62例颈椎病(神经根型34例、椎动脉型3例,其中推动脉和神经根的混合型18例、椎间盘突出25例)和14具颈椎标本,探讨了颈椎病发病机理和CT表现,CT表现为:(1)钩突骨质增生;(2)椎间孔狭窄;(3)颈椎失稳;(4)椎间盘突出;(5)椎体周缘骨... 本文观察了62例颈椎病(神经根型34例、椎动脉型3例,其中推动脉和神经根的混合型18例、椎间盘突出25例)和14具颈椎标本,探讨了颈椎病发病机理和CT表现,CT表现为:(1)钩突骨质增生;(2)椎间孔狭窄;(3)颈椎失稳;(4)椎间盘突出;(5)椎体周缘骨赘和韧带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CT
下载PDF
偏头痛发作间歇期脑血流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包仕尧 刘春风 +1 位作者 吴翼伟 何广仁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104-104,共1页
偏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至今为止,其确切病理生理机制仍在研讨中。大多数学者认为它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关。最近人们注意到偏头痛与脑卒中有一定关系,特别和中、青年脑卒中关系尤为密切。为研究偏头痛患者脑血管病理生理改变,... 偏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至今为止,其确切病理生理机制仍在研讨中。大多数学者认为它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关。最近人们注意到偏头痛与脑卒中有一定关系,特别和中、青年脑卒中关系尤为密切。为研究偏头痛患者脑血管病理生理改变,我们在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歇期进行了<sup>99m</sup>TC-HMPAO-SPECT脑血流量的研究。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本院1989年4月~1990年12月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间歇期 脑血流量 青年脑卒中 病理生理机制 血管舒缩功能 神经内科门诊 神经功能缺损 视觉症状 头痛者 病程长短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后局部脑血流量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包仕尧 傅琦 +1 位作者 石怡珍 何广仁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7年第11期759-760,共2页
为研究自发性脑出血后局部脑血流(rCBF)动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rCBF断层显像,依据ROI比值法分别测定66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的比值。结果:急性期rCBF显著减少,其程度与血... 为研究自发性脑出血后局部脑血流(rCBF)动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rCBF断层显像,依据ROI比值法分别测定66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的比值。结果:急性期rCBF显著减少,其程度与血肿量及出血部位有关,以后随时间推移rCBF逐步增加。影响脑出血后rCBF变化的因素主要是血肿量及出血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自发性 脑血流量 SPECT 动态变化
下载PDF
SPECT、EEG、X-CT诊断癲痫的对比性研究(附10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包仕尧 傅渝 +4 位作者 傅琦 吴翼伟 何广仁 陆文栋 金世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1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癫痫是一组慢性临床综合征,以在长期病程中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脑功能失常为特征。这组临床综合征中,至今有一部分病人的脑部未发现可以解释疾病的组织结构变化,称为隐原性癲痫。隐原性癲疯的诊断以往主要依靠临床表现... 癫痫是一组慢性临床综合征,以在长期病程中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脑功能失常为特征。这组临床综合征中,至今有一部分病人的脑部未发现可以解释疾病的组织结构变化,称为隐原性癲痫。隐原性癲疯的诊断以往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EEG作出诊断,但绝大部分仅能作出定性而不能作出定位诊断。本文以新技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对106例临床诊断为隐原性癲痫病人做核素脑血流断层显像,同步做EEG和X—CT(部分)检查,作对比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流断层显像 EEG X-CT诊断 临床综合征 原性 异常放电 对比性研究 定位诊断 癫痛 功能失常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 被引量:18
8
作者 包仕尧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0-312,共3页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脑卒中 脑血管疾病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普查资料 70岁 死亡率 治疗方
下载PDF
中药苏脑片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包仕尧 刘春风 +5 位作者 邵国富 赵合庆 罗蔚峰 李文 傅琦 傅渝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60-262,共3页
在9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中应用前瞻性研究观察丹皮酚、川芎嗪复方制剂(苏脑片)的临床疗效。发现在低分子右旋糖酐基础上加用苏脑片治疗,其神经功能缺损的平均减少分数优于单独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P<0.05),同时证实苏脑片有... 在9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中应用前瞻性研究观察丹皮酚、川芎嗪复方制剂(苏脑片)的临床疗效。发现在低分子右旋糖酐基础上加用苏脑片治疗,其神经功能缺损的平均减少分数优于单独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P<0.05),同时证实苏脑片有降低体内血小板活化程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脑梗塞 苏脑片 中医药疗法 丹皮酚 川芎嗪
下载PDF
循证医学——循证卒中学 被引量:15
10
作者 包仕尧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193-195,共3页
关键词 循证医学 治疗 并发症 脑血管病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水通道蛋白4表达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4
11
作者 包仕尧 石向群 +1 位作者 张志琳 王运良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4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AQP)4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损伤、脑水肿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D大鼠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疗法检测脑内AQP4蛋白,记录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脑屏...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AQP)4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损伤、脑水肿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D大鼠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疗法检测脑内AQP4蛋白,记录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脑屏障通透性、脑水肿程度的动态变化。结果:(1)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内AQP4蛋白水平迅速降低,至再灌注后12~24 h达最低水平.至再灌注7 d时恢复到正常水平;(2)脑水肿程度峰值出现在再灌注损伤后24~72 h,Evans蓝最大通透率也出现在再灌注损伤后24~72 h;(3)神经功能缺损最重的时间点出现在再灌注损伤后24 h;(4)AQP4表达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负相关(r=-0.976 7P=0.023)。结论:(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AQP4水平的迅速下降,是机体对脑损伤所作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具有阻止血脑屏障破坏、减轻血管源性脑水肿和细胞毒性脑水肿的效应;(2)调节缺血后脑内AQP4的功能和表达水平有望成为新的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水通道蛋白4 表达 脑水肿
下载PDF
抗人活化血小板单克隆抗体在脑血检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包仕尧 李文 邵国富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4年第6期519-521,共3页
利用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α-granule membvrane protein,GMP-140)单抗SZ-51,经放免法评估22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结果血浆内OMP-140的含量在脑血栓急... 利用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α-granule membvrane protein,GMP-140)单抗SZ-51,经放免法评估22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结果血浆内OMP-140的含量在脑血栓急性期显著增高(P<0.01),缓解期恢复正常,血小板表面GMP-140分子数未见显著改变。提示血浆内GMP—140的浓度可作为脑血栓急性期体外诊断新的参考指标。当兔颈动脉植入人血栓并用125I—SZ—51作为示踪剂,4h后离体血栓与血液的放射活性比值(Thrombus/Blood,T/B)高达6.8:1,而用125I-IgG时,T/B值仅为1.4:1。提示单抗SZ-51在体内能与血栓结合,为脑血栓的新的体内定位诊断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单克隆抗体 血栓形成
下载PDF
脑梗死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包仕尧 李文 刘春风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8年第4期195-197,共3页
近年来,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对脑梗死的病理生理特点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对脑梗死的治疗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治疗 脑梗塞
下载PDF
实验性脑出血后脑血流量变化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包仕尧 汤继宏 +2 位作者 刘春风 张志琳 赵合庆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604-606,共3页
用新鲜未肝素化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的脑出血模型,观察实验性脑出血后24h内不同血肿量和不同出血部位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变化.结果提示:出血量越大,继发性脑缺血范围越广,持续时间也越长;丘脑出血比尾状核出血所致的远... 用新鲜未肝素化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的脑出血模型,观察实验性脑出血后24h内不同血肿量和不同出血部位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变化.结果提示:出血量越大,继发性脑缺血范围越广,持续时间也越长;丘脑出血比尾状核出血所致的远隔区域额叶皮层rCBF下降程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状核出血 丘脑出血 脑血流量 脑出血
下载PDF
SPECT及其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包仕尧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0年第3期180-183,189,共5页
脑影像是一种安全、简便、无创伤性、在临床上具有独特诊断价值的检查方法。脑平面影像在60年代曾一度对脑疾病诊断作出了贡献,后来给X线CT及磁共振影像(MRI)的发展,降低了脑平面影像作用。但是从80年代开始应用发射计算机断层(ECT)影... 脑影像是一种安全、简便、无创伤性、在临床上具有独特诊断价值的检查方法。脑平面影像在60年代曾一度对脑疾病诊断作出了贡献,后来给X线CT及磁共振影像(MRI)的发展,降低了脑平面影像作用。但是从80年代开始应用发射计算机断层(ECT)影像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部疾病 脑血流 RCBF 局部脑血流量 磁共振影像 影像检查 脑梗 闭塞性脑血管病 疾病诊断 烟雾病
下载PDF
钙拮抗剂尼卡的平改善沙土鼠脑缺血后rCBF
16
作者 包仕尧 张晨 +1 位作者 赵合庆 傅渝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8-10,61-62,共5页
阻断沙鼠(N=65)双侧颈总动脉血流50分钟后再恢复血流120分钟,制成沙鼠脑缺血后再灌注的实验模型,分成对照组和不同剂量、给药时间的6个尼卡的平治疗实验组。以局部脑血流量和平均动脉血压为观察指标,观察尼卡的平静脉给药对脑缺血后再... 阻断沙鼠(N=65)双侧颈总动脉血流50分钟后再恢复血流120分钟,制成沙鼠脑缺血后再灌注的实验模型,分成对照组和不同剂量、给药时间的6个尼卡的平治疗实验组。以局部脑血流量和平均动脉血压为观察指标,观察尼卡的平静脉给药对脑缺血后再灌注的影响,结果提示尼卡的平有降低血压作用和尼卡的平剂量大小成正比。治疗实验组在低灌注时期的局部脑血流量是对照组的124~160%。肯定了尼卡的平有改善脑低灌注状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尼卡的平 钙拮抗剂 再灌注 沙土鼠 低灌注状态 药物治疗 缺血后 局部脑血流量 脑循环
下载PDF
实验性脑出血后脑血流量变化因素的研究
17
作者 包仕尧 汤继宏 +2 位作者 刘春风 张志琳 赵合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38-240,共3页
作者利用新鲜未肝素化白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的脑出血模型.观察了实验性脑出血后24小时内不同血肿量和不同出血都位对局部脑血流量(rCBF)变化。结果提示:出血量越大,继发性脑缺血范围越广,持续时间也越长.丘脑出血比尾状核出... 作者利用新鲜未肝素化白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的脑出血模型.观察了实验性脑出血后24小时内不同血肿量和不同出血都位对局部脑血流量(rCBF)变化。结果提示:出血量越大,继发性脑缺血范围越广,持续时间也越长.丘脑出血比尾状核出血所致的远隔区域额叶皮层rCBF下降程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血流量 尾状核出血 丘脑出血
下载PDF
SPECT与X-CT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对照研究
18
作者 包仕尧 刘春风 +1 位作者 何广仁 吴翼伟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2年第12期640-642,共3页
用Tc-99m-HMPAO-ECD-SPECT 和X-CT 研究32例TIA 和88例脑梗塞患者。结果表明,首次检查SPECT 法90.6%的TIA,在发作后6天左右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血流量减少。我们认为TIA 后持续脑部低灌注与脑梗塞的发生有关。X-CT 法TIA 仅为9.40%阳性... 用Tc-99m-HMPAO-ECD-SPECT 和X-CT 研究32例TIA 和88例脑梗塞患者。结果表明,首次检查SPECT 法90.6%的TIA,在发作后6天左右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血流量减少。我们认为TIA 后持续脑部低灌注与脑梗塞的发生有关。X-CT 法TIA 仅为9.40%阳性。在脑梗塞患者,发现病程3天以内SPECT 诊断明显优于X-CT,而在3天以后两者阳性结果一致,但有50%的患者SPECT所见的血流量减少区域大于CT 病变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脑血管病 SPECT X-CT
下载PDF
抗栓灵含片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19
作者 包仕尧 赵合庆 +1 位作者 刘春风 邵国富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69-269,共1页
关键词 抗栓灵含片 治疗 脑梗塞
下载PDF
抗人活化血小板单克隆抗体在脑血栓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包仕尧 李文 邵国富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5年第5期294-296,共3页
利用抗人活化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a-Granule Membrane Protein,GMP-140)单抗SZ-51,经放免法评估22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结果血浆内GMP-140的含量在脑血栓急性... 利用抗人活化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a-Granule Membrane Protein,GMP-140)单抗SZ-51,经放免法评估22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结果血浆内GMP-140的含量在脑血栓急性期显著增高(P〈0.01),缓解期恢复正常,血小板表面GMP-140分子数未见显著改变。提示血浆内GMP-140的浓度可作为脑血栓急性期体外诊断新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脑血栓 诊断 血小板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