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树木年轮宽度重建渭河上游过去377 a来4-6月平均流量
1
作者 王珊珊 刘娜 包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82-88,共7页
目的 探讨渭河流域上游过去377 a的径流流量的变化历史,提供流域百年尺度水文要素波动的变率、强度、周期及其长期演变特征等水资源评估所需的关键信息。方法 使用相关系数法、线性回归法和功率谱法判定树轮年表与平均流量的响应关系、... 目的 探讨渭河流域上游过去377 a的径流流量的变化历史,提供流域百年尺度水文要素波动的变率、强度、周期及其长期演变特征等水资源评估所需的关键信息。方法 使用相关系数法、线性回归法和功率谱法判定树轮年表与平均流量的响应关系、径流变化模型及水文要素周期信号。结果 基于贵清山油松年表与渭河南河川站月流量的相关结果,重建了1630-2006年当年4-6月的平均流量变化,建模期1945-1979年时段的方差解释量为34.9%。树轮流量序列确定了51个极端高流量年和54个低流量年,分别为过去377 a的13.53%和14.32%。其中连续3 a以上的极端高值年份出现在1647-1649年、1699-1701年、1843-1845年、1905-1907年和1909-1911年;极端低流量年份出现在1722-1727年、1747-1749年和1763-1765年。对基于11年滑动平均确定的流量偏高偏低时段水文要素进行量化,显著的低流量年份与区域大尺度干旱事件有较好的印证关系。重建流量具有50.400 a和2.290 a的周期信号。结论 树轮重建的377 a渭河天水段季节径流变化具有变率高幅度大的特点,流域水文气候变化与大尺度气候驱动,如太平洋年代际涛动、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存在紧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渭河径流 重建
下载PDF
蒙古高原东部和南部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包光 刘禹 +1 位作者 刘娜 王伟平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3年第5期1444-1449,1460,共7页
使用线性回归、趋势倾向性和空间相关等方法对比分析内蒙古辖区蒙古高原东部呼伦贝尔与南部额济纳旗地区器测时段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呼伦贝尔与额济纳旗两地器测时段全年和生长季(9—9月)平均温度增温显著,降水无显著共同变化,区... 使用线性回归、趋势倾向性和空间相关等方法对比分析内蒙古辖区蒙古高原东部呼伦贝尔与南部额济纳旗地区器测时段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呼伦贝尔与额济纳旗两地器测时段全年和生长季(9—9月)平均温度增温显著,降水无显著共同变化,区域暖干化趋势明显。年径流总量变化、空间相关结果和周期分析显示,两地气候干湿变化具有同步趋势。全球变暖背景条件下,内蒙古东部沙地樟子松和西部胡杨面临着相近的气候环境与人类活动双重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温度 降水 径流 树轮重建 蒙古高原
下载PDF
秦岭中、西部地区温度变化的树木年轮记录 被引量:7
3
作者 包光 刘娜 刘禹 《地球环境学报》 2015年第3期154-160,共7页
使用相关系数、气候要素异常分布及空间相关等方法,对比分析了秦岭中部和西部不同树种不同树轮参数指标的气候响应差异特征。结果表明,秦岭中部分水岭地区的太白红杉树轮宽度差值年表与秦岭西部石门山地区油松早材密度标准化年表均保留... 使用相关系数、气候要素异常分布及空间相关等方法,对比分析了秦岭中部和西部不同树种不同树轮参数指标的气候响应差异特征。结果表明,秦岭中部分水岭地区的太白红杉树轮宽度差值年表与秦岭西部石门山地区油松早材密度标准化年表均保留了生长季前期(特别是5月)的温度变化信号。两个年表能够记录区域尺度的极端高、低温度年份,且异常高温年份反映了研究区域及周边大范围的干旱状况。研究结果显示了在秦岭地区结合多树种多树轮参数指标开展区域多时空尺度的气候变化集成研究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温度变化 树轮参数 极端气候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核心保护区樟子松径向生长的气候响应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包光 刘娜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392-397,共6页
沙地樟子松是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主要推广树种,查明该树种核心区的树木生长的气候环境制约因子,有助于提升对全球变化不利影响的适应能力,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数据。通过对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保护区核心区树轮样... 沙地樟子松是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主要推广树种,查明该树种核心区的树木生长的气候环境制约因子,有助于提升对全球变化不利影响的适应能力,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数据。通过对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保护区核心区树轮样本的研究,揭示森林内部该树种年轮记录的生长气候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与标准年表相比,差值年表具有更好的气候要素表征能力。水分是核心区沙地樟子松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差值年表与上年8月至当年7月降水总量显著相关(0.512,p<0.01)。在过去的81年中极端湿润年和干旱年分别出现15次和11次。核心区沙地樟子松差值年表具有显著的2—8年的周期信号,空间相关显示差值年表有一定的区域水文气候变化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气候响应 樟子松 呼伦贝尔沙地
下载PDF
海拉尔樟子松年轮生长与北大西洋涛动/北极涛动的联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包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39-45,共7页
目的研究蒙古高原东部海拉尔樟子松年轮宽度与大尺度气候驱动北大西洋涛动/北极涛动的关系。方法使用相关系数分析方法探讨树轮宽度年表、实测气象数据及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北极涛动指数的相互作用;使用功率谱分析周期信号。结果 11年滑... 目的研究蒙古高原东部海拉尔樟子松年轮宽度与大尺度气候驱动北大西洋涛动/北极涛动的关系。方法使用相关系数分析方法探讨树轮宽度年表、实测气象数据及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北极涛动指数的相互作用;使用功率谱分析周期信号。结果 11年滑动平均后,海拉尔樟子松年轮宽度与北大西洋涛动/北极涛动相关关系在1960s发生转变,由显著负相关(1873~1957)变为显著正相关(1958~2003)。树轮宽度与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北极涛动指数在实测时段内均与年平均温度和年降水总量显著相关。北大西洋涛动/北极涛动对树木径向生长和区域降水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谱分析表明树轮宽度年表和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北极涛动指数具有相近的准周期信号。结论十年尺度上,北大西洋涛动/北极涛动通过温度和降水显著影响蒙古高原东部海拉尔樟子松的径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轮宽度 北大西洋涛动 北极涛动 温度 降水
下载PDF
延安市界限温度≥10℃的活动积温变化特征
6
作者 包光 屈勇 +1 位作者 刘娜 胡亚飞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9年第2期149-155,共7页
利用延安气象站1951—2012年日平均气温资料,运用五日滑动平均法、一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界限温度≥10℃的初日、终日、持续天数以及活动积温进行了分析,并对初日、终日、持续时间以及活动积温与年平均气温的相关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利用延安气象站1951—2012年日平均气温资料,运用五日滑动平均法、一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界限温度≥10℃的初日、终日、持续天数以及活动积温进行了分析,并对初日、终日、持续时间以及活动积温与年平均气温的相关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界限温度≥10℃的初日呈现出提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845 d·(10a)^(-1);终日呈现出推迟趋势,变化倾向率为2.437 d·(10a)^(-1);持续时间延长,变化倾向率为4.189 d·(10a)^(-1);活动积温也增加,气候变化倾向率为106.57℃·(10a)^(-1)。界限温度≥10℃的初日、终日、持续时间以及活动积温与年平均气温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活动积温与年平均气温相关系数高达0.882,回归分析显示年平均气温每升高1℃时,界限温度≥10℃的活动积温增加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积温 变化特征 延安市
下载PDF
油松树轮记录的过去134年伏牛山5-7月平均最高温度 被引量:32
7
作者 田沁花 刘禹 +6 位作者 蔡秋芳 包光 王伟平 薛文亮 朱文杰 宋慧明 雷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79-887,共9页
利用豫西伏牛山的两组油松树轮宽度年表,重建了该区域1874年以来5-7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并用Jackknife和Bootstrap等方法进行了方程稳定性检验,统计检验参数表明重建序列与实测序列吻合较好,且方程稳定可信,重建方程的解释方差为40%(调... 利用豫西伏牛山的两组油松树轮宽度年表,重建了该区域1874年以来5-7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并用Jackknife和Bootstrap等方法进行了方程稳定性检验,统计检验参数表明重建序列与实测序列吻合较好,且方程稳定可信,重建方程的解释方差为40%(调整自由度后为39%)。重建显示,在过去134年中,豫西伏牛山区5-7月平均最高气温经历了4次冷期和5次暖期。其中,20世纪20-30年代末是最显著的暖期,之后开始降温,至50年代降到谷底,温度小幅回升后,在70-80年代中期又显著下降,80年代末以后开始增温。该重建温度序列与秦岭中部南五台地区温度序列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牛山 油松 树轮 最高温度
下载PDF
基于科研成果的高校地貌水文学开放实验设计分析
8
作者 包光 刘娜 《科技风》 2019年第11期227-228,共2页
以科研促教学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在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的"双一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依托获批的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利用初步研究成果,结合地貌学、水文学的内容,设计了面向地理科学大类专业学生的开放实验。通过实验... 以科研促教学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在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的"双一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依托获批的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利用初步研究成果,结合地貌学、水文学的内容,设计了面向地理科学大类专业学生的开放实验。通过实验操作,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对特定地貌水文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树立科研意识,以期实现教科协同育人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成果 地貌水文学 开放实验设计
下载PDF
以树轮宽度重建秦岭中段分水岭地区1—7月平均气温 被引量:23
9
作者 刘禹 刘娜 +3 位作者 宋慧明 蔡秋芳 包光 王伟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9年第5期260-265,共6页
根据秦岭中段分水岭地区秦岭落叶松树轮宽度指标,建立了该地区1814—2003年的树轮标准化年表。分析表明,该地标准化年表与当年1—7月平均气温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设计转换方程,利用多元回归技术重建了秦岭中段分水岭地区的1—7月平均气... 根据秦岭中段分水岭地区秦岭落叶松树轮宽度指标,建立了该地区1814—2003年的树轮标准化年表。分析表明,该地标准化年表与当年1—7月平均气温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设计转换方程,利用多元回归技术重建了秦岭中段分水岭地区的1—7月平均气温,重建序列的方差解释量为41.2%(F=15.062,p<0.0001),重建序列显示在过去190a中气温较低的时段主要有1814—1850年和1876—1889年;偏暖期主要有1851—1875年和1890—1933年;而1934—1990年这一时期气温变化幅度较小,气温相对比较稳定;1990年之后升温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中段 分水岭 树轮宽度 气温重建
下载PDF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林线不同海拔巴山冷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8
10
作者 秦进 白红英 +4 位作者 周旗 王俊 李书恒 甘卓亭 包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7-155,共9页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秦岭植被的影响已得到众多研究的证实,牛背梁作为秦岭东部主脊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地区亚高山林线植被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现状尚未得到广泛关注。依照树木年代学原理,进行响应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探讨了牛背梁林线...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秦岭植被的影响已得到众多研究的证实,牛背梁作为秦岭东部主脊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地区亚高山林线植被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现状尚未得到广泛关注。依照树木年代学原理,进行响应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探讨了牛背梁林线关键树种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年表特征及对气候响应的海拔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随海拔升高,树木生长对气候的敏感性逐渐上升,但轮宽年表的同步性和信号强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特点。(2)不同海拔树轮宽度年表的气候响应结果基本一致,对气温的敏感性均较降水强,敏感时段为当年2~8月,差异主要体现在,高海拔树木受生长季末期8月气温的影响较重,中海拔树木受生长季前期3~4月降水和上年冬季10~11月气温的促进,而低海拔树木受初春1~2月降水的限制作用明显。(3)对比分析低、中、高海拔3个回归模型中显著因子的变化趋势,发现气候变化可以促进巴山冷杉生长季的提前,但不同海拔树木的生长动态各异,说明研究区林线不同海拔巴山冷杉生长对全球变化可能具有不同的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巴山冷杉 林线 树轮宽度 牛背梁
下载PDF
以树木年轮资料重建黄河上游大通河480年以来6—7月径流变化历史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军艳 刘禹 +3 位作者 蔡秋芳 包光 孙铂 宋慧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9-116,共8页
通过分析祁连山地区的3组祁连圆柏树木年轮样本,发现大通河河水补给区祁连山地区的祁连圆柏树轮资料与大通河6—7月径流量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设计转换方程,重建了大通河1525—2009年以来6—7月径流变化历史,重建的径流变化序列中存在5... 通过分析祁连山地区的3组祁连圆柏树木年轮样本,发现大通河河水补给区祁连山地区的祁连圆柏树轮资料与大通河6—7月径流量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设计转换方程,重建了大通河1525—2009年以来6—7月径流变化历史,重建的径流变化序列中存在5个丰水期:1530—1555、1576—1586、1733—1760、1776—1786、1855—1912和5个枯水期:1670—1680、1691—1730、1814—1836、1926—1942、1964—1978年,在径流偏少的枯水时段,径流量的标准差较大,在径流偏多的丰水时段,径流量的标准差较小;另外,在径流偏少较多的时段以及在径流偏多较多的时段,其标准差σ都比较大,表明在旱或涝较严重的时段,其径流的年际变化均较大。功率谱分析发现重建的近450年来大通河6—7月径流存在准2a(2.04~2.3)、准50a(50~57)、100a、133a和200a的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径流 祁连山 大通河
下载PDF
以白皮松树轮宽度重建公元1616年以来山东于林年平均最低气温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禹 雷莺 +4 位作者 宋慧明 包光 孙铂 LINDERHOLM Hans W 王守功 《地球环境学报》 2010年第1期28-35,共8页
基于树轮宽度指标,重建了山东于林地区过去392a来上年10月到当年9月平均最低气温。重建序列方差解释量为53.7%。该序列与当年1—12月平均最低气温相关高达0.92(1958—2007,P〈0.0001),因此它被视为研究地区年平均最低气温序列... 基于树轮宽度指标,重建了山东于林地区过去392a来上年10月到当年9月平均最低气温。重建序列方差解释量为53.7%。该序列与当年1—12月平均最低气温相关高达0.92(1958—2007,P〈0.0001),因此它被视为研究地区年平均最低气温序列。重建序列显示1960-1998年,于林增温速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反映了在增温的大背景下。东部地区表现更为明显。1998年之后,树轮记录与观测数据同时显示出,该地区上年10月至当年9月平均最低气温呈明显下降趋势。周期分析显示。在99%置信度上于林392a来全年平均最低气温有2.28a、2.30a、3.16a、3.40a的准周期.与气象学上的“准两年脉动”十分一致。在1850-2007年.重建序列与全球海表温度和全球平均温度及全球陆地温度相关达0.70~0.73。1950年以后,重建序列与北极涛动指数、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及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均显著相关.表明山东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范围的海-陆-气耦合过程,也表明山东地区是对全球变化敏感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于林 白皮松 树轮宽度 最低气温 重建
下载PDF
天水市过去116年气温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娜 胡亚飞 包光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239-247,共9页
天水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副热带北部边缘,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生态环境脆弱,是研究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的理想之地。基于天水市1901-2016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5年滑动平均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过去... 天水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副热带北部边缘,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生态环境脆弱,是研究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的理想之地。基于天水市1901-2016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5年滑动平均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过去116年来天水市气温在不同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及突变节点。结果表明:天水市1901—2016年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58℃·(10a)^-1。各季节均表现出增温趋势,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084℃·(10a)^-1、0.019℃·(10a)^-1、0.022℃·(10a)^-1、0.102℃·(10a)^-1。最冷月份1月及最热月份7月同样表现出增温趋势,线性倾向率依次为0.085℃·(10a)^-1、0.038℃·(10a)^-1。年平均气温在1923年和1993年发生了两次突变。春季和秋季突变年与年平均气温基本一致,夏季气温突变存在超前和滞后现象,冬季突变时间为1978年。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在1977年发生突变,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突变年份集中在2000年之后。总体而言,天水市过去一百多年来,气温呈上升趋势与全球变暖大背景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特征分析 突变分析 天水市
下载PDF
辽宁西部人工林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瑾 包光 +1 位作者 吴买利 刘娜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0年第6期629-638,共10页
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广泛影响,特别是对气候响应敏感的农牧交错带。辽西丘陵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东北部,为探究辽西丘陵人工林油松与气候要素的关系,基于树木年代学方法,利用树轮宽度年表,对温度、降水、scPDSI及生长期要素... 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广泛影响,特别是对气候响应敏感的农牧交错带。辽西丘陵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东北部,为探究辽西丘陵人工林油松与气候要素的关系,基于树木年代学方法,利用树轮宽度年表,对温度、降水、scPDSI及生长期要素进行相关分析,探究气象因子对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油松标准化年表与上年7月、9月及当年5月的气温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7、−0.426、−0.471(p<0.05),与当年5月的降水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2(p<0.05);年表与逐月scPDSI显著正相关,并表现出相近的周期变化,表明水分胁迫是研究区油松生长的关键限制因子;在不同阈值温度下,辽西人工林油松径向生长与生长期活动积温和持续天数呈负相关,由高温引起的水分蒸发是影响其径向生长的关键因子。最低温11℃阈值下对树木生长期影响大,年表与其初日位序、积温、持续天数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63、−0.619、−0.732(p<0.01);通过V-S模型模拟出辽西油松的生长对春季的9.0℃和秋季的9.5℃较敏感,生长期为4—10月,生长速率的变化受温度和土壤湿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人工油松林区经营抚育时,可适当考虑造林树种对不同气候因子响应的敏感期,注意水热合理配置,以提高林区生态林的营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响应 人工林油松 生长期参数 V-S模型
下载PDF
甘肃省1967-2008年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红桃 包光 胡亚飞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7年第2期34-42,共9页
利用甘肃省27个气象站1967—2008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趋势系数法、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和小波分析法分析了甘肃省近42 a的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并根据季风区非季风区将甘肃省划分为西北部和东南部两个研究区。研究结果表明:1967—2008... 利用甘肃省27个气象站1967—2008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趋势系数法、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和小波分析法分析了甘肃省近42 a的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并根据季风区非季风区将甘肃省划分为西北部和东南部两个研究区。研究结果表明:1967—2008年甘肃省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呈减少趋势。甘肃省西北部气温较东南部上升显著,尤其是河西走廊中部增温速率最快,并且甘肃省、西北部和东南部气温序列都存在12~15 a、6 a左右的周期,气温的变化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密切相关。甘肃省降水量西北部有略微增加的趋势,东南部减少显著,不同的海拔高度降水量差异较大,甘肃省和东南部在时间尺度上都存在14 a、7~8 a和4 a左右的周期,西北部存在12 a、7 a和4 a的周期。甘肃省西北部气候略变暖湿,东南部气候暖干化趋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亚洲季风区 西风带气候区 甘肃省
下载PDF
红花尔基樟子松径向生长对生长期温度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玉祥 包光 +2 位作者 胡亚飞 屈勇 高瑾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探究红花尔基樟子松树木径向生长对不同界限器测日均温度的响应特征。方法使用树轮年代学的方法建立符合国际研究范式的3种年表即标准年表(STD)、差值年表(RES)和自回归年表(ARS);使用相关分析方法确定树木年轮宽度年表与海拉尔气... 目的探究红花尔基樟子松树木径向生长对不同界限器测日均温度的响应特征。方法使用树轮年代学的方法建立符合国际研究范式的3种年表即标准年表(STD)、差值年表(RES)和自回归年表(ARS);使用相关分析方法确定树木年轮宽度年表与海拉尔气象站不同界限温度生长期参数(初日时间、终日时间、持续时间和活动积温)的响应关系。结果树木径向生长对不同界限温度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3个年表与5~6.5℃的初日位序和5~5.5℃持续时间日位序显著相关(P<0.05),且ARS年表相关强度均高于同期STD和RES年表。树轮年表与终日和活动积温日位序相关较低,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不同界限温度的初日时间和持续时间的位序变化对红花尔基樟子松径向生长有重要影响,且其阈值出现在5~6℃的波动范围。ARS年表响应程度更强体现了研究区樟子松树木具有较强的共同扰动趋势,符合采样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树轮宽度 日均温度 生长期参数 气候响应
下载PDF
榆林市1951-2012年气温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亚飞 包光 王红桃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榆林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部,生态环境脆弱,是全球变化响应的敏感地区。基于榆林市气象站1951—2012年历年逐日气温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滑动平均、小波分析和M-K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气温变化的特征和突变现象。结果表... 榆林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部,生态环境脆弱,是全球变化响应的敏感地区。基于榆林市气象站1951—2012年历年逐日气温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滑动平均、小波分析和M-K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气温变化的特征和突变现象。结果表明:榆林市1951—2012年平均气温有增温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27℃?(10a)^(-1)。四季均在增温,其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26℃?(10a)^(-1)、0.07℃?(10a)^(-1)、0.21℃?(10a)^(-1)、0.56℃?(10a)^(-1),冬季增温最为明显,增加了2.8℃。年平均气温存在准3—7 a和25—28 a的周期变化,并在1994年前后发生突变。春季、秋季、冬季平均气温与年平均气温一致,增温趋势明显,而夏季相对较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小波分析 突变分析 榆林市
下载PDF
秦岭及周边地区树木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红桃 包光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年第1期52-58,共7页
使用树轮年代学的方法探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树木径向生长的气候要素响应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局地树木生长状况的制约因素,进而有助于全球变化的应对与适应。简要回顾秦岭及周边地区的树轮年代学的研究工作,发现该地区树木生长与... 使用树轮年代学的方法探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树木径向生长的气候要素响应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局地树木生长状况的制约因素,进而有助于全球变化的应对与适应。简要回顾秦岭及周边地区的树轮年代学的研究工作,发现该地区树木生长与气候响应关系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现象:在秦岭以北,水分是树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秦岭分水岭和南坡,温度则是主要控制因子;秦岭以南区,海拔差异影响树木生长和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针对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该区域后续研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树木径向生长 气候因子
下载PDF
基于SPI的阿拉善盟1975-2010年干旱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静 包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研究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为该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预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阿拉善盟3个气象站1975年1月—2010年12月的逐月降水量数据,计算SPI指数值作为干旱反映指标,应... 目的研究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为该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预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阿拉善盟3个气象站1975年1月—2010年12月的逐月降水量数据,计算SPI指数值作为干旱反映指标,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975-2010年,阿拉善盟地区SPI12指数呈弱上升趋势,变化倾向率为0.031/10a,但春季、夏季和秋季干旱频率高。阿拉善右旗干旱频率和程度最大,额济纳旗最小。结论阿拉善盟1975-2010年气候变化整体呈弱干旱趋势,存在约30 a左右的周期变化,春季、夏季和秋季干旱严重。该区干旱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其中中部干旱最为严重,东部次之,西部干旱最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阿拉善盟 干旱
下载PDF
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现状与对策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娜 包光 《科技风》 2019年第13期39-39,44,共2页
科技论文写作是提高本科生学术素养和学术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之一。本文通过对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现状及出现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安排,提升学生学习意愿,拓展学术资源等方面提出... 科技论文写作是提高本科生学术素养和学术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之一。本文通过对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现状及出现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安排,提升学生学习意愿,拓展学术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对未来相近专业该门课程的改进与完善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科学 科技论文 写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