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社会学的学科理念和研究方法——包智明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1
作者 包智明 王婧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20-23,共4页
王婧(简称王):包老师,请问您是如何进入环境社会学领域的? 包智明(简称包):这要从我到北京大学工作说起。1988年我到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现在叫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工作。社会学研究所是费孝通先生创办的,我在那里做的也都... 王婧(简称王):包老师,请问您是如何进入环境社会学领域的? 包智明(简称包):这要从我到北京大学工作说起。1988年我到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现在叫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工作。社会学研究所是费孝通先生创办的,我在那里做的也都是费先生的课题。那时候我才20出头,我一直想做我的家乡———一个农业化的蒙古族地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社会学 学科理念 访谈录 教授 社会学人类学 北京大学 研究所
下载PDF
新加坡华社的语言焦虑和多语制
2
作者 曹栌文 包智明 《中国语言战略》 2024年第1期164-174,共11页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多语言的城市国家。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政府对传统语言的功能做了明确的界定:华语(普通话)、马来语和淡米尔语是母语,马来语是国语,英语是工作语言。政府的语言政策造就了一个以英语为主的多文化、双语言的社区,...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多语言的城市国家。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政府对传统语言的功能做了明确的界定:华语(普通话)、马来语和淡米尔语是母语,马来语是国语,英语是工作语言。政府的语言政策造就了一个以英语为主的多文化、双语言的社区,两项语言政策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用英语作为所有学校的教学语言,将所有华校转为英校;二、在华社中推广华语,鼓励少说方言,传统的闽南、粤、客家方言渐渐地边缘化。短短60年间,新加坡华人逐渐放弃方言,转而使用英语和华语。本文从历史角度描述这一双重语言转移的过程,以及表现在语言选择、语言认同、语言自信等方面的语言焦虑。语言焦虑是多文化、多语言社会的自然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语言政策 语言转移 多文化 多语言 多种族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型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3
作者 包智明 杨悦 +3 位作者 吕新亮 刘禹全 张瑀琼 王靖波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6期18-19,共2页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即燥痹,最早由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提出,近代医家对于其辨证分型有着丰富的理论,经过不断完善至2023年《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专家共识》有了更为全面的5种证型,阴虚津亏证、气阴两虚证、阴虚内热证、燥瘀互结证和燥湿互...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即燥痹,最早由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提出,近代医家对于其辨证分型有着丰富的理论,经过不断完善至2023年《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专家共识》有了更为全面的5种证型,阴虚津亏证、气阴两虚证、阴虚内热证、燥瘀互结证和燥湿互结证。中医通过四诊合参治疗干燥综合征,取得一定疗效。西医认为本病的慢性炎症发展可以通过ESR、CRP反映出来。本文就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过程中的中医证型与ESR、CRP的相关性作一综述,旨在对中医辨证用药和中西医联合治疗上有些许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燥痹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中医证型 ESR CRP
下载PDF
中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悦 包智明 +3 位作者 张瑀琼 王靖波 刘禹全 吕新亮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7期148-150,共3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风湿科常见疾病,是一种侵蚀性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学将RA归于“痹证”“、历节风”等范畴,因《素问·痹论》云“: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故寒湿痹阻型是主要证型之一。寒湿之邪作为致病因素,可涩滞筋... 类风湿关节炎(RA)是风湿科常见疾病,是一种侵蚀性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学将RA归于“痹证”“、历节风”等范畴,因《素问·痹论》云“: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故寒湿痹阻型是主要证型之一。寒湿之邪作为致病因素,可涩滞筋骨关节,出现关节冷痛,晨僵,屈伸不利,终可致关节变形,使患者运动功能受限。中医药在RA的诊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将从促炎因子、信号通路、实验室指标及T细胞免疫与RA相关性探讨中药对寒湿痹阻型RA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寒湿痹阻型 中药治疗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 被引量:127
5
作者 包智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1,共5页
生态移民是因为生态环境恶化或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所发生的迁移活动,以及由此活动而产生的人口迁移。它可分为自发性生态移民与政府主导生态移民、自愿生态移民与非自愿生态移民、整体迁移生态移民与部分迁移生态移民,等等。确定迁... 生态移民是因为生态环境恶化或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所发生的迁移活动,以及由此活动而产生的人口迁移。它可分为自发性生态移民与政府主导生态移民、自愿生态移民与非自愿生态移民、整体迁移生态移民与部分迁移生态移民,等等。确定迁出地与迁入地是移民工程成败的关键。我们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既要考虑保护和恢复迁出地恶化的生态环境,也要考虑不会对迁入地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对移民的经济补偿方面,在做到补偿充足的前提下,配以相应的政策措施。在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时,一定要让移民自身参与政策和计划的制定,以避免外力强制作用下的文化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移民 经济补偿 政策
下载PDF
环境问题研究的社会学理论——日本学者的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包智明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5-90,共6页
纵观日本环境问题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不同的时期环境问题的种类和表现形式不同,因此,学者在研究环境问题时所采用的视角也不同,由此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研究的理论也不同。根据以往的研究,可以把日本的环境问题的历史分为公害开发问题期... 纵观日本环境问题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不同的时期环境问题的种类和表现形式不同,因此,学者在研究环境问题时所采用的视角也不同,由此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研究的理论也不同。根据以往的研究,可以把日本的环境问题的历史分为公害开发问题期和环境问题普遍化期。日本学者从致害论、受害论和解决论等三种不同的视角对日本的公害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了不同的环境社会学理论。作为公害开发问题期所建立的理论有受益圈/受害圈理论、受害结构论和生活环境主义;作为环境问题普遍化期所建立的理论有社会两难论、公害输出论和环境控制系统论。我国目前正处在日本曾经经历的公害开发问题期,同时还面临着日本环境问题普遍化期的一些问题。因此,在两个不同时期所形成的日本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对当今我国的环境问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益圈/受害圈理论 受害结构论 生活环境主义 社会两难论 公害输出论 环境控制系统论
下载PDF
论社会结构及其构成要素 被引量:13
7
作者 包智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9-34,158,共7页
一、社会结构的几种不同观点 有关社会结构研究的源流,可追溯到社会学的初创时期。但一般认为,把社会结构作为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对象,并对其观念、现象、结构原则进行科学分析是本世纪中期以后的事。在“社会结构”的理论研究方面,... 一、社会结构的几种不同观点 有关社会结构研究的源流,可追溯到社会学的初创时期。但一般认为,把社会结构作为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对象,并对其观念、现象、结构原则进行科学分析是本世纪中期以后的事。在“社会结构”的理论研究方面,拉德克利夫一布朗(A·R·Radcliffe—Brown)应获得最高的评价。他不但第一个给“社会结构”下了经验主义的科学定义,而且把社会结构作为社会人类学最重要的概念引入比较研究,从而使功能主义者在进行跨社会文化比较研究时出现的问题,在方法论上得到了解决。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社会结构”是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 社会类别 地域社会 社会群体 社会结构论 结构形式 构成要素 结构性 功能群 社会学家
下载PDF
社会学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15
8
作者 包智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理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城市与农村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这四对关系。笔者认为,理解中国与世界... 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理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城市与农村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这四对关系。笔者认为,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协调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切入点,改变城市与农村的对立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理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大报告 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学 关系
下载PDF
说“道” 被引量:2
9
作者 包智明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1期26-38,共13页
文章用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道"的词义从"路"到"说"的演变过程。在"道"的使用频率基础上,得出两个结论。一是"道"的词义演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说"义的"道&... 文章用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道"的词义从"路"到"说"的演变过程。在"道"的使用频率基础上,得出两个结论。一是"道"的词义演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说"义的"道"在先秦的主导用法是与"言"等名词合用,秦汉以后才脱离"言"单独使用。二是根据现代语言学理论对词性转换的认识。文章穷尽分析"道"的动词用法,指出具体的"道"(路义)和抽象的"道"(方法、规律义)都可以用作名-动转换的名词词根,由此衍生出"道"为"推崇"的动词义项。现有辞书、文献把先秦句子中的"道"理解为"说"的,大多都可以诠释为与"推崇"有关的词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性转换 词义演变 管道隐喻 认知语言学
下载PDF
生态移民研究综述 被引量:73
10
作者 孟琳琳 包智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52,共5页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西部地区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移民现象,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从经济的角度考察了我国生态移民的现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由于生态移民不仅仅是...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西部地区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移民现象,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从经济的角度考察了我国生态移民的现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由于生态移民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触动了民族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重大问题,今后的研究有必要侧重于移民社会的文化变迁及文化适应等人类学与社会学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 经济行为 文化变迁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 被引量:31
11
作者 柴玲 包智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9,共6页
作为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关键概念,"差序格局"概括了这种社会结构的三个特征,即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熟人社会、以父系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和以伦理为差等的礼治秩序。在变迁了的中国当代社会,差序格局得以延续,但其内... 作为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关键概念,"差序格局"概括了这种社会结构的三个特征,即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熟人社会、以父系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和以伦理为差等的礼治秩序。在变迁了的中国当代社会,差序格局得以延续,但其内容和取向都发生了变化。在父系血缘关系之外,姻亲、拟血缘关系、地缘和业缘关系得到开发。感情、利益与伦理一起,构成了现实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三个维度。"差序格局"先于个人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个人的行为,而行动中的个人又造就了新的"差序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格局 熟人社会 人际关系 礼治秩序
下载PDF
脱嵌型资源开发与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困境——基于四个关系性难题的探讨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旭辉 包智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63,共7页
当前,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西部大开发政策,我国民族地区逐步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但客观来讲,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仍相对滞后,而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也呈现出"脱嵌"的典型特征。与此相应,当前我国民族地区... 当前,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西部大开发政策,我国民族地区逐步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但客观来讲,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仍相对滞后,而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也呈现出"脱嵌"的典型特征。与此相应,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脱嵌型"资源开发面临四个关系性难题——开发与保护、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外部主导与地方参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而要真正实现我国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就需要充分考虑民族地区在生态环境、制度环境及文化环境这三个层面的特殊性,强化资源开发过程的"社会嵌入",并从理顺政府职能、强化政策及制度执行、实施参与式开发以及强化基层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努力,破除上述四个关系性难题,进而推动民族地区的内生型、包容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资源开发 悖论 脱嵌 跨越式发展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关系和谐——兼论中华民族到了培元固本的时候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海洋 包智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2+173,共5页
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布局,表达出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培元固本的主体自觉意识。中国地域辽阔,生态复杂,民族众多。生态文明作为"人和"问题,不仅要与政治、经济、社会... 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布局,表达出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培元固本的主体自觉意识。中国地域辽阔,生态复杂,民族众多。生态文明作为"人和"问题,不仅要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相互为用,还要有各地、各民族及其文化的能动参与。基于中国国情,结合学科新知,将论述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的区域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相结合,以中华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为导向,构建"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民族关系。中国学界、政界凝聚力量,实现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的联袂建设,达成民族团结与美丽中国携手同行的生态政治学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民族 民族文化 美丽中国
下载PDF
论社会人类学关于结构和功能的不同理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日娜 包智明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8-20,共3页
本文在简要论述社会人类学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进化论之后围绕结构和功能产生的三大理论流派即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功能主义、以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和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概念进行... 本文在简要论述社会人类学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进化论之后围绕结构和功能产生的三大理论流派即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功能主义、以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和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概念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论述。社会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和解释不同社会的异同。这要通过对不同经验社会的比较才能实现。笔者认为,马林诺夫斯基的强调"文化统一体"的文化概念在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时在方法论上很难操作。列维-斯特劳斯的观念领域内建构的结构,追求的是人类的共同性与普遍性,缺乏可比性。而拉德克利夫-布朗的从经验观察中归纳出来的"社会结构",使不同经验社会的比较,在方法论上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人类学 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主义
下载PDF
生计转型与生态环境变迁——基于云南省Y村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包智明 曾文强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8-164,F0003,共8页
中国西部农村地区的生计转型是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与土地利用方式综合作用的结果。生计转型既可以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也可以修复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拟通过对云南山区某彝族村寨——Y村5个阶段生计转型和生态环境... 中国西部农村地区的生计转型是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与土地利用方式综合作用的结果。生计转型既可以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也可以修复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拟通过对云南山区某彝族村寨——Y村5个阶段生计转型和生态环境演变特征进行分析,阐释生计转型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逻辑关联。Y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过度依赖开发自然资源来推动生计转型,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几年,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带动和村民参与,村寨生计方式逐渐向绿色生态农业转型,正在实现“生态—生计”的互惠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转型 生态环境变迁 可持续生计 生态环境修复
下载PDF
环境关心对环境行为的驱动机制研究——基于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被引量:6
16
作者 包智明 颜其松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0-136,共17页
基于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与中介分析等方法,分析当地居民的环境关心对环境行为的驱动效应和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当地环境风险感知、全球环境风险感知和环保支付意愿对居民公域性环境行为与私域性环境... 基于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与中介分析等方法,分析当地居民的环境关心对环境行为的驱动效应和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当地环境风险感知、全球环境风险感知和环保支付意愿对居民公域性环境行为与私域性环境行为都有显著的正向驱动效应,环境价值观通过上述三个维度对公域性环境行为与私域性环境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间接驱动,而无直接驱动效应。当地环境风险感知对私域性环境行为的驱动效应大于对公域性环境行为的驱动效应,而居民的全球环境风险感知对公域性环境行为的驱动效应大于对私域性环境行为的驱动效应。环境关心内部各维度具有层次关系,并且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环境关心对环境行为的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关心 环境行为 少数民族地区 驱动机制
原文传递
文化—社会—民族——试论社会人类学比较研究的分析单位
17
作者 包智明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6-8,共3页
社会人类学是通过对诸社会比较来阐述人类社会基本特征的。因而对社会人类学来说,比较方法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社会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有一个世纪了,但它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得以成熟,并作为不可动摇的独立学科确立起来,仅有4... 社会人类学是通过对诸社会比较来阐述人类社会基本特征的。因而对社会人类学来说,比较方法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社会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有一个世纪了,但它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得以成熟,并作为不可动摇的独立学科确立起来,仅有40多年的历史。1940年出版的《非洲政治组织》和1950年出版的《非洲亲属组织》是当时社会人类学研究的集大成。这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人类学已经有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和严密的研究方法。自社会人类学的比较方法确立以来,很多社会人类学学者对不同地域、不同社会,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广泛的比较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时至今日对社会人类学比较研究的分析单位的选择上仍存在着各不相同的看法。为此,本文拟从人类学最常用而且最易混淆的三个概念——文化、社会、民族出发,探讨最适合于比较研究的分析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人类学 分析单位 民族 比较研究 马林诺夫斯基 功能主义 “社会” 社会结构 社会组织 文化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的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基于生态现代化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敏 包智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81,共9页
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现代化建设相对滞后。在西部大开发中,由于过度依赖资源开发和发展重化工业,资源依赖型工业发展方式也产生了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社会问题。在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背后,与此并行的还有一条以政... 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现代化建设相对滞后。在西部大开发中,由于过度依赖资源开发和发展重化工业,资源依赖型工业发展方式也产生了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社会问题。在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背后,与此并行的还有一条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之路,并呈现出生态现代化的取向。为此,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过程之中,西部民族地区需要改善政府直控型环境治理模式,重视社会参与及企业发展方式的生态转型,在均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之上推进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生态现代化 绿色发展 西部民族地区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的“压缩型现代化”及其生态环境问题——以内蒙古阿拉善为例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敏 包智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19,共7页
在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由于自然生态环境脆弱,传统"靠天吃饭"的农牧业生计虽然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危机,发展工业成为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然而,西部大开发以来,由于赶超心理和追求"跨... 在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由于自然生态环境脆弱,传统"靠天吃饭"的农牧业生计虽然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危机,发展工业成为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然而,西部大开发以来,由于赶超心理和追求"跨越式发展",阿拉善的现代化建设走上了一条时空高度压缩、主要依靠矿产资源开发和重化工企业入驻来实现工业发展的"压缩型现代化"道路。"压缩型现代化"在实现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沙漠污染、草原破坏及水资源短缺等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了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民族地区,需要反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化建设模式,需要协调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工业化 “压缩型现代化” 生态环境问题
下载PDF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0
作者 包智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2年第7期127-130,共4页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行政管理将迎来新一时期的变革,在信息化技术日益普遍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等方面也有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尝试浅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行政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不同角度阐述大数据技术的影响,通过进一步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行政管理将迎来新一时期的变革,在信息化技术日益普遍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等方面也有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尝试浅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行政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不同角度阐述大数据技术的影响,通过进一步讨论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以及如何将新兴技术运用于行政管理工作当中,其次,以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深化讨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相关对策,力求以大数据技术在行政管理创新工作为重要的技术手段,从而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做到政府服务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行政管理 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