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脑卒中后语言与非语言认知功能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敏杰 王博 +6 位作者 周莉 王海芳 雷筱菁 李颖 包炜玮 马亚男 常静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2-464,共13页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语言和非语言认知功能相关研究的趋势。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8月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脑卒中后语言与非语言认知主题相关的文献,对年度、作者、期刊、机构/国家发文量分布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采用VOSviewer软件对...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语言和非语言认知功能相关研究的趋势。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8月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脑卒中后语言与非语言认知主题相关的文献,对年度、作者、期刊、机构/国家发文量分布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采用VOSviewer软件对作者合作关系、作者共被引、期刊共被引、国家/机构合作关系及动态演变和关键词热点、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630篇。2004年检索到第1篇,之后发文量总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9年之后有所下降。高产、高被引、高中心度的作者为Matthew A.Lambon Ralph和Elizabeth Jefferies。高产、高被引的期刊是Neuropsychologia。高产、高中心度的国家/机构分别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国跻身高产前5名,但中心度不足。关键词动态演变显示研究最开始从基于神经影像的损伤机制研究,到关注记忆障碍、注意力、抑郁等功能障碍在语言损伤和康复中的作用,随后广泛开展如非侵入性脑刺激、电子远程康复设备等疗效及机制探索,机制的研究从关注额、颞叶转为关注脑网络。结论近年来脑卒中后语言与非语言认知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尤其是基于神经影像的共性损伤机制研究,以及协同治疗的干预疗效研究等。未来不同区域之间、不同作者团队之间的学术合作有待加强,亟待开展从非语言认知角度完善认知心理模型,探索新的治疗技术,以提高脑卒中后失语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失语 非语言认知功能 康复 治疗 机制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临床计量标准的《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亚男 徐敏杰 +8 位作者 王海芳 杨瑜爱 李颖 任巧生 陈健 张家成 包炜玮 高颖 常静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1808-1813,共6页
目的:评价《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可行性、信度、效度及敏感性。方法:通过临床计量标准下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进行多维度临床验证。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 目的:评价《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可行性、信度、效度及敏感性。方法:通过临床计量标准下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进行多维度临床验证。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门诊、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频数分析、Cronbach信度系数、Pearson相关系数、Mokken Scale model进行验证。结果:共收集142份问卷,有效问卷140份,完成率100%,平均完成时间(6.13±3.68)min;Cronbachα为0.932,内容效度显示除Q1外其余条目与本维度的相关系数大于与其他维度的相关系数;Mokken Scale model显示量表各维度同质性系数H>0.349,除Q4外,其余条目同质性系数H_(ij)>0,H_(i)>0.3;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与《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总分(r=0.562,P<0.01)、语言维度(r=0.630,P<0.01)及社会维度(r=0.533,P<0.01)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具有良好的可行性、精准性、可靠性、有效性、敏感性,可用来作为临床评估卒中后失语患者的量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失语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临床计量标准 患者报告结局量表 摩根模型 可行性 信度 效度 敏感性
下载PDF
额颞顶脑梗死中医证候特征、中药用药特点及其神经认知学特征研究
3
作者 雷筱菁 徐敏杰 +5 位作者 谭中建 黄佳钦 张家成 陈健 包炜玮 常静玲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881-888,共8页
目的研究额颞顶脑梗死中医证候特征、中药用药特点及神经认知学特征,为此类患者辨证用药、预后评估等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病历资料428例,其中额颞顶脑梗死172... 目的研究额颞顶脑梗死中医证候特征、中药用药特点及神经认知学特征,为此类患者辨证用药、预后评估等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病历资料428例,其中额颞顶脑梗死172例、非额颞顶脑梗死256例。利用因子、聚类分析方法对额颞顶脑梗死中医证候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挖掘其中药用药特点;对比额颞顶脑梗死与非额颞顶脑梗死认知损伤情况,观察额颞顶脑梗死神经认知学特征。结果归纳得到额颞顶脑梗死中医证候4类,分别为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虚痰阻证、气虚血瘀证;挖掘其常用中药组合6类,功效以平肝潜阳、补益肝肾、益气活血通络、滋补阴液、化痰健脾、化痰活血、疏肝理气为主;额颞顶脑梗死较非额颞顶脑梗死认知损伤发生率更高,语言功能、执行功能、视空间功能损伤发生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颞顶脑梗死脾肾气虚更为显著;中药用药强调脾肾肝同调,兼顾理气祛痰散瘀之法;神经认知学表现以语言功能、执行功能、视空间功能损伤为甚,可为其临床诊疗提供客观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额叶 颞叶 顶叶 中医证候 中药 神经认知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