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AA-CRISPR/Cas12a快速检测尼帕病毒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徐蛟 王英丽 +5 位作者 王莹 常星 张永强 李金明 包静月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10期95-99,111,共6页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的扩增技术(RAA)以及CRISPR/Cas12a系统快速检测尼帕病毒(NiV)的方法。针对NiV N和F基因分别设计RAA引物和crRNA,构建反应体系,通过前期对引物、crRNA、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条件筛选优化建立起高效灵...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的扩增技术(RAA)以及CRISPR/Cas12a系统快速检测尼帕病毒(NiV)的方法。针对NiV N和F基因分别设计RAA引物和crRNA,构建反应体系,通过前期对引物、crRNA、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条件筛选优化建立起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并评估了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在37℃恒温条件下,1h即可完成检测,最低检测限能够达到102拷贝/μL,敏感性较高;特异性强,与口蹄疫病毒(FMDV)、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等常见猪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稳定性较好,对低、中、高浓度病毒质粒均能成功检出且一致性较好。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NiV快速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不需要复杂设备,在蓝光下通过肉眼即可观察结果,可为实现NiV早期快速检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 CRISPR/Cas12a 尼帕病毒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尼帕病毒性脑炎研究进展
2
作者 徐蛟 张永强 +2 位作者 包静月 李金明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6期69-75,共7页
尼帕病毒性脑炎是一种由尼帕病毒(Nipah virus)引起的人兽共患病,果蝠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人感染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头痛以及脑膜炎,死亡率为40%~70%。尼帕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鼻腔分泌物等传播,动物食用被果蝠污染的食物也可... 尼帕病毒性脑炎是一种由尼帕病毒(Nipah virus)引起的人兽共患病,果蝠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人感染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头痛以及脑膜炎,死亡率为40%~70%。尼帕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鼻腔分泌物等传播,动物食用被果蝠污染的食物也可被感染。研究表明,尼帕病毒可以通过被感染动物向人群传播,人与人通过直接接触也可相互传播。虽然我国尚未报告发生尼帕病毒性脑炎疫情,但我国周边国家如马来西亚、孟加拉国以及印度等相继报告人尼帕病毒性脑炎病例,加之我国南方省份是果蝠的自然分布区域,这些现状提示尼帕病毒性脑炎输入国内的风险较大,因而防范工作不能松懈。我国将尼帕病毒性脑炎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以及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本文重点综述了尼帕病毒的免疫逃避机制、尼帕病毒性脑炎防治手段,以期对国内尼帕病毒性脑炎的防范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帕病毒性脑炎 免疫逃避 疫苗 治疗药物
下载PDF
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核衣壳蛋白基因和基因组启动子区的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包静月 王志亮 +9 位作者 李林 赵文姬 索朗次仁 李金明 王英丽 吴晓东 刘春菊 刘雨田 于小静 杨咏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4-471,共8页
首次对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的核衣壳蛋白(N)基因和基因组启动子(GP)区进行序列测定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首先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从发病山羊病料中扩增出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片段,用cDNA3′末端快速扩增... 首次对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的核衣壳蛋白(N)基因和基因组启动子(GP)区进行序列测定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首先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从发病山羊病料中扩增出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片段,用cDNA3′末端快速扩增方法获得基因组启动子区片段,对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然后对测定的核苷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绘制系统发生树。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的N基因由1689个核苷酸组成,编码525个氨基酸,与India/Jhansi/03等6个已知N基因全序列的PPRV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7~97.6和94.9~98.5。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N蛋白与磷蛋白作用的结构序列之一为495LFRLQAM501保守序列,N蛋白281-289位氨基酸含有一个T细胞表位,为281YPALGLHEF289保守序列。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的GP区由107个核苷酸组成,与Tur-key2000等5株其他PPRV毒株同源性为91.8~98.2。N基因核苷酸序列和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与亚洲国家分离株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核衣壳蛋白 基因组启动子区 核苷酸序列
下载PDF
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7
4
作者 包静月 李林 +3 位作者 王志亮 李金明 刘春菊 肖肖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1-23,共3页
建立了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快速、特异的基于Taqman的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GenBank已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利用这对引物和探针对来自不同疫源地的小反... 建立了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快速、特异的基于Taqman的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GenBank已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利用这对引物和探针对来自不同疫源地的小反刍兽疫病毒RNA样本进行检测,都获得了特异性扩增,但是,不与牛瘟病毒、海豚麻疹病毒等其他种的麻疹病毒属病毒发生交叉反应。本方法具有高度灵敏性,最低可检测到810拷贝的RNA模板。在模板浓度为8.1×102到8.1×108拷贝范围内,都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而且无论是组内和或组间重复的变异系数都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 检测
下载PDF
鼠疫耶尔森菌基因组进化与生态位适应研究 被引量:77
5
作者 周冬生 韩延平 +18 位作者 宋亚军 童宗中 裴德翠 戴二黑 张玲 包静月 李敏 崔百忠 张秀清 王津 郭兆彪 祁芝珍 金丽霞 翟俊辉 杜宗敏 王效义 汪建 黄培堂 杨瑞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4-210,共7页
目的 探索鼠疫耶尔森菌基因组进化的基本规律及其与该菌在自然界适应性演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对 36株鼠疫耶尔森菌和 7株假结核耶尔森菌进行芯片比较基因组分析 ,鉴定差异区段 (DFR) ,并对 2 6 0株鼠疫耶尔森菌进行PCR验证 ,分析... 目的 探索鼠疫耶尔森菌基因组进化的基本规律及其与该菌在自然界适应性演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对 36株鼠疫耶尔森菌和 7株假结核耶尔森菌进行芯片比较基因组分析 ,鉴定差异区段 (DFR) ,并对 2 6 0株鼠疫耶尔森菌进行PCR验证 ,分析各DFR在这些鼠疫耶尔森菌中的分布 ,同时进行基因组岛分析。结果 在鼠疫耶尔森菌基因组中鉴定出 2 2个DFR ,基于DFR图谱 ,将鼠疫耶尔森菌中国分离株分成 14个基因组型。鼠疫耶尔森菌共有 2 1个基因组岛 ,其中 18个已存在于假结核杆菌中 ,余下 3个为鼠疫耶尔森菌独有。结论 探明了各基因组岛在鼠疫耶尔森菌和假结核耶尔森菌间的差异分布 ,探究了鼠疫耶尔森菌的起源进化 ;建立了鼠疫耶尔森菌基因组分型系统 ;建立了各基因组型别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初步揭示了鼠疫耶尔森菌基因组的进化规律及其与鼠疫耶尔森菌生态位适应和鼠疫疫源地扩展之间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尔森氏菌 鼠疫 DNA芯片 基因组进化 生态位适应
下载PDF
基于“风险邻近”的全球尺度非洲猪瘟发生状况及其输入风险模型构建 被引量:32
6
作者 张志诚 黄炯 +5 位作者 包静月 张永强 钟旗 王力俭 王志亮 李长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91,共10页
作者旨在探寻全球尺度上非洲猪瘟的发生状况,并构建其输入的风险模型。在数据挖掘和概率风险评估理论基础上,应用地理学第一定律、风险邻近和地理风险分析的方法开展研究。结果显示:①全球猪的养殖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巴西、加拿大... 作者旨在探寻全球尺度上非洲猪瘟的发生状况,并构建其输入的风险模型。在数据挖掘和概率风险评估理论基础上,应用地理学第一定律、风险邻近和地理风险分析的方法开展研究。结果显示:①全球猪的养殖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巴西、加拿大及欧洲的德国、西班牙、法国等国家,养殖数量占全球猪存栏的76.67%左右。养殖较为密集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为西班牙、德国、荷兰、比利时及中国、越南等。②基于地理学第一定律,在疫病风险管理和控制中我们提出"风险邻近"的概念,即在空间和时间上邻近的事件对与其相邻的空间单元和时间单元的风险影响要远大于较远的空间和时间单元的影响权重。③几内亚比绍、纳米比亚、俄罗斯、塞内加尔、贝宁、布基纳法索、佛得角、加纳、意大利、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多哥等国家和地区在近年度报道发生多频次的非洲猪瘟疫情。基于"风险邻近",这些国家被认为是目前全球非洲猪瘟疫情风险最高的地区和国家,从该群体的国家进口和输入猪及其产品会带来较大输入风险。④从具有非洲猪瘟疫情发生风险的区域输入猪及其产品会给输入区域带来输入风险,其输入一批次产品的风险大小可以用模型表达为:PInport=f1.(1-Se)+(1-f1).f2.(1-Se)+(1-f1).(1-f2).f3.(1-Se)+(1-f1).(1-f2).(1-f3).f4.(1-Se)+(1-f1).(1-f2).(1-f3).(1-f4).f5.(1-Se),其中出口国和出口地区的产地检疫所能感知和发现的风险大小———f1是整个输入风险中权重最大的。这提示在动物及其产品移动和贸易中,有效的产地检疫有着极端重要性。目前全球范围内,非洲猪瘟的主要风险来自于几内亚比绍、纳米比亚、俄罗斯、塞内加尔、贝宁、布基纳法索、佛得角、加纳、意大利、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多哥等国家,其次为喀麦隆、刚果、马拉维、卢旺达、乌干达、安哥拉、肯尼亚、尼日利亚、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国家。从非洲猪瘟风险国家输入猪及其产品会带来一定的输入风险。有效强化产地检疫,开展风险区划,对非洲猪瘟等疫病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风险评估 风险模型 地理学第一定律 地理风险分析 风险邻近 产地检疫 风险区划 风险管理
下载PDF
我国首例小反刍兽疫诊断报告 被引量:189
7
作者 王志亮 包静月 +6 位作者 吴晓东 刘雨田 李林 刘佩兰 赵永刚 刘春菊 肖肖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4-26,共3页
2007年7月我国西藏发生不明山羊疫情,国家外来动物病诊断中心对当地动物疫病控制中心送检的14只病死山羊病料和一批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较敏感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11只病羊组织中... 2007年7月我国西藏发生不明山羊疫情,国家外来动物病诊断中心对当地动物疫病控制中心送检的14只病死山羊病料和一批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较敏感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11只病羊组织中检测到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利用次敏感的PPRV普通RT-PCR方法,从8只病羊组织中检测到PPRV核酸。针对1号样本病原核酸N基因和F基因片段进行遗传发生分析,该病原属于4系。利用竞争ELISA试剂盒对送检的13份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全部阳性。将1号组织样本接种Vero细胞分离病毒,透射电镜观察下,发现了500纳米左右的病毒粒子。对分离毒株进行PCR检测同样证实其为PPR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荧光定量RT—PCR 普通RT-PCR 病毒分离 PPRV特异性抗体
下载PDF
鼠疫耶尔森菌全基因组DNA芯片的研制及用于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周冬生 韩延平 +17 位作者 戴二黑 宋亚军 包静月 裴德翠 李敏 崔百忠 张秀清 童宗中 王津 郭兆彪 祁芝珍 金丽霞 翟俊辉 杜宗敏 王效义 汪建 黄培堂 杨瑞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 研制鼠疫耶尔森菌全基因组DNA芯片 ,并将其用于比较基因组分析。方法 挑选出 4 0 0 5条鼠疫耶尔森菌基因 ,PCR扩增各基因 ,以纯化的PCR产物点样制备芯片 ,采用双色荧光杂交策略 ,进行芯片比较基因组杂交。结果 设计了若干质控... 目的 研制鼠疫耶尔森菌全基因组DNA芯片 ,并将其用于比较基因组分析。方法 挑选出 4 0 0 5条鼠疫耶尔森菌基因 ,PCR扩增各基因 ,以纯化的PCR产物点样制备芯片 ,采用双色荧光杂交策略 ,进行芯片比较基因组杂交。结果 设计了若干质控杂交组合 ,芯片杂交结果与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尔森氏菌 鼠疫 DNA芯片 比较基因组学
下载PDF
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的确诊 被引量:177
9
作者 王清华 任炜杰 +12 位作者 包静月 戈胜强 李金明 李林 樊晓旭 刘春菊 王华 张永强 徐天刚 段亚良 顾贵波 周晨阳 吴晓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9期1-4,共4页
2018年8月1日,辽宁省报告沈阳市一养猪户饲养的猪陆续发生不明原因死亡,病死猪剖检发现脾脏异常肿大,疑似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采集病料进行了检测,确诊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序列分析发现,其B646L/p72基因序列... 2018年8月1日,辽宁省报告沈阳市一养猪户饲养的猪陆续发生不明原因死亡,病死猪剖检发现脾脏异常肿大,疑似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采集病料进行了检测,确诊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序列分析发现,其B646L/p72基因序列417个碱基与俄罗斯毒株100%匹配,与俄罗斯和东欧目前流行的格鲁吉亚毒株(Georgia 2007)属于同一进化分支。这是我国发现的首例非洲猪瘟。疫情来源有待进一步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病毒 荧光定量PCR 普通PCR ASFV特异性抗体
下载PDF
鼠疫耶尔森菌DNA标识序列的鉴定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韩延平 周冬生 +16 位作者 宋亚军 裴德翠 李敏 崔百忠 包静月 张秀清 童宗中 王津 郭兆彪 祁芝珍 金丽霞 翟俊辉 杜宗敏 王效义 汪建 黄培堂 杨瑞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 确定鼠疫耶尔森菌DNA标识序列 ,以用于鼠疫耶尔森菌的快速检测和鉴定。方法 通过芯片比较基因组杂交和PCR验证 ,鉴定鼠疫耶尔森菌DNA标识序列 ,针对标识序列设计特定的PCR引物。结果 鼠疫耶尔森菌基因组中存在 3个区段 ,共 2 8... 目的 确定鼠疫耶尔森菌DNA标识序列 ,以用于鼠疫耶尔森菌的快速检测和鉴定。方法 通过芯片比较基因组杂交和PCR验证 ,鉴定鼠疫耶尔森菌DNA标识序列 ,针对标识序列设计特定的PCR引物。结果 鼠疫耶尔森菌基因组中存在 3个区段 ,共 2 8条基因 ,均是鼠疫耶尔森菌DNA标识序列。针对其中 3条基因设计PCR引物 ,能特异性扩增出鼠疫耶尔森菌 ,与来自其他非鼠疫耶尔森菌的DNA无交叉反应。结论 鼠疫耶尔森菌存在DNA标识序列 ,并能用于鼠疫耶尔森菌的快速检测与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尔森氏菌 鼠疫 DNA芯片 标识序列
下载PDF
西藏阿里地区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陆则基 王志亮 +15 位作者 刘雨田 杨楠 谢仲伦 吴晓东 包静月 张维 李林 刘春菊 安荣祥 索郎次仁 达娃次仁 白吉 平错卓嘎 李金明 赵文姬 任伟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4-47,共4页
2007年7月,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证实爆发小反刍兽疫疫情,为了认识小反刍兽疫疫情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宿主范围等流行状况,我们开展了以血清学和病原学为基础,并结合现场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疫情于2005年冬从边境传到日土县热角村,通过... 2007年7月,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证实爆发小反刍兽疫疫情,为了认识小反刍兽疫疫情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宿主范围等流行状况,我们开展了以血清学和病原学为基础,并结合现场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疫情于2005年冬从边境传到日土县热角村,通过混群、混牧以及引种等方式将疫情进一步扩散,到2007年9月,PPR在阿里地区日土县、改则县、革吉县、札达县均有发生,我国快速采取有效措施,疫情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流行病学 宿主 分布 西藏阿里地区
下载PDF
我国小反刍兽疫疫情现状与防控策略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华 吴晓东 +6 位作者 包静月 王清华 刘春菊 王淑娟 李林 邹艳丽 王志亮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2-145,共4页
小反刍兽疫作为重要的跨境动物疫病之一,已经传入我国并广泛流行。对我国养羊业、民生和经济发展造成沉重的打击。为有效防控该病,从小反刍兽疫的病原学、宿主范围,传播特点、传播因素和综合防控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概述,重点从制度保障... 小反刍兽疫作为重要的跨境动物疫病之一,已经传入我国并广泛流行。对我国养羊业、民生和经济发展造成沉重的打击。为有效防控该病,从小反刍兽疫的病原学、宿主范围,传播特点、传播因素和综合防控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概述,重点从制度保障和防控要素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分析 传播 防控
下载PDF
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危害风险分析 被引量:36
13
作者 王君玮 张玲 +2 位作者 王志亮 王华 包静月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3期63-66,共4页
近年来,非洲猪瘟病毒疫情不断向非洲以外的欧洲、美洲国家蔓延,亚洲国家也面临非洲猪瘟侵入的严重威胁,引起各国政府及兽医科技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剖析目前该病在全球以及我国周边国家的流行状况,分析该病毒的病原学特点和传播特性,以... 近年来,非洲猪瘟病毒疫情不断向非洲以外的欧洲、美洲国家蔓延,亚洲国家也面临非洲猪瘟侵入的严重威胁,引起各国政府及兽医科技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剖析目前该病在全球以及我国周边国家的流行状况,分析该病毒的病原学特点和传播特性,以及传入我国的可能途径,再分析我国对该病的防控现状等因素,认为目前我国存在传入非洲猪瘟的较高风险,需要按照我国既定的新发、突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案加强对非洲猪瘟的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风险分析 危害 外来病 ASFV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样颗粒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戈胜强 赵明 +4 位作者 吴晓东 王静静 刘华雷 包静月 王志亮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6-691,共6页
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是指利用异源宿主系统表达的病毒结构蛋白自行组装成不含病毒基因组、不能复制、不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样蛋白颗粒。VLPs具备构想逼真、安全、稳定、可刺激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作为载体表达其他... 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是指利用异源宿主系统表达的病毒结构蛋白自行组装成不含病毒基因组、不能复制、不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样蛋白颗粒。VLPs具备构想逼真、安全、稳定、可刺激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作为载体表达其他抗原以及可设计成区分自然感染与免疫接种等诸多优点。这些优点使得VLPs在过去30年中成为新一代疫苗制备平台。作者就新城疫VLPs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较为详尽的综述,以期为中国新城疫VLPs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病毒样颗粒 疫苗
下载PDF
新疆小反刍兽疫疫情诊断 被引量:30
15
作者 王清华 刘春菊 +13 位作者 吴晓东 王华 王明国 王永生 田建龙 盛卓君 林汉亮 马伟 李林 任炜杰 王淑娟 赵文年 包静月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4年第1期72-75,共4页
2013年12月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发生不明山羊疫情,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怀疑为小反刍兽疫感染。对3只病死山羊病料、8只患病山羊分泌物棉拭子样品和6只患病山羊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竞争ELISA试剂盒对6份血清样本进... 2013年12月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发生不明山羊疫情,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怀疑为小反刍兽疫感染。对3只病死山羊病料、8只患病山羊分泌物棉拭子样品和6只患病山羊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竞争ELISA试剂盒对6份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全部为阳性。利用抗原捕获ELISA试剂盒,在11只病羊样品中都检测到小反刍兽疫抗原。利用能特异性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11只病羊样品中检测到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利用特异引物进行PPRV N基因片段RT—PCR反应,从11只病羊样品中检测到PPRV核酸。针对2号样本病原核酸N基因和F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该毒株与西藏流行株序列片段相似性分别为96.5%和97.5%。遗传进化分析,该病原属于谱系4,与巴基斯坦等国流行毒株遗传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病毒 遗传进化分析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RP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林 刘拂晓 +6 位作者 樊晓旭 李金明 邹艳丽 刘珊 包静月 吴晓东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8期87-91,共5页
非洲猪瘟是一种跨境动物疫病,对世界养猪业危害严重。目前,该病的流行范围越来越广。为防止该病传入我国,当前急需建立快速、简便、可靠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分析非洲猪瘟病毒B646L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和exo探针,建... 非洲猪瘟是一种跨境动物疫病,对世界养猪业危害严重。目前,该病的流行范围越来越广。为防止该病传入我国,当前急需建立快速、简便、可靠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分析非洲猪瘟病毒B646L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和exo探针,建立了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实时荧光RPA方法。利用该方法可在20 min内完成检测过程,最低可检测到16拷贝/反应;与猪的其他常见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与荧光PCR方法具有相似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利用该方法对100份国内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本研究所建立的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在临床鉴别诊断、检验检疫和病原监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病毒 实时荧光RPA 实时荧光PCR
下载PDF
RT-PCR鉴别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株与强毒株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玲 包静月 +1 位作者 李林 王志亮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20,共4页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的H基因或全基因序列,利用软件Primer Premier5.0设计引物,扩增片段长度为477bp,建立区分小反刍兽疫疫苗毒与基因4系野毒的RT-PCR检测方法,并用于临床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鉴别诊断方法能特异...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的H基因或全基因序列,利用软件Primer Premier5.0设计引物,扩增片段长度为477bp,建立区分小反刍兽疫疫苗毒与基因4系野毒的RT-PCR检测方法,并用于临床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鉴别诊断方法能特异性区分疫苗株Nigeria75/1与基因4系PPRV,与基因3系、牛瘟病毒、犬瘟热病毒等同属病毒无交叉反应;最低可以检测到浓度为7.7×10-5ng/μL的RNA模板;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可以初步用于临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鉴别 小反刍兽疫病毒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分子生物学与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南文金 王清华 +2 位作者 吴晓东 包静月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1期62-65,共4页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小反刍动物一种重要的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A类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病的广泛流行,给世界养羊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该病2007年...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小反刍动物一种重要的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A类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病的广泛流行,给世界养羊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该病2007年第一次在我国报道后,更应加强对它的研究。文章主要叙述了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情况,特别是主要基因特征和结构蛋白的功能,并对小反刍兽疫疫苗的使用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基因 蛋白 疫苗
下载PDF
影响电转化效率的几个因素探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包其郁 孙永巧 +4 位作者 王慧峰 包静月 徐微 徐祖元 杨焕明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规模DNA测序技术平台中影响电转化效率的几个因素。方法 :电转化法测定经稀释或乙醇沉淀处理后连接反应混合物的转化效率。结果 :电转化电压在 2 .1~ 2 .5kV之间可获得高转化效率 ;乙醇沉淀法虽能降低盐浓度 ,但同时使微... 目的 :探讨大规模DNA测序技术平台中影响电转化效率的几个因素。方法 :电转化法测定经稀释或乙醇沉淀处理后连接反应混合物的转化效率。结果 :电转化电压在 2 .1~ 2 .5kV之间可获得高转化效率 ;乙醇沉淀法虽能降低盐浓度 ,但同时使微量质粒DNA丢失 ,不能提高电转化效率 ;稀释法能提高转化效率 5倍左右 ;连接反应物转化时 ,感受态细胞悬浮于无菌去离子水中的转化效率比悬浮于 10 %甘油无菌去离子水中的高。结论 :降低连接反应混合物的盐浓度能有效提高电转化效率 ,在大规模DNA测序技术平台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转化 转化效率 乙醇沉淀法 稀释法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DF-1细胞蚀斑纯化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明 戈胜强 +12 位作者 王静静 赵云玲 郑东霞 左媛媛 于松梅 王晓真 刘春菊 王英丽 刘华雷 包静月 吴晓东 单虎 王志亮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54,共4页
本研究对DF-1细胞的培养条件及新城疫病毒(NDV)DF-1细胞的蚀斑纯化方法进行了优化摸索,结果显示相较于DMEM培养基,DF-1细胞更适宜在含1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生长,DF-1细胞以3×105/孔的剂量覆盖6孔板能获得最佳的铺板效果,... 本研究对DF-1细胞的培养条件及新城疫病毒(NDV)DF-1细胞的蚀斑纯化方法进行了优化摸索,结果显示相较于DMEM培养基,DF-1细胞更适宜在含1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生长,DF-1细胞以3×105/孔的剂量覆盖6孔板能获得最佳的铺板效果,吸附病毒后1.5h覆盖第1层琼脂,48h后覆盖第2层琼脂能获得最佳的蚀斑形成效果。通过对蚀斑纯化株F和HN基因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蚀斑纯化后无任何变异。通过此方法可在1个星期之内获得稳定的纯化毒株,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强、纯化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DF-1细胞 蚀斑纯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