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p阶5度对称图 被引量:7
1
作者 化小会 冯衍全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2-135,141,共5页
如果一个图的自同构群作用在它的弧集上是传递的,那么称这个图为对称图.文中给出了8p阶5度对称图的完全分类.
关键词 对称图 自同构群 弧传递图
下载PDF
切比雪夫多项式在代数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化小会 张秋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8-114,共7页
针对切比雪夫多项式零根的插值方法,本文介绍了2个经典的解决切比雪夫插值问题的方案,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切比雪夫多项式零根插值的信号重构方法,对信号按照第二型切比雪夫多项式的零根进行非均匀采样,再由采样点得出重建信号,最后给出... 针对切比雪夫多项式零根的插值方法,本文介绍了2个经典的解决切比雪夫插值问题的方案,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切比雪夫多项式零根插值的信号重构方法,对信号按照第二型切比雪夫多项式的零根进行非均匀采样,再由采样点得出重建信号,最后给出了这3种方法的仿真实验和误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 信号模型 切比雪夫多项式 插值公式 傅里叶变换
下载PDF
基于数学建模素养的教学案例设计——以三角函数的应用为例
3
作者 郭庆姣 化小会 《福建中学数学》 2023年第8期47-49,共3页
1问题提出,数学在许多领域都以数学建模的形式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学建模进入中学课堂能够激发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思想一致,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 中学课堂 思维火花 数学建模 三角函数 教学案例设计 学生的创新思维 人才
下载PDF
陪集图的同构与自同构 被引量:1
4
作者 化小会 陈利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72,共5页
令G是一个有限图,H是G的无核子群,D是形如HgH(gH)的一些双陪集的并,且满足D=D-1。记(Cos(G,H,D)表示G关于H和D的陪集图,A=Aut(Cos(G,H,D))。用RH(G)表示G在H的全体右陪集所在的集合Ω=[G:H]上的右乘置换表示,σ(g)表示g∈G通过共轭作... 令G是一个有限图,H是G的无核子群,D是形如HgH(gH)的一些双陪集的并,且满足D=D-1。记(Cos(G,H,D)表示G关于H和D的陪集图,A=Aut(Cos(G,H,D))。用RH(G)表示G在H的全体右陪集所在的集合Ω=[G:H]上的右乘置换表示,σ(g)表示g∈G通过共轭作用诱导在G上的自同构。本文不但证明了NA(RH(G))=RH(G)Aut(G,H,D)且RH(G)∩Aut(G,H,D)=I(H),其中Aut(G,H,D)={α∈Aut(G)|Hα=H,Dα=D},I(H)={σ(h)|h∈H},而且证明了Cos(G,H,D)是一个CI-图当且仅当对任意的σ∈SΩ,满足RH(G)σ≤A,必存在a∈A使得RH(G)a=RH(G)σ。作为对本文两个定理的应用,本文考虑了一类线性群上陪集图的CI-性问题及其在同构意义下的计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传递图 陪集图 CAYLEY图
下载PDF
启发式教学法在高等代数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线性变换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化小会 王春 《科技资讯》 2016年第7期113-114,共2页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是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体现这一思想的关键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法 高等代数 特征值 特征向量
下载PDF
有限交换群的弧传递Cayley有向图
6
作者 徐尚进 邓芸萍 化小会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2-15,24,共5页
该文给出有限交换群的2度和3度连通弧传递Cayley有向图的完全分类.
关键词 有限交换群 有向简单图 弧传递Cayley图
下载PDF
基于单值中智集的投资决策方案优选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庆 化小会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996-3000,共5页
为了优化投资决策方案优选模型,提出一个基于单值中智环境下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新方法。首先给出一个基于单值中智集的广义距离公式,然后通过语言变量确定了决策专家和属性指标的权重,接着构建了加权的综合决策矩阵,进一步得到各备选方... 为了优化投资决策方案优选模型,提出一个基于单值中智环境下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新方法。首先给出一个基于单值中智集的广义距离公式,然后通过语言变量确定了决策专家和属性指标的权重,接着构建了加权的综合决策矩阵,进一步得到各备选方案与正负理想方案的距离,利用相对贴近度系数对各备选方案进行综合排序,得到最优决策方案。最后通过一个投资决策的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智集 单值中智集 决策矩阵 方案优选 建模分析
下载PDF
基于单值中智VIKOR法的供应商优选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庆 化小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7129-7136,共8页
针对属性权重未知的供应商优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值中智VIKOR法的供应商优选模型。首先通过语言变量确定了决策专家和属性指标的权重;接着利用单值中智加权平均算子把所有专家给出的中智决策矩阵进行集结,构建综合中智决策矩阵;然后... 针对属性权重未知的供应商优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值中智VIKOR法的供应商优选模型。首先通过语言变量确定了决策专家和属性指标的权重;接着利用单值中智加权平均算子把所有专家给出的中智决策矩阵进行集结,构建综合中智决策矩阵;然后通过将VIKOR法扩展到单值中智环境下,得到备选供应商的折中最佳方案。最后通过仿真实例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并结合灵敏性测试,验证了该模型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值中智集 VIKOR法 中智决策矩阵 单值中智加权平均算子 供应商
下载PDF
基于半导体技术的新型激光谐振腔研究
9
作者 林康 化小会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3-65,94,共4页
引入微纳光纤、采用绝缘硅(SOI)波导材料,设计了一种多耦合点的谐振腔滤波器。该滤波器工作方式:当光从入射端输入,经过耦合区时一部分光会因为倏逝波的存在发生耦合,耦合进入环形腔的光在满足谐振条件时在环形腔内发生谐振,光在环形腔... 引入微纳光纤、采用绝缘硅(SOI)波导材料,设计了一种多耦合点的谐振腔滤波器。该滤波器工作方式:当光从入射端输入,经过耦合区时一部分光会因为倏逝波的存在发生耦合,耦合进入环形腔的光在满足谐振条件时在环形腔内发生谐振,光在环形腔中传播一周后,再次从耦合区从环形腔耦合到微纳光纤直至输出。性能分析表明:自耦合系数的变化不会对光强最大峰值产生影响,可以通过改变传输系数的大小从而实现耦合效率的调整,品质因数能达到10 000以上,衰减能够有效控制;通过SOI材料热膨胀现象实现设计滤波器的性能控制和光开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器 光开关 多耦合点 微环谐振腔 SOI波导
下载PDF
容许二维线性群作用点本原的二弧传递图
10
作者 化小会 陈利 张水宾 《应用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6,共10页
一个图称为本原的如果它的自同构群作用在点集上是本原的.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不但完全分类了容许一类二维线性群作用点本原的2-弧传递图,而且决定了他们的自同构群,并在同构意义下决定了它们的个数.
关键词 2-弧传递图 陪集图 图自同构群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TOPSIS法的单值中智多属性决策新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庆 化小会 《模糊系统与数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单值中智集(SVNS)是中智集(NS)的一种特殊情况,它可以描述现实世界中大量存在的不精确、不确定和不一致信息。由于语言评价的模糊性,传统的模糊评价方法在解决多属性决策(MADM)问题上效果不佳。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TOPSIS法的... 单值中智集(SVNS)是中智集(NS)的一种特殊情况,它可以描述现实世界中大量存在的不精确、不确定和不一致信息。由于语言评价的模糊性,传统的模糊评价方法在解决多属性决策(MADM)问题上效果不佳。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TOPSIS法的单值中智多属性决策新方法。首先介绍了中智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给出了两个单值中智集之间的广义距离公式;然后构建了聚合专家权重的单值中智决策矩阵,把TOPSIS法推广到单值中智集的环境下;接着通过偏好排序确定了最佳的决策方案。最后通过一个仿真实例,说明了该方案的有效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智集 单值中智集 决策矩阵 多属性决策 TOPSIS
原文传递
基于Vague集的信息融合方法及应用
12
作者 张秋生 化小会 《模糊系统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7-183,共7页
为了优化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Vague集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首先定义了改进的Vague集的相似度量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传感器的权重。然后定义了各目标与正负理想目标的距离,利用相对贴近度来确定最佳方案。... 为了优化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Vague集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首先定义了改进的Vague集的相似度量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传感器的权重。然后定义了各目标与正负理想目标的距离,利用相对贴近度来确定最佳方案。最后通过仿真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集 VAGUE集 多传感器 信息融合 贴近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