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增温增湿工序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及其均匀性评价指标的筛选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发勇 潘志玲 +7 位作者 王玉真 胡春华 华一崑 雷应波 郭宇锋 杜永红 王金宏 杨晶津 《贵州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18-124,共7页
【目的】探明打叶复烤生产过程中增温增湿工序处理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为打叶复烤均质化评价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基于打叶复烤规模化生产的半叶对照法,研究打叶复烤生产过程中真空回潮、润叶和烟片复烤3个增温增... 【目的】探明打叶复烤生产过程中增温增湿工序处理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为打叶复烤均质化评价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基于打叶复烤规模化生产的半叶对照法,研究打叶复烤生产过程中真空回潮、润叶和烟片复烤3个增温增湿工序对复烤前后及原烟与复烤烟片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筛选烟叶加工过程和成品烟片稳定性的评价指标。【结果】真空回潮、润叶和烟片复烤3个工序对烟叶化学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真空回潮加工后,烟叶的烟碱、总糖、还原糖、总糖/烟碱、总氮、pH和淀粉的含量分别降低0.05%、0.16%、1.46%、0.43、0.03%、0.07和0.41%。其中,总糖/烟碱、总氮和淀粉的含量在加工前后差异显著,还原糖含量和pH差异极显著,烟碱和总糖含量在加工前后呈降低趋势但无显著差异。经润叶和烟片复烤工序加工后,烟叶的还原糖含量分别降低0.34%和0.59%,加工前后还原糖含量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复烤烟片各成分含量均较原烟下降,其中,总糖、还原糖、总氮及淀粉含量分别下降0.44%、0.87%、0.10%和0.48%,差异极显著;总糖/烟碱和pH分别下降0.39和0.06,差异显著;烟碱含量下降0.06%,差异不显著。【结论】打叶复烤生产过程中真空回潮、润叶和烟片复烤关键工序对烟叶化学成分具有调控效应,烟碱可作为加工过程及成品烟片的均匀性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叶复烤 增温增湿 化学成分 变化规律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不同润叶模式对初烤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2
作者 王发勇 华一崑 +5 位作者 李思源 王泽宇 刘继辉 高占勇 余森申 王玉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8,共8页
【目的】探索不同等级烟叶原料的适宜打叶复烤润叶模式,为卷烟品牌核心原料差异化润叶加工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红河弥勒K326中桔一(C1F)和曲靖红花大金元上桔一(B1F)2种初烤烟叶为材料,在二级润叶模式(蒸汽+湿热风)保持不变的情况... 【目的】探索不同等级烟叶原料的适宜打叶复烤润叶模式,为卷烟品牌核心原料差异化润叶加工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红河弥勒K326中桔一(C1F)和曲靖红花大金元上桔一(B1F)2种初烤烟叶为材料,在二级润叶模式(蒸汽+湿热风)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级润叶模式设置蒸汽+水、干热风+水、蒸汽+湿热风+水、蒸汽+干热风+水共4种处理,分析不同润叶模式下烟叶常规化学指标、挥发性致香物质、淀粉、果胶、石油醚提取物、总多酚、质体色素含量和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hemical components usability index,CCUI)的差异。【结果】(1)不同润叶模式下,同一烟叶原料的出料温度及多项化学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2)K326 C1F初烤烟叶一级润叶适宜采用蒸汽+湿热风+水的润叶模式,红花大金元B1F初烤烟叶一级润叶适宜采用蒸汽+干热风+水的润叶模式。【结论】不同润叶模式对相同烟叶原料化学成分的影响较大,且不同烟叶原料适宜采用不同润叶模式。本研究为不同烟叶原料的差异化润叶加工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烤烟叶 润叶模式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不同光谱采集方式对手持式近红外建模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杨家琪 李显柱 +7 位作者 杨芳芳 梁晏凯 李一辉 陈康宁 牛绍辉 王家俊 华一崑 王发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178-181,218,共5页
对烟叶原烟采取滑动法和六点法2种方式进行扫描,同时对烟末样品采取滑动法,用二阶导数预处理,异常样本剔除、波长选择、剔一交互验证等后用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烟碱模型,三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98、0.99,三者的校正标准误差(SEC... 对烟叶原烟采取滑动法和六点法2种方式进行扫描,同时对烟末样品采取滑动法,用二阶导数预处理,异常样本剔除、波长选择、剔一交互验证等后用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烟碱模型,三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98、0.99,三者的校正标准误差(SEC)分别为0.20%、0.25%、0.09%。结果表明烟叶样品采用滑动法扫描优于六点法,检测的烟叶样品更具有代表性和其快速的结果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在应用过程中节省大量的时间,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光谱采集方式 数理指标 模型 烤烟
下载PDF
醇化过程中云南清香型烟叶的化学成分分析
4
作者 王发勇 王玉真 +6 位作者 刘泽 祁林 刘继辉 王金宏 华一崑 汪显国 杨晶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71-1676,共6页
【目的】探究云南清香型烟叶在自然醇化进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及其品种间差异。【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别检测K326和红花大金元品种的中部烟叶在打叶复烤后0、12、24、36个月的含氮类化合物、含糖类化合物、石油醚提取物... 【目的】探究云南清香型烟叶在自然醇化进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及其品种间差异。【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别检测K326和红花大金元品种的中部烟叶在打叶复烤后0、12、24、36个月的含氮类化合物、含糖类化合物、石油醚提取物等含量,分析化学成分在时间节点上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感官质量评吸和可用性评价的方法进行最佳醇化期判定。【结果】云南清香型烟叶在0、12、24、36个月的醇化时间节点上,K326和红花大金元品种的总氮、烟碱、总挥发碱、总糖、多酚总量及两糖差、糖碱比和pH均逐步降低,且不同品种间的以上指标数值在设定时间点上的降幅均不同。在醇化至36个月时(相对于醇化0个月时),K326品种总氮、烟碱、可挥发性碱含量降幅分别为20.26%、31.68%、30.00%,红花大金元品种分别为15.28%、23.08%、31.58%;K326品种总糖含量和pH降幅分别为3.57%、8.70%,红花大金元品种分别为7.01%、7.33%;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和还原糖含量2个品种均较醇化至12个月时提高;两糖差(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总糖/烟碱)和多酚总量2个品种均较醇化至0个月时降低。【结论】云南清香型烟叶在云南醇化时,同一醇化时间点上的不同品种烟叶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总体一致,但各指标数值的变化幅度随品种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通过感官质量评吸和可用性评价验证,红花大金元品种醇化至12个月和24个月时的可用性均较好,K326品种在醇化至24个月时的可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烟叶 品种 自然醇化 化学成分 变化规律
下载PDF
制丝线主要热处理工序前后原料致香成分差异性解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朱勇 何邦华 +2 位作者 刘泽 华一崑 邱昌桂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42,共6页
为探索制丝线主要热处理工序加工对原料致香成分的影响,在叶组配方及加工参数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对松散回潮、叶丝干燥两个关键工序前后原料的致香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①经过松散回潮工序加工处理,可以降低叶丝低... 为探索制丝线主要热处理工序加工对原料致香成分的影响,在叶组配方及加工参数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对松散回潮、叶丝干燥两个关键工序前后原料的致香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①经过松散回潮工序加工处理,可以降低叶丝低级脂肪酸和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含量,增加饱和高级脂肪酸的含量,改善原料的香气质、杂气、浓度、刺激性;②叶丝经过干燥工序加工处理,其碱性香味成分含量增加,中性和酸性香味成分减少,有利于改善卷烟烟气的香气质、杂气、细腻程度、刺激性和干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回潮 叶丝干燥 致香成分 独立样本T检验 感官评价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结合Fisher最优分割法在烟叶分切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龙明海 资文华 +3 位作者 华一崑 王跃昆 林楠 汪显国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3-88,共6页
为探索烟叶原料分段打叶复烤较科学、合理的烟叶分切方法,以红大C3F等级初烤烟叶为研究对象,采用黄金分割法将烟叶进行分切并采集各段近红外光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各段近红外光谱主成分,结合Fisher最优分割法对烟叶分切方法进行了研究... 为探索烟叶原料分段打叶复烤较科学、合理的烟叶分切方法,以红大C3F等级初烤烟叶为研究对象,采用黄金分割法将烟叶进行分切并采集各段近红外光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各段近红外光谱主成分,结合Fisher最优分割法对烟叶分切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从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两方面与现有分切方法的分段效果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1采用黄金分割法能将红大C3F等级初烤烟叶分切成11段,通过对各段近红外光谱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确定了两个主成分用于反映原料信息,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99.789%。2以主成分综合得分为基础,结合Fisher最优分割法确定了红大C3F等级初烤烟叶在实际生产中的最佳分段比例为叶基∶叶中∶叶尖=33%∶29%∶38%。3采用Fisher最优分割法分切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和烟碱等指标含量在叶基、叶中、叶尖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叶基(44.87)、叶中(47.70)、叶尖(49.06)感官质量得分差距较大,且叶尖和叶中的感官质量得分相比现有分切方法均有不同程度提升,这为烟叶分段后科学打叶复烤加工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黄金分割法 主成分分析 Fisher最优分割法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下载PDF
醇化技术在改善烟叶品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唐丽 周冰 +3 位作者 华一崑 唐军 汪显国 何邦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53-56,共4页
烟叶醇化是改善烟叶品质的重要环节。从物理和生物技术2个方面综述了近些年来有关改善烟叶品质的醇化技术的研究与改进,探讨了醇化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烟叶醇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烟叶 醇化技术 烤烟 品质
下载PDF
滚筒干燥叶丝过程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资文华 何邦华 +3 位作者 刘坚 向成明 华一崑 彭金辉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91,96,共8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滚筒干燥叶丝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筛选试验指标,应用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对干燥后叶丝的感官质量和化学特性变化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各因素变化对试验样品的感官质量和各类香味成分的影响主次...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滚筒干燥叶丝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筛选试验指标,应用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对干燥后叶丝的感官质量和化学特性变化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各因素变化对试验样品的感官质量和各类香味成分的影响主次顺序较一致,热风风门开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热风温度和滚筒转速;在试验范围内,方差分析表明热风风门开度对各类主要香味成分有一定的影响,但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反映出滚筒干燥叶丝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相对偏低;优化后较佳的工艺参数为热风风门开度30%、热风温度130℃、滚筒转速14r/min,经验证,参数优化后样品的感官质量提高了1.55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筒干燥 叶丝 参数优化 正交设计 综合平衡法 方差分析
下载PDF
烟叶主脉不同位置烟梗挥发性香味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继辉 汪显国 +6 位作者 刘静 王慧 王玉真 华一崑 赵佳成 张雯 高辉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5,共5页
研究烟叶主脉不同位置烟梗挥发性香味物质的变化情况,为烟梗的差异化加工和分类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将每一片初烤烟叶中的烟梗主脉完全剥离出来,并从梗基到梗尖平均分成6段(YG1~YG6),分别测定每一段烟梗的挥发性有机酸和挥发性致香物质... 研究烟叶主脉不同位置烟梗挥发性香味物质的变化情况,为烟梗的差异化加工和分类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将每一片初烤烟叶中的烟梗主脉完全剥离出来,并从梗基到梗尖平均分成6段(YG1~YG6),分别测定每一段烟梗的挥发性有机酸和挥发性致香物质。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不同位置烟梗各单项化学物质含量的差异性。利用回归分析研究不同位置烟梗挥发性有机酸和挥发性致香物质总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烟叶中的烟梗,从梗基到梗尖,各单项挥发性化学物质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和规律性变化趋势;挥发性有机酸和挥发性致香物质总量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抛物线型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梗 挥发性香味物质
下载PDF
复烤片烟特征面积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占勇 刘继辉 +7 位作者 杨晶津 王玉真 华一崑 汪显国 皇甫东有 邓瑞君 王慧 高辉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16,共9页
【目的】分析复烤片烟特征面积与其关键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为研究片烟结构对卷烟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两种初烤烟叶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叶片振动分选机对复烤后片烟进行筛分,测定不同尺寸片烟的特征面积及其关... 【目的】分析复烤片烟特征面积与其关键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为研究片烟结构对卷烟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两种初烤烟叶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叶片振动分选机对复烤后片烟进行筛分,测定不同尺寸片烟的特征面积及其关键化学成分(常规化学成分、质体色素、多酚类化合物和非挥发性有机酸),并分析不同特征面积片烟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①随着片烟特征面积的增大,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淀粉、绿原酸、芸香苷、棕榈酸、亚油酸、油酸、亚麻酸、硬脂酸含量逐渐升高;钾、氯、莨菪亭、草酸、丙二酸、丁二酸、苹果酸、柠檬酸含量逐渐降低;总氮、蛋白质、叶黄素、β-胡萝卜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②对于红大C3F复烤片烟,特征面积与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芸香苷、硬脂酸呈显著正相关,与钾、草酸、丙二酸、柠檬酸呈显著负相关;对于K326 B3F复烤片烟,特征面积与总植物碱、芸香苷、棕榈酸、亚油酸、油酸、亚麻酸、硬脂酸呈显著正相关,与草酸、丙二酸、丁二酸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不同尺寸片烟的化学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且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在打叶复烤过程中,提升不同尺寸片烟的分布均匀性对提高关键化学成分的均质化水平,稳定最终的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烤片烟 不同尺寸 特征面积 化学成分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不同蒸汽注入位置对气流干燥烟丝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继辉 朱勇 +6 位作者 申晓峰 徐大勇 华一崑 方志坤 邱昌桂 高辉 何邦华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13,21,共5页
为了解过热蒸汽干燥机(HDT-FX)蒸汽注入位置对烟丝品质的影响,比较了两种不同的蒸汽注入位置(膨胀单元Winnover和燃烧炉前的回风管)对加工烟丝的物理指标、常规化学成分、致香成分和感官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膨胀单元注入蒸... 为了解过热蒸汽干燥机(HDT-FX)蒸汽注入位置对烟丝品质的影响,比较了两种不同的蒸汽注入位置(膨胀单元Winnover和燃烧炉前的回风管)对加工烟丝的物理指标、常规化学成分、致香成分和感官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膨胀单元注入蒸汽生产的烟丝样品填充值较高,中丝率和短丝率较高;2在回风管注入蒸汽生产的烟丝样品总挥发碱增量较大,中性致香成分损失较多;3在膨胀单元注入蒸汽生产的卷烟样品香气丰富性较好,清香和甜香凸显,舒适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蒸汽干燥机 蒸汽注入位置 烟丝 感官质量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打叶后不同片型烟片致香成分与其特征面积的函数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占勇 杨晶津 +7 位作者 王慧 刘继辉 华一崑 王玉真 汪显国 程倩 杨春 高辉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88,共6页
分析打叶后不同片型烟片致香成分含量的差异性以及与其特征面积之间的函数关系,为打叶后不同片型烟片的差异化复烤加工和调配利用提供参考。利用叶片振动分选机对打叶后的烟片进行筛分,分别测定不同片型烟片的特征面积及主要挥发性致香... 分析打叶后不同片型烟片致香成分含量的差异性以及与其特征面积之间的函数关系,为打叶后不同片型烟片的差异化复烤加工和调配利用提供参考。利用叶片振动分选机对打叶后的烟片进行筛分,分别测定不同片型烟片的特征面积及主要挥发性致香成分。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不同片型烟片各类致香成分含量的差异性,利用回归分析建立不同片型烟片的致香成分含量与其特征面积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等级初烤烟叶,随着烟片面积的增大,醇类、醛类、酸类、酮类及酯类致香成分总量呈对数型降低趋势,烯类致香成分含量呈对数型升高趋势。打叶后不同片型烟片的化学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对打叶筛分后的不同片型烟片进行差异化复烤和调配利用,对调控烟叶品质,控制卷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叶后烟片 不同片型 特征面积 致香成分 函数关系
下载PDF
打叶复烤润叶方式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龙明海 张晓龙 +3 位作者 汪显国 王跃昆 袁逢春 华一崑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108-111,116,共5页
为探索不同质量档次初烤烟叶较适宜的润叶方式,研究了蒸汽润叶和汽水混合润叶对红大B1F、云烟87XZF初烤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汽水混合润叶后烟叶中多酚、色素含量降幅大于蒸汽润叶,红大B1F、云烟87XZF多酚含量... 为探索不同质量档次初烤烟叶较适宜的润叶方式,研究了蒸汽润叶和汽水混合润叶对红大B1F、云烟87XZF初烤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汽水混合润叶后烟叶中多酚、色素含量降幅大于蒸汽润叶,红大B1F、云烟87XZF多酚含量降幅分别为8.99%、10.54%,色素含量降幅分别为18.29%、22.11%,且各类致香成分含量高于蒸汽润叶。红大B1F烟叶采用蒸汽润叶后感官质量得分较高,主要表现在香气质感改善和余味舒适性提升等方面;云烟87XZF烟叶采用汽水混合润叶后感官质量得分较高,主要表现在除杂降刺和香气量提升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叶方式 打叶复烤 烤烟质量
下载PDF
不同含水率干头干尾烟丝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占勇 翁瑞杰 +5 位作者 高辉 程倩 林鸿佳 王玉真 邱杰斐 华一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73-77,共5页
分析了滚筒烘丝后不同含水率干头干尾烟丝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以8种挥发性有机酸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多重比较法、主成分综合得分的箱线图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含水率烟丝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变化,以及综合差异的含水率... 分析了滚筒烘丝后不同含水率干头干尾烟丝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以8种挥发性有机酸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多重比较法、主成分综合得分的箱线图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含水率烟丝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变化,以及综合差异的含水率临界点,最后利用感官评吸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除辛酸外,不同含水率区间烟丝的其余挥发性有机酸均存在显著性差异;(2)挥发性有机酸综合含量随着烘后烟丝含水率的降低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3)烘后烟丝挥发性有机酸综合含量出现较大差异的含水率临界点为8%左右;(4)卷烟整体感官质量随着烘后烟丝含水率的降低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箱线图、系统聚类及感官质量的分析结果,该配方叶组干头干尾烟丝与正常烟丝品质差异的含水率临界点应为8%左右;为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建议将含水率小于8%的干头干尾烟丝回潮后降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含水率 干头干尾烟丝 挥发性有机酸 统计分析 感官质量
下载PDF
滚筒式松散回潮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玉真 梅健 +4 位作者 李杰 周沅桢 杨晶津 华一崑 王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9期237-239,共3页
针对滚筒式松散回潮机在生产中存在的烟叶松散程度不够、造碎大、指标均匀性偏低、能耗偏高等问题,进行了论证和分析,得出设备优化改进的理论推论,并在试验线松散回潮机上进行验证,具体是将试验设备模拟添加预松散设备,循环热风改为下... 针对滚筒式松散回潮机在生产中存在的烟叶松散程度不够、造碎大、指标均匀性偏低、能耗偏高等问题,进行了论证和分析,得出设备优化改进的理论推论,并在试验线松散回潮机上进行验证,具体是将试验设备模拟添加预松散设备,循环热风改为下进风方式,抽废气位置设在入料口上端。验证结果表明,使用改进后的设备松散率在99.60%以上;平均碎片量降低了39.60%,滚筒内部温度和出口水分的均匀性大幅提高,能更好地保证松散回潮烟叶质量指标的均匀性,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筒式松散回潮机 松散程度 循环热风 改进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评价打叶复烤片烟混合均匀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玉真 邱昌桂 +6 位作者 杨晶津 李思源 王发勇 华一崑 刘继辉 高占勇 汪显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4期178-180,194,共4页
为了评价打叶复烤成品片烟的混配均匀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评价成品片烟混配均匀性的方法。在叶片复烤机出口收集配方模块成品片烟,采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的光谱,通过多元散射校正(MSC)结合S-G平滑滤波和一阶导数预... 为了评价打叶复烤成品片烟的混配均匀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评价成品片烟混配均匀性的方法。在叶片复烤机出口收集配方模块成品片烟,采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的光谱,通过多元散射校正(MSC)结合S-G平滑滤波和一阶导数预处理方法将片烟光谱信息进行预处理,提高信噪比,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提取光谱数据所包含的特征信息,得到成品片烟的马氏距离,并以马氏距离作为特征值,计算片烟混配均匀性系数,最后应用该方法评价不同批次配方模块片烟混配均匀性效果。结果表明:各批次成品片烟的变异系数为3.86%~8.33%,均匀度为91.67%~96.14%。这说明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和马氏距离的多元统计方法建立的打叶复烤片烟整体信息的混配均匀性评价方法是可行的。各批次成品片烟的均匀度都在91.00%以上,说明打叶复烤成品片烟质量的稳定性较好。因此,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多元统计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价打叶复烤片烟掺配均匀性,为打叶复烤加工工序的精细化控制提供科学、全面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混合均匀性 打叶复烤 马氏距离
下载PDF
初烤烟叶主脉不同区段色度及Fisher最优分割法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占勇 王慧 +6 位作者 杨晶津 卢洪林 王玉真 华一崑 李思源 杨佳东 高辉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51,共7页
【目的】分析初烤烟叶主脉不同区段色度值的变化,为烟梗的差异化加工和分类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烟87 B3F、C3F初烤烟叶为试验对象,将每片烟叶中的主脉平均分成6段,采用色差计测定每个区段烟梗粉末的色度值L^*(明度值)、a^*(... 【目的】分析初烤烟叶主脉不同区段色度值的变化,为烟梗的差异化加工和分类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烟87 B3F、C3F初烤烟叶为试验对象,将每片烟叶中的主脉平均分成6段,采用色差计测定每个区段烟梗粉末的色度值L^*(明度值)、a^*(红度值)、b^*(黄度值)和E(总色差值),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分别研究不同区段烟梗色度值的差异性及变化趋势,并通过Fisher最优分割法分析2种烟叶主脉最佳的分段比例。【结果】①同一烟叶主脉不同区段烟梗的色度值L^*、a^*、b^*、E总体均存在显著差异;B3F和C3F烟叶主脉相同区段的色度值对比,L^*值为C3F>B3F,a^*、b^*、E值为B3F>C3F。②从主脉基部到尖部,L^*值呈先降低后升高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a^*、E值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b^*值呈逐渐升高的线性变化趋势。③从梗基到梗尖,B3F烟叶主脉最佳分段比例可分为1/6、3/6、1/6、1/6,C3F烟叶主脉最佳分段比例可分为4/6、1/6、1/6。【结论】烟叶主脉不同区段的色度存在较大差异和规律性变化趋势,叶基和叶中部分的烟梗更适宜作为制梗丝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烤烟叶 主脉不同区段 色度值 Fisher最优分割法
下载PDF
管式回潮装置对干头干尾烟丝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华一崑 王慧 +6 位作者 徐永康 李思源 杜伟 张保德 董林昆 容雷斌 高占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6期175-179,共5页
[目的]研究管式回潮装置对干头干尾烟丝关键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影响,为干头干尾烟丝回潮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烟某规格卷烟滚筒烘丝的干头干尾烟丝为试验材料,检测管式回潮前后干头干尾烟丝的挥发性致香物质和挥发性有机酸... [目的]研究管式回潮装置对干头干尾烟丝关键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影响,为干头干尾烟丝回潮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烟某规格卷烟滚筒烘丝的干头干尾烟丝为试验材料,检测管式回潮前后干头干尾烟丝的挥发性致香物质和挥发性有机酸,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降维处理,并对回潮前后烟丝样品2类化学指标的前2个主成分得分进行投影分析。[结果]管式回潮前后,干头干尾烟丝中的2类挥发性化学物质前2个主成分得分在二维平面上的分布存在严重交叉现象,表明回潮前后,2类挥发性化学物质综合含量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管式回潮装置对烟丝具有一定的保香作用,适宜作为干头干尾烟丝的回潮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回潮装置 干头干尾烟丝 挥发性化学物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箱式柜式储存方式对烟叶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慧 侯英 +4 位作者 翁瑞杰 曾熠程 杨晶津 华一崑 王保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5期2868-2870,2967,共4页
[目的]比较箱式和柜式2种储存方式对烟叶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子选择(SIM)技术对箱式和柜式2种不同储存方式下2个牌号(Ⅰ、Ⅱ)卷烟原料8种挥发性有机酸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2种储存方式下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变化及储存... [目的]比较箱式和柜式2种储存方式对烟叶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子选择(SIM)技术对箱式和柜式2种不同储存方式下2个牌号(Ⅰ、Ⅱ)卷烟原料8种挥发性有机酸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2种储存方式下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变化及储存时间对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箱式储存的原料中挥发性有机酸含量普遍高于柜式储存,表明在箱式储存条件下,卷烟原料的挥发性有机酸能更好地生成和保留,由此说明,箱式储存效果明显好于柜式储存。箱式不同储存时间的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变化表明,8种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均随储存时间呈曲线变化,且在745 min时达到最高。[结论]在箱式储存条件下卷烟原料储存时间达745 min时有利于挥发性有机酸的产生和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选择 柜式储存 箱式储存 挥发性有机酸
下载PDF
薄板烘丝机不同水分调控模式对叶丝香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玉真 高辉 +6 位作者 华一崑 汪显国 杨晶津 刘继辉 赵佳成 高占勇 王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8期179-182,共4页
[目的]研究烘丝工序在来料水分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不同水分调控模式烘后叶丝香味成分含量的差异性及变化趋势。[方法]分别针对来料水分偏高和水分偏低的情况采用对比论证法分析比较了容积比调控模式和筒壁温度调控模式下烘后烟丝的挥发性... [目的]研究烘丝工序在来料水分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不同水分调控模式烘后叶丝香味成分含量的差异性及变化趋势。[方法]分别针对来料水分偏高和水分偏低的情况采用对比论证法分析比较了容积比调控模式和筒壁温度调控模式下烘后烟丝的挥发性有机酸和关键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并通过感官评吸对检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2种调控模式均能保证烘后物料含水率符合设计要求,采用筒内容积比的调控模式,烘后烟丝挥发性有机酸和关键致香物质的含量均高于采用筒壁温度的调控模式;针对挥发性有机酸,筒内容积比调控模式下叶丝中的异戊酸、2-甲基丁酸、苯甲酸和苯乙酸的含量明显高于采用筒壁温度调控模式;针对关键致香物质,筒内容积比调控模式下叶丝中的茄酮、巨豆三烯酮B、巨豆三烯酮D和金合欢基丙酮A的含量明显高于采用筒壁温度调控模式。[结论]研究可为制丝工艺选择合适的对致香成分和感官质量影响最小的控制模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烘丝机 调控模式 挥发性有机酸 关键致香物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