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化作用对UHMWPE人工髋关节磨损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秀玲 王军 +3 位作者 董双鹏 马金竹 张述 华子恺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3年第1期36-43,共8页
本文基于老化作用对UHMWPE人工髋关节相关性能的研究文献,对如何评价老化作用对UHMWPE人工髋关节性能的影响及老化作用降低UHMWPE人工髋关节力学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目前体外加速老化方法研究的局限性,即除温度和压力,还... 本文基于老化作用对UHMWPE人工髋关节相关性能的研究文献,对如何评价老化作用对UHMWPE人工髋关节性能的影响及老化作用降低UHMWPE人工髋关节力学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目前体外加速老化方法研究的局限性,即除温度和压力,还应考虑水分造成的影响,以及针对不同UHMWPE材料,应设置合理的加速老化周期。以期为后续研究体外加速老化方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MWPE 人工髋关节 磨损 老化
下载PDF
维生素E稳定型高交联聚乙烯人工膝关节磨屑的分离提取
2
作者 郑晔 黄秀玲 +2 位作者 冯景 朱俊俊 华子恺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0-210,共11页
维生素E稳定型高交联聚乙烯(vitamin E stabilized highly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VE/HXLPE)是一种抗氧化、低磨损的材料,该材料磨屑是否可以用现有标准方法提取还未知.基于标准,采用酸消化法降解体外磨损实验中的润滑介质,通过设... 维生素E稳定型高交联聚乙烯(vitamin E stabilized highly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VE/HXLPE)是一种抗氧化、低磨损的材料,该材料磨屑是否可以用现有标准方法提取还未知.基于标准,采用酸消化法降解体外磨损实验中的润滑介质,通过设置不同的消化液取样量指标,探究其对磨屑数量、体积、形貌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磨屑提取方法中的取样量会影响提取的磨屑数量、体积及形貌分布.采用现行标准提取到的磨屑VE/HXLPE较少,难以达到表征数量,而增加消化液取样量可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更适用于提取低磨损的VE/HXLPE磨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 维生素E稳定型高交联聚乙烯 磨屑提取
下载PDF
陈旧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治疗研究进展
3
作者 崔西龙 丁奥 华子恺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4期686-688,共3页
随着社会发展及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发生率不断升高[1],其常见症状为顽固性腰背疼痛,常见的原因有:脊柱后凸畸形使关节突关节应力增加,使小关节退变、关节突关节炎等;脊柱后凸畸形,使腰椎过度前凸... 随着社会发展及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发生率不断升高[1],其常见症状为顽固性腰背疼痛,常见的原因有:脊柱后凸畸形使关节突关节应力增加,使小关节退变、关节突关节炎等;脊柱后凸畸形,使腰椎过度前凸,腰背肌肉牵拉,加重肌肉的疲劳性损伤,假关节形成,造成脊柱不稳;骨质疏松、椎间盘疝入椎体也是引起腰部疼痛的原因[2,3]。脊柱骨折后凸畸形的临床症状与脊柱-骨盆矢状位有关,随着后凸畸形加重,躯干矢状面失衡加重,椎间高度丢失,神经根管容积减小、骨块突入椎管引起神经症状。脊柱后凸畸形,顶椎区应力增加,当合并骨质疏松时,顶椎更易发生骨折,也是引起腰背疼痛的原因,后凸畸形大于15°的骨质疏松患者应注意预防病理性骨折[4]。总之,陈旧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是解除神经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脊柱生理弧度的有效方法,但在术前评估、手术方式选择、治疗策略等方面尚存在较多争议,现将目前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畸形 脊柱骨折 腰背疼痛 假关节形成 病理性骨折 神经根管 生理弧度 腰部疼痛
下载PDF
肩关节典型运动分析
4
作者 黄逸飞 朱俊俊 +3 位作者 董双鹏 马金竹 张述 华子恺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4-1259,共6页
肩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肩关节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术后短期内人工肩关节存活率高,患者恢复效果好,但长期而言,人工肩关节磨损产生的无菌性松动会大大增加手术失败的机率。肩关节结构复杂、典型运动不明确,目前国际上仍未公布人工肩关节... 肩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肩关节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术后短期内人工肩关节存活率高,患者恢复效果好,但长期而言,人工肩关节磨损产生的无菌性松动会大大增加手术失败的机率。肩关节结构复杂、典型运动不明确,目前国际上仍未公布人工肩关节的磨损试验标准。因此,需要研究、分析总结出肩关节的生物力学环境并建立相应的运动曲线,为人工肩关节磨损试验方案及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本文基于人体肩关节活动规律,采用日常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将肩关节活动能力划分为基本或躯体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sic or physic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BADL or P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ADL),并对其中几种特定运动规律建立了肩关节运动曲线。本文研究结果为人工肩关节磨损试验方案及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关节磨损 典型运动 日常生活活动
原文传递
人工髋关节股骨柄专用型疲劳测试装置研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华子恺 张欢欢 +2 位作者 韦庆玥 范永威 潘绍斌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0-164,共5页
疲劳性能是人工关节等外科植入物可靠性的关键指标。针对人工髋关节疲劳性能测试问题,开发了专用型人工关节疲劳测试装置,基于装置,根据ISO7206标准,针对人工股骨柄产品进行了体外疲劳试验,并通过三坐标仪对试样进行变形测量与三维重构... 疲劳性能是人工关节等外科植入物可靠性的关键指标。针对人工髋关节疲劳性能测试问题,开发了专用型人工关节疲劳测试装置,基于装置,根据ISO7206标准,针对人工股骨柄产品进行了体外疲劳试验,并通过三坐标仪对试样进行变形测量与三维重构;此外,对试样中人工股骨柄进行有限元计算,模拟结果与试验所得变形量相吻合;经500万次循环疲劳试验后,该装置运行平稳、无异常,达到设计可靠性标准,能够有效进行人工髋关节疲劳标准测试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 股骨柄 疲劳 测试装置
下载PDF
人工关节材料生物摩擦声学测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华子恺 桑仁政 张建华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8-132,共5页
硬相对硬相人工关节因其低磨损率的特点,更为适用于日常活动量较大的年轻患者群体。而在该类关节的术后随访中发现,伴随人体的运动,一部分人工关节会由于摩擦而产生异样噪声,临床发生率为0.7%~20.9%。该现象成因复杂,涉及材料摩擦磨损... 硬相对硬相人工关节因其低磨损率的特点,更为适用于日常活动量较大的年轻患者群体。而在该类关节的术后随访中发现,伴随人体的运动,一部分人工关节会由于摩擦而产生异样噪声,临床发生率为0.7%~20.9%。该现象成因复杂,涉及材料摩擦磨损、不良润滑、人工关节失配以及边缘载荷等因素。针对硬相人工关节在服役中的异响问题,提出生物摩擦学与声学交叉研究方法,建立了人工关节材料的生物摩擦声学测试系统,主要包括人工关节材料摩擦学测试装置、类消声室、以及声压信号测试采集系统,能够实现人工关节材料摩擦学与声学参数的在线测量。基于该系统试验研究ZrO2陶瓷关节材料在去离子水与仿生关节滑液润滑状态下的摩擦声学表现,发现在仿生关节液下得到较好的润滑,存在薄膜润滑情况,摩擦表面呈抛光迹象,声压及声功率值均小于去离子水润滑条件下,且与摩擦因数有较好吻合,异响频率与临床发现更为接近。通过该系统的建立与试验验证,初步探索了人工关节材料的生物摩擦声学的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生物摩擦学 声学 异响 仿生关节滑液
下载PDF
人工关节材料复合运动磨损测试装置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2
7
作者 华子恺 范永威 张欢欢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根据人工关节材料的体外磨损性能测试,开发了一种新型复合运动销盘测试装置(MPOD)。借助公理化设计原则,分析了仪器中不同功能之间的关系。根据独立公理生成了相应的设计矩阵,并在非耦合设计矩阵的基础上进行模块化开发,包含运动合成模... 根据人工关节材料的体外磨损性能测试,开发了一种新型复合运动销盘测试装置(MPOD)。借助公理化设计原则,分析了仪器中不同功能之间的关系。根据独立公理生成了相应的设计矩阵,并在非耦合设计矩阵的基础上进行模块化开发,包含运动合成模块、销导向模块及加载模块。通过销传导模块中的力传感器可对试验中的摩擦力进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磨损 材料测试 销盘试验 复合运动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复合型人工滑液摩擦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华子恺 张建华 吴行阳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研究复合滑液透明质酸钠、白蛋白和阿仑磷酸钠3种主要成份对于金属对金属材料界面的润滑性能,为其在关节润滑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复合滑液进行配比,借助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黏度测试仪以及光学显微镜,研究了... 目的研究复合滑液透明质酸钠、白蛋白和阿仑磷酸钠3种主要成份对于金属对金属材料界面的润滑性能,为其在关节润滑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复合滑液进行配比,借助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黏度测试仪以及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其相应的摩擦学表现。结果(1)透明质酸钠对滑液的减摩、抗磨以及黏度性能影响最大;(2)由于潜在电化学反应的影响,滑液的抗磨能力并非随白蛋白含量的增加而增加;(3)高含量的治疗性成份阿仑磷酸钠表现出更好的润滑性能。结论复合滑液部分还原了天然关节液的作用,并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人工滑液 人工关节 生物摩擦学
原文传递
基于ASTM F543-17标准测试的医用接骨螺钉旋动扭矩计算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华子恺 叶华鑫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研究医用接骨螺钉的旋动扭矩计算模型。方法分析自攻型接骨螺钉在旋入过程中的3个主要阶段,对螺纹形成阶段的扭矩与扭转角进行力学建模与模拟计算;同时,根据ASTM F543-17(YY/T 1506-2016)标准的要求,对来自3个厂家的规格均为φ2.9&#... 目的研究医用接骨螺钉的旋动扭矩计算模型。方法分析自攻型接骨螺钉在旋入过程中的3个主要阶段,对螺纹形成阶段的扭矩与扭转角进行力学建模与模拟计算;同时,根据ASTM F543-17(YY/T 1506-2016)标准的要求,对来自3个厂家的规格均为φ2.9×12接骨螺钉在不同等级聚氨酯实验块上开展螺钉体外旋入实验,将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理论模型所得与实验测得最大旋入扭矩偏差值分别为5、12 m N·m,小于实验测得扭矩的10%,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结论所开发的接骨螺钉旋动力学计算模型能够模拟并预测研发与临床应用中的旋动扭矩,结合体外扭动实验,能够为接骨螺钉的研发与设计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接骨螺钉 旋入扭矩 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ISO 14242-1与ISO 14242-3人工髋关节磨损检测方法比对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华子恺 翁州姚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1年第3期64-69,共6页
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磨损是造成人工髋关节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标准化的体外磨损检测方法对于研究人工髋关节失效的机械和生物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运动轨迹、磨损表面、磨损量等角度对ISO 14242-1和IS... 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磨损是造成人工髋关节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标准化的体外磨损检测方法对于研究人工髋关节失效的机械和生物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运动轨迹、磨损表面、磨损量等角度对ISO 14242-1和ISO 14242-3两种标准方法进行比对分析,发现ISO 14242-1的磨损率小于ISO 14242-3,依据ISO 14242-1方法进行的体外磨损检测低估了人工髋关节在临床的磨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 磨损 标准测试 检测方法 ISO 14242
下载PDF
芯片高密度封装互连技术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建华 张金松 华子恺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1-400,共10页
电子封装正朝着高密度封装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成本、微型化的电子产品的需求.高密度封装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综述课题组多年来在芯片高密度封装互连技术,包括倒装芯片(flip chip,FC)凸点制备/转移技术、导... 电子封装正朝着高密度封装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成本、微型化的电子产品的需求.高密度封装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综述课题组多年来在芯片高密度封装互连技术,包括倒装芯片(flip chip,FC)凸点制备/转移技术、导电胶高密度互连技术、叠层芯片封装技术及封装可靠性方面的研究工作,并指出未来高密度封装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封装 互连技术 倒装芯片 凸点 各向异性导电胶 非导电胶 可靠性
下载PDF
基于多功率源梯度过渡层的Si-DLC的制备及水润滑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行阳 邓兆星 +2 位作者 黄一鸣 华子恺 张建华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4-688,共5页
采用溅射、反应溅射与RF-CVD技术相结合的多功率源沉积了梯度过渡层,在此基础上用RF-CVD法沉积了掺硅类金刚石膜,研究了梯度过渡层对薄膜结构、力学性能及水中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度过渡层的引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薄膜的sp3... 采用溅射、反应溅射与RF-CVD技术相结合的多功率源沉积了梯度过渡层,在此基础上用RF-CVD法沉积了掺硅类金刚石膜,研究了梯度过渡层对薄膜结构、力学性能及水中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度过渡层的引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薄膜的sp3成分含量、硬度和杨氏模量,对增强膜基结合力,提高薄膜在水中的抗剥落性能有较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过渡层 多功率源 非晶碳基薄膜 水润滑 摩擦磨损
原文传递
线支撑可倾瓦推力轴承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兵 臧春阳 +4 位作者 孙云昊 华子恺 金健 郭安楠 王小静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60,共6页
设计、制造一新型推力滑动轴承试验台,并对不同工况下可倾瓦推力滑动轴承的动、静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该实验台能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可以完成油膜温度、压力以及动载工况下轴承座相对位移和绝对位移等参数的测量,为推力滑动轴承静动... 设计、制造一新型推力滑动轴承试验台,并对不同工况下可倾瓦推力滑动轴承的动、静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该实验台能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可以完成油膜温度、压力以及动载工况下轴承座相对位移和绝对位移等参数的测量,为推力滑动轴承静动特性的理论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动特性 试验台 可倾瓦 推力滑动轴承
下载PDF
表面织构对人工膝关节流体动力润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厚廷 华子恺 洪跃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8-102,共5页
为探究表面织构对人工膝关节流体润滑性能的影响,对加入表面织构的人工膝关节进行流体动力润滑分析,推导出适合该模型的雷诺方程,并基于有限差分法对雷诺方程进行求解,通过借助MATLAB软件进行编程计算,得到表面织构参数对本模型的摩擦... 为探究表面织构对人工膝关节流体润滑性能的影响,对加入表面织构的人工膝关节进行流体动力润滑分析,推导出适合该模型的雷诺方程,并基于有限差分法对雷诺方程进行求解,通过借助MATLAB软件进行编程计算,得到表面织构参数对本模型的摩擦润滑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表面织构深度的增大,摩擦因数先增大后减小,在研究的表面织构半径范围内,摩擦因数随着表面织构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表面织构半径和表面织构深度有利于改善该模型的摩擦润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 雷诺方程 流体动力润滑 表面织构
下载PDF
单腿站立姿态下Ⅰ+Ⅱ+Ⅲ型标准半骨盆假体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冬旭 严新谊 华子恺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5-500,共6页
目的针对半骨盆假体发展中的标准化问题,建立Ⅰ+Ⅱ+Ⅲ型标准半骨盆假体模型,对受损骨盆进行骨盆环重建,并进行生物力学研究,以评价其力学响应特点。方法使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人体骨盆在单腿站立时的受力情况。所使用的骨盆模型包含相关关... 目的针对半骨盆假体发展中的标准化问题,建立Ⅰ+Ⅱ+Ⅲ型标准半骨盆假体模型,对受损骨盆进行骨盆环重建,并进行生物力学研究,以评价其力学响应特点。方法使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人体骨盆在单腿站立时的受力情况。所使用的骨盆模型包含相关关节软骨和韧带,以模拟真实体内环境。结果在单腿站立姿态载荷作用下,重建骨盆中应力分布与健康骨盆相似,应力均从S1面经由骶髂关节向下传递;骨与假体应力峰值低于材料的屈服极限。结论Ⅰ+Ⅱ+Ⅲ型标准半骨盆假体能够可靠地恢复受损骨盆的功能,研究结果为该种假体在使用中的力学可靠性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骨盆假体 骨盆重建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热导率测量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芃 华子恺 +2 位作者 张金松 廖翊诚 张建华 《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9期22-25,51,共5页
根据一维稳态的导热原理自主研发了一套聚合物材料热导率(λ)的测量系统,适用范围λ=0~2W/(m.K)。该系统由机械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组成。机械子系统包含本体、加载模块、加热模块、冷却模块4部分,控制子系统包含温度传感器、热流传感器... 根据一维稳态的导热原理自主研发了一套聚合物材料热导率(λ)的测量系统,适用范围λ=0~2W/(m.K)。该系统由机械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组成。机械子系统包含本体、加载模块、加热模块、冷却模块4部分,控制子系统包含温度传感器、热流传感器、PC和基于LabVIEW的图形化软件,实现了温度与热流量信号的采集、温度的控制及热导率等的显示输出。使用该系统实测了5种聚合物材料的热导率,实验测量值高于文献参考值+2%~+10%,其主要原因是样品上表面与加热盘下表面之间的存在热阻,略微降低了样品热端温度的测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导率测量系统 稳态法 聚合物材料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生物植入材料磨损测试装置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永威 华子恺 +1 位作者 吴亦天 华卫平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7-403,共7页
摩擦磨损是造成人工关节等生物医用材料在体内失效的主要因素.借助生物材料磨损试验机,对生物植入材料进行体外实验,以考察材料的强度、摩擦磨损等性能.这对于生物材料在人体中的应用研究十分重要.介绍一种新型的销盘型(pin on disc,POD... 摩擦磨损是造成人工关节等生物医用材料在体内失效的主要因素.借助生物材料磨损试验机,对生物植入材料进行体外实验,以考察材料的强度、摩擦磨损等性能.这对于生物材料在人体中的应用研究十分重要.介绍一种新型的销盘型(pin on disc,POD)生物植入材料磨损测试装置(Biotribo-POD).该试验机可以对生物材料进行生物摩擦学试验,主要用于模拟和预测临床中人工关节等生物材料的磨损特性,其中对髋关节、膝关节和肩关节植入材料的预测是研究的重点.该试验机有6个工位,可以同时对6个销进行试验.装置分为4个模块:加载模块、销导向模块、框架模块和运动模块.该试验机的主要特点是可以通过电脑程序的控制实现多种轨迹,而且可通过调节所受载荷研究运动情况对材料磨损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材料 生物摩擦学 磨损 销盘试验机 测试
下载PDF
接骨螺钉的失效分析与强度测试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克玉 华子恺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0-284,共5页
接骨螺钉作为一种有效的骨折内固定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基于接骨螺钉的临床使用现状,分别按结构和材料归纳不同螺钉的种类,综合分析临床常见的3种螺钉失效情况(松动、断裂和腐蚀)以及影响因素,总结当前常用螺钉的测试方法,分析测试... 接骨螺钉作为一种有效的骨折内固定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基于接骨螺钉的临床使用现状,分别按结构和材料归纳不同螺钉的种类,综合分析临床常见的3种螺钉失效情况(松动、断裂和腐蚀)以及影响因素,总结当前常用螺钉的测试方法,分析测试过程中的要点和难点,对改进产品设计、选择材料、开展体外检测技术等具有重要意义。对接骨螺钉测试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螺钉 螺钉失效 强度测试
原文传递
陶瓷髋关节异响在全骨盆模型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严新谊 刘冬旭 +1 位作者 华子恺 靳忠民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6年第5期441-447,共7页
目的针对陶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现的临床异响问题,探究异响产生的机制。方法建立全骨盆-陶瓷人工髋关节假体-股骨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摩擦耦合下的复特征值分析,研究其在摩擦力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分析假体组件的振动特性,... 目的针对陶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现的临床异响问题,探究异响产生的机制。方法建立全骨盆-陶瓷人工髋关节假体-股骨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摩擦耦合下的复特征值分析,研究其在摩擦力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分析假体组件的振动特性,并通过对比组件和系统的模态振型,探究引起异响产生的振源。结果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假体系统发生了模态耦合,并产生了不稳定模态。不稳定模态振型主要表现为股骨组件的弯曲和扭转振动,同时在股骨组件的模态分析结果中存在频率与振型都与之相近的模态。另外,频率为1250 Hz、2400 Hz和3930 Hz左右的不稳定模态具有较大的负模态阻尼比。股骨组件在不稳定模态频率1250 Hz和2400 Hz左右的弯曲共振和3930 Hz左右的扭转共振是假体系统自激振动的振源。结论模态耦合是摩擦引起假体系统自激振动的可能机制。骨盆也参与了噪声的辐射,同时也是假体系统产生不稳定模态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髋关节 异响 骨盆 复特征值 自激励振动
下载PDF
指骨骨折侧方置板的力学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习洪波 陈奕文 +5 位作者 王勤业 叶华鑫 罗亚平 范志娣 危涛 华子恺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0年第5期477-483,共7页
目的指骨骨折手术中接骨板的置板部位对于指功能康复具有重要影响,背侧置板虽然能为骨折区域提供良好力学稳定性,但容易造成术后软组织粘连,不利于手指功能恢复。作为一个新的指骨内固定手术方式,侧方置板能够有效避免软组织粘连的发生... 目的指骨骨折手术中接骨板的置板部位对于指功能康复具有重要影响,背侧置板虽然能为骨折区域提供良好力学稳定性,但容易造成术后软组织粘连,不利于手指功能恢复。作为一个新的指骨内固定手术方式,侧方置板能够有效避免软组织粘连的发生,提供更有利的指功能康复条件。目前,侧方固定的力学稳定性尚未得到系统性研究与证实。本文拟通过对背侧置板与侧方置板在抗扭转性能的对比实验,对侧方置板的力学稳定性进行评估。方法采用Synbone 3D打印人工指骨,共4种型号,每种型号2例样品预置骨折。8例指骨骨折模型分为背侧置板组与侧方置板组两组予以内固定。以抗扭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将指骨板样品加载扭转,得到扭转力矩和断裂扭转角,对比两者植入后的力学差异。结果实验中样品失效形式有所不同,指骨骨折侧方置板样品的平均断裂扭矩为(0.96±0.08)N·m,平均断裂扭转角为115.1°±120.0°,背侧置板样品的平均断裂扭矩为(1.40±0.35)N·m,平均断裂扭转角为126.5°±83.1°,两者的断裂扭矩与断裂角在统计学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指接骨板背侧置板和侧方置板的指骨骨折内固定的扭转性能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侧方置板能够保证指骨骨折重建后的初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骨骨折 内固定 接骨板 生物力学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