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PU加速的三维堆芯物理程序STORK的开发与验证
1
作者 俞陆林 杨高升 +4 位作者 陈国 卑华 蒋校丰 高明敏 王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2-671,共10页
基于小型多GPU计算平台,采用二维全堆逐层特征线方法(MOC)和三维逐棒(pin-by-pin)三阶简化球谐函数方法(SP3方法)相耦合的方式开发了堆芯三维输运中子学计算程序STORK。在方法论方面,首先通过对堆芯各轴向层的二维MOC输运计算在线产生... 基于小型多GPU计算平台,采用二维全堆逐层特征线方法(MOC)和三维逐棒(pin-by-pin)三阶简化球谐函数方法(SP3方法)相耦合的方式开发了堆芯三维输运中子学计算程序STORK。在方法论方面,首先通过对堆芯各轴向层的二维MOC输运计算在线产生栅元均匀化截面以及超级均匀化修正因子(SPH因子),然后采用SP3方法进行pin-by-pin三维堆芯计算。在程序开发方面,采用了CUDA、C++和Python的混合编程,且所有计算模块都基于CUDA/C++开发,并进行了大量的性能优化。通过对C5G7三维插棒基准题和VERA基准题的验证表明,与国际上同类中子学计算软件相比,基于CPU/GPU异构系统开发的STORK程序在计算效率和计算成本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输运 图形处理器 特征线方法 在线均匀化 逐棒 SP3 超级均匀化方法
下载PDF
紧凑型THz源的史密斯-帕塞尔辐射模拟(英文) 被引量:9
2
作者 卑华 戴冬东 戴志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67-2072,共6页
采用模拟和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THz波段的受激史密斯-帕塞尔辐射特性。实验装置以"上海电子束离子阱"为原型,采用紧凑型设计以便最终实现其可移动性。束流动力学模拟表明,此装置采用强磁场,可以得到平均流强为0.2 A、束流... 采用模拟和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THz波段的受激史密斯-帕塞尔辐射特性。实验装置以"上海电子束离子阱"为原型,采用紧凑型设计以便最终实现其可移动性。束流动力学模拟表明,此装置采用强磁场,可以得到平均流强为0.2 A、束流半径为75μm的高品质电子束,为电子束工作在自由电子激光模式下创造了条件。基于Andrews和Brau的理论,优化了光栅参数,保证了辐射角度在60°。其中消散场的计算频率为0.365 9 THz。采用particle-in-cell(PIC)程序模拟了光栅表面的辐射场以及电子的动力学特性。模拟结果表明电子有群聚效应,且二次谐波(0.723 THz,约为消散频率的2倍)得到增强。采用后处理方法计算了史密斯-帕塞尔辐射的功率空间分布。计算显示辐射角度与理论角度相一致,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输出的功率约为2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密斯-帕塞尔辐射 自由电子激光 THz源 PIC模拟 后处理
下载PDF
新型钍基熔盐堆堆芯方案及燃耗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卑华 司胜义 +1 位作者 陈其昌 赵金坤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83,共5页
采用自主开发的SONG/TANG-MSR栅格/堆芯分析程序对新型钍基熔盐堆(TMSR)进行堆芯布置与燃耗分析计算。根据前期的栅格分析相关工作,TMSR采用了无铍(BeF2)燃料熔盐、氧化铍慢化剂以及碳化硅包壳,并在组件栅格初步优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 采用自主开发的SONG/TANG-MSR栅格/堆芯分析程序对新型钍基熔盐堆(TMSR)进行堆芯布置与燃耗分析计算。根据前期的栅格分析相关工作,TMSR采用了无铍(BeF2)燃料熔盐、氧化铍慢化剂以及碳化硅包壳,并在组件栅格初步优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全堆芯计算对熔盐栅格进一步优化和分析,给出了堆芯三区布置方案。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增殖比,负的功率系数,以及较平的温度分布。根据该堆芯方案,在考虑熔盐在线处理情况下进行了熔盐燃耗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堆芯具有较高的增殖比、较短的倍增时间以及长期稳定运行能力。新型的钍基熔盐设计大大提高了增殖性能,同时又确保堆芯具有足够的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钍基熔盐堆 燃耗分析 增殖性能 安全性能
下载PDF
微观燃耗方程的求解算法比较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卑华 张经瑜 +1 位作者 陈其昌 司胜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6期335-337,共3页
燃耗方程的求解是燃耗计算的核心。常见的算法包括泰勒方法、Pade方法、子空间方法、切比雪夫有理近似方法和龙格库塔法等。通过数值实验,对每种算法在精度、效率、稳定性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子空间方法、泰勒方法在计算效率方... 燃耗方程的求解是燃耗计算的核心。常见的算法包括泰勒方法、Pade方法、子空间方法、切比雪夫有理近似方法和龙格库塔法等。通过数值实验,对每种算法在精度、效率、稳定性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子空间方法、泰勒方法在计算效率方面具有优势;计算精度及稳定性方面,泰勒方法和Pade方法均占优势。综合考虑,泰勒方法在3个方面均表现突出,可作为燃耗计算的优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耗计算 指数矩阵 燃耗算法
下载PDF
新型钍基熔盐堆多物理计算模型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司胜义 陈其昌 +1 位作者 卑华 赵金坤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8,共8页
针对熔盐堆系统特点,提出了包含堆芯及其他主回路系统在内的多物理紧密耦合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了多物理分析程序TANG-MSR。利用该程序进行了新型钍基熔盐堆(TMSR)的设计,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稳态及瞬态分析。相关计算结果表明... 针对熔盐堆系统特点,提出了包含堆芯及其他主回路系统在内的多物理紧密耦合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了多物理分析程序TANG-MSR。利用该程序进行了新型钍基熔盐堆(TMSR)的设计,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稳态及瞬态分析。相关计算结果表明,TANG-MSR所采用的多物理模型能够很好地捕捉熔盐堆的主要物理现象,提出的新型熔盐堆设计在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方面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物理模型 新型钍基熔盐堆 稳态 瞬态
下载PDF
钍基熔盐堆新型栅格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金坤 司胜义 +1 位作者 陈其昌 卑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89,共6页
利用上海核工院自主开发的SONG/TANG-MSR程序系统,通过大量的方案筛选,在熔盐燃料成分、慢化剂材料以及栅格结构等方面对钍基熔盐堆(TMSR)栅格进行设计优化。提出采用无铍熔盐作为燃料,以提高重核(ThF4,UF4)溶解度;采用氧化铍(BeO)作为... 利用上海核工院自主开发的SONG/TANG-MSR程序系统,通过大量的方案筛选,在熔盐燃料成分、慢化剂材料以及栅格结构等方面对钍基熔盐堆(TMSR)栅格进行设计优化。提出采用无铍熔盐作为燃料,以提高重核(ThF4,UF4)溶解度;采用氧化铍(BeO)作为慢化剂,从而提高中子经济性;创新性地采用熔盐燃料与慢化剂隔离的SiC包壳管设计,保持堆芯结构的稳定性和抗辐照性能。对优化后的栅格设计计算结果表明:新型的熔盐堆栅格设计具有很高的增殖比并保持负功率系数,从而满足下一代核能系统可持续性和安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一代核能系统 钍基熔盐堆 栅格设计 高增殖 负功率反馈
下载PDF
无铍钍基熔盐堆堆芯设计与安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其昌 司胜义 +1 位作者 赵金坤 卑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52-1259,共8页
为解决传统熔盐堆在核燃料增殖、安全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采用氧化铍慢化剂、无铍(BeF2)燃料熔盐的新型钍基熔盐堆(TMSR)堆芯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物理计算程序开展了TMSR稳态及瞬态初步安全特性分析。通过对反应堆启动、熔盐泵超... 为解决传统熔盐堆在核燃料增殖、安全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采用氧化铍慢化剂、无铍(BeF2)燃料熔盐的新型钍基熔盐堆(TMSR)堆芯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物理计算程序开展了TMSR稳态及瞬态初步安全特性分析。通过对反应堆启动、熔盐泵超速及降速、丧失热阱等典型瞬态的计算,分析了各种工况下堆芯功率与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各种运行瞬态及事故情况下,新型的TMSR设计具有良好的安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钍基熔盐堆 堆芯设计 安全分析
下载PDF
熔盐堆栅格参数优化
8
作者 赵金坤 司胜义 +1 位作者 陈其昌 卑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126,共7页
针对新型的采用无铍熔盐燃料的氧化铍慢化钍基熔盐堆,利用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自主开发的SONG/TANG-MSR程序系统,通过大量的方案分析,在熔盐堆栅格尺寸、P/D(栅距与燃料孔道直径的比值)、233 U含量等关键栅格参数上对钍基熔盐堆进行优... 针对新型的采用无铍熔盐燃料的氧化铍慢化钍基熔盐堆,利用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自主开发的SONG/TANG-MSR程序系统,通过大量的方案分析,在熔盐堆栅格尺寸、P/D(栅距与燃料孔道直径的比值)、233 U含量等关键栅格参数上对钍基熔盐堆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较低的233 U浓度的小栅距栅格设计,新型的熔盐堆设计具有很高的增殖比,并保持负功率系数。与传统熔盐堆相比,新型钍基熔盐堆具有更高的核燃料增殖能力。经过栅格优化的新型钍基熔盐堆可满足下一代核能系统可持续性和安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一代核能系统 熔盐堆 钍基燃料 栅格参数 高增殖比 负功率系数
下载PDF
钍基熔盐堆燃料循环与启动策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其昌 司胜义 +1 位作者 卑华 赵金坤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93-1399,共7页
研究了熔盐燃料在堆内外循环以及考虑特殊核素的添加、提取等在线处理过程的熔盐堆燃耗计算模型,在多功能组件计算程序SONG的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燃料循环计算功能并进行了初步验证。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氧化铍慢化的热谱熔盐堆和无慢化... 研究了熔盐燃料在堆内外循环以及考虑特殊核素的添加、提取等在线处理过程的熔盐堆燃耗计算模型,在多功能组件计算程序SONG的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燃料循环计算功能并进行了初步验证。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氧化铍慢化的热谱熔盐堆和无慢化的快谱熔盐堆进行计算,并根据堆芯反应性长期稳定的基本要求,分析了利用233 U和工业Pu启动熔盐堆时配套的在线处理方案以及相应的易裂变核添加要求。通过对核素添加、提取以及燃料内核密度的平衡计算,分析了不同的在线处理方案与启动策略对钍-铀燃料循环效率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初步的熔盐堆燃料循环技术路线。结果表明:压水堆乏燃料提取的工业Pu较233 U更适宜用于钍铀燃料循环启动,因工业Pu启动的快谱熔盐堆的233 U产率明显高于233 U启动熔盐堆,而当有了足够的233 U积累后,233 U启动的热谱熔盐堆是更好的选择,因其燃料倍增时间更短且燃料初装量也小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钍-铀燃料循环 启动策略 熔盐堆
下载PDF
SONG多群数据库的设计及制作 被引量:2
10
作者 卑华 赵金坤 +1 位作者 陈其昌 司胜义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73-175,共3页
多功能栅格计算程序(SONG)是为适应新型反应堆的研发需求而开发的。在制作与之适应的多群数据库时,需要考虑新型反应堆在燃料、结构材料、冷却剂、慢化剂、能谱、燃耗深度方面的特性。应对新的需求,从燃耗链、能群结构、反应通道、共振... 多功能栅格计算程序(SONG)是为适应新型反应堆的研发需求而开发的。在制作与之适应的多群数据库时,需要考虑新型反应堆在燃料、结构材料、冷却剂、慢化剂、能谱、燃耗深度方面的特性。应对新的需求,从燃耗链、能群结构、反应通道、共振参数等方面给出设计方案;利用经评定的核数据文件(ENDF)、核数据加工程序(NJOY)、核数据辅助加工程序(RUNBAT)、多群数据库管理程序(MANLIB),开展多群数据库的制作;针对该多群数据库进行了初步测试,结果表明数据库具备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计算 多功能栅格计算程序(SONG) 多群数据库 新型反应堆
原文传递
SONG—多功能栅格物理程序概述 被引量:6
11
作者 司胜义 陈其昌 +1 位作者 赵金坤 卑华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12-115,共4页
面向下一代反应堆堆芯分析的多功能栅格物理程序(SONG)采用特征线方法(MOC)求解任意几何区域内的中子输运方程,可灵活模拟由棒状元件或板状元件组成的矩形栅格或六角栅格的两维燃料组件模型或两维堆芯模型。程序采用指数矩阵方法求解拓... 面向下一代反应堆堆芯分析的多功能栅格物理程序(SONG)采用特征线方法(MOC)求解任意几何区域内的中子输运方程,可灵活模拟由棒状元件或板状元件组成的矩形栅格或六角栅格的两维燃料组件模型或两维堆芯模型。程序采用指数矩阵方法求解拓展的裂变产物链和全锕系嬗变链,以满足超长寿期、超深燃耗的钍铀燃料循环或铀钚燃料循环计算的功能需求。相关验证计算结果表明SONG程序满足预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程序 多功能栅格物理程序(SONG) 特征线方法(MOC) 广谱 下一代反应堆
原文传递
SONG—输运计算模块程序开发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其昌 司胜义 +1 位作者 赵金坤 卑华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27-130,共4页
多功能栅格计算程序SONG采用特征线方法(MOC)及粗网有限差分(CMFD)加速方法进行中子输运计算,具备在数据库能群结构下全组件精细几何计算能力。同时具有与MOC相适应的几何预处理模块,采用基于组件的模块化射线追踪,可处理方形、六角形... 多功能栅格计算程序SONG采用特征线方法(MOC)及粗网有限差分(CMFD)加速方法进行中子输运计算,具备在数据库能群结构下全组件精细几何计算能力。同时具有与MOC相适应的几何预处理模块,采用基于组件的模块化射线追踪,可处理方形、六角形组件及棒状、板状燃料元件。通过模块化的流程与数据结构设计,开发形成了几何无关的MOC输运求解模块,同时形成了可扩展的组件几何预处理模块。不同形状组件的几何处理模块与输运求解模块具有统一的数据接口。通过相关问题的计算表明,SONG程序具备多几何组件处理能力,同时输运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精度、效率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程序 SONG 输运计算 特征线
原文传递
SONG—共振计算模块程序开发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其昌 司胜义 +1 位作者 卑华 赵金坤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19-122,共4页
栅格程序SONG的开发以各类新型反应堆的研发为主要目标,采用Stamm’ler方法和空间相关丹可夫(SDDM)方法进行共振计算,其共振计算模块在几何上具备对棒状和板状燃料元件的处理能力。Stamm’ler方法是基于等价理论的传统共振计算方法,该... 栅格程序SONG的开发以各类新型反应堆的研发为主要目标,采用Stamm’ler方法和空间相关丹可夫(SDDM)方法进行共振计算,其共振计算模块在几何上具备对棒状和板状燃料元件的处理能力。Stamm’ler方法是基于等价理论的传统共振计算方法,该方法简单高效但无法考虑燃料元件内的精细空间自屏效应。SDDM方法在Stamm’ler方法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燃料元件内不同区域的相关概率计算,实现了燃料元件内部空间相关共振自屏计算。现有Stamm’ler方法和SDDM方法相关理论均只针对棒状燃料元件,SONG程序中不仅实现了上述方法在棒状燃料中的应用,同时将其推广到板状燃料元件共振计算中,从而实现了多几何、多方法的共振计算模块。数值计算表明,SONG共振计算相关理论模型正确,共振计算精度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程序 SONG 共振计算 SDDM方法
原文传递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coherent Smith-Purcell radiation 被引量:2
14
作者 卑华 戴志敏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16-923,共8页
Coherent enhancement of Smith-Purcell radiation has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not only in adopting a better source but also in beam diagnostics aspect.In this paper,we study the intrinsic mechanism of coherent ... Coherent enhancement of Smith-Purcell radiation has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not only in adopting a better source but also in beam diagnostics aspect.In this paper,we study the intrinsic mechanism of coherent Smith-Purcell radi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van den Berg model.The emitted power of Smith-Purcell radia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bunch profile in transverse and longitudinal directions.For short bunch whose longitudinal pulse length is comparable with the radiation wavelength,it can be concluded approximately that the power is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number of electrons per bun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ith-Purcell辐射 VAN DEN Berg模型 诱导表面电流模式 连贯性
原文传递
Design of EPU oscillator cavity in femtosecond accelerator
15
作者 卑华 邓海啸 戴志敏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S2期93-95,共3页
We adopt the groove guide as the cavity of the undulator to reduce the diffraction effect. The groove guide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er surface energy loss, larger power capacity, less modes, and larger structure dime... We adopt the groove guide as the cavity of the undulator to reduce the diffraction effect. The groove guide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er surface energy loss, larger power capacity, less modes, and larger structure dimension over the traditional method waveguide. The attenuation calculation is given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the cavity optimization. And the dispersive character indicates that the oscillator can work in different modes with the change of the electron beam 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e electron lasers GROOVE guide attenuation character zero SLIPPAGE condition
原文传递
Design of Smith-Purcell emitter in femtosecond accelerator
16
作者 卑华 林栩凌 戴志敏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07-1011,共5页
Based on the femtosecond accelerator device, we are planning to build a broad band and tunable THz source using the Smith-Purcell radiation mechanism. Coherent Smith-Purcell radiation could be achieved owing to the su... Based on the femtosecond accelerator device, we are planning to build a broad band and tunable THz source using the Smith-Purcell radiation mechanism. Coherent Smith-Purcell radiation could be achieved owing to the super-short bunch produced in the device. To short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beam and grating, we use Transport to match the beta function producing a sheet beam on the grating surface. The optimization of grating length, groove depth and groove width are given in the paper. Then the radiation power for the shallow and deep grating using these parameters are presented. The detec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are also briefly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ith-Purcell辐射 Smith-Purcell发射器 一致性 优化 加速器
原文传递
Design study of an FEL oscillator with a waveguide 被引量:1
17
作者 雒峰 卑华 戴志敏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12-515,共4页
We present a design study of a free electron laser(FEL) oscillator for high power THz source experim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Shanghai femtosecond accelerator device.A circular groove guide is used as a new interaction... We present a design study of a free electron laser(FEL) oscillator for high power THz source experim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Shanghai femtosecond accelerator device.A circular groove guide is used as a new interaction structure.Plane metal meshes are used as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mirrors of the resonator.The general design parameters are presented.We analyzed the spontaneous emission and stimulated emission in the oscillator using these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电子激光振荡器 圆形槽波导 设计参数 参数振荡器 实验装置 金属网格 自发辐射 太赫兹
原文传递
Three dimensional study of harmonic operation at the Shanghai deep ultraviolet free electron laser
18
作者 邓海啸 卑华 戴志敏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15-120,共6页
With the right choice of parameters in the free electron laser (FEL) scheme, the undulator can be primarily operated at high order harmonic modes and the harmonic radiation is expected to b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Re... With the right choice of parameters in the free electron laser (FEL) scheme, the undulator can be primarily operated at high order harmonic modes and the harmonic radiation is expected to b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Recently, the possibility of proof-of-principle harmonic operation experim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Shanghai deep ultraviolet (SDUV) FEL test facility has been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harmonic operation, three dimensional numerical approaches, and detailed performances of proposed harmonic operation at SDUV FEL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电子激光器 谐波辐射 紫外光 运作 海深 三维 试验设施 数值方法
原文传递
Preliminary result of bunch length measurement using a modified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19
作者 林栩凌 张建兵 +4 位作者 雒峰 卑华 陆善良 俞铁民 戴志敏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901-904,共4页
Based on the femtosecond accelerator device which was built at the 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Physics (SINAP), recently a modified far infrared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has been developed to measure the length of e... Based on the femtosecond accelerator device which was built at the 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Physics (SINAP), recently a modified far infrared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has been developed to measure the length of electron bunches via the optical autocorrelation method. Compared with our former normal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we use a hollow retroreflector instead of aflat mirror as the reflective mirror. The experimental setup and results of the bunch length measurement will b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克耳孙干涉仪 长度测量 实验装置 应用物理 远红外线 反射镜 中科院 加速器
原文传递
Design of a new compact THz source based on Smith-Purcell radiation
20
作者 戴冬东 卑华 戴志敏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S2期139-141,共3页
In recent years, people are dedicated to the research work of finding compact THz sources with high emission power. Smith-Purcell radiation is qualified for the possibility of coherent enhancement due to the effect of... In recent years, people are dedicated to the research work of finding compact THz sources with high emission power. Smith-Purcell radiation is qualified for the possibility of coherent enhancement due to the effect of FEL mechanism. The compact experiment device is expected to produce hundreds mW level THz ray. The electron beam with good quality is provided under the optimized design of the electron gun. Besides, the grating is designed as an oscillator without any external feedbacks. While the beam passes through the grating surface, the beam bunching will be strong and the second harmonics enhancement will be evident, as is seen fro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ith-Purcell RADIATION PERMANENT RING MAGNET THZ sour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