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宁化溪源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单业勇 《福建地质》 2004年第4期169-177,共9页
位于闽西北的溪源锌矿床产在中变质的中 -上元古界黄潭组中段第二层和第四层中 ,呈层状 ,沿走向、倾向变化较稳定。矿层与围岩存在着过渡的关系。矿区内中 -上元古界黄潭组至少经历了两期叠加的褶皱构造变形 ,早期为紧闭等斜向形 ,构成... 位于闽西北的溪源锌矿床产在中变质的中 -上元古界黄潭组中段第二层和第四层中 ,呈层状 ,沿走向、倾向变化较稳定。矿层与围岩存在着过渡的关系。矿区内中 -上元古界黄潭组至少经历了两期叠加的褶皱构造变形 ,早期为紧闭等斜向形 ,构成矿区的主体构造 ,总体为近东西向 ,向南西倾伏 ;晚期为直立褶皱 ,褶皱轴主要为北东—北北西向。矿区的断裂和岩脉均形成于成矿后 ,对含矿层位起破坏作用。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 -变质型 ,属于同生型层控矿床。中 -上元古界黄潭组中段含矿层位的透辉石岩等钙镁质岩是锌矿矿源层。区域变质产生的热液交代矿源层及其围岩 ,造成矿质分配、富集成矿。后期岩浆热液的改造叠加了铍矿化 ,并导致锌矿的再次富集 ,但仅限于局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 矿层 上元古界 矿源层 成因探讨 矿床 褶皱 锌矿 矿区 围岩
下载PDF
闽西北中生代多金属矿脉的形成机制及其构造意义
2
作者 单业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166,共5页
闽西北中-高温多金属矿脉集中分布在燕山早期似斑状花岗侵入体的接触带及其附近,属于张裂成因,总体上具有高倾角和NE-NEE向走向。矿脉是含矿热液与地应力共同作用于岩石的产物,很可能形成在相对稳定的构造阶段中,与NW-NNW向构造挤压变... 闽西北中-高温多金属矿脉集中分布在燕山早期似斑状花岗侵入体的接触带及其附近,属于张裂成因,总体上具有高倾角和NE-NEE向走向。矿脉是含矿热液与地应力共同作用于岩石的产物,很可能形成在相对稳定的构造阶段中,与NW-NNW向构造挤压变形后的应力松驰或区域性抬升剥蚀产生的卸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北 中生代 金属矿脉 形成机制 构造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