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种肿瘤标志物对食管癌转移的检测及预后评估 被引量:5
1
作者 单探幽 冯笑山 +4 位作者 高社干 曲智锋 王战会 张洛 韩晶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512-513,516,共3页
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食管癌转移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有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转移组)53例,无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未转移组)91例,采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12种肿瘤标志物为CA19-... 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食管癌转移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有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转移组)53例,无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未转移组)91例,采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12种肿瘤标志物为CA19-9、NSE、CEA、CA242、Fer、β-HCG及AFP、f-PSA、PSA、CA125、HCG及CA15-3,并对其预后进行随访。结果:转移组的阳性率为60.4%(32/53),显著高于未转移组6.6%(6/91)(P<0.01);2年随访发现:肿瘤标志物阳性患者死亡率为60.0%(21/35),显著高于阴性组23.8%(24/101)。结论: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为食管癌的转移提供诊断线索,并且对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蛋白芯片 食管癌 转移 预后
下载PDF
贲门癌蛋白质组与病理分化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单探幽 冯笑山 +7 位作者 王立东 高社干 王公平 王战会 张剑锋 韩晶 曲智锋 张洛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筛选贲门癌相关肿瘤标志。方法:IMAC3芯片及SELDI-TOF技术检测河南省林州市食管/贲门癌高发区47例贲门癌患者(贲门癌组)和5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标本,并对32例高、中分化腺癌(高分化组)和15例低分化腺癌(低分化组)及健康人(对照组... 目的:筛选贲门癌相关肿瘤标志。方法:IMAC3芯片及SELDI-TOF技术检测河南省林州市食管/贲门癌高发区47例贲门癌患者(贲门癌组)和5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标本,并对32例高、中分化腺癌(高分化组)和15例低分化腺癌(低分化组)及健康人(对照组)作了对比分析。结果:以M5908.48、M7943.64和M8938.70蛋白质组成的决策树模型对贲门癌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测试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3%、85.1%和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中,相对分子质量为4211.29、5334.13、5966.63、5903.14、11735.71、5922.70、7932.54、7758.66、9287.40和6109.99,上调组蛋白质中,9/10相对含量在3组中比较为:对照组<高分化组<低分化组;相对分子质量为8992.89、8158.48、8924.27、4495.96、9434.40、5099.02、6661.72、6222.12和6960.60下调组蛋白质中,6/9为:对照组>低分化组>高分化组。结论:5908.48、7943.64和8938.70蛋白质组成的决策树模型可以对贲门癌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上调组蛋白质在血清中的相对含量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下调组蛋白质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也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质量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贲门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低剂量甲地孕酮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单探幽 高社干 冯笑山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0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甲地孕酮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3例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低剂量组44例,高剂量组39例,分别口服160mg/d及320mg/d甲地孕酮与化疗联合,观察其消化道反应、食欲情况、体质量变... 目的观察低剂量甲地孕酮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3例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低剂量组44例,高剂量组39例,分别口服160mg/d及320mg/d甲地孕酮与化疗联合,观察其消化道反应、食欲情况、体质量变化、KPS评分及骨髓抑制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其栓塞、出血、高血糖等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消化道反应、食欲情况、体质量变化、KPS评分及骨髓抑制情况对比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相比副作用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与高剂量组相比,160mg/d甲地孕酮用于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更经济有效,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甲地孕酮 肺癌 化疗
下载PDF
不同浓度光敏剂对食管癌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单探幽 李婉莹 高社干 《食管疾病》 2021年第2期81-84,126,共5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光动力治疗时不同剂量浓度光敏剂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光动力治疗的38例中晚期吞咽困难食管癌患者,按照住院期间应用光敏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高剂量组(3 mg·kg-1)15例和低剂量组(2 ... 目的研究食管癌光动力治疗时不同剂量浓度光敏剂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光动力治疗的38例中晚期吞咽困难食管癌患者,按照住院期间应用光敏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高剂量组(3 mg·kg-1)15例和低剂量组(2 mg·kg-1)23例。收集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随访资料,分析其缓解率,统计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高剂量组Ⅲ~Ⅳ级吞咽不利缓解率为:83.33%(1个月后)、33.33%(3个月后);低剂量组为:78.95%(1个月后)、68.42%(3个月后);术后疼痛:高剂量组86.67%,低剂量组47.83%;穿孔:高剂量组6.67%,低剂量组0.00%;结论光动力治疗食管癌能有效缓解吞咽困难,且低剂量组治疗术后的疼痛、穿孔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高剂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剂 食管癌 光动力治疗
下载PDF
食管癌调强适形放疗患者皮下注射胸腺肽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单探幽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24期3983-3985,共3页
目的观察食管癌(EC)调强适形放疗(IMRT)患者皮下注射胸腺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100例EC患者,以完全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放疗组和联合组各50例,放疗组实施IMRT,联合组在放疗组基础上联合皮下注射胸腺肽治疗。检测治... 目的观察食管癌(EC)调强适形放疗(IMRT)患者皮下注射胸腺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100例EC患者,以完全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放疗组和联合组各50例,放疗组实施IMRT,联合组在放疗组基础上联合皮下注射胸腺肽治疗。检测治疗前、治疗5周后两组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毒性T细胞(CD8^(+))、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变化,比较治疗5周后两组治疗效果与放疗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5周后,联合组CD3^(+)、CD4^(+)、NK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明显高于同一时间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放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放射性肺炎等放疗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注射胸腺肽能提高EC患者免疫力,促进IMRT治疗效果,对患者预后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 食管癌 调强适形放疗
下载PDF
多西他赛、雷替曲塞治疗无法手术胃癌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6
作者 单探幽 孙佳春 李婉莹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0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雷替曲塞治疗无法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dickkopf WNT信号通路抑制剂1(DKK1)、三叶因子3(TFF3)和内皮抑制蛋白(endosta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晚期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雷替曲塞治疗无法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dickkopf WNT信号通路抑制剂1(DKK1)、三叶因子3(TFF3)和内皮抑制蛋白(endosta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晚期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研究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雷替曲塞治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化疗前后血清endostatin、DKK1、TFF3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化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56%,高于对照组的5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两组患者血清endostatin、DKK1、TFF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DKK1、TFF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ndostati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2.0个月,长于对照组的17.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雷替曲塞治疗无法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较多西他赛联合5-氟尿嘧啶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雷替曲塞 晚期 胃癌 dickkopf WNT信号通路抑制剂1 三叶因子3 内皮抑素
下载PDF
贲门肠上皮化生与三叶肽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单探幽 冯笑山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7年第2期180-182,共3页
关键词 贲门肿瘤 肠上皮化生 三叶肽
下载PDF
食管与贲门双源癌蛋白质指纹模型的建立及肿瘤标志的筛选 被引量:12
8
作者 冯笑山 王立东 +15 位作者 郭涛 单探幽 李吉林 范宗民 焦新英 常智慧 韩晶 宋昕 高社干 申秋 樊慧 王能超 李韶华 高珊珊 何欣 郭军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564-568,共5页
目的:建立食管与贲门双源癌的蛋白质组指纹诊断模型,筛选食管贲门双源癌相关蛋白,为建立食管贲门双源癌肿瘤标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技术对19例食管贲门双源癌(双源癌组)和50位... 目的:建立食管与贲门双源癌的蛋白质组指纹诊断模型,筛选食管贲门双源癌相关蛋白,为建立食管贲门双源癌肿瘤标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技术对19例食管贲门双源癌(双源癌组)和50位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进行蛋白质组的对比研究。根据差异性蛋白质的质核比(相对分子质量)从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中筛选并确定相关候选蛋白和基因。并通过RT-PCR方法进一步分析这些关键候选基因在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中表达变化特征。结果:以相对分子质量2.86621×103、5.10330×103、6.59765×103、7.93155×103、9.31196×103和4.11399×103的6种蛋白质组成的决策树模型对双源癌组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26%、73.68%和80%。相对分子质量为5.34052×103和5.92132×103的蛋白质查询结果为COX7c及Beta-defensin-1-2-3,在双源癌的食管癌组织和贲门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60%(3/5)、60%(3/5)、60%(3/5)和40%(2/5),对照组食管和贲门正常上皮组织均为阴性。结论:以相对分子质量2.86621×103、5.10330×103、6.59765×103、7.93155×103、9.31196×103和4.11399×103的6种蛋白质组成的决策树模型,可作为食管贲门双源癌的蛋白诊断模型,COX7c及Beta-defensin-1-2-3与食管贲门双源癌密切相关,为食管贲门双源癌肿瘤标志筛选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多原发性 贲门 蛋白质组学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光谱法 质量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下载PDF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蛋白质组学 被引量:7
9
作者 冯笑山 王立东 +16 位作者 单探幽 郭涛 李吉林 范宗民 焦新英 常智慧 高社干 韩晶 宋昕 申秋 樊慧 王能超 李韶华 高珊珊 何欣 郭军辉 刘宝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7-399,共3页
目的对河南省林州地区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食管癌组)和健康人血清(对照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研究,确立食管癌的蛋白质指纹诊断模型,并筛选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蛋白质。方法采用IMAC3芯片及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 目的对河南省林州地区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食管癌组)和健康人血清(对照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研究,确立食管癌的蛋白质指纹诊断模型,并筛选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蛋白质。方法采用IMAC3芯片及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检测61例食管癌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清,用Bio-MarkerWizard软件对芯片检测得到的蛋白质相对含量进行处理及方差分析。并对2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转移组),36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未转移组)与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以相对分子质量(Mr)为9439.58、6627.21、2867.65、4494.08、7762.68、6835.32、4095.947种蛋白质组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对食管癌测试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6%、88.5%和82.0%。转移组、未转移组与对照组3组相比,有15种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转移组和未转移组相比有2种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分别为11742.48、9294.44)。结论以上述7种蛋白质建立的诊断模型用于食管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筛选出2种与食管癌转移密切相关蛋白质,后者为进一步建立食管癌转移相关肿瘤标志物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转移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卡培他滨对食管癌细胞系EC9706细胞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曲智锋 高社干 +3 位作者 张洛 韩晶 单探幽 冯笑山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1302-1304,1318,共4页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对食管癌细胞系EC9706细胞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取健康成年家兔1只,以卡培他滨141mg/kg,对其进行灌胃,分别于灌胃前、后2.5~3h,取耳缘静脉血8~10mL,不加抗凝剂,并防止溶血和细菌污染,离心取血清-20℃保存备用;...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对食管癌细胞系EC9706细胞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取健康成年家兔1只,以卡培他滨141mg/kg,对其进行灌胃,分别于灌胃前、后2.5~3h,取耳缘静脉血8~10mL,不加抗凝剂,并防止溶血和细菌污染,离心取血清-20℃保存备用;用CCK8分别检测不同量的加药血清和对照血清对食管癌细胞系EC9706细胞毒性,同时观察不同量的加药血清对食管癌细胞系EC9706的放射增敏作用。结果:加药血清对食管癌细胞系EC9706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48h达到高峰,2、4、6、8和10μL血清作用细胞48h后抑制率分别为14.29%、23.96%、50.59%、52.16%和53.96%(P均为0.00),72h其细胞毒性无增加;加药血清孵育2.5h后,在相同放射剂量作用下,不同量血清组的OD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为0.00),其增敏作用无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卡培他滨对食管癌细胞系EC9706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卡培他滨 EC9706细胞 放射增敏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ASC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娜 杨薇 +7 位作者 王新帅 孙佳春 孔国强 单探幽 贾瑞诺 原翔 刘刚 高社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鳞癌扩增基因1(GASC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ESCC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距离癌组织5 cm以上)中GASC1的表达;术后随访2 a,对GASC1阴性和阳性表达的ESCC患者... 目的:探讨鳞癌扩增基因1(GASC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ESCC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距离癌组织5 cm以上)中GASC1的表达;术后随访2 a,对GASC1阴性和阳性表达的ESCC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ESCC和配对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GASC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2%、42.7%,两种组织中GASC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5,P=0.169),但具有一致性(Kappa=0.538,P<0.001)。在T3期、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和临床晚期(Ⅲ期)等恶性程度较高的ESCC组织中GASC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T1及T2期、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早期(Ⅰ、Ⅱ期)者(χ2=5.030、6.057、8.995、7.045,P<0.05)。GASC1阳性组和阴性组ESCC患者术后2 a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8,P=0.040),2 a生存率分别为65.8%和86.4%。结论:GASC1表达与ESCC恶性表型、侵袭能力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鳞癌扩增基因1 预后
下载PDF
食管癌细胞系对光敏剂photofrin-Ⅱ的吸收和排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社干 王立东 +3 位作者 冯笑山 曲智锋 单探幽 谢萱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48-1254,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高选择性摄入光敏剂的原因,即靶向原理至今仍不清楚。本研究探讨肿瘤细胞对光敏剂的亲和力。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各种细胞培养液的吸收光谱;应用荧光分光光度仪对光敏剂photofrin-Ⅱ进行荧光光谱分析,同时测定... 背景与目的:肿瘤高选择性摄入光敏剂的原因,即靶向原理至今仍不清楚。本研究探讨肿瘤细胞对光敏剂的亲和力。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各种细胞培养液的吸收光谱;应用荧光分光光度仪对光敏剂photofrin-Ⅱ进行荧光光谱分析,同时测定人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系SHEE及其癌变细胞系SHEEC在相同浓度和时间点对photofrin-Ⅱ的吸收和排泄。结果:photofrin-Ⅱ的最大荧光激发波长为(395.0±0.5)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为(634.1±0.5)nm;光敏剂photofrin-Ⅱ所需要的630nm激发波长的光,可完全通过各种细胞培养液。相同浓度和时间下,SHEE细胞和SHEEC细胞对photofrin-Ⅱ的吸收和排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EE细胞和SHEEC细胞对光敏剂photofrin-Ⅱ的吸收量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0μg/mL后进入平台期;SHEE细胞和SHEEC细胞对光敏剂photofrin-Ⅱ的吸收量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高,150min后进入平台期;photofrin-Ⅱ在SHEE细胞和SHEEC细胞内可保持较高水平15~30min,然后迅速排出。结论:光敏剂在肿瘤组织中浓集现象可能与肿瘤细胞亲和力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细胞系 SHEE SHEEC 光动力治疗 photofrin-Ⅱ
下载PDF
C-12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对食管癌转移及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笑山 单探幽 +4 位作者 高社干 曲智峰 王战会 张洛 韩晶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30-731,共2页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蛋白芯片 食管癌 转移 预后
下载PDF
Photofrin-Diomed 630-PDT对人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系SHEE及其癌变细胞系SHEEC的抑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社干 王立东 +3 位作者 冯笑山 曲智锋 单探幽 谢萱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30-733,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对光动力的敏感度,同时为体外细胞培养的光动力实验研究选择最佳光剂量和最佳光密度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人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系SHEE及其癌变细胞系SHEEC分别随机分成21组,接种24h贴壁后,在30μg/ml的光敏剂photofrin...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对光动力的敏感度,同时为体外细胞培养的光动力实验研究选择最佳光剂量和最佳光密度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人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系SHEE及其癌变细胞系SHEEC分别随机分成21组,接种24h贴壁后,在30μg/ml的光敏剂photofrin-Ⅱ溶液中孵育150min后,在15min内应用Diomed-630型激光仪给予25mW/cm2、50mW/cm2、100mW/cm23个功率密度分别照射10,20,30,50,100,150,200s,然后继续培养24h,应用缩胆囊胆素八肽(CCK-8)法检测两个细胞系的存活率。结果在photofrin-Ⅱ30μg/ml浓度条件下,相同功率密度的光动力疗法(PDT)对细胞系SHEE和SHEEC的抑制率无显著性差异;在photofrin-Ⅱ30μg/ml浓度条件下,随着光剂量的增加PDT对细胞系SHEE和SHEEC的抑制率呈增加趋势,达到2.5~3.0J/cm2后进入平台期。结论人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系SHEE及其癌变细胞系SHEEC对光动力的敏感度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肿瘤光动力治疗的靶向作用可能与肿瘤细胞对激光的敏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系SHEE 细胞系SHEEC 光动力疗法 photofrin-Ⅱ
下载PDF
12项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病程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笑山 韩晶 +5 位作者 高社干 王公平 曲智锋 单探幽 王战会 张洛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444-445,共2页
目的探讨12项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与肺癌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不同临床分期(反映病程进展)的252例肺癌患者及100例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的12种肿瘤标记物。对体检阳性者隔月复查。结果252例肺癌患者分布在各临... 目的探讨12项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与肺癌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不同临床分期(反映病程进展)的252例肺癌患者及100例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的12种肿瘤标记物。对体检阳性者隔月复查。结果252例肺癌患者分布在各临床分期中的肿瘤标志物阳性指标(其中有一项指标异常即规定为阳性)所占百分比分别为:0~Ⅰ期(28.6%),Ⅱ期(37.5%),Ⅲ期(57.5%),Ⅳ期(42.9%),不同临床分期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对照组中出现阳性6例且均为单一指标,其阳性率为6%,与各临床分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月后6例阳性者均为阴性。结论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病程的进展无指导意义,但对体检筛选癌症患者具有很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标志物 蛋白芯片
下载PDF
人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系SHEE及其癌变细胞系SHEEC的Photofrin-Diomed630-PDT损伤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社干 潘利咸 +6 位作者 王立东 冯笑山 曲智锋 单探幽 谢萱虎 贾瑞诺 宋娜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单态氧与氧化物在Photofrin-Diomed 630-PDT中的细胞毒作用机制。方法将人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系SHEE及其癌变细胞系SHEEC分别随机分成20组,接种24 h贴壁后,更换M199完全培养液为不含血清的30μg/mL的Photofrin-Ⅱ溶液100μL,孵... 目的探讨单态氧与氧化物在Photofrin-Diomed 630-PDT中的细胞毒作用机制。方法将人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系SHEE及其癌变细胞系SHEEC分别随机分成20组,接种24 h贴壁后,更换M199完全培养液为不含血清的30μg/mL的Photofrin-Ⅱ溶液100μL,孵育150 min后,即时干预组迅速更换不同浓度叠氮化钠(NaN3)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M199液,在15 min内进行光照处理,光照处理后更换M199完全培养液,继续培养24 h;持续干预组光照处理后不再更换M199完全培养液,直至24 h检测,然后应用CCK-8法检测两个细胞系各组的存活率。结果 NaN3对细胞系SHEE和SHEEC的Photofrin-Diomed 630-PDT即时干预随NaN3浓度的增加其拮抗作用也增强;NaN3对细胞系SHEE和SHEEC的Photofrin-Diomed 630-PDT持续干预表现为细胞毒副作用;SOD对细胞系SHEE和SHEEC的Photofrin-Diomed 630-PDT干预无拮抗作用,仅表现细胞毒作用。结论 NaN3对人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系SHEE和SHEEC的Photofrin-Diomed 630-PDT的即时干预,提示肿瘤PDT细胞损伤的机制可能主要为单态氧的瞬间杀伤作用,而与其他氧化剂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系 SHEE SHEEC 光动力治疗 Photofrin-Ⅱ 单态氧 叠氮化钠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孔国强 任婧 +7 位作者 孙佳春 周丹 袁小志 杨瑞娜 王新帅 单探幽 李硕果 高社干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7年第10期39-41,共3页
目的 :探索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96例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予卡培他滨(1 500 mg/m^2,bid)治疗,观察组48例予卡培他滨(1 500 mg/m^2,bid)联合奥... 目的 :探索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96例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予卡培他滨(1 500 mg/m^2,bid)治疗,观察组48例予卡培他滨(1 500 mg/m^2,bid)联合奥沙利铂(130 mg/m^2,qd)治疗,两组比较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老年进展期胃癌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经胃镜冲洗治疗食管异物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社干 宋娜莎 +5 位作者 冯笑山 王新帅 单探幽 贾瑞诺 丁凯利 王立东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56-1159,共4页
目的探讨胃镜下交替冲洗稀释碘伏、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治疗食管异物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食管异物致食管损伤的患者,36例食管损伤者给予患侧卧位交替口服0.25%的稀释碘伏和庆大霉素生理盐水(A组);36例在上述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胃镜... 目的探讨胃镜下交替冲洗稀释碘伏、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治疗食管异物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食管异物致食管损伤的患者,36例食管损伤者给予患侧卧位交替口服0.25%的稀释碘伏和庆大霉素生理盐水(A组);36例在上述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胃镜下交替冲洗0.25%的稀释碘伏和庆大霉素生理盐水(B组),分别用胃镜观察两组患者食管损伤处黏膜的愈合情况。结果①治疗后7d胃镜下观察:A组患者食管损伤处黏膜愈合有效率为69.4%,B组为8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14天观察:A组患者食管损伤处黏膜愈合有效率为94.4%,B组为100%,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治疗7d时,A组患者胸骨后疼痛有效率为72.2%,B组为91.7%,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14d时分别为91.7%和10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胃镜下交替冲洗治疗食管异物损伤,可以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异物 内镜 药物冲洗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曲智锋 冯笑山 +4 位作者 高社干 王战会 单探幽 张洛 韩晶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41-43,共3页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1例胃癌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病人30例,采用XELOX方案(奥沙利铂65mg/m2静脉滴注d1、8,卡培他滨1250mg/m2.d)分两次口服d1~15),每三周重复一次...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1例胃癌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病人30例,采用XELOX方案(奥沙利铂65mg/m2静脉滴注d1、8,卡培他滨1250mg/m2.d)分两次口服d1~15),每三周重复一次;对照组病人31例,采用FOLFOX6方案(奥沙利铂100mg/m2静脉滴注d1,亚叶酸钙400mg/m2静脉滴注2hd1,5-氟尿嘧啶400mg/m2静脉注射d1,5-氟尿嘧啶2400~3000mg/m2静脉滴注46小时),每3周重复一次,完成4周期后评价2组疗效。结果其中治疗组完全缓解(CR)2例(6.7%),部分缓解(PR)19例(63.3%),稳定(SD)4例(13.3%),进展(PD)5例(16.6%),有效(CR+PR)为21例(70.0%);对照组完全缓解(CR)1例(3.2%),部分缓解(PR)12例(38.7%),稳定(SD)4例(12.9%),进展(PD)14例(45.2%),有效(CR+PR)为13例(41.9%);治疗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可逆的外周神经毒作用,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而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是治疗晚期胃癌较好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晚期胃癌
下载PDF
12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在5种常见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笑山 曲智锋 +4 位作者 高社干 王战会 单探幽 张洛 韩晶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6年第4期322-324,共3页
目的:探讨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在5种常见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常见恶性肿瘤218例(其中肺癌51例,肝癌46例,胃癌28例,乳腺癌15例,食管癌55例,贲门癌23例)、健康体检者50例血清12种肿瘤标志物(CAl9-9、NSE... 目的:探讨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在5种常见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常见恶性肿瘤218例(其中肺癌51例,肝癌46例,胃癌28例,乳腺癌15例,食管癌55例,贲门癌23例)、健康体检者50例血清12种肿瘤标志物(CAl9-9、NSE、CEA、CA242、Ferretlng、Bet-HCG、AFP、Free-PSA、PSA、CA-125、HGH、CAl5-3)水平。结果:五种常见恶性肿瘤的阳性率为41.3%(90/218),其中肺癌阳性率为49.0%(25/51);肝癌阳性率为69.7%(32/46);胃癌阳性率为32.0%(9/28):乳腺癌阳性率为33.3%(5/15);食管癌阳性率为20.0%(11/55):贲门癌阳性率为34.8%(8/2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0%(2/50)。而且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常见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肿瘤标志物的监测。结论:多项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可以显著提高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断的敏感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蛋白芯片 常见恶性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