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立体式脾门淋巴结清扫在食管胃结合部癌根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单毓强 谢琦 +3 位作者 吴懿 金慧成 应荣超 朱玮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5-397,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胃结合部癌脾门淋巴结清扫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胃结合部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44例临床资料,其中15例原位立体式脾门淋巴结清扫(原位清扫组)、16例后入路托出式脾门淋巴结清扫(后入路清扫组)、13例脾脏切除(脾脏切除... 目的探讨食管胃结合部癌脾门淋巴结清扫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胃结合部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44例临床资料,其中15例原位立体式脾门淋巴结清扫(原位清扫组)、16例后入路托出式脾门淋巴结清扫(后入路清扫组)、13例脾脏切除(脾脏切除组),并进行比较。结果 3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1.3±29.8)、(70.5±28.8)和(73.4±32.1)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10.2±1.7)、(9.1±2.3)和(11.4±0.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分别为(4.0±0.1)、(4.3±0.2)和(3.8±0.1)h,后入路清扫组手术时间高于其他两组,脾脏切除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门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13.36%、15.01%、和14.1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能达到脾切除同样的淋巴清扫效果,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中,原位立体式脾门淋巴结清扫与后入路托出式脾门淋巴结清扫也有同样的淋巴结清扫效果,但有手术时间短、手术范围小,脾脏撕裂风险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脾门淋巴结清扫 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在肝细胞缺氧预处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单毓强 高毅 +1 位作者 王瑜 潘明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723-725,共3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在肝细胞缺氧预处理中的作用, 方法:建立体外肝细胞缺氧预处理模型,应用PKC抑制剂白屈菜季铵碱(chelerythrine chloride,CHE)和激动剂豆蔻酸佛波酰乙酯(phoro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通过检测PKC磷酸化...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在肝细胞缺氧预处理中的作用, 方法:建立体外肝细胞缺氧预处理模型,应用PKC抑制剂白屈菜季铵碱(chelerythrine chloride,CHE)和激动剂豆蔻酸佛波酰乙酯(phoro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通过检测PKC磷酸化活性,细胞存活率,同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研究PKC的作用,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和缺氧复氧组的PKC磷酸化活性(710.5±78.8)fkat/g比较,缺氧预处理组的PKC磷酸化活性(1823.7±2682)fkat/g和PKC激动剂组的PKC磷酸化活性(2541.2±326.5)fkat/g显著增高(P<0.01),肝细胞结构损伤改变较小;和缺氧预处理组比较,PKC抑制剂组相应指标呈相反的变化,PKC磷酸化活性(1088.0±89.3)fkat/g(P<0.01)。结论:肝细胞缺氧预处理细胞保护作用中,PKC通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肝细胞缺氧 预处理 细胞存活率 蛋白激酶C抑制剂 细胞保护
下载PDF
IL-17A基因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单毓强 吴懿 +4 位作者 余盼攀 朱阿考 孔文成 郑斯鑫 金慧成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73-378,共6页
探讨白介素17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预后的关系。129例研究对象纳入生存分析,分成死亡和存活两组,用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血液样本IL-17A基因SNP位点rs3748067、rs17880588基因型分布。rs3748067位点有3种基因型T/T、C/T、C/C,rs17880588位点... 探讨白介素17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预后的关系。129例研究对象纳入生存分析,分成死亡和存活两组,用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血液样本IL-17A基因SNP位点rs3748067、rs17880588基因型分布。rs3748067位点有3种基因型T/T、C/T、C/C,rs17880588位点有2种基因型A/G、G/G。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和单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发现rs3748067的基因型C/T在死亡组的分布频率较存活组高,基因型T/T和C/C在死亡组的分布频率低于存活组,两组之间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杂合型C/T基因型在存活组分布低于死亡组(OR=2.051,CI=0.016~1.420),该位点基因型杂合可能为胃癌预后的一种危险因素。rs17880588的两种基因型A/G、G/G在存活组和死亡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A基因rs3748067位点SNP与胃癌预后可能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白介素17A 基因多态性 预后
下载PDF
受体特异性骨髓干细胞诱导肝移植大鼠长期存活的研究
4
作者 单毓强 高毅 +4 位作者 刘静 张永革 张志 唐力军 李浩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807-809,812,共4页
目的研究受体特异性骨髓干细胞在大鼠移植肝中的诱导分化情况及对大鼠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雌性受体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D-hanks液组、间充质干细胞组、造血干细胞组。空白对照组仅行原位肝移植术;D-hanks液组在肝移植术后大鼠... 目的研究受体特异性骨髓干细胞在大鼠移植肝中的诱导分化情况及对大鼠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雌性受体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D-hanks液组、间充质干细胞组、造血干细胞组。空白对照组仅行原位肝移植术;D-hanks液组在肝移植术后大鼠门静脉注射D-hanks液0.5ml;间充质干细胞组在肝移植术后大鼠门静脉注射雄性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0.5ml(5×105个/mL);造血干细胞组注射骨髓造血干细胞0.5ml(5×105个/mL)。观察大鼠的中位生存时间及术后60dSry基因原位杂交和白蛋白免疫组化双标检测观察骨髓干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间充质干细胞组、造血干细胞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大于180d、102d,较空白对照组、D-hanks液组明显延长(P<0.05);间充质干细胞组又较造血干细胞组明显延长(P<0.05);间充质干细胞组、造血干细胞组Sry基因原位杂交和白蛋白免疫组化双标检测呈阳性,且双阳性细胞百分率间充质干细胞组高于造血干细胞组(P<0.05)。结论受体特异性骨髓干细胞能诱导大鼠肝移植术后长期存活,并能在移植肝的环境中诱导分化为肝细胞,表达白蛋白,并逐渐替代移植肝本身的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在移植肝内诱导分化为肝细胞并替代的能力较强;移植的肝脏被受体特异性骨髓干细胞分化来的肝细胞替代,是大鼠长期存活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移植 受体特异性骨髓干细胞 长期存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中的分化研究
5
作者 单毓强 罗亮 +4 位作者 金慧成 吴懿 蔡阳 贾忠 封光华 《浙江医学教育》 2013年第6期39-41,45,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胰腺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向内皮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SAP组、MSC组、MSC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胰腺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向内皮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SAP组、MSC组、MSC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组。检测MSC向内皮细胞分化的转化率、血清白介素IL-10的浓度以及淀粉酶的含量。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转化率上升,血清白介素IL-10的浓度升高,血清淀粉酶的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向内皮细胞进行分化,修复胰腺损伤。加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提高MSC向内皮细胞分化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内皮细胞
下载PDF
引起排斥反应模型肝移植大鼠生存时间延长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刘静 高毅 +4 位作者 汪爽 孙尔维 张志 单毓强 钟世镇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374-1376,共3页
目的 查找肝移植大鼠肝移植生存期明显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用来自不同单位SD大鼠和同一单位的Wistar大鼠 ,分A ,B ,C组行Wistar至SD的大鼠原位肝移植 ,观察受鼠的术后第 7天肝病理、生存期。结果 A ,C组病理示重度急性排斥反应 ... 目的 查找肝移植大鼠肝移植生存期明显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用来自不同单位SD大鼠和同一单位的Wistar大鼠 ,分A ,B ,C组行Wistar至SD的大鼠原位肝移植 ,观察受鼠的术后第 7天肝病理、生存期。结果 A ,C组病理示重度急性排斥反应 ,生存期为 10 9d ,11 7d ;B组大鼠病理示轻度急性排斥反应 ,生存期为6 9 8d ,较A ,C组明显延长 (P =0 0 0 0 0 ,0 0 0 0 2 )。结论 B组SD大鼠基因发生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生存期 肝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延长 病理 生存时间 结论 目的 单位
下载PDF
HGF+FGF4体外定向诱导人骨髓来源的多能成体祖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特征性表型鉴定 被引量:8
7
作者 唐力军 高毅 +2 位作者 张志 李浩 单毓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73-976,共4页
目的 探索人骨髓来源多能成体祖细胞 (hMAPCs)在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 +成纤维生长因子 4 (FGF 4 )诱导下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 ,为肝组织工程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 取健康成人适量骨髓 ,采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获取单个核细胞... 目的 探索人骨髓来源多能成体祖细胞 (hMAPCs)在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 +成纤维生长因子 4 (FGF 4 )诱导下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 ,为肝组织工程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 取健康成人适量骨髓 ,采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获取单个核细胞并行贴壁培养 ,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 ,将MSCs通过CD4 5、GlyA免疫微磁珠负分选得到hMAPCs;将获取的hMAPCs用HGF(2 0ng/ml) +FGF 4(10ng/ml)进行诱导分化 ,L 0 2人肝细胞株为阳性对照 ,未加任何诱导因素的hMAPCs为阴性对照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不同诱导分化阶段细胞的ALB、AFP、CK 18、CK 19等肝细胞特征的表型变化 ,并计数阳性细胞比率 ;Westernblot检测诱导分化第 2 1天、35天后细胞的ALB表达。结果 ALB、CK 18在诱导组中基本为阳性着色 ,CK 19均为阴性着色 ,AFP仅在诱导第 7天有阳性着色。在诱导分化第 2 1天、35天 ,ALB均有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成体祖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 成纤维生长因子 细胞分化 肝细胞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在大鼠移植肝中的诱导分化 被引量:9
8
作者 孔凡东 潘明新 +2 位作者 王海澜 单毓强 高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8-470,共3页
目的研究骨髓干细胞在大鼠移植肝中的诱导分化情况及对大鼠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雌性受体大鼠随机分3组:空白对照组(A组)、D-hanks液组(B组)、骨髓干细胞组(C组)。观察大鼠的中位生存时间、肝组织病理变化,基因Sry原位杂交和甲胎蛋白免... 目的研究骨髓干细胞在大鼠移植肝中的诱导分化情况及对大鼠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雌性受体大鼠随机分3组:空白对照组(A组)、D-hanks液组(B组)、骨髓干细胞组(C组)。观察大鼠的中位生存时间、肝组织病理变化,基因Sry原位杂交和甲胎蛋白免疫组化双检测观察骨髓干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C组中位生存时间大于180d(P<0.05);C组无明显的急性排斥反应。基因Sry原位杂交阳性,并且表达甲胎蛋白。结论骨髓干细胞门静脉输注能减轻急性排斥反应,诱导大鼠肝移植术后长期存活;并能在移植肝的环境中诱导分化为肝细胞,表达甲胎蛋白,并逐渐替代移植肝本身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骨髓干细胞
下载PDF
人骨髓来源的多能成体祖细胞分离纯化及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唐力军 高毅 +3 位作者 李浩 单毓强 姜晓丹 柳晓秋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5-87,i003,共4页
目的:建立体外分选纯化人多能成体祖细胞(multipotentadultprogenitorcillsfrombonemarrow,MAPCs)的方法,用自行配制的细胞培养基对MAPCs进行体外培养,了解其生长、增殖特性。方法:取健康志愿者适量骨髓后采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获取单... 目的:建立体外分选纯化人多能成体祖细胞(multipotentadultprogenitorcillsfrombonemarrow,MAPCs)的方法,用自行配制的细胞培养基对MAPCs进行体外培养,了解其生长、增殖特性。方法:取健康志愿者适量骨髓后采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获取单个核细胞,对单个核细胞行贴壁培养后,将获取的骨髓贴壁细胞通过CD45,Gly-A免疫微磁珠负分选,流式细胞仪鉴定分选后细胞纯度;培养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对传代到不同阶段的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分析,初步了解MAPCs在培养、增殖过程中的免疫学稳定性。结果:①通过免疫磁性分离(magneticactivatedcellsorting,MACS)分选,平均每1×109L骨髓贴壁细胞可分选出约(5.1±2.8)×107L数量级的-1-1MAPCs,分选前后细胞活力分别为96.7±1.7)%和96.0±2.4)%,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用自制的培养基培养分选后的MAPCs,细胞生长良好,最长传代到第16代。③流式细胞仪分析获取的CD45-,Gly-A细胞纯度-大于98%;流式细胞仪分析传代第4,8,12代MAPCs,CD45-,Gly-A细胞-纯度大于98%。结论:①CD45,Gly-A免疫微磁珠负分选可从骨髓细胞中分选出高纯度的MAPCs。②自行研制的人MAPCs培养基能成功体外培养MAP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能干细胞 干细胞/分离和提纯 细胞培养
下载PDF
胆囊管打结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年根 单毓强 +1 位作者 姚斌伟 钱小权 《武警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腔内打结技术在处理胆囊管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600例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行打结法处理胆囊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行钛夹法处理胆囊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处理胆囊管手... 目的探讨腹腔镜腔内打结技术在处理胆囊管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600例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行打结法处理胆囊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行钛夹法处理胆囊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处理胆囊管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右上腹异物感发生率。结果A组处理胆囊管手术时间明显延长,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右上腹异物感发生例数高于A组。结论无钛夹腔内打结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异物感少,无钛夹留置体内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管 打结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加动员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保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项爱斋 蔡阳 +5 位作者 封光华 陆贝 单毓强 贾忠 杨祺俊 方欣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4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和干细胞动员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L-精氨酸制备大鼠SAP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骨髓干细胞移植组(MSC)、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G-CSF)及MSC+G-CSF组(n=48)...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和干细胞动员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L-精氨酸制备大鼠SAP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骨髓干细胞移植组(MSC)、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G-CSF)及MSC+G-CSF组(n=48),各组再按术后不同观察时间段分为12、24、48、72h亚组(n=12)。MSC组造模后6h经股静脉注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2ml,G-CSF组造模前连续3天皮下注入G-CSF 40μg/kg,MSC+G-CSF组则联合应用,假手术组仅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在术后相应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的死亡率,观察胰腺病理改变并评分,测定Bax蛋白水平和细胞凋亡指数,检测血清中TNF-α、IL-6、AMY、CRP含量,用方差分析比较各治疗组间的指标差异。结果各治疗组48h前未见死亡,72h死亡率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胰腺病理变化较模型组减轻;治疗组各时间点Bax蛋白水平和凋亡指数均较模型组增高(P<0.05),MSC+G-CSF组48、72h凋亡指数及24、48,72h Bax蛋白含量与MSC和G-CSF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各治疗组血清TNF-α、IL-6、AMY、CRP含量24h/48h后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MSC+G-CSF组48h/72h各指标与MSC组和G-CSF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MSC组与G-CSF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自体骨髓MSC移植与动员能有效保护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大鼠胰腺的损伤,可能与MSC的抗炎症及促进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胰腺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胃癌全胃切除患者围术期两种免疫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琦 金慧成 +2 位作者 贾忠 居同法 单毓强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484-487,共4页
目的比较胃癌全胃切除患者围术期两种免疫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接受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围术期免疫营养(PIN)组60例,术前5d给予肠外免疫营养支持治疗,术后早期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治疗1周;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EIN)组60... 目的比较胃癌全胃切除患者围术期两种免疫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接受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围术期免疫营养(PIN)组60例,术前5d给予肠外免疫营养支持治疗,术后早期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治疗1周;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EIN)组60例,仅在术后早期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7、10天营养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氮平衡)、免疫功能指标(IgG、IgA、IgM、CD3^+、CD4^+、CD4^+/CD8^+)的情况及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PIN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在提高患者营养指标,纠正免疫功能指标等方面较EIN组有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PIN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EIN组(P<0.05)。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患者围术期应用免疫营养支持治疗较单纯术后早期应用,更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纠正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全胃切除 免疫营养 围术期
下载PDF
严重肝脏损伤大出血5例行肝周填塞法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利锋 姚年根 单毓强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严重肝脏损伤行肝周填塞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5年7月行肝周填塞法处理的5例严重肝脏损伤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除1例出院时伴有右侧胸腔积液,无1例发生胆瘘、胆道出血或肝脓肿。结论肝... 目的观察严重肝脏损伤行肝周填塞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5年7月行肝周填塞法处理的5例严重肝脏损伤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除1例出院时伴有右侧胸腔积液,无1例发生胆瘘、胆道出血或肝脓肿。结论肝周填塞法是处理严重肝脏损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肝脏损伤 肝周填塞法
下载PDF
白藜芦醇调控miR-409-3p/FKBP14抑制胃癌细胞BGC823恶性进程
14
作者 吴懿 朱阿考 +2 位作者 单毓强 应荣超 金慧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9期968-975,共8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调控miR-409-3p/FKBP14对胃癌(gastric cancer,GC)细胞恶性生物学进程的影响。方法:CCK-8实验研究RES对BGC823细胞活性的影响;qRT-PCR检测RES对miR-409-3p表达的调控;EdU实验研究RES对BGC823细胞增...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调控miR-409-3p/FKBP14对胃癌(gastric cancer,GC)细胞恶性生物学进程的影响。方法:CCK-8实验研究RES对BGC823细胞活性的影响;qRT-PCR检测RES对miR-409-3p表达的调控;EdU实验研究RES对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研究RES对BGC82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iR-409-3p对FKBP14表达的调控。结果:RES(>200μmol/L)能够显著抑制BGC823细胞活性。RES通过上调miR-409-3p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FKBP14是miR-409-3p的靶基因,RES能够通过上调miR-409-3p抑制胃癌细胞中FKBP14的表达。过表达FKBP14后减弱RES的抑癌作用。结论:RES可通过调控miR-409-3p/FKBP14信号通路在胃癌中发挥肿瘤抑制作用,RES有应用于临床胃癌治疗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胃癌 miR-409-3p
下载PDF
同时性多原发性大肠癌12例分析
15
作者 沈伟敏 单毓强 +1 位作者 贾忠 封光华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1376-1377,共2页
多原发大肠癌的发病率为2%~5%,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临床尤为少见。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12例,现报道并分析如下。
关键词 多原发性大肠癌 同时性 多原发大肠癌
下载PDF
小肠CT对高龄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周春华 单毓强 +1 位作者 朱玮 金慧成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6期602-603,F0003,共3页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高龄急性肠梗阻患者在临床越来越常见。衰老、器官功能下降及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使患者病情往往比较复杂和危重。因此,术前准确判断这类患者梗阻部位和病因对正确处理有着重要指导作用。腹部立位...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高龄急性肠梗阻患者在临床越来越常见。衰老、器官功能下降及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使患者病情往往比较复杂和危重。因此,术前准确判断这类患者梗阻部位和病因对正确处理有着重要指导作用。腹部立位或侧卧位X线平片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但其诊断结果常常是不确定,甚至是混乱的。其对梗阻原因及是否存在绞窄更是难以作出正确判断。随着CT扫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多层螺旋CT在消化道空腔脏器疾病的诊断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梗阻 高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抑肽酶致过敏性休克1例
17
作者 朱利锋 姚年根 单毓强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263-263,F0004,共2页
关键词 抑肽酶 过敏性休克
下载PDF
个体化护理在内镜下胆汁引流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莉 单毓强 马宽生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6期93-95,共3页
目的提高患者内镜下胆汁引流术后护理效果,推动个体化护理模式推广程度。方法对2009年9月~2012年4月在我院行胆汁引流术的88例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资料中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个体化护理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4例,总... 目的提高患者内镜下胆汁引流术后护理效果,推动个体化护理模式推广程度。方法对2009年9月~2012年4月在我院行胆汁引流术的88例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资料中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个体化护理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4例,总结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 88例患者置管成功86例(成功率97.7%),2例患者因肝门部狭窄严重,导丝未能顺利通过而置管失败。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总有效率:个体化护理组97.3%,对照组86.4%,P<0.01。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个体化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3.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29.5%,P<0.01。结论内镜辅助下行胆汁引流术操作简单易行,无明显并发症,且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对胆汁引流术患者行个体化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程度与提高患者配合程度,提高最终护理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引流术 内镜 个体化护理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方赐 周淋魄 +1 位作者 孔文成 单毓强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5期113-117,121,共6页
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是结直肠癌的潜在治疗靶点,以肠道微生物为主要靶点的治疗策略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本文对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进行综述,旨在为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 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是结直肠癌的潜在治疗靶点,以肠道微生物为主要靶点的治疗策略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本文对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进行综述,旨在为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结直肠癌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友雷 孔文成 +3 位作者 朱阿考 尹光 金慧成 单毓强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8期1399-1401,共3页
目的 比较研究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短期疗效,探讨不同术式各自的优劣,择优应用于合适患者.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行TLDG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四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包括性别、... 目的 比较研究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短期疗效,探讨不同术式各自的优劣,择优应用于合适患者.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行TLDG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四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营养风险筛查(NRS)、麻醉风险评分(ASA)、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指标,包括术后镇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R-Y组比较,毕-Ⅰ组、毕-Ⅱ组、uncut R-Y组术中吻合时间低于R-Y组(P〈0.05),闭合器使用个数少于R-Y组(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与毕-Ⅰ组比较,毕-Ⅱ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显著低于毕-Ⅰ组(P〈0.01),R-Y组发生吻合口狭窄显著低于毕-Ⅰ组(P〈0.01),毕-Ⅱ组术后发生胆汁反流显著高于毕-I组(P〈0.01);与毕-Ⅱ组比较,R-Y组、uncut R-Y组发生胆汁反流显著低于毕-Ⅱ组(P〈0.01),R-Y组、uncut R-Y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毕-Ⅱ组(P〈0.05).随访3-12个月,均未发现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TLDG的四种手术方式是安全、可行的.这四种手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单从疗效分析,Roux-en-Y手术可以克服毕-I手术胃肠吻合口张力大引起吻合口瘘和毕-Ⅱ手术胆汁反流的难点,uncut Roux-en-Y手术具有Roux-en-Y手术的优点,且吻合时间短,经济实用,也是一个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镜 远端胃切除术 胃肠吻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