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景观格局与地表水环境质量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
作者 赵军 杨凯 +1 位作者 邰俊 单福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180-3189,共10页
区域景观格局对地表水环境具有重要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区域景观格局与地表水水质之间的关系开展了大量研究。在系统梳理景观格局与水质关系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基础上,综合国内外文献探讨了水化学离子、常规污染物、营养... 区域景观格局对地表水环境具有重要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区域景观格局与地表水水质之间的关系开展了大量研究。在系统梳理景观格局与水质关系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基础上,综合国内外文献探讨了水化学离子、常规污染物、营养物、重金属、有机物、水生生物,直至当前的河流健康等各类水环境指标对景观格局的响应程度,以及景观格局影响水环境的尺度效应问题。当前研究存在划定流域边界未能严格避免流域嵌套及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选择景观格局变量尚未充分重视空间结构和水文地貌因素、数据分析技术多限于半定量分析等问题,尝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提出国内研究的发展方向,指出在关注研究区域的流域边界是否明确和点源污染是否得到控制两个理论前提基础上,进一步根据非点源污染物在景观格局中的累积和迁移转化行为特征,进行相应的土地利用景观分类将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基础性工作,提出了将景观格局与过程关系理论应用于城市面源污染调控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非点源与目标水体的空间位置关系、不透水面和透水面的空间格局关系、区域不透垫面比例是否存在阈值,以及设置透水面的最佳空间尺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水质指标 梯度分析 非点源污染 不透水面
下载PDF
平原河网地区河流曲度及城市化响应 被引量:29
2
作者 赵军 单福征 +1 位作者 杨凯 吴阿娜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1-637,共7页
河流曲度是河流平面形态的重要表征指标,以平原河网地区典型区域——上海为例,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中心城区高密度河网的河流曲度特征,诊断了近60年以来快速城市化对区域河网及河流曲度的影响。研究认为:①近60年来上海中心城区河网密度... 河流曲度是河流平面形态的重要表征指标,以平原河网地区典型区域——上海为例,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中心城区高密度河网的河流曲度特征,诊断了近60年以来快速城市化对区域河网及河流曲度的影响。研究认为:①近60年来上海中心城区河网密度下降幅度达67.22%,高强度人类活动导致区域河网水系分枝结构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反;②平原河网地区是顺直型河流的典型发育区域,研究初期上海中心城区顺直型河流占85.40%,进一步分析表明曲度小于1.1的河流比例高达70.57%,河流形态接近于直线型;③上海中心城区消亡河流以顺直型为主,其消亡速率约为较高曲度河流的12倍,采用加权平均曲度指标描述区域河网萎缩对河流曲度的影响具有更好的直观性和科学性;④上海城市河流综合整治实践中,工程水利的倾向性强于生态水利,60.9%的河流整治项目开展了裁弯取直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曲度 河流健康 城市化 平原河网地区 上海
下载PDF
上海生活垃圾理化性质演变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兼论垃圾分类的影响
3
作者 葛佳音 吴冰思 +6 位作者 单福征 贾悦 黄景能 姚沛帆 刘艺璇 赵军 钱光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95-1201,1207,共8页
生活垃圾受到社会经济因素驱动,其理化性质不断变化,并影响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的建设规模和运行参数。大多城市缺少持续数十年的监测统计资料,国内外文献较少报道垃圾理化性质的历史演变及预测研究。在回顾1990—2018年上海生活垃圾理化... 生活垃圾受到社会经济因素驱动,其理化性质不断变化,并影响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的建设规模和运行参数。大多城市缺少持续数十年的监测统计资料,国内外文献较少报道垃圾理化性质的历史演变及预测研究。在回顾1990—2018年上海生活垃圾理化性质的长时间序列数据基础上,建立了灰色预测与径向基函数(BR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上海2019—2030年的生活垃圾理化性质,并与国内外30个城市比较。结果表明:(1)近30年来上海生活垃圾厨余类占比(基于干基总固体质量计算)从82.72%降低至54.78%,纸类和橡塑类占比上升;容重和含水率呈下降趋势,而低位发热量则表现为明显上升趋势。(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关键影响因素,与厨余类占比呈负相关性,而与纸类和橡塑类占比呈正相关性。(3)在垃圾不分类情景下,上海2019—2030年的厨余类占比将从52.74%下降至44.24%,纸类和橡塑类占比呈上升趋势。在垃圾分类情景下,纸类和橡塑类占比将分别上升至37.20%和44.67%。此外,预测结果与基于上海和国内外城市混合数据的预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对全国新一轮生活垃圾的分类、收运、处理处置规划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影响因素 理化性质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预测
下载PDF
制革电镀业基地的多元污染减排机制与实证——以温州鹿城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范茂水 单福征 赵军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1年第1期60-63,共4页
污染减排是动态减排不仅要削减已有污染排放量,又削减新增的污染排放量,因此要从源头控制污染产生,加大落后产业淘汰力度,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推进工程减排。通过对制革电镀行业进行剖析,探讨了制革行业的污染治理,尝试建立基于结构... 污染减排是动态减排不仅要削减已有污染排放量,又削减新增的污染排放量,因此要从源头控制污染产生,加大落后产业淘汰力度,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推进工程减排。通过对制革电镀行业进行剖析,探讨了制革行业的污染治理,尝试建立基于结构减排、布局减排、管理减排和工程减排的多元污染减排机制,并选取鹿城区污染减排工作进行案例分析,实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减排机制 制革电镀业 鹿城区
下载PDF
深圳市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标准体系研究——以环境卫生行业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单福征 肖瑸 冯蒂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4期166-168,168,共3页
通过分析深圳市环境卫生标准化现状,按照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建设目标,构建了深圳市环境卫生标准体系框架,并提出了待编制的标准目录清单和保障机制。
关键词 最干净城市 环境卫生 标准体系研究 深圳市
下载PDF
张江高科技园区快速工业化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
6
作者 刘秋霞 刘扬 +1 位作者 单福征 赵军 《上海环境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82-86,共5页
为探索快速工业化进程对土地利用方式及景观格局产生的影响,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1989年和2013年2个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判读,定量分析24 a来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并结合景观分析软件Frags... 为探索快速工业化进程对土地利用方式及景观格局产生的影响,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1989年和2013年2个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判读,定量分析24 a来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并结合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对其景观格局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张江高科技园区在工业化进程中,各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变化及其相互转化程度非常剧烈,89.3%的农业用地萎缩,其中转变为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导变化类型。(2)斑块数量和最大斑块指数减少,边界密度降低,区域破碎化程度减弱,优势斑块对景观格局控制作用减小;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上升,景观格局趋于均质稳定化;蔓延度降低,斑块聚合度上升,各景观斑块团聚式分布趋势明显,连通性增强。结论:快速工业化对区域景观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园区生态格局需要进一步优化,加强生态风险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景观格局 生态风险 张江高科技园区 上海市
下载PDF
南京市餐厨垃圾收运处置现状与资源化利用对策
7
作者 单福征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第3期164-165,共2页
随着南京城市快速发展,餐饮业规模不断扩大,餐厨垃圾大量产生,给居民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本文通过对南京市餐厨垃圾收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南京市实际情况,提出"相对集中与就地处置"相结合,多种处置工艺... 随着南京城市快速发展,餐饮业规模不断扩大,餐厨垃圾大量产生,给居民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本文通过对南京市餐厨垃圾收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南京市实际情况,提出"相对集中与就地处置"相结合,多种处置工艺并存的处置模式,将有效提高南京市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收运处置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上海郊区快速工业化的土地利用及碳排放响应——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例 被引量:17
8
作者 单福征 於家 +1 位作者 赵军 钱光人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00-1607,共8页
高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加快了大城市郊区传统农业用地向工业及其他非农用地的转变,进而影响整个区域的碳源/碳汇和碳排放。基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1989年、2000年、2006年和2009年等四期土地利用数据,定量分析近20年来该区域土地利用变... 高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加快了大城市郊区传统农业用地向工业及其他非农用地的转变,进而影响整个区域的碳源/碳汇和碳排放。基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1989年、2000年、2006年和2009年等四期土地利用数据,定量分析近20年来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空间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张江高科技园区在工业化进程中,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及其相互转化程度非常剧烈,89.3%的农业用地萎缩,其中转变为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等为主导变化类型,占所有变化面积的27.98%和19.01%;②区域工业用地扩张所带来的碳排放量显著增加,2009年碳排放量为82.018万t,而由于耕地等碳汇面积持续减少,碳吸收量仅为0.569万t,由此造成的碳赤字达906km2,相当于园区面积的36.24倍,是整个浦东新区面积的1.7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工业化 土地利用 多度 重要度 碳排放 张江高科技园区
原文传递
河网城市不透水面的河流生态系统响应:方法论框架 被引量:7
9
作者 赵军 单福征 +1 位作者 许云峰 钱光人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2-393,共12页
河网城市不透水面快速扩展,已成为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理解掌握区域不透水面与河流生态系统之间的压力响应关系十分必要。以国外研究为重点,从不透水面的识别技术方法、流域不透水面与河流生态系统状况之间的压力响应关系... 河网城市不透水面快速扩展,已成为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理解掌握区域不透水面与河流生态系统之间的压力响应关系十分必要。以国外研究为重点,从不透水面的识别技术方法、流域不透水面与河流生态系统状况之间的压力响应关系、不透水面在流域土地利用规划调控和河流管理应用等三个方面,回顾了不透水面研究的主要进展,特别对不透水面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阈值效应进行了较细致梳理。从研究区域、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决策应用等四个方面,讨论了当前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结合河网地区较为特殊的水文地貌特点,提出了河网城市开展相关研究的主要任务,认为必须解决的若干关键技术方法问题包括:不透水面实地调查方法及与有效不透水面转换、汇水单元及其多尺度体系、压力响应体系构建,以及数据分析技术方法等。最后以上海地区为案例,分析了河岸带尺度上的不透水面与河流生态系统之间的压力响应关系。这一研究体系框架试图为相关实证研究提供可实际操作的方法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河流生态系统响应 河网城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