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上蠲痛汤联合颈七针治疗颈性头痛临床研究
1
作者 南敏敏 赵文龙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观察清上蠲痛汤联合颈七针治疗颈性头痛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用清上蠲痛汤,观察组加用颈七针疗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PQ评分、VA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目的:观察清上蠲痛汤联合颈七针治疗颈性头痛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用清上蠲痛汤,观察组加用颈七针疗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PQ评分、VA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上蠲痛汤联合颈七针治疗颈性头痛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头痛 清上蠲痛汤 颈七针
下载PDF
七味葡萄散对哮喘模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马玮玮 张林军 +5 位作者 牛雄伟 周彤 李婷 南敏敏 姜现瑞 王锦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55-58,共4页
目的研究七味葡萄散(QWPTS)对哮喘模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用卵清蛋白致敏Wistar大鼠的方法建立哮喘模型,按体重均一原则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QWPTS低、中、高剂量组。光镜... 目的研究七味葡萄散(QWPTS)对哮喘模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用卵清蛋白致敏Wistar大鼠的方法建立哮喘模型,按体重均一原则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QWPTS低、中、高剂量组。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中ACTH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哮喘模型组大鼠肺泡壁结构受损、增厚,支气管腔狭窄,黏膜上皮细胞脱落,支气管壁和肺泡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QWPTS低剂量组肺组织未见明显的病理损伤,QWPTS中剂量组肺组织的损伤较哮喘模型组轻,QWPTS高剂量组较哮喘模型组重。哮喘模型组血浆ACTH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WPTS低、中、高剂量组的血浆ACTH水平高于哮喘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WPTS低、中、高剂量组的血浆ACTH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WPTS可减轻哮喘模型大鼠的气道损伤,提高哮喘模型大鼠血浆ACTH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味葡萄散 哮喘模型大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影响
下载PDF
小针刀联合中药热敷治疗颈肩肌筋膜炎临床研究
3
作者 赵文龙 南敏敏 《光明中医》 2023年第22期4424-4426,共3页
目的 观察小针刀联合中药热敷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在开封市中医院治疗的64例颈肩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比... 目的 观察小针刀联合中药热敷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在开封市中医院治疗的64例颈肩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AS评分、NDI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针刀联合中药热敷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痹 颈肩肌筋膜炎 小针刀疗法 中医外治疗法 中药热敷疗法
下载PDF
加减木防己汤对缺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肌浆网Ca^(2+)-ATP酶及心肌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许琳 龚一萍 +3 位作者 唐海林 沈炜毅 许晓丽 南敏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20-2224,I0019,共6页
目的:探讨加减木防己汤对缺血性心力衰竭(ischemic heart failure IHF)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冠脉结扎法制备IHF模型,选取6只为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西药组(6只... 目的:探讨加减木防己汤对缺血性心力衰竭(ischemic heart failure IHF)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冠脉结扎法制备IHF模型,选取6只为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西药组(6只)、中药高剂量组(6只)、中药中剂量组(6只)及中药低剂量组(6只)5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1.0 m L/(100 g·d)纯净水灌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8、4、2g/m L)分别予等体积加减木防己汤灌胃;西药组予5 mg/(100 g·d)卡托普利灌胃,持续4周。心脏超声、血浆TNF-α、AngⅡ、IL-6、ET-1浓度测定及免疫组化测SERCA2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射血分数(EF)、实际面积和IOD阳性指数明显降低(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左室后壁厚度(LVPWD)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对照组、中药低、中、药高剂量组EF明显升高(P<0.05),中药低、中、高剂量组LVS明显下降(P<0.05);中药3组室间隔厚度(IVSD)、LVPWD无明显改变(P>0.05),中药高剂量组实际面积明显升高(P<0.05),中药中剂量组IOD阳性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西药对照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EF明显升高(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LVS明显下降(P<0.05),中药3个剂量组实际面积和IOD阳性指数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西药和中药均能改善大鼠心功能,主要表现为对收缩功能改善;中高剂量中药在改善收缩功能方面优于西药;中高剂量中药能显著增加心肌SERCA2a含量,但中药未能改善心肌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木防己汤 缺血性心力衰竭 CA2+-ATP酶 心肌重构
原文传递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许晓丽 龚一萍 南敏敏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1-83,共3页
血瘀证是临床中常见证型之一,中西医都有着成熟的诊断标准,然而还有一些特殊诊法散在大量古代文献中,对于完善和丰富血瘀证的诊断有着临床指导和参考意义。这些特殊诊法,多是基于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本文就这些特殊诊法略作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 血瘀证 特殊诊法 临床诊断 爪甲诊法 耳诊 虚里诊法 腭黏膜诊法 鱼际络脉诊法
下载PDF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心律失常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南敏敏 龚一萍 许晓丽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88-90,共3页
肝郁气滞型心律失常在临床很常见,导师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其疗效机制在于中医藏象理论认为心与肝生理关系密切,病理相互影响,而肝郁气滞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且小柴胡汤具有疏畅气机、通利三焦、宣通内外、条达上下、扶正祛邪... 肝郁气滞型心律失常在临床很常见,导师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其疗效机制在于中医藏象理论认为心与肝生理关系密切,病理相互影响,而肝郁气滞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且小柴胡汤具有疏畅气机、通利三焦、宣通内外、条达上下、扶正祛邪、调整脏腑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郁气滞 心律失常 小柴胡汤
原文传递
心律失常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相关研究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南敏敏 龚一萍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9-21,共3页
目的选择临床比较常见的心气虚证,心脉瘀阻证及气虚血瘀证的心律失常患者,观察其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变化,探讨心率变异性与这三种不同证型之间的关系和意义,为心律失常中医证型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的心电图参数。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心... 目的选择临床比较常见的心气虚证,心脉瘀阻证及气虚血瘀证的心律失常患者,观察其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变化,探讨心率变异性与这三种不同证型之间的关系和意义,为心律失常中医证型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的心电图参数。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心气虚证30例,心脉瘀阻证30例,气虚血瘀证30例,记录入选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和频域指标。结果心率变异性呈心脉瘀阻证组>气虚血瘀证组>心气虚证组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率变异性(HRV)与心律失常的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关系密切,且与临床疾病进展程度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性(HRV) 心气虚证 气虚血瘀证 心脉瘀阻证
原文传递
针刺联合海桐皮汤熏蒸治疗颈性失眠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南敏敏 赵文龙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6期926-928,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海桐皮汤熏蒸治疗颈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用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组用针刺联合海桐皮汤熏蒸。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NPQ、PSQI评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海桐皮汤熏蒸治疗颈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用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组用针刺联合海桐皮汤熏蒸。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NPQ、PSQI评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海桐皮汤熏蒸治疗颈性失眠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失眠 针刺 海桐皮汤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文龙 南敏敏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10期1218-121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两组均用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组加用针灸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证总有效率高于虚证(P<0.05)。结论...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两组均用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组加用针灸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证总有效率高于虚证(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西医结合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