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中草药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Ⅰ:临床试验设计和方法学(英文) 被引量:37
1
作者 卞兆祥 李幼平 +6 位作者 David MOHER Simon DAGENAIS 刘良 吴泰相 缪江霞 关家伦 宋丽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20-129,共10页
目的:通过对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及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探讨如何提高中草药临床试验的质量。方法:文献检索2005年7月前发表于Cochrane图书馆的中草药系统评价共11篇,包含167个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修订版C... 目的:通过对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及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探讨如何提高中草药临床试验的质量。方法:文献检索2005年7月前发表于Cochrane图书馆的中草药系统评价共11篇,包含167个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修订版CONSORT声明9项指标以及中草药剂型及质量控制标准指标。结果:所有167个临床试验都含有试验目的、方法、第1结局指标、统计学方法及中药剂型;其中163(97.6%)个临床试验说明了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只有26(15.6%)个临床试验说明了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只有14(8.4%)个临床试验详细说明了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4(2.4%)个临床试验提及了随机分配隐藏;绝大部分的临床试验(86.8%)属于开放性的,只有13.2%的临床试验采用了盲法设计;只有1个临床试验在试验前进行了样本含量的计算;在中草药剂型方面,45.5%的临床试验使用的是汤剂或中药茶包,只有1个临床试验提及了制剂的质量控制。在167个临床试验中,所有质量评价指标的涉及率只有36.0%。结论:现阶段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还很低。建议:(1)试验设计者及实施者必须接受正规的临床试验基础知识的培训;(2)推荐采用临床试验设计流程图,逐一解决临床试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3)在方案正式实施前进行预试验,并根据预试验的结果对临床试验设计方案进行调整;(4)对临床试验设计的最终方案进行注册登记,并预先发表(最好是网上发表)临床试验设计方案;(5)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特别是与对中医药研究感兴趣的国际知名学术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以提高中草药临床研究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中草药 方法学 质量评价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反思 被引量:48
2
作者 卞兆祥 商洪才 +2 位作者 吴泰相 李幼平 张伯礼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2期116-121,共6页
中药注射剂是一类主要在中国大陆地区临床实践中被广泛使用的重要新药。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报告备受关注,甚至有专家提出禁止使用中药注射剂。对此,我们认为应该认真研究,正确对待。我们建议,首先应明晰不... 中药注射剂是一类主要在中国大陆地区临床实践中被广泛使用的重要新药。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报告备受关注,甚至有专家提出禁止使用中药注射剂。对此,我们认为应该认真研究,正确对待。我们建议,首先应明晰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概念,以助于鉴别安全性事件;其次,提高中药注射剂注册和审批要求,加强基础研究,更加重视中药注射剂的循证研发和审批;第三,加强中西药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第四,明细中药注射剂审批机构、生产企业、医生和患者的法律责任;第五,加强对卫生保健人员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培训;第六,加强监控中药注射剂使用说明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不良事件 反思
下载PDF
提高中草药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Ⅱ:对照组设计(英文) 被引量:24
3
作者 卞兆祥 David MOHER +4 位作者 Simon DAGENAIS 李幼平 刘良 吴泰相 缪江霞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如何选择对照组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对Cochrane图书馆发表的关于中草药治疗2型糖尿病系统评价中所包含的66个临床试验进行对照组设计的评价分析,探讨如何提高中草药临床试验中对照组设计的质量。方法:文献... 目的:如何选择对照组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对Cochrane图书馆发表的关于中草药治疗2型糖尿病系统评价中所包含的66个临床试验进行对照组设计的评价分析,探讨如何提高中草药临床试验中对照组设计的质量。方法:文献检索2005年7月前发表于Cochrane图书馆且纳入临床试验最多的系统评价——中草药治疗2型糖尿病系统评价中的66个临床试验,分析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在对照组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果:在66个临床试验中,所采用的对照组包括安慰剂组、阳性药物组及空白对照组等,但在临床试验设计中则并未说明对照组的选择理由;其中27个临床试验采用中、西药结合与西药疗效的比较;24个临床试验采用中药与西药疗效的比较;5个临床试验采用中药与安慰剂疗效的比较;3个临床试验比较了中、西药结合与西药合安慰剂治疗的疗效;3个临床试验比较了中、西药结合与其他中药治疗的疗效;中药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药合安慰剂治疗与西药合安慰剂治疗的比较则各为1个临床试验;另有1个临床试验采用了中药分别与中、西药结合,西药以及安慰剂的比较;有1个试验则采用了中药分别与西药及中、西药结合的比较。结论:基于不同的临床试验目的选择对照组是进行对照组设计的根本依据。建议:(1)研究者与设计者必须正确理解对照组选择的重要意义;(2)对照组的选择必须以试验设计目的为基础;(3)选择阳性药物对照组必须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该阳性药物的疗效,同时必须遵照推荐方法使用阳性药物;(4)必须确保安慰剂所含成分为惰性成分,对所研究疾病无任何治疗作用,且在色、泽、味、形等方面尽可能与试验药物一致;(5)空白对照组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伦理道德因素,且不会因为非盲法评估而对结局评估产生任何偏倚;(6)在对慢性、稳定性疾病进行的研究中,交叉对照试验常较随机对照试验更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中草药 方法学 质量评价 对照组
下载PDF
提高中草药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Ⅳ:采用修改后的CONSORT条目评价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质量(英文) 被引量:21
4
作者 卞兆祥 David MOHER +6 位作者 Simon DAGENAIS 李幼平 吴泰相 刘良 缪江霞 宋丽 张慧敏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33-242,共10页
目的:以Cochrane图书馆中有关中草药治疗2型糖尿病系统评价中的66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为基础,分析在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质量.方法:文献检索2005年7月前发表于Cochrane图... 目的:以Cochrane图书馆中有关中草药治疗2型糖尿病系统评价中的66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为基础,分析在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质量.方法:文献检索2005年7月前发表于Cochrane图书馆的纳入随机对照试验最多的系统评价-中草药治疗2型糖尿病系统评价,共包含66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原有的CONSORT条目为基础,增加有关中医药方面的5项内容,即中医证型、组方依据、复方组成、制剂类型及质量控制.修订后的CONSORT评估表共包含63项条目,并以此为标准评估66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质量.结果:按修改后的CONSORT条目,66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总体报告率为19%~44%,中位数32%(标准差8%).结论: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总体质量较低.建议:以CONSORT条目为基础,进行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化的研究.同时建议中医药类杂志的编辑要求作者按照规范格式发表临床研究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中草药 方法学 质量评估 报告
下载PDF
恰当选择并清晰报告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测量指标(英文) 被引量:13
5
作者 卞兆祥 David Moher +5 位作者 李幼平 吴泰相 Simon Dagenais 郑颂华 李静 李廷谦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771-775,共5页
结局指标是临床医学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必要手段。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报告中,常见测量指标包括中医类指标如舌象、脉象及中医证候描述等;西医类指标如现代检验学方面的指标等。研究中测量指标的选择应充分考虑研究的性质和目的以及中医药... 结局指标是临床医学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必要手段。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报告中,常见测量指标包括中医类指标如舌象、脉象及中医证候描述等;西医类指标如现代检验学方面的指标等。研究中测量指标的选择应充分考虑研究的性质和目的以及中医药干预措施的特点,同时亦应考虑测量指标是否具有统一标准,并在主观性和客观性两方面取得平衡。为此,研究报告中应该包括:(1)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确定主要和次要结局测量指标;(2)明确定义主要和次要结局测量指标;(3)说明结局测量指标选择的依据;(4)说明结局测量指标的测量方法和标准;(5)注明提高结局测量指标的测量质量和可靠性的方法;(6)确定终止试验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中药 临床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循证医学 结果评价
下载PDF
提高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文献报告质量 被引量:10
6
作者 卞兆祥 田皓瑶 +5 位作者 高琳 商洪才 吴泰相 李幼平 张伯礼 宋丽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中药注射剂(CMI)的不良反应(ADR)/不良事件(AE)屡有发生,临床报告本身的质量直接影响读者对ADR/AE的充分了解。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N,1994~2009)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2009),获取有关鱼腥草注射剂的ADR... 目的中药注射剂(CMI)的不良反应(ADR)/不良事件(AE)屡有发生,临床报告本身的质量直接影响读者对ADR/AE的充分了解。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N,1994~2009)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2009),获取有关鱼腥草注射剂的ADR/AE报告,用自行设计的中药注射剂ADR/AE报告质量评价表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经文献检索共获得与鱼腥草注射液相关的210篇ADR/AE文献,其中ADR/AE病例报告175篇,来自ADR监测中心的报告7篇,医疗单位的综合报告28篇。评价结果发现:针对ADR/AE病例基本项目的报告很不全面,有很多与ADR/AE发生相关的关键数据缺失。结论应尽快建立中药注射剂ADR/AE报告规范;建立ADR/AE的汇报注册制度,为每一例严重中药注射剂ADR/AE独立编号注册,做到有案可查。同时,国家药监部门及期刊杂志应大力宣传ADR/AE发表规范,促进其充分使用,这样才能真正提高ADR/AE文献的质量,避免临床ADR/AE格式不规范、关键信息数据缺失等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注射液 不良反应 不良事件 报告质量
下载PDF
清晰报告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中的干预措施(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卞兆祥 David Moher +5 位作者 李幼平 吴泰相 Simon Dagenais 郑颂华 李静 李廷谦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661-667,共7页
中医药临床研究报告中,干预措施必须清晰报告,以使读者全面了解研究中所采用的干预措施的质量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按照中国国家药品与食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中药新药的分类方法,结合中药质量的控制要求,可以按照复方中药类及中药有效成分类... 中医药临床研究报告中,干预措施必须清晰报告,以使读者全面了解研究中所采用的干预措施的质量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按照中国国家药品与食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中药新药的分类方法,结合中药质量的控制要求,可以按照复方中药类及中药有效成分类进行干预措施的报告。对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类中药,具体报告的方法应包括:①名称、剂型和注册资料;②药物组成及其质量控制;③制剂程序及其质量控制;④终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控制;⑤药效和安全性的描述;⑥疗程和剂量;⑦对照组。对于中药活性成分类中药,具体报告的方法应包括:①活性成分名称;②活性成分的中药来源;③提取活性成分的方法;④活性成分在药品中的分量比例;⑤药品中的附加物料及其质量控制。此外,干预措施的详细报告,可以考虑在网络版以附件形式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中药 临床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循证医学
下载PDF
清热理气方对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卞兆祥 劳绍贤 +4 位作者 王继德 黄志新 杜标炎 杜群 苏俊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60-63,共4页
为检验清热理气方 (蒲公英 6 0g、黄连 10g、黄芩 10g、枳壳 10g、佛手 12g、炙甘草 6g)对实验性猫胃螺杆菌胃炎的治疗作用。采用复制Balb/c猫胃螺杆菌胃炎模型 ,以清热理气方大、中、小剂量 (分别为 2 6 .6g/kg、 13.3g/kg、 6 .6 5g/... 为检验清热理气方 (蒲公英 6 0g、黄连 10g、黄芩 10g、枳壳 10g、佛手 12g、炙甘草 6g)对实验性猫胃螺杆菌胃炎的治疗作用。采用复制Balb/c猫胃螺杆菌胃炎模型 ,以清热理气方大、中、小剂量 (分别为 2 6 .6g/kg、 13.3g/kg、 6 .6 5g/kg)给药 ,以三联疗法 (灭滴灵 2 .6mg、四环素 1.3mg、丽珠得乐 1.3mg)为阳性对照组 ,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每组 12只 ,给药 4周 ,末次给药 4周后观察结果。结果 :以猫胃螺杆菌根除为指标 ,清热理气方作用不如三联疗法 ;以重度炎症改善为指标 ,大剂量组优于三联疗法组 ,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清热理气方一方面可以根除猫胃螺杆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理气方 药理学 幽门螺杆菌 胃炎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肺与膀胱相通初探 被引量:6
9
作者 卞兆祥 张作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8,共2页
肺与膀胱相通出自明·李梴《医学入门·脏腑总论》,书引《脏腑疏凿论》云:“肺与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后用分清利浊,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兼用吐法”,这与《灵枢·本枢》篇“肺与大肠相合”的理论有明显的区别。探讨... 肺与膀胱相通出自明·李梴《医学入门·脏腑总论》,书引《脏腑疏凿论》云:“肺与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后用分清利浊,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兼用吐法”,这与《灵枢·本枢》篇“肺与大肠相合”的理论有明显的区别。探讨肺与膀胱相通的理论,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脏腑学说
下载PDF
规范的临床研究是中医药融入主流医学的关键 被引量:3
10
作者 卞兆祥 杨显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9-361,共3页
关键词 临床研究 中医药学 主流医学 中医现代化
下载PDF
“异病同治”辩——兼论辨证必须与辨病相结合 被引量:5
11
作者 卞兆祥 苏宝刚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62-263,共2页
本文从异病同治的使用标准——同证入手,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异病同治的缺陷,强调只有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前提下,异病同治才具有科学性,临床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异病同治 辨证论治
下载PDF
SARS后综合征的辨治 被引量:1
12
作者 卞兆祥 刘良 李敏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6-236,共1页
SARS患者出院后,仍然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包括疲乏,不耐劳累,四肢困倦,或全身肌肉松软无力;气短,或活动后气促;易汗出,或者动则汗出;咳嗽,多为干咳;胸闷不适;口苦、口干,或口淡无味,口渴;失眠,记忆力减退,和/或注意力难以集中;脱发,部分患... SARS患者出院后,仍然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包括疲乏,不耐劳累,四肢困倦,或全身肌肉松软无力;气短,或活动后气促;易汗出,或者动则汗出;咳嗽,多为干咳;胸闷不适;口苦、口干,或口淡无味,口渴;失眠,记忆力减退,和/或注意力难以集中;脱发,部分患者的脱发发生时间较迟,可于出院后1~2月出现.部分女性患者会出现月经后期、或月经量减少.舌质多偏于嫩红,苔少或苔薄少津,亦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舌苔厚腻,脉多沉细无力.这一组症状群,我们称之为"SARS后综合征(post-SARS syndr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后综合征 辨证治疗 症状
下载PDF
清热理气方治疗HP阳性胃炎脾胃郁热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卞兆祥 劳绍祥 +6 位作者 周福生 黄志新 杜标炎 崔琪珍 罗琦 欧阳宏 冯春霞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0年第6期356-357,共2页
为了进一步观察清热理气方治疗HP阳性胃炎脾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选择46例脾胃郁热证幽门螺 杆菌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三联疗法对照组。两组病人采用单盲法治疗。疗程各为4W。治疗组给 予清热理气方治疗。并在此基础上随... 为了进一步观察清热理气方治疗HP阳性胃炎脾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选择46例脾胃郁热证幽门螺 杆菌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三联疗法对照组。两组病人采用单盲法治疗。疗程各为4W。治疗组给 予清热理气方治疗。并在此基础上随证适当的加减。对照组由灭滴灵、阿莫仙、洛赛克组成。结果:对幽门螺 杆菌的根治率分别为治疗组44%、对照组61.90%,两组比较治疗组不如对照组,但统计结果无显著性意义(P >0.05)。以治疗前后炎症级别减少一个或一个以上者进行统计,治疗组中炎证的改善为84%,而三联疗法组 为61.90%,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型的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与三联疗法对照组 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总有效率的两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由此提示清热理气方是 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脾胃郁热证的有效方剂,为探讨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炎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胃炎 中医药疗法 脾胃郁热证 清热理气
下载PDF
中医药临床研究疗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0
14
作者 卞兆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4期91-95,共5页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关键在于中医药临床疗效评判标准的广泛认可和接受以及推广实施。建立完整公认的疗效评价体系和规范化的随机对照实验要求,可以大幅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质量与水平。本文就有关中医名词术语规范化、症状表述...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关键在于中医药临床疗效评判标准的广泛认可和接受以及推广实施。建立完整公认的疗效评价体系和规范化的随机对照实验要求,可以大幅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质量与水平。本文就有关中医名词术语规范化、症状表述规范化、证候诊断规范化等基础性工作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加强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防止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评价偏差,以及如何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展系统评估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疗效 评价指标 症状表述 证侯诊断
下载PDF
劳绍贤教授辨治胃脘痛经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卞兆祥 黄志新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10-12,共3页
劳绍贤教授辨治胃脘痛经验卞兆祥,黄志新劳绍贤,男,58岁,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副所长、临床研究室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脾胃专业委员会委员,... 劳绍贤教授辨治胃脘痛经验卞兆祥,黄志新劳绍贤,男,58岁,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副所长、临床研究室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脾胃专业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病机 病理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幽门螺旋菌的现代医学和中医学研究进展
16
作者 卞兆祥 劳绍贤 黄志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年第4期35-37,共3页
胃十二脂肠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尤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为多见,但是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ar Py-lori,HP)的发现为慢性胃炎的病因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举世瞩目。 自1983年Marshall首... 胃十二脂肠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尤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为多见,但是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ar Py-lori,HP)的发现为慢性胃炎的病因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举世瞩目。 自1983年Marshall首次分离出HP以来,国内外学者从基础到临床,在胃肠病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药理学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菌 消化性溃疡 中医学研究 十二指肠溃疡 现代医学 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胃泌素 HP感染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肠道菌群的变化 被引量:71
17
作者 江月斐 劳绍贤 +2 位作者 邝枣园 傅肖岩 卞兆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简称脾胃湿热证,21例)粪便中7种常见肠道细菌(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双岐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的分布变化进行观察,... 目的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简称脾胃湿热证,21例)粪便中7种常见肠道细菌(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双岐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的分布变化进行观察,并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证患者(简称脾虚证,22例)及健康人(25名)作对照。结果与健康人比较,脾胃湿热证患者肠杆菌、肠球菌明显增多(P<0.01),双岐杆菌、乳杆菌、消化球菌明显减少(P<0.01);酵母菌、拟杆菌无明显改变。与脾虚证比较,脾胃湿热证患者肠杆菌、肠球菌、双岐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明显增多(P<0.05或P<0.01),而酵母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脾胃湿热证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中医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征求意见稿) 被引量:123
18
作者 吴泰相 李幼平 +5 位作者 卞兆祥 李廷谦 李静 Simon Dagenais David Moher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601-605,共5页
1 制订中医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CONSORT for TCM)的必要性中医对疾病及其治疗的认识有别于西医,尤其中医“辨证论治”和“临证察机”的治疗原则比西医分型分类更加复杂,其临床研究因而有不同于西医的特点。但无论多么复杂,... 1 制订中医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CONSORT for TCM)的必要性中医对疾病及其治疗的认识有别于西医,尤其中医“辨证论治”和“临证察机”的治疗原则比西医分型分类更加复杂,其临床研究因而有不同于西医的特点。但无论多么复杂,随机对照试验(RCT)仍是目前公认的中医药防治性研究偏倚可能性最小的设计方案。由于中医药临床试验采用RCT方案仅约30年,试验设计还需要深人探索,试验结果报告还不规范。2005年,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对中医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主要研究者进行电话采访,调查随机方法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报告规范 临床试验 中医药
下载PDF
IBS-D肝郁脾虚型病证症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8
19
作者 赵迎盼 唐旭东 +4 位作者 卞兆祥 王凤云 杨俭勤 苏敏 王微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07-1514,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疾病―证候―症状相结合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肝郁脾虚型大鼠模型。方法 (1)模型建立方法:采用新生母子分离+慢性束缚+番泻叶灌胃法复制IBS-D肝郁脾虚型病证症结合... 目的建立一种疾病―证候―症状相结合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肝郁脾虚型大鼠模型。方法 (1)模型建立方法:采用新生母子分离+慢性束缚+番泻叶灌胃法复制IBS-D肝郁脾虚型病证症结合大鼠模型。将48只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母子分离组、束缚组、母子分离+束缚组、母子分离+番泻叶组、三因素组(母子分离+束缚+番泻叶组)6组,每组8只。(2)模型评价方法:以结直肠扩张的疼痛阈值代表内脏敏感性,评价"疾病"模型的建立;以旷场实验和血清D-木糖水平评价肝郁脾虚"证型"的建立;以排便粒数和稀便率评价腹泻"症状"的建立。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三因素组大鼠的体重增长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因素组大鼠疼痛阈值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正常组比较,三因素组大鼠总穿格数、站立次数、修饰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正常组比较,三因素组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与正常组比较,三因素组大鼠排便粒数及稀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母子分离+慢性束缚+番泻叶灌胃的三因素复合SD模型大鼠符合IBS-D肝郁脾虚型疾病特点,可能是一种较好的研究中医药治疗IBS疗效机制的动物模型,但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证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策略 被引量:31
20
作者 李幼平 吴泰相 +6 位作者 刘关键 李静 李廷谦 商洪才 张伯礼 卞兆祥 DavidMoher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159-161,共3页
1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基本认识 1.1中医药现代化的必要性 “中医药现代化”的必要性归根结底有两个:(1)保护中华民族积数千年智慧形成的知识产权,特别是中药知识产权;(2)让人类共享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关键词 中医药现代化 问题 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