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元成分的黄芪药材产地现代干燥加工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张丽 卞晓坤 +6 位作者 赵秋龙 钱大玮 郭盛 严辉 欧阳臻 赵建军 段金廒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10期1684-1688,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及条件对黄芪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红外、热风、微波3种干燥设备分别在40、50、60、70℃下对新鲜黄芪药材进行干燥加工。运用Weibull分布函数模拟黄芪药材干燥过程,研究其水分比及干燥速率随干燥时间的动态变化规...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及条件对黄芪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红外、热风、微波3种干燥设备分别在40、50、60、70℃下对新鲜黄芪药材进行干燥加工。运用Weibull分布函数模拟黄芪药材干燥过程,研究其水分比及干燥速率随干燥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比较干燥后药材的外观性状,结合黄芪中8种皂苷类成分、4种黄酮类成分及多糖的含量评价干燥对黄芪药材质量的影响。运用逼近理想值排序法(TOPSIS)综合评价不同干燥方式下黄芪药材的质量。结果:通过黄芪药材干燥动力学研究得出,黄芪药材干燥速率大小依次为微波、热风、红外干燥;干燥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干燥能耗大小依次为红外、微波、热风干燥。微波60、70℃干燥时,药材因局部焦糊而外观较差,红外与热风干燥药材外观较好。TOPSIS分析法对各干燥方法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前3位为红外50℃、微波50℃、红外60℃干燥,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黄芪药材中的成分。结论:优选出黄芪产地最佳干燥加工方式为红外50℃干燥,为黄芪药材产地加工现代干燥技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干燥方法 Weibull函数 逼近理想值排序法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法对桂枝药材中苯丙素类成分的影响及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卞晓坤 赵秋龙 +7 位作者 卜凡淑 张婷 钱大玮 朱振华 郭盛 严辉 赵建军 段金廒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桂枝药材中苯丙素类(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桂皮醛、邻甲氧基肉桂醛)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桂枝适宜干燥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以苯丙素类化学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对晒干、阴干及3种现代加工干燥方法后...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桂枝药材中苯丙素类(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桂皮醛、邻甲氧基肉桂醛)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桂枝适宜干燥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以苯丙素类化学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对晒干、阴干及3种现代加工干燥方法后桂枝的质量进行评价,通过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利用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干燥处理方法后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微波干燥使有效成分损失最多,阴干、晒干、低温热风干燥有利于桂枝有效成分的保留。结论:以干燥时间、化学成分含量、外观性状、气味等为评价指标,确定热风干燥50℃为桂枝药材较为适宜的现代干燥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 干燥方法 苯丙素类 主成分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法对牡丹皮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赵秋龙 卞晓坤 +7 位作者 钱大玮 张丽 陈菲菲 郭盛 严辉 王团结 赵建军 段金廒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1期74-79,102,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牡丹皮药材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收牡丹皮新鲜药材,分别采用3种现代不同干燥方式(热风、红外、微波)下4个不同干燥温度(40、50、60、70℃)及晒干、阴干处理,干燥至水分合格为止;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牡丹皮药材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收牡丹皮新鲜药材,分别采用3种现代不同干燥方式(热风、红外、微波)下4个不同干燥温度(40、50、60、70℃)及晒干、阴干处理,干燥至水分合格为止;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串联法(UPLC-TQ-MS)技术,对牡丹皮中酚及酚苷类、单萜苷类、有机酸类、黄酮类、鞣质类、苯丙素类等类型共16个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将14个干燥品的分析结果标准化处理,进行主成分(PCA)分析。结果:经主成分分析,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牡丹皮药材中化学成分含量综合评分依次为:红外(40℃)干燥>红外(50℃)干燥>微波(60℃)干燥>红外(60℃)干燥>微波(40℃)干燥>热风(50℃)干燥>微波(50℃)干燥>热风(40℃)干燥>红外(70℃)干燥>微波(70℃)干燥>热风(60℃)干燥>热风(70℃)干燥>阴干>晒干。结论:不同干燥方法对牡丹皮药材中各类化学成分有一定影响,牡丹皮药材干燥方法以红外(40℃)干燥处理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干燥方法 主成分分析 含量变化
下载PDF
桃仁与山桃仁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卞晓坤 赵秋龙 +8 位作者 黄楷迪 卜凡淑 朱振华 郭盛 严辉 王团结 赵建军 钱大玮 段金廒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3-131,共9页
目的:研究同一药材不同基原桃仁和山桃仁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技术手段以探讨桃仁与山桃仁之间的化学成分差异。结果:不同产地多个样品测... 目的:研究同一药材不同基原桃仁和山桃仁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技术手段以探讨桃仁与山桃仁之间的化学成分差异。结果:不同产地多个样品测定结果显示,桃仁和山桃仁之间的化学成分在种类上未发现不同,但在相对含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十二烷酸、十四烷酸、十六碳烯酸、棕榈酸、十七烷酸、亚油酸、油酸、二十烷酸、扁桃酸酰胺-β-龙胆二糖苷、扁桃酸-β-D-吡喃葡萄糖苷、苄基-β-龙胆二糖苷、苦杏仁苷、野黑樱苷、Prupersin B这些成分间存在显著差异,此差异主要体现在药材成分的含量上,桃仁中十二烷酸等饱和脂肪酸及扁桃酸酰胺-β-龙胆二糖苷、扁桃酸-β-D-吡喃葡萄糖苷、野黑樱苷、Prupersin B含量显著高于山桃仁;而十六碳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及苄基-β-龙胆二糖苷、苦杏仁苷在山桃仁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桃仁。结论:虽然桃仁与山桃仁在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同为桃仁药材,但它们除在外观性状上存在差异外,在脂肪酸类、氰苷类等化学成分上也存在差异。本研究为它们的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 山桃仁 脂肪酸 氰苷类成分 化学成分差异 基原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气相色谱-质谱
原文传递
扎里奴思方水提液在大鼠血浆、胆汁、尿液和粪便中代谢产物鉴定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婷 牛阳 +7 位作者 黄楷迪 卜凡淑 卞晓坤 赵秋龙 郭盛 尚尔鑫 钱大玮 段金廒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5280-5288,共9页
研究扎里奴思方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肼-静电轨道肼串联质谱联用方法(UHPLC-LTQ-Orbitrap-MS)对扎里奴思方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鉴定。采用ACQUITY UPLC BEH T3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 研究扎里奴思方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肼-静电轨道肼串联质谱联用方法(UHPLC-LTQ-Orbitrap-MS)对扎里奴思方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鉴定。采用ACQUITY UPLC BEH T3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质谱负离子模式下对生物样品进行分析。建立了大鼠给药后生物样品的分析方法,共鉴定了8个原型成分和36个代谢产物。结果表明,扎里奴思方主要成分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主要包括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等。为进一步探讨扎里奴思方体内过程,阐明其功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里奴思方 超高效液相色谱 线性离子肼-静电轨道肼串联质谱 代谢产物
原文传递
基于UPLC指纹图谱及化学计量学的不同产地白芍差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赵秋龙 卞晓坤 +7 位作者 钱大玮 张婷 朱振华 郭盛 严辉 王团结 陈志鹏 段金廒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316-3322,共7页
通过指纹图谱研究比较不同产地白芍药材之间的差异。建立白芍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对收集的四川、河北、河南、山西和安徽5个白芍主要产地样品进行分析,并利用UPLC-Q-TOF/MS对峰进行指认。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结... 通过指纹图谱研究比较不同产地白芍药材之间的差异。建立白芍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对收集的四川、河北、河南、山西和安徽5个白芍主要产地样品进行分析,并利用UPLC-Q-TOF/MS对峰进行指认。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共有峰相对峰面积进行分析。色谱指纹图谱有12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指认、文献比对初步鉴定了其中10个成分,所有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 900,但经PLS-DA分析,白芍样品按产地被明显地聚集为5组,并通过变量权重重要性排序(VIP)值图发现了峰2、峰6(没食子酸乙酯)、峰10(galloypaeoniflorin)、峰12(苯甲酰芍药苷)为5个产地白芍样品之间的主要差异成分。研究发现不同产地白芍药材虽然所含成分种类基本一致,但从整体上分析评价,其中的4个成分在含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白芍的用药选择和不同产地白芍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差异成分
原文传递
UPLC-QTRAP-MS分析不同产地茯苓药材中8个三萜酸类成分 被引量:18
7
作者 赵秋龙 张丽 +6 位作者 卞晓坤 钱大玮 郭盛 严辉 王团结 陈志鹏 段金廒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69-1177,共9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法(UPLC-QTRAP-MS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茯苓药材中8个三萜酸类成分(茯苓新酸B、去氢土莫酸、茯苓新酸A、猪苓酸C、去氢茯苓酸、茯苓酸、松苓新酸、去氢齿孔酸)的含量,并比较其差异。方...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法(UPLC-QTRAP-MS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茯苓药材中8个三萜酸类成分(茯苓新酸B、去氢土莫酸、茯苓新酸A、猪苓酸C、去氢茯苓酸、茯苓酸、松苓新酸、去氢齿孔酸)的含量,并比较其差异。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25℃,以多反应监测(MRM)方法进行质谱扫描,并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绘制得分图。结果:8个化合物线性范围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69,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1%~101.1%范围内,RSD≤3.2%,经PLS-DA分析,茯苓样品按产地被聚集为3组,并通过变量权重重要性排序(VIP值)图发现茯苓新酸A、去氢土莫酸、去氢茯苓酸、猪苓酸C为3个产地茯苓样品间的主要差异成分。结论:所建立的茯苓药材UPLC-QTRAP-MS质量评价方法可用于茯苓药材的多成分的快速测定及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三萜酸类成分 茯苓新酸 去氢土莫酸 猪苓酸 去氢茯苓酸 茯苓酸 松苓新酸 去氢齿孔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法 含量测定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不同加工干燥方法对白芍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赵秋龙 杨沛文 +7 位作者 钱大玮 卞晓坤 王艺霏 朱振华 郭盛 王团结 严辉 段金廒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5839-5847,共9页
通过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比较不同加工干燥方法对白芍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影响。收集安徽亳州的新鲜白芍药材,经不同加工方式(煮制、去皮)、不同干燥方式(热风、红外、微波干燥)及不同干燥温度(40、50、60、70℃)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 通过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比较不同加工干燥方法对白芍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影响。收集安徽亳州的新鲜白芍药材,经不同加工方式(煮制、去皮)、不同干燥方式(热风、红外、微波干燥)及不同干燥温度(40、50、60、70℃)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triple quadrupole with electrospra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TQ-MS)技术,对白芍中单萜苷类、多酚类、鞣质及苯甲酸等11个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模型对不同加工干燥后样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并通过阈值(variable important in projection,VIP)图评价差异成分贡献率。结果显示,煮制前后、去皮前后及不同干燥方式后的样品均能区分开,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及苯甲酸为煮制后的共有差异成分;苯甲酸为去皮后的共有差异成分;没食子酸为不同干燥方式下的共有差异成分;不同温度干燥后,样品不能区分开,没有共有差异成分。该研究可为白芍药材产地干燥加工方法的选择及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加工干燥方法 化学成分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原文传递
桂枝茯苓胶囊在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血浆、胆汁、尿液和粪便中的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赵秋龙 卞晓坤 +4 位作者 钱大玮 宿树兰 郭盛 王团结 段金廒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63,共13页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在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方法: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轨道阱串联质谱联用(UHPLC-LTQ-Orbitrap-MS)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在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方法: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轨道阱串联质谱联用(UHPLC-LTQ-Orbitrap-MS)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以正负离子模式采集多级质谱碎片信息,对大鼠灌服桂枝茯苓胶囊混悬液后的血浆、胆汁、尿液和粪便进行分析,利用质量亏损过滤(MDF)技术进行代谢产物鉴定分析。结果:共鉴定出8个原形及50个代谢产物,在体内主要发生Ⅰ相代谢反应(脱羧、水解、脱羟基和脱水等)及Ⅱ相代谢反应(甲基化、乙酰化、硫酸化及葡萄糖醛酸化等)。结论:采用LC-MS方法鉴定了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体内桂枝茯苓胶囊代谢产物,为该复方制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胶囊 桂枝 茯苓 牡丹皮 桃仁 白芍 原发性痛经 代谢产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轨道阱串联质谱
原文传递
基于UPLC-MS的牡丹皮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菲菲 钱大玮 +5 位作者 郭盛 严辉 欧阳臻 卞晓坤 赵秋龙 段金廒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9-617,共9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串联法(UPLC-TQ-MS法)同时测定牡丹皮中18个化学成分,并比较其差异。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4 m L&#...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串联法(UPLC-TQ-MS法)同时测定牡丹皮中18个化学成分,并比较其差异。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4 m L·min^(-1),柱温35℃,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方法进行质谱扫描。结果:18个待测成分的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0.992 3<r^2<0.999 9)。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绘制OPLS-DA得分图及VIP图,发现了芍药苷亚硫酸酯、槲皮素、儿茶素、氧化芍药苷、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为硫熏与未硫熏样品之间的差异性成分。结论:建立一种全面、准确的牡丹皮药材质量评价方法,同时为鉴别牡丹皮药材是否经硫熏以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硫熏 差异性成分 芍药苷亚硫酸酯 槲皮素 儿茶素 氧化芍药苷 没食子酸 没食子酸甲酯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串联技术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