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芷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及BGLU基因家族分析
1
作者 王雅兰 周罗静 +3 位作者 张灵迂 章景 卞金辉 高继海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7-792,共16页
白芷为常用的药食同源物种,既是临床常用中药,又是香料,用途十分广泛。为获取白芷全基因组序列信息,该研究首次以杭白芷叶片DNA为材料,采用Nanopore测序技术构建杭白芷全基因组数据库,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获得的核苷酸序列进行组装... 白芷为常用的药食同源物种,既是临床常用中药,又是香料,用途十分广泛。为获取白芷全基因组序列信息,该研究首次以杭白芷叶片DNA为材料,采用Nanopore测序技术构建杭白芷全基因组数据库,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获得的核苷酸序列进行组装、功能注释以及进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原始测序数据过滤后获得662 Gb三代数据,Read N50约为32932 bp,经过组装得到杭白芷基因组大小为5.6 Gb,Contig N50约为806638 bp。(2)组装后的序列通过与KOG、GO、KEGG等功能数据库比对,得到了功能注释的基因占66.47%,KOG功能注释结果表明杭白芷的蛋白功能主要集中在一般功能预测、翻译后修饰、蛋白质转换、伴侣以及信号转导机制;GO功能分类表明杭白芷的基因集中在生物学过程及细胞组分;KEGG通路注释表明参与代谢途径的基因占主要地位。(3)杭白芷中鉴定到45个BGLU家族基因。该研究首次利用第三代测序技术对杭白芷全基因组进行解析,为杭白芷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和BGLU在杭白芷生长发育中的后续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芷 基因组 第三代测序技术 BGLU 基因家族 药用植物
下载PDF
基于“五术”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与管理探索——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2
作者 聂佳 钱丝诗 +3 位作者 李阳倩 卞金辉 陈卓 王洪志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8-30,33,共4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基于创新“五术”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与管理现状,总结相关优势和不足之处,提出优化建设思路及举措,为同类院校相关建设提供科学借鉴。
关键词 五术 中医人才培养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建设 管理
下载PDF
微波消解/干灰化-分光光度法测定面制食品中的铝 被引量:13
3
作者 卞金辉 张晓卫 倪巍巍 《化学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61-64,共4页
采用微波消解法和干灰化法对面制品进行前处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面制品中的铝含量,建立了微波消解/干灰化-分光光度法测定铝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前处理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在0~10μg/25 m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0.9... 采用微波消解法和干灰化法对面制品进行前处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面制品中的铝含量,建立了微波消解/干灰化-分光光度法测定铝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前处理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在0~10μg/25 m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9 5,方法检出限为0.2μg/25 m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2.0%~101.0%,RSD为0.98%~4.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法 干灰化法 分光光度法 面制品
下载PDF
中药学专业能力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9
4
作者 卞金辉 陈娜 +2 位作者 欧阳静 江道峰 韩宇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年第2期34-35,共2页
本文论述了适应能力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并重点就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成、实践课程教学课程体系及内容、实践考核体系等内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中药学专业 能力型 实践教学 体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5种添加剂 被引量:4
5
作者 卞金辉 李娟 郭泉辉 《化学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52-55,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乙酰磺胺酸钾和脱氢乙酸等5种食品添加剂.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满足食品中5种食品添加剂同时测定的要求;在0~200 mg/L的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大于0.999 2,对5种食品添...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乙酰磺胺酸钾和脱氢乙酸等5种食品添加剂.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满足食品中5种食品添加剂同时测定的要求;在0~200 mg/L的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大于0.999 2,对5种食品添加剂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15、0.25、0.45、0.17、0.23 mg/kg;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4%~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处于2.01%~4.20%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食品添加剂 高效液相色谱 测定
下载PDF
蒜头果油合成1,15-十五碳二酸二甲酯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卞金辉 刘雄民 +2 位作者 李伟光 李飘英 李桂珍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07年第1期6-10,共5页
研究了由蒜头果油制取1,15-十五碳二酸二甲酯的3种合成路线,比较了3种合成路线中臭氧化的吸收特征。结果表明,合成路线一为5步反应,1,15-十五碳二酸二甲酯收率为26.9%;路线二为4步反应,1,15-十五碳二酸二甲酯收率为61.7%;路线三为3步反... 研究了由蒜头果油制取1,15-十五碳二酸二甲酯的3种合成路线,比较了3种合成路线中臭氧化的吸收特征。结果表明,合成路线一为5步反应,1,15-十五碳二酸二甲酯收率为26.9%;路线二为4步反应,1,15-十五碳二酸二甲酯收率为61.7%;路线三为3步反应,1,15-十五碳二酸二甲酯收率为68.1%。通过对比确定路线3是最佳合成方案。用拟水平正交试验法对路线3的酯化反应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70℃左右;催化剂用量与原料比为1∶5(v.m-1);反应时间2 h。该优化条件可使1,15-十五碳二酸二甲酯收率达到7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5-十五碳二酸二甲酯 蒜头果油 臭氧化
下载PDF
国家级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与创新 被引量:2
7
作者 卞金辉 彭成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6-109,共4页
结合国家级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具体实践,阐述了其在建设过程中凝练的"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实验教学理念、构建的"一中心两阶段三层次"实验教学模式、搭建的"统一化、网络式、综合型"实... 结合国家级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具体实践,阐述了其在建设过程中凝练的"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实验教学理念、构建的"一中心两阶段三层次"实验教学模式、搭建的"统一化、网络式、综合型"实验教学平台、积累的"理念优先、捆绑集成、创新为重"建设经验等内容,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建设 中药学
下载PDF
浅谈“启发式教学”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卞金辉 陈娜 李荣勇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2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无机化学 教学过程
下载PDF
银芩片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9
作者 卞金辉 余葱葱 +3 位作者 李从菊 林伟 陈娜 郭力 《中药与临床》 2012年第3期22-24,共3页
目的:为确保银芩片质量,对其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对方中的金银花、三七叶、鱼腥草进行TLC鉴别。结果:各TLC图谱清晰,斑点明显且分离较好,比移值适中,重现性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关键词 银芩片 质量标准 TLC
下载PDF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三心二勤一总结”法
10
作者 卞金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3-54,共2页
基础化学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是中医药院校中药类、药学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基础化学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到系统的化学理论,为后续课程如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 基础化学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是中医药院校中药类、药学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基础化学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到系统的化学理论,为后续课程如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分析、药物化学、药物合成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化学 实验教学 中医药院校 实验技能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康净洁中药复方消毒剂组方分析及质量标准研究
11
作者 卞金辉 陈娜 《中药与临床》 2012年第3期27-28,40,共3页
目的:对康净洁中药复方消毒剂进行组方分析;为确保康净洁中药复方消毒剂质量,对其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对方中的醋酸氯己定进行理化鉴别,对苦参、蛇床子、白鲜皮进行TLC鉴别。结果:理化鉴别现象明显,各TLC图谱清晰,斑点明显且分离较... 目的:对康净洁中药复方消毒剂进行组方分析;为确保康净洁中药复方消毒剂质量,对其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对方中的醋酸氯己定进行理化鉴别,对苦参、蛇床子、白鲜皮进行TLC鉴别。结果:理化鉴别现象明显,各TLC图谱清晰,斑点明显且分离较好,比移值适中,重现性好。结论:产品组方合理,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消毒剂 组方分析 质量标准 TLC
下载PDF
中药学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12
作者 卞金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9-59,共1页
随着我校学分制的施行,传统的学年制时期编制的中药学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无论是在教学大纲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对其进行改革。
关键词 基础化学 实验教学 中药学专业
下载PDF
羌活与宽叶羌活药材的红外光谱鉴别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吴方斌 高姗姗 +4 位作者 韦学敏 蒋舜媛 李建蕊 卞金辉 吕光华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3-549,共7页
目的:建立红外光谱快速鉴别羌活和宽叶羌活两种基原植物药材的方法。方法:收集了8份羌活和4份宽叶羌活根茎和根药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测定4 000~400 cm^(-1)范围内的一维红外光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计算二阶导数光谱,定量测定... 目的:建立红外光谱快速鉴别羌活和宽叶羌活两种基原植物药材的方法。方法:收集了8份羌活和4份宽叶羌活根茎和根药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测定4 000~400 cm^(-1)范围内的一维红外光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计算二阶导数光谱,定量测定峰的强度,并进行光谱解析、主成分分析。结果:羌活与宽叶羌活药材一维红外光谱的特征峰不同。羌活在1 739(吸光度为0.39)、1 428(0.46)、1 076(0.91)、863(0.03)、764(0.08)cm^(-1)处有明显吸收峰,而宽叶羌活在此处的峰不明显(强度小于阈值0.01);宽叶羌活在1 719(0.34)、1 607(0.50)、1 444(0.41)、823(0.06)、775(0.07)cm^(-1)处的吸收峰明显,而羌活在此处的峰不明显。在模式识别-主成分分析聚类图中,羌活与宽叶羌活分布于不同区域。二阶导数谱中两者主要共有峰的强度明显不同,羌活在1 747、1 468、1 159、1 078和988 cm^(-1)的峰强度明显高于宽叶羌活。而宽叶羌活在1 627、1 605、1 568、1 512和1 269 cm^(-1)峰强度明显高于羌活。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中两者自动峰的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不同。羌活样品在850~1 500 cm^(-1)范围内有13个自动峰,而宽叶羌活为9个自动峰。结论:根据一维、二阶导数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羌活与宽叶羌活两种植物的药材可快速鉴别。峰强度定量比较、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增加了鉴别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活 宽叶羌活 根及根茎 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鉴别
原文传递
大半边莲中酚酸类成分与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袁胜浩 卞金辉 +2 位作者 谢珍 黄良永 董小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0-172,共3页
目的对秋海棠科植物大半边莲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初步测定单体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方法对大半边莲干燥块根进行渗漉提取,采用硅胶、MCI和Rp-8等柱色谱方法对甲醇提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MS,UV,IR,1H-NMR,13C-N... 目的对秋海棠科植物大半边莲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初步测定单体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方法对大半边莲干燥块根进行渗漉提取,采用硅胶、MCI和Rp-8等柱色谱方法对甲醇提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MS,UV,IR,1H-NMR,13C-NMR)鉴定结构。采用比浊法测定单体化合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从大半边莲中分离得到6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水杨酸、间羟基苯甲酸、阿魏酸、绿原酸、没食子酸和原儿茶酸。其中,水杨酸和原儿茶酸的抑菌谱最广,阿魏酸次之,间羟基苯甲酸最小;原儿茶酸的抑菌活性最强,间羟基苯甲酸最弱。结论 6个酚酸类成分均首次从大半边莲中分离得到,本研究对于阐明其物质基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大半边莲的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半边莲 酚酸 分离 结构鉴定 抑菌活性
下载PDF
“一中心两阶段三层次”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0
15
作者 彭成 卞金辉 +4 位作者 王世宇 董小萍 陈学惠 孟宪丽 聂万里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5-16,共2页
实践教学模式是我国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应用型大学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发达国家的大学历来重视对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目前有影响的有德国的“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加拿大的“能力中心的课程开发型”实践教学模式和英国... 实践教学模式是我国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应用型大学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发达国家的大学历来重视对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目前有影响的有德国的“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加拿大的“能力中心的课程开发型”实践教学模式和英国的“资格证书系推动型”实践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飞速发展,实践教学模式也不断加以改进,提出和实践了许多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如周愉晴提出的“三层、全程化”的实践教学模式,金光明等提出的“层次模块”的实践教学模式,李立等提出的“三开放”的实践教学模式,程宜康等提出的“项目———达标”、“情景———互动”、“认知———思辩”实践模式,崔惠柳等提出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等等。这些实践教学模式都过于注重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的细化和提升,并没有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生实践学习的始终,因而缺乏新意。我们在中药基础基地人才培养建设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积极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以培养中药基础科学研究创新型人才为中心,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专业技能培训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两个阶段,由基本技能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科研项目实践三个层次来构成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模式 创新能力
下载PDF
中药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被引量:3
16
作者 万丽 卞金辉 +2 位作者 范成杰 凌智群 黄珍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2-12,15,共2页
本文对中药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优化进行了介绍;对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以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学为主,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学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 仪器分析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药专业
下载PDF
四川医药工业SWOT分析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晨 卞金辉 李斌 《中国药业》 CAS 2011年第22期19-20,共2页
该文运用优势、劣势、机遇、威胁(SWOT)分析法的原理对四川医药工业进行分析研究,以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及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探索适合四川医药工业发展的战略决策,为地方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四川医药工业 SWOT分析 策略
下载PDF
倡导系统中药 培养创新人才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贤武 彭成 +2 位作者 董小萍 卞金辉 王世宇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7-20,共4页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地处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四川,以丰富的中药资源和中药学师资为依托,于1959年率先在全国开办中药学本科教育,开创并实践了新中国高等中药教育的沧桑巨变:●1959年首创我国第一个中药学本科专业;●1978年招...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地处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四川,以丰富的中药资源和中药学师资为依托,于1959年率先在全国开办中药学本科教育,开创并实践了新中国高等中药教育的沧桑巨变:●1959年首创我国第一个中药学本科专业;●1978年招收我国第一批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我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89年被批准为当时全国唯一的中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1995年接纳国内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科研人员;●1996年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基础基地;●2002年中药学再次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学院以中药学科为主,兼有药学、工、农等学科渗透协调发展。现有中药学、中药学(基础基地班)、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中药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方向)、植物保护(药用植物方向)7个本科专业及方向。在几十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倡导‘系统中药’,培养创新人才”的办学特色。一、倡导“系统中药学”1.倡导“系统中药学”学科体系我国中药本科教育创办之初,培养模式无从借鉴,成都中医药大学(原成都中医学院)根据中药学学术内涵的核心要素,提出了中药本科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中药 人才培养 创新人才 中药教育
下载PDF
大半边莲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胜浩 卞金辉 +1 位作者 叶方 董小萍 《中国药师》 CAS 2012年第4期466-468,共3页
目的:研究大半边莲多糖提取工艺。方法: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蒽酮-硫酸法;多糖提取采用水提醇沉法,以大半边莲多糖提取得率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对大半边莲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多糖含量测定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35.602C+0.03... 目的:研究大半边莲多糖提取工艺。方法: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蒽酮-硫酸法;多糖提取采用水提醇沉法,以大半边莲多糖提取得率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对大半边莲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多糖含量测定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35.602C+0.030 2(r=0.999 4),线性范围为0.002 6~0.015 4 mg.ml-1。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加入8倍量的水,70℃提取2次,每次1h。结论:为大半边莲提供了稳定可行的多糖提取工艺,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半边莲 多糖 提取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中药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路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世宇 彭成 +1 位作者 董小萍 卞金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1期21-22,共2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中药学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实践逐步探索出中药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形成了中药学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包括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连续统一的中药学教育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中药学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实践逐步探索出中药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形成了中药学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包括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连续统一的中药学教育体系;中药学教育的规模、质量、效益有了明显提高;高等中药院校及其在校生数量有了长足的发展;中药学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学条件逐步改善;中药学教育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中药人才。这支队伍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医药卫生服务需求,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中药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中药学教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与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事业改革的需要仍不相适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招生规模扩张过快据2005年的统计,全国有58所高等医学院校和综合性院校设置中医药院、系或专业,268所中等西医药学校开设中医药专业,187所中等非医药学校开设中医药专业,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同时西医院校发展中医药教育和非医药院校设置中医药专业不断增加。中医药院校各类在校生(含留学生、在职培训等)及非中医药院校中医药专业在校生共计55万余人。近年来办学规模的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教育 改革发展 思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