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果导向的PBL和CBL教学法在肺真菌病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占扬清 孙文君 +1 位作者 李少强 叶枫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5期78-83,共6页
肺真菌病是指由真菌感染导致的肺部疾病,其作为导致患者死亡、致残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值得早期关注并引起重视。在肺部真菌病专病教学中,为提高住培医师在呼吸内科轮科期间对肺真菌病的诊治能力,结合“提升医疗和综合诊治能力”的教学目... 肺真菌病是指由真菌感染导致的肺部疾病,其作为导致患者死亡、致残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值得早期关注并引起重视。在肺部真菌病专病教学中,为提高住培医师在呼吸内科轮科期间对肺真菌病的诊治能力,结合“提升医疗和综合诊治能力”的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学情,以“非专科医生”为主体,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理念,实施病例导向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和问题引导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策略,最后通过全面的评价指标完成教学效果评价。该方法提高了对住培医师的教学效果,值得在肺部真菌病的教学中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理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肺真菌病 非专科医生 专病教学 CBL PBL
下载PDF
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K-Ras和EGFR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洁霞 李时悦 +1 位作者 占扬清 欧阳铭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799-803,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K-Ras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81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应用扩增突变阻滞系... 目的探讨中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K-Ras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81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应用扩增突变阻滞系统(ARMS)检测其癌组织中EGFR基因18、19、20、21外显子共21个点突变和K-Ras基因12、13密码子共6个点突变,分析其突变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21例(5.5%)存在K-Ras基因突变,其中20例12密码子,1例13密码子Asp突变;146例(38.3%)存在EGFR突变,其中4例18外显子突变(G719S),52例19号外显子序列缺失突变,3例20外显子序列缺失突变,85例21外显子突变(81例L858R,4例L861Q),2例双突变。男性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vs.2.5%,P=0.018)。EGFR基因突变与性别、吸烟史、临床分期、全身转移、病理类型均有关(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理类型和性别与EGFR基因突变密切相关。结论中国NSCLC患者中EGFR突变常见,该突变与腺癌有关;K-Ras基因突变率较低,多见于男性,其他相关因素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K-RAS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突变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抗柯萨奇病毒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叶劲松 关文达 +7 位作者 招穗珊 杨子峰 王玉涛 秦笙 伍时冠 潘思华 占扬清 谢慧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13-115,共3页
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 E6)上接种柯萨奇B2病毒,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Cytopathic effect inhibition Assay)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在预防、治疗和直接作用3种试验模式下探讨白藜芦醇体外对柯萨奇病毒的抑制作用。白藜芦醇体外抗病毒... 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 E6)上接种柯萨奇B2病毒,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Cytopathic effect inhibition Assay)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在预防、治疗和直接作用3种试验模式下探讨白藜芦醇体外对柯萨奇病毒的抑制作用。白藜芦醇体外抗病毒药效显示:(1)预防模式对柯萨奇病毒无抑制作用;(2)治疗和直接作用模式对柯萨奇病毒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治疗模式(抑制率为71.5%)效果优于直接作用(抑制率为41.5%)。说明白藜芦醇对柯萨奇病毒具有体外抑制作用,其可能通过多个途径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柯萨奇病毒 作用机理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和抗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占扬清 叶枫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1期16-20,共5页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我国现患率居第一位的医院感染性疾病。国内外相关指南相继进行了更新,旨在提高HAP/VAP诊断和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的结局,但我们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降钙素原(PCT)是较C反应蛋白(CRP)更特异...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我国现患率居第一位的医院感染性疾病。国内外相关指南相继进行了更新,旨在提高HAP/VAP诊断和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的结局,但我们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降钙素原(PCT)是较C反应蛋白(CRP)更特异的感染相关生物学标志物,对重症细菌感染和脓毒症具有反应快速、特异性高的优点,动态监测PCT可指导HAP/VAP的诊断及抗菌药物治疗的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降钙素原 抗菌药物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药物临床试验协作网构建模式探索
5
作者 李征途 占扬清 +2 位作者 莫红缨 杨新云 叶枫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6期68-72,共5页
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造成了大范围的细菌耐药问题,然而抗菌药物的研发与细菌耐药的发展速度不相匹配,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愈趋严重,因此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显的尤为重要。而新型抗菌药物在成功研发上市环节中,临床试验是检验其有效性与... 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造成了大范围的细菌耐药问题,然而抗菌药物的研发与细菌耐药的发展速度不相匹配,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愈趋严重,因此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显的尤为重要。而新型抗菌药物在成功研发上市环节中,临床试验是检验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何规范化地开展抗菌药物临床试验,从而提供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规避高耐药率问题,是所有研究者的责任。笔者总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抗菌新药临床试验协作网的构建、培训、教学交流平台的构建的相关资料,积极探索抗感染药物临床试验的培训模式,为规范化开展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肺炎 耐药 抗菌药物 临床试验 规范化培训 教学
下载PDF
药物临床试验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中的应用探索
6
作者 占扬清 叶枫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7期57-58,共2页
全日制(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培养重点虽然是临床工作能力,但要求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这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显著不同。由于培养的主要形式为临床科室的轮转,针对临床科研工作能力的培... 全日制(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培养重点虽然是临床工作能力,但要求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这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显著不同。由于培养的主要形式为临床科室的轮转,针对临床科研工作能力的培养显得不足。且研究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低,对科研工作能力的提升有限。本病区通过研究生参与抗菌药物临床试验协作网培训、药物临床试验的方式,提升其对药物临床试验的认识,探索将临床药物试验作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内容之一的医学教育模式,一方面能保障临床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临床科研的积极性强化临床科研工作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 抗菌药物 临床试验 培训 医学教育
下载PDF
金刚烷胺与利巴韦林对不同甲型流感病毒株的体外作用敏感性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占扬清 关文达 +6 位作者 王玉涛 黄群娣 招穗珊 秦笙 伍时冠 赵韵诗 杨子峰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058-1061,1075,共5页
目的评价金刚烷胺和利巴韦林对不同甲型流感病毒株的体外抑制作用,为临床选择抗流感病毒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接种甲型流感病毒标准实验株[H1H1(A/PR/8/34、A/FM1/47),H3N2(A/Aichi/2/1968)]和临床分离株[H1N1(A/Guangzhou/GIRD02... 目的评价金刚烷胺和利巴韦林对不同甲型流感病毒株的体外抑制作用,为临床选择抗流感病毒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接种甲型流感病毒标准实验株[H1H1(A/PR/8/34、A/FM1/47),H3N2(A/Aichi/2/1968)]和临床分离株[H1N1(A/Guangzhou/GIRD02/2009、A/Guangzhou/GIRD166/2009),H3N2(A/Guangzhou/GIRD18/2009、A/Guangzhou/GIRD26/2009)],于狗肾细胞(MDCK),采用空斑试验观察金刚烷胺和利巴韦林对甲1和甲3型流感病毒不同实验株和分离株的敏感性。对测试毒株的MP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了解金刚烷胺的药物敏感性。结果金刚烷胺在MDCK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335μg/ml,对部分甲型流感病毒标准实验株[A/FM1/47(H1N1)、A/Aichi/2/1968(H3N2)]及临床分离株[A/Guangzhou/GIRD02/2009(H1N1)]有抑制作用(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14.9、20.1、16.8μg/ml)。利巴韦林的TC50为2.05mg/ml,对测试的所有毒株均有抑制作用(IC50为6.8~37μg/ml)。金刚烷胺耐药毒株均为单位点突变(第31位的丝氨酸S置换为天冬酰胺N,S31N)。结论甲型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较易出现耐药,而利巴韦林体外对金刚烷胺敏感株和耐药株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临床抗流感病毒治疗时可考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烷胺 利巴韦林 流感病毒 体外 敏感性
原文传递
广州市成人流感样疾病882例病原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子峰 占扬清 +11 位作者 王玉涛 罗翌 周红 李际强 秦笙 关文达 梁增伟 招穗珊 黄群娣 莫自耀 陈敬贤 陈荣昌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42-745,共4页
目的 探讨引起广州地区成人流感样疾病(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的呼吸道病毒病原学分布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2009年1-9月份采集882例成人ILI患者的鼻和(或)咽拭子,应用小瓶离心法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并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广州地区成人流感样疾病(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的呼吸道病毒病原学分布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2009年1-9月份采集882例成人ILI患者的鼻和(或)咽拭子,应用小瓶离心法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并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病原学分布:882份鼻和(或)咽拭子标本中,病毒培养阳性385份(43.7%),共检测出9种病毒,以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为主,共259例(67.3%),其余分别为乙型流感病毒107例(27.8%);人副流感病毒(HPIV)1~3型5例(1.3%);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及肠道病毒各2例(0.5%);混合感染8例(2.1%),其中季节性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6例,乙型流感病毒与HPIV-3混合感染1例,腺病毒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混合感染1例.2009年3-5月份以乙型流感病毒为优势毒株,6-8月份则以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为主;(2)临床特征:ILI患者以18~30岁人群为主(49.7%),中度发热、咽喉痛及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的比例为88.4%(727/882)和10.7%(95/882).季节性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的临床症状相似,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组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平均数均较病毒阴性组低.腺病毒、HPIV及RSV感染者年龄较低,肠道病毒与疱疹病毒感染者未出现皮疹.结论 (1)引起2009年广州地区成人ILI的病原以季节性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为优势病毒,其他呼吸道病毒散发,病毒病原体多样化特征不明显,呈季节性流行;(2)不同病毒感染的成人ILI患者发热程度不同,伴有明显的全身和上呼吸道症状,肺炎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A型 流感病毒B型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2009年广州地区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对烷胺类药物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子峰 关文达 +13 位作者 徐国荣 李铭源 莫自耀 罗翌 董婉妮 王玉涛 秦笙 占扬清 张雪 黄群娣 招穗珊 周荣 陈荣昌 钟南山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 分析2009年1-10月份广州地区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对烷胺类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季节性甲型流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10月份广州地区6家医院分离的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株311株,其中H1亚型159株,H3亚型152株.对... 目的 分析2009年1-10月份广州地区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对烷胺类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季节性甲型流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10月份广州地区6家医院分离的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株311株,其中H1亚型159株,H3亚型152株.对病毒的毒株基质蛋白(MP)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利用数据库和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并测定软件随机抽取的临床分离的H1和H3病毒株(各10株)对金刚烷胺的药物敏感度,分析广州地区2009年1-10月份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的耐药性和基因重组情况.结果 159株H1亚型流感病毒中148株对金刚烷胺耐药(93.1%) 152株H3型流感病毒均对金刚烷胺耐药(100%) 除1株H1亚型流感病毒发生V27A/S31N双重位点突变外,其余均为S31N单位点突变 159株H1亚型流感病毒中MP基因B型(人类)97株,F型(欧洲/澳洲鸟类)62株 152株H3亚型病毒的MP基因均为B型.结论 广州地区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对烷胺类药物的耐药比例高,且H1亚型流感病毒与欧洲/澳洲鸟类流感病毒可能存在MP基因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A型 烷胺类药物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应用小瓶离心培养法分离检测2009年1—6月广州市成人流感样病例相关病毒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子峰 王玉涛 +9 位作者 秦笙 罗翌 关文达 李际强 占扬清 张雪 周荣 莫自耀 陈敬贤 陈荣昌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应用高通量的小瓶离心法快速分离检测广州市成人流感样病例相关病毒,分析广州地区患有ILI的成人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评价其在临床实验室开展快速病毒培养的意义。方法采集2009年1—6月广州市成人流感样病例患者标本652份,应用小... 目的应用高通量的小瓶离心法快速分离检测广州市成人流感样病例相关病毒,分析广州地区患有ILI的成人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评价其在临床实验室开展快速病毒培养的意义。方法采集2009年1—6月广州市成人流感样病例患者标本652份,应用小瓶离心法(包括MDCK、HEp-2、LLC—MK2和MRC-54种细胞),离心接种后,通过观察CPE、血凝(HA)、血吸附(HAD)及直接免疫荧光法(IF)等方法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结果652份成人流感样病例标本中共检出阳性161份,5种病毒病原体,病毒培养阳性率为24.69%,其中甲型流感病毒62株(62/161,38.51%),乙型流感病毒88株(88/161,54.65%),副流感病毒8株(8/161,4.96%),腺病毒2株(2/161,1.24%),呼吸道合胞病毒1株(1/161,0.62%k用小瓶离心培养法发出各种病毒培养报告的平均时间分别为:流感病毒2d、腺病毒3d、副流感病毒3d。结论(1)离心培养法具有快速、灵敏、高通量的特点,对临床实验室诊断病毒具有应用推广价值。(2)在分离的ILI病原体中,流感病毒占主导,乙型流感病毒为优势毒株,白2009年1月延续至6月,并呈逐步增多的态势,出现夏季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黏病毒科 病毒培养 呼吸道感染
原文传递
广州地区2009年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特征分析
11
作者 董婉妮 关文达 +10 位作者 廖伟娇 罗翌 王玉涛 秦笙 占扬清 张雪 黄群娣 招穗珊 周荣 莫自耀 杨子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4-526,共3页
根据抗原性和基因特异性的差异,乙型流感病毒可分为B/Victoria/2/87系(Victoria系)和B/Yamagata/16/88系(Yamagata系)。血凝素(HA)基因与该病毒的进化趋势相关,HA的抗原变异主要发生在HA1区域,
关键词 乙型流感病毒 血凝素 基因
原文传递
非艾滋病非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宿主巨细胞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分析
12
作者 占扬清 曾沛荧 +3 位作者 程璘令 潘枫渝 陈荣昌 叶枫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1-475,共5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非艾滋病、非器官移植的免疫抑制宿主发生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CMV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的转归分为好转组、恶化/死亡组,对恶化/死亡... 目的探讨和分析非艾滋病、非器官移植的免疫抑制宿主发生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CMV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的转归分为好转组、恶化/死亡组,对恶化/死亡的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28例患者满足入选标准,好转组23例,恶化/死亡组5例(1例死亡,4例恶化后自动出院)。首发症状均以咳嗽、发热、呼吸困难为最常见,胸部影像学以弥漫磨玻璃影、斑片实变影为最常见的表现。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H升高、机械通气、入院后糖皮质激素使用是CMV肺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LDH升高、需要机械通气、入院后糖皮质激素使用是CMV肺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肺炎 免疫抑制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诊治经过1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占扬清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203-205,共3页
1病历资料患者男,65岁,农民,于2015-12-11以'反复咳嗽、活动后气促4年,加重半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4年前反复出现咳嗽、咳少量白黏痰,活动后气促,于爬楼梯时出现,上述症状多于天气变化时反复,每年累积发病时间超过3个月,曾多... 1病历资料患者男,65岁,农民,于2015-12-11以'反复咳嗽、活动后气促4年,加重半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4年前反复出现咳嗽、咳少量白黏痰,活动后气促,于爬楼梯时出现,上述症状多于天气变化时反复,每年累积发病时间超过3个月,曾多次在当地住院,考虑为'慢支炎、肺气肿',予以抗感染等治疗后症状改善出院,最后一次住院为8个月前。平素未规律用药,气促逐渐加重,于平路缓慢行走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慢性阻塞肺疾病 伏立康唑
原文传递
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在尘肺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4例报道 被引量:12
14
作者 戴伟荣 李莉 +5 位作者 占扬清 刘浪 李欣 刘文峰 杨中兴 谢雷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2-286,共5页
4例病例为尘肺病诊断过程中难以确诊的病例,通过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取得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找到致病粉尘的存在以及肺组织对这些粉尘反应的特征性改变,或找到结核、肿瘤等其他肺部疾病的病理证据。最终,1例病例为职业史明确,但肺部... 4例病例为尘肺病诊断过程中难以确诊的病例,通过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取得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找到致病粉尘的存在以及肺组织对这些粉尘反应的特征性改变,或找到结核、肿瘤等其他肺部疾病的病理证据。最终,1例病例为职业史明确,但肺部影像学改变无特异性,通过病理检查发现巨细胞间质性肺炎改变,最后确诊为硬金属肺病;1例病例为职业史与影像学改变不符,通过病理检查发现尘肺典型玻璃样改变,最后确诊为矽肺叁期;1例为职业史不明确,通过病理检查发现肺结核的改变,最后确诊为肺结核;1例为在尘肺基础上出现团块影,通过病理检查发现肿瘤样改变,最后确诊为尘肺合并肺癌。因此,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取得病理标本,对于辅助尘肺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上具有肯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经皮穿刺肺活检 尘肺病 诊断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