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the Initial Vortex Structure on Intensity Change During Eyewall Replacement Cycle of Tropical Cyclones:A Numerical Study
1
作者 杨昕玮 王玉清 +2 位作者 王慧 徐晶 占瑞芬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24年第2期106-117,共12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the initial tropical cyclone(TC)vortex structure on the intensity change during the eyewall replacement cycle(ERC)of TCs based on two idealized simulations using the Weather Resea...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the initial tropical cyclone(TC)vortex structure on the intensity change during the eyewall replacement cycle(ERC)of TCs based on two idealized simulations using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model.Results show that an initially smaller TC with weaker outer winds experienced a much more drastic intensity change during the ERC than an initially larger TC with stronger outer winds.It is found that an initially larger TC vortex with stronger outer winds favored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active spiral rainbands outside the outer eyewall,which slowed down the contraction and intensification of the outer eyewall and thus prolonged the duration of the concentric eyewall and slow intensity evolution.In contrast,the initially smaller TC with weaker outer winds corresponded to higher inertial stability in the inner core and weaker inertial stability but stronger filamentation outside the outer eyewall.These led to stronger boundary layer inflow,stronger updraft and convection in the outer eyewall,and suppressed convective activity outside the outer eyewall.These resulted in the rapid weakening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outer eyewall,followed by a rapid re-intensification of the TC during the ERC.Our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accurate initialization of the TC structure in numerical models is crucial for predicting changes in TC intensity during the ERC.Additionally,monitoring the activity of spiral rainbands outside the outer eyewall can help to improve short-term intensity forecasts for TCs experiencing ER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pical cyclones concentric eyewall inner eyewall and outer eyewall eyewall replacement cycle intensity change
下载PDF
中国东部副热带夏季风降水的准双周振荡及其可能维持机制 被引量:30
2
作者 占瑞芬 孙国武 +3 位作者 赵兵科 潘静 孔春燕 温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2期98-108,共11页
利用1958—2007年中国740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定义了中国东部副热带季风降水区域。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夏季降水季节内振荡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副热带夏季风降水(SMR)具有显著的10-20天振荡(准双周振荡)周期,其传播基... 利用1958—2007年中国740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定义了中国东部副热带季风降水区域。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夏季降水季节内振荡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副热带夏季风降水(SMR)具有显著的10-20天振荡(准双周振荡)周期,其传播基本表现为局地振荡特征;在年际尺度上SMR总量与准双周振荡的强度有密切关系。进一步利用1958—2007年NCEP I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SMR准双周振荡维持的机制,发现SMR的准双周振荡与西太平洋对流扰动及其激发的低层低频环流场有密切关系,后者在Rossby波和环境流的共同作用下向西北方向移动是SMR准双周振荡维持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副热带夏季风 降水 准双周振荡
下载PDF
200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定位和业务预报精度评定 被引量:29
3
作者 占瑞芬 汤杰 余晖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4-121,共8页
依据《台风业务和服务规定》分析2009年热带气旋(TC)业务定位和业务预报精度,主要包括:6个方法的定位精度,12个综合预报方法、3个客观预报方法和6个数值预报方法的路径预报精度,以及4个方法的强度(近中心最大风速,下同)预报精度评定。... 依据《台风业务和服务规定》分析2009年热带气旋(TC)业务定位和业务预报精度,主要包括:6个方法的定位精度,12个综合预报方法、3个客观预报方法和6个数值预报方法的路径预报精度,以及4个方法的强度(近中心最大风速,下同)预报精度评定。结果表明:各方法的平均定位误差均小于21 km,平均17.1 km,较2008年有所改进。国内综合预报方法的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路径预报的平均距离误差分别为115.8 km、217.5 km和357.1 km,与2008年相比有所偏大;客观预报方法略优于综合预报方法,24小时和48小时预报的平均距离误差分别为113.0 km和211.4 km;4个官方综合预报方法比较发现,中央气象台对我国近海海域的TC路径预报具有明显优势。强度预报仍然以统计方法为主,2009年24小时和48小时近中心最大风速预报的平均误差分别为4.90 m·s^(-1)和7.43 m·s^(-1),相比近10年的平均水平,预报性能没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定位 预报精度 路径误差 强度误差
下载PDF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双脊线及其对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二度梅”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占瑞芬 李建平 何金海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4-307,共14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日本气象厅提供的TBB资料研究了 1 998年 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突然偏南的原因。结果表明 ,西太平洋副高脊线突然“南撤”有其一定局限性 ,事实上应是副热带高压脊线在南侧的一次“重建”过程。针对这次重建 ...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日本气象厅提供的TBB资料研究了 1 998年 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突然偏南的原因。结果表明 ,西太平洋副高脊线突然“南撤”有其一定局限性 ,事实上应是副热带高压脊线在南侧的一次“重建”过程。针对这次重建 ,发现 1 998年 7月上中旬在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存在南北两个高压脊 ,据此本文提出了副热带高压双脊线的概念 ,并着重揭示了这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双脊线的基本演变特征、环流场和温湿场结构、可能的形成机制及其对 1 998年夏季长江流域“二度梅”的影响。分析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双脊线时期具有与单脊线时期明显不同的环流特征和温湿场结构 ,其北侧脊线附近的特征与传统上单脊线副热带高压的特征较一致 ,但南侧脊线附近则更多的具有低纬度系统的特点 ;这次双脊线过程与赤道缓冲带北上并与副热带高压打通合并变性及热带对流云团的演变有密切关系。此外 ,文中还通过中国台站降水资料探讨了副热带高压双脊线的维持对中国东部雨型的影响 ,指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双脊线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水汽输送路径 ,从而在中国东部出现两条雨带 ,呈倒 7字型 ,分别与副热带高压北、南侧脊线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热带高压 双脊线 二度梅 赤道反气旋 热带对流云团 环流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区大气红外探测器(AIRS)资料质量检验及揭示的上对流层水汽特征 被引量:29
5
作者 占瑞芬 李建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2-260,共19页
上对流层水汽(UTWV)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有重要贡献;而青藏高原被认为是UTWV进入平流层的重要通道,在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及平流层水汽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利用高原探空站资料对大气红外探测器(AIRS)... 上对流层水汽(UTWV)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有重要贡献;而青藏高原被认为是UTWV进入平流层的重要通道,在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及平流层水汽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利用高原探空站资料对大气红外探测器(AIRS)反演的水汽数据在高原地区的质量进行了检验,发现AIRS反演的水汽数据与探空实测数据是相当一致的。其中全年和夏半年AIRS的可信度较好,而冬半年,尤其是上对流层AIRS水汽可信度相对较低,但在缺乏高精密数据时仍部分可用。利用AIRS资料对青藏高原地区UTWV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原冬季偏干,而夏季显著偏湿,并且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显示,夏季高原UTWV主要存在三种空间分布型,即全区一致型,高原东西偶极型和南北带状偶极型。一致型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而偶极型则以季节内振荡为主。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夏半年高原地区UTWV季节内振荡特征,结果表明,UTWV季节内振荡的显著周期位于10~20天和30~60天。前者主要表现为纬向东传,并且可以越过高原进入我国江淮流域上空;而后者主要向南移动,基本表现为高原局地振荡。最后,进一步探讨了高原UTWV季节内振荡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高原地区UTWV的低频变化主要与高原热状况、南亚高压活动及其与二者相耦合的对流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AIRS 上对流层水汽 温室气体 质量检验 季节内振荡
下载PDF
亚洲夏季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年际变化与亚洲夏季风的联系 被引量:7
6
作者 占瑞芬 李建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81-3193,共13页
亚洲地区是物质由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的主要通道,在平流层-对流层交换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本文主要利用卫星资料和欧洲中心ERA40再分析资料,借助Wei诊断模式研究亚洲地区夏季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TLS)水汽分布和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特... 亚洲地区是物质由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的主要通道,在平流层-对流层交换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本文主要利用卫星资料和欧洲中心ERA40再分析资料,借助Wei诊断模式研究亚洲地区夏季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TLS)水汽分布和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特征,重点着眼于水汽交换的年际变化,并探讨其与亚洲夏季风的联系.结果表明,季风区UTLS水汽较赤道地区偏多,且通过磁带记录信号的传播,可穿越对流层顶影响下平流层水汽的多寡.夏季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表现出明显的年际特征,其年际变化与亚洲季风强弱变化有密切联系,尤其与南亚夏季风的关系更为显著.在亚洲夏季风影响下,亚洲地区出现异常的大气环流和垂直运动,从而影响平流层-对流层之间水汽的交换.这些结果对认识其它大气成分的输送过程也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对流层交换 水汽 亚洲夏季风 年际变化
下载PDF
南海—西北太平洋地区低频振荡特征及其对TC群发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金小霞 韩桂荣 +3 位作者 占瑞芬 陈圣劼 何金海 张静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8-208,共11页
根据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CMA-STI),以及定义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群发标准,分析了南海—西太平洋地区的低频振荡特征,及其对TC群发活动的影响,研究了TC群发与季风槽的关系。结果表明... 根据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CMA-STI),以及定义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群发标准,分析了南海—西太平洋地区的低频振荡特征,及其对TC群发活动的影响,研究了TC群发与季风槽的关系。结果表明,孟加拉湾—西太平洋的近赤道地区有两支主要的对流区,分别位于南海—西太平洋地区和孟加拉湾东南部。10~20 d大气准双周振荡(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QBWO)周期是南海—西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的主要周期,大部分年份QBWO占原始序列的方差贡献达20%以上。QBWO的强度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强度变化较大,80年代之后变化较小。根据定义的TC群发标准,发现1990年6—9月西北太平洋地区共有4次TC群发过程,都发生在低频对流活动的湿位相。分析对流活动干位相—湿位相—干位相的演变,发现TC的群发期集中在湿位相,湿位相期间大气低层为低频气旋性环流,较强的正涡度有利于初始涡旋扰动的形成和发展,为TC群发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场。根据定义的季风槽强度指数,发现季风槽强度与TC群发过程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由于季风槽的活跃使得对流活动处于湿位相期,同时季风槽区提供了有利的正涡度条件,促使TC群发活动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双周振荡 湿位相 热带气旋 群发 季风槽
下载PDF
大气季节内振荡对热带气旋活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金小霞 何金海 +1 位作者 占瑞芬 万齐林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3-138,共6页
近30年来,大气季节内振荡对热带气旋活动影响的研究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就大气季节内振荡对热带气旋生成、路径及登陆的影响进行概述,并揭示了这种影响的主要机制。同时回顾了与季节内振荡密切相关的季风槽... 近30年来,大气季节内振荡对热带气旋活动影响的研究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就大气季节内振荡对热带气旋生成、路径及登陆的影响进行概述,并揭示了这种影响的主要机制。同时回顾了与季节内振荡密切相关的季风槽活动对热带气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简单讨论了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前景,并提出当前该研究领域中一些亟需研究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季节内振荡 热带气旋 季风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1962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双脊线演变过程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祁莉 何金海 +1 位作者 占瑞芬 张祖强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2-692,共11页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提出确定副高双脊线过程的定量指标,之后重点诊断研究1962年“二度梅”期间的双脊线过程。结果表明:1962年“二度梅”期间,由于季风槽的加强东伸,副高外围变形,在其南侧新生一条脊线,呈现双脊线结构。由此...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提出确定副高双脊线过程的定量指标,之后重点诊断研究1962年“二度梅”期间的双脊线过程。结果表明:1962年“二度梅”期间,由于季风槽的加强东伸,副高外围变形,在其南侧新生一条脊线,呈现双脊线结构。由此,提出亚洲季风槽的发展东移是副高双脊线形成的重要影响因子。分析表明,1962年的双脊线过程与1998年的双脊线过程相比,有同亦有异:两次双脊线过程与长江流域“二度梅”均有关联,但1998年双脊线过程结束后,北侧脊线消失,南侧脊线发展维持,使副高脊线异常偏南,造成“二度梅”的突然出现,而1962年双脊线过程结束后却是南侧脊线消失,北侧脊线维持并异常偏北,从而导致“二度梅”结束;在涡度场上,两次双脊线过程均有一高层对低层的“诱导”效应,同时500 hPa诱导生成的正涡度与低纬度北移而来的正涡度带打通合并、东伸,进而其两侧的负涡度带增强,形成双脊线。这些结果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双脊线的演变规律和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双脊线 二度梅 季风槽
下载PDF
赴韩国参加AOGS2008国际会议总结
10
作者 占瑞芬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 2008年第4期26-28,共3页
应第5届亚洲大洋洲地球物理协会(AOGS)年会的邀请,并报经中国气象局批准,上海台风研究所占瑞芬同志于2008年6月16~20日赴韩国釜山参加了AOGS2008国际会议,并在AS11分会(中层大气科学)中报告了我国在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方面的... 应第5届亚洲大洋洲地球物理协会(AOGS)年会的邀请,并报经中国气象局批准,上海台风研究所占瑞芬同志于2008年6月16~20日赴韩国釜山参加了AOGS2008国际会议,并在AS11分会(中层大气科学)中报告了我国在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会议 会议总结 韩国 中国气象局 地球物理 研究成果 水汽交换 大气科学
下载PDF
南海-西北太平洋地区大气准双周振荡对TC生成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金小霞 何金海 +1 位作者 占瑞芬 温敏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1-460,共10页
通过对南海-西北太平洋地区大气10~20 d准双周振荡(QBWO)不同位相的划分(A~D),研究了QBWO对南海-西北太平洋海域热带气旋(TC)生成的调节作用。将TC分为强热带风暴及以下级别(TS)和台风及以上级别(TY),并将QBWO分为干湿位相,发现南海... 通过对南海-西北太平洋地区大气10~20 d准双周振荡(QBWO)不同位相的划分(A~D),研究了QBWO对南海-西北太平洋海域热带气旋(TC)生成的调节作用。将TC分为强热带风暴及以下级别(TS)和台风及以上级别(TY),并将QBWO分为干湿位相,发现南海海域生成的TS(TY)在干湿位相的比与西北太平洋海域生成的TS(TY)在干湿位相的比相等,这表明QBWO对TS(TY)生成的调节作用在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可能相同。从A位相到C位相,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地区TC的生成频数均逐渐增多,D位相时期,TC生成最少,多数TC发生在QBWO的对流活动湿位相,少数TC发生在干位相。南海-西北太平洋海域TC的生成受到QBWO的明显调制。从位相A到位相C,低频对流和低频风场逐渐向西北方向移动,低频对流强度持续加强,低频风场逐渐由异常西风-东风-西风转为异常东风-西风-东风配置,西北太平洋地区季风槽加强,使得TC生成频数逐渐增多。此外,在QBWO活跃位相,非绝热加热增强和纬向风垂直切变减弱也有利于TC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双周振荡(QBWO) 热带气旋 季风槽 位相 生成
下载PDF
太平洋混合层厚度(d_(ml))年际异常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泓 李丽平 +2 位作者 王盘兴 占瑞芬 支风梅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6-652,共7页
用太平洋区域30a逐月混合层厚度(dml)及浅层海温(Ts)距平资料,分析了20°S以北太平洋区域dml年际变率的地理分布和季节变化,得到两个纬向dml高变率带,它们分别位于北太平洋(45°N附近)和赤道中、西太平洋。重点分析了赤道太平洋... 用太平洋区域30a逐月混合层厚度(dml)及浅层海温(Ts)距平资料,分析了20°S以北太平洋区域dml年际变率的地理分布和季节变化,得到两个纬向dml高变率带,它们分别位于北太平洋(45°N附近)和赤道中、西太平洋。重点分析了赤道太平洋dml高变率带,并对其上混合层气候位置、dml年际异常与ElNino事件关系及伴随强ElNino事件的dml正异常东传等作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区域 混合层厚度 年际异常 “El Nino事件”
下载PDF
季风影响下的青藏高原上空甲烷、水汽及云的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熊效振 张莹 +2 位作者 陈良富 占瑞芬 李建平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480-485,共6页
为进一步了解季风对于水汽及其它大气成分的输送作用,利用美国Aqua卫星上AIRS反演的甲烷(CH4)和MODIS反演的水汽、云高和云量等卫星观测资料,分析了2003至2010年中国青藏高原上空CH4、水汽和云在季风期间的变化及其与季风指数的关系。... 为进一步了解季风对于水汽及其它大气成分的输送作用,利用美国Aqua卫星上AIRS反演的甲烷(CH4)和MODIS反演的水汽、云高和云量等卫星观测资料,分析了2003至2010年中国青藏高原上空CH4、水汽和云在季风期间的变化及其与季风指数的关系。研究发现:夏季(6月至9月)高原上空水汽、云量和云顶高度的变化与季风指数有很好的相关;在强对流影响下,输送到高原上空的水汽增多,引起云量增多,云顶高度增加,而向上输送的甲烷引起高原上空CH4浓度增加,并在青藏高压强大的反气旋的阻塞下CH4不断积累,在季风期的后半程维持一个高值,但最大值出现在8月底至9月初,比季风指数的峰值晚近一个月。随着季风减退和青藏高压的消失,甲烷的高值快速消失。由此可见,夏季青藏高原的强对流输送无疑是甲烷高值形成的主要动力机制之一。CH4作为一种长寿命的温室气体,有潜力作为一种示踪气体来帮助研究季风和季风期间高原上空强大的反气旋动力机制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卫星遥感 季风 青藏高压 甲烷 水汽
下载PDF
热带气旋研究和业务预报进展--第九届世界气象组织热带气旋国际研讨会(IWTC-9)综述 被引量:13
14
作者 端义宏 方娟 +6 位作者 程正泉 徐晶 李青青 占瑞芬 钱传海 陈静 任福民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7-550,共14页
2018年12月3-7日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第九届世界气象组织热带气旋国际研讨会对国际热带气旋研究和预报预警业务的近期进展进行了充分回顾,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研讨。过去4年(2015-2018年),在热带波动和对流对热带气旋生成的影... 2018年12月3-7日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第九届世界气象组织热带气旋国际研讨会对国际热带气旋研究和预报预警业务的近期进展进行了充分回顾,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研讨。过去4年(2015-2018年),在热带波动和对流对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复杂环境影响热带气旋路径转向的机理、对流和风垂直切变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作用机制、双眼墙形成和替换机理、热带气旋变性过程对环境条件的响应、热带气旋气候变化特征、热带气旋多平台观测技术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在热带气旋生成概率预报、全球模式中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改进、热带气旋活动次季节业务预测技术发展以及热带气旋预报不确定性理论等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在综述此次会议的相关议题后,简要讨论中国热带气旋研究和业务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研究进展 预报预警 综述
下载PDF
Impacts of SST anomalies in the Indian-Pacific basin on Northwest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ies during three super El Nino years
15
作者 占瑞芬 陈葆德 丁一汇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20-32,共13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in several important areas of the Indian-Pacific basin on tropical cyclone(TC)activity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WNP)during the developing years o...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in several important areas of the Indian-Pacific basin on tropical cyclone(TC)activity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WNP)during the developing years of three super El Ni?o events(1982,1997,and 2015)based on observation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During the super El Ni?o years,TC intensity was enhanced considerably,TC days increased,TC tracks mostly recurved along the coasts,and fewer TCs made landfall in China.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similar to the strong ENSO-TC relationship but further above the climatological means than in strong El Ni?o years.It indicates that super El Ni?o events play a dominant role in the intensities and tracks of WNP TCs.However,there were clear differences in both numbers and positions of TC genesis among the different super El Ni?o years.These features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collective impact of SST anomalies(SSTAs)in the tropical central-eastern Pacific and East Indian Ocean(EIO)and the SST gradient(SSTG)between the southwestern Pacific and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During 2015,the EIO SSTA was extremely warm and the anomalous anticyclone in the western WNP was enhanced,resulting in fewer TCs than normal.In 1982,the EIO SSTA and spring SSTG showed negative anomalies,followed by an increased anomalous cyclone in the western WNP and equatorial vertical wind shear.This intensified the conversion of eddy kinetic energy from large-scale flows,favorable for the westward shift of TC genesis.Consequently,anomalous TC activities during the super El Ni?o years resulted mainly from combined SSTA impacts of different key areas over the Indian-Pacific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pical cyclone(TC) super El Nino Indian-Pacific basin
下载PDF
DYNAMIC FACTORS RELATED TO DECAY PROCESS OF OFFSHORE TROPICAL CYCLONES IN NORTHWEST PACIFIC 被引量:2
16
作者 雷小途 汤杰 +4 位作者 许晓林 占瑞芬 于润玲 黄荣成 吴联要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2年第2期127-134,共8页
Intensity varia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TCs),especially that of coastal or landfalling TCs,is of great concern in current research.Most of the research papers,however,focus on intensification processes of TCs;only a ... Intensity varia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TCs),especially that of coastal or landfalling TCs,is of great concern in current research.Most of the research papers,however,focus on intensification processes of TCs;only a few discuss decay processes in the lifetime of a TC.In the daily weather operation related to TCs,it is challenging when a TC weakens and/or disappears suddenly,because it brings more difficulties than the forecast of intensifying TCs does.Overestimation of a decaying landfalling TC would lead to over-preparation of defensive measures and result in"crying wolf"mentality with adverse effects.This study summarized physical mechanisms that dominate the decaying process of TCs and listed several possible dynamical factors:reduced level of air temperature,too large or too small speed,contraction of TC size amplification of TC's core,and lightning number in a 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pical cyclone OFFSHORE INTENSITY DECAY
下载PDF
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双脊线的统计特征 被引量:15
17
作者 占瑞芬 李建平 何金海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2022-2026,共5页
利用41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双脊线的普遍性和若干统计特征进行了系统探讨.结果表明,副高双脊线是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锁相特征和地域性.7月中旬到9月中旬,双脊线事件频... 利用41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双脊线的普遍性和若干统计特征进行了系统探讨.结果表明,副高双脊线是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锁相特征和地域性.7月中旬到9月中旬,双脊线事件频繁出现在北印度洋中东部到北太平洋中部一带,尤其是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双脊线事件极其活跃.基于这一点,重点分析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双脊线的若干统计特征,指出大部分副高双脊线的生命史都非常短暂,但有些双脊线过程仍能持续较长时间;夏秋季是双脊线事件最频繁的阶段,而冬春季双脊线事件较少;西太副高双脊线事件也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并且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而这种周期在70年代中期发生了明显的突变.此外,文中也探讨了西太副高双脊线事件与副高南北移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热带高压(副高) 双脊线 统计特征 南北移动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北半球 脊线 NCEP/NCAR再分析资料 副热带地区 北太平洋
原文传递
ENSO在青藏高原积雪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关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占瑞芬 丁一汇 +1 位作者 吴立广 雷小途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58-1370,共13页
已有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冬季积雪与随后台风季节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之间具有典型的负相关.本文基于长时间观测资料对二者关系进行再探讨,发现两者的年际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了跃变,即青藏高原冬季积雪与随后台风季节西北太... 已有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冬季积雪与随后台风季节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之间具有典型的负相关.本文基于长时间观测资料对二者关系进行再探讨,发现两者的年际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了跃变,即青藏高原冬季积雪与随后台风季节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之间显著的负相关仅存在于20世纪90年代初之后(1993-2012年),而20世纪90年代初之前(1976-1992年)二者的联系较弱.进一步本文对引起这种跃变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中部型ENSO在加强青藏高原积雪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关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93-2012年间,青藏高原积雪与中部型ENSO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在青藏高原积雪偏多年(少),中部型ENSO多为冷位相(暖位相),这种分布一方面加强了青藏高原积雪与纬向海陆热力差异继而与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联系,另一方面加强了青藏高原积雪对热带气旋生成相关的动力环境场的调控,因此在这一时段青藏高原积雪与热带气旋生成频数之间的相关得到了显著增强.然而,在前一时段青藏高原积雪与ENSO的联系较弱,青藏高原积雪对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和台风生成区域动力场调控较弱,因而其与热带气旋生成频数之间的关系减弱.此外,通过能量诊断进一步表明,在1993-2012年中部型ENSO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加强西北太平洋纬向风的正压能量转化来实现的.结果将为提高热带气旋短期气候预测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热带气旋 青藏高原积雪 ENSO 年代际跃变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和热带西北太平洋大气热源在亚洲地区夏季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的年代际变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占瑞芬 李建平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28-1040,共13页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40资料,借助Wei诊断模式研究平流层一对流层水汽交换过程,重点分析亚洲地区夏季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的年代际特征,探讨青藏高原和热带西北太平洋大气热源在其变化中的作用.气候学特征表明,北半球夏...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40资料,借助Wei诊断模式研究平流层一对流层水汽交换过程,重点分析亚洲地区夏季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的年代际特征,探讨青藏高原和热带西北太平洋大气热源在其变化中的作用.气候学特征表明,北半球夏季“亚洲南部半岛-印度洋-太平洋交汇区”为全球最强的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的通道,它能将亚洲季风区丰富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平流层,影响平流层水汽的分布和变化.北半球夏季亚洲地区穿越对流层顶水汽交换整体上都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且在近44a可以分为三段比较稳定的时段:1958~1977年、1978~1992年和1993。2001年.在这三个时段中,孟加拉湾.东亚大陆及南海海域的水汽交换通道作用在逐渐减弱,而西北太平洋地区在水汽交换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进一步研究发现,青藏高原、热带西北太平洋热源的年代际异常是亚洲地区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44a来青藏高原和热带西北太平洋的热力作用均发生了重大调整,在年代际尺度上两者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亚洲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异,从而影响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的年代际异常.然而不同时段不同地区两者的贡献有所不同,尤其是1992年以后,高原热源影响明显减弱,而热带西北太平洋热源在影响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中起主要作用.这些结果对深入认识其他大气成份输送过程和正确评估人类活动(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也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热带西北太平洋 大气热源 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 年代际变化
原文传递
200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定位和预报精度评定 被引量:11
20
作者 谭燕 余晖 占瑞芬 《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2009年第2期52-61,共10页
依据《台风业务和服务规定》分析2008年TC业务定位和业务预报精度,结果表明:各方法的平均定位误差均小于24 km,平均为19.5 km;中央台的定位误差最小,为13.2 km;国内综合预报方法的24 h、48 h和72 h路径预报的平均距离误差分别为110.8 km... 依据《台风业务和服务规定》分析2008年TC业务定位和业务预报精度,结果表明:各方法的平均定位误差均小于24 km,平均为19.5 km;中央台的定位误差最小,为13.2 km;国内综合预报方法的24 h、48 h和72 h路径预报的平均距离误差分别为110.8 km、177.3 km和313.5 km;参与评定的各客观方法和数值方法的24 h、48 h路径预报在2008年度相对于气候持续法,均表现出正技巧,且连续两年都为正预报技巧;各方法24 h对登陆点的预报误差从几km到几百km不等,中央台对所有的登陆点均进行了预报,大部分均能提前20 h预报出登陆点信息。24 h和48 h近中心最大风速预报的平均误差分别为4.82 m/s和7.00 m/s,和历年水平相当。广西遗传神经方法的表现稳定,该方法对南海台风的强度预报具有良好的预报能力,24 h和48 h预报在各类方法中评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定位 预报精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