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典型高危乳腺病变组织学升级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潘新枝 卡吾力·居买 木拉提·艾斯木吐拉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高危乳腺病变是指具有不确定的恶性潜力的乳腺病变,又称“B3病变”,其中非典型导管增生、小叶肿瘤、乳头状病变具有更高的非典型性。这类病变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和临床评估,并辅以穿刺活检明确,然而这种诊断流程存在着技术局限性和取样... 高危乳腺病变是指具有不确定的恶性潜力的乳腺病变,又称“B3病变”,其中非典型导管增生、小叶肿瘤、乳头状病变具有更高的非典型性。这类病变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和临床评估,并辅以穿刺活检明确,然而这种诊断流程存在着技术局限性和取样误差等弊端,增加了非典型性B3病变的组织学升级率,导致对恶性肿瘤的漏诊。基于乳腺X线、超声或MRI检查的非典型性B3病变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病理学与影像学诊断不一致与其组织学升级密切相关。单纯的影像学特征仅是定性评估,而如今兴起的影像组学则能够定量评估,尽管关于非典型性B3病变的组织学升级研究还尚待发掘,但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从困境与争议、相关风险因素、病变管理和前景与挑战4个方面对非典型性B3病变组织学进行综述,为临床非典型性B3病变组织学升级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乳腺病变 非典型B3病变 组织学升级 穿刺活检 影像组学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R-2基因扩增情况观察及与患者预后关系分析
2
作者 吐尔洪·托合提 阿丽米热·库尔班 +3 位作者 卡吾力·居买 来提·艾尼瓦尔 张海平 伊地斯·阿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31-35,共5页
目的观察食管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基因扩增情况,并分析VEGFR-2基因扩增与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食管鳞癌患者120例,术中留取食管癌组织,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观察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R-2基因扩增情况,... 目的观察食管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基因扩增情况,并分析VEGFR-2基因扩增与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食管鳞癌患者120例,术中留取食管癌组织,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观察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R-2基因扩增情况,并分析VEGFR-2基因扩增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根据有无VEGFR-2基因扩增,将120例食管鳞癌患者分为阳性组(VEGFR-2基因扩增阳性)和阴性组(VEGFR-2基因扩增阴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VEGFR-2基因扩增与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20例食管鳞癌患者中,49例患者存在VEGFR-2基因扩增,VEGFR-2基因扩增率为40.8%。VEGFR-2基因扩增与食管鳞癌患者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脉管浸润有关(P均<0.05)。阴性组的食管鳞癌患者生存时间为16(11.15~20.84)个月,阳性组为13(8.27~17.72)个月,两组相比,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EGFR-2基因扩增是食管鳞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0.562,95%CI:0.374~0.844,P=0.006)。结论部分食管鳞癌患者存在VEGFR-2基因扩增。VEGFR-2基因扩增与食管鳞癌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脉管浸润有关,是食管鳞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 基因扩增 食管癌 食管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CST4在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伊尔夏提·图尔宏 张海平 +3 位作者 卡吾力·居买 李子垚 伊地斯·阿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9期1412-1416,共5页
目的探究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CST4)在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至2020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新鲜组织标本及石蜡包埋的组织标本。... 目的探究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CST4)在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至2020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新鲜组织标本及石蜡包埋的组织标本。用RT-q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食管癌组织与对应癌旁组织中CST4的表达。用χ^(2)检验分析CST4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CST4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CST4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5)。CST4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53.1%,26/49)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28.2%,11/39)(χ^(2)=5.506,P<0.05)。CST4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5)和TNM分期(P<0.01)有关,CST4高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率更高,肿瘤TNM分期更晚。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CST4表达水平(P<0.01)、肿瘤浸润深度(P<0.05)和TNM分期(P<0.01)均与患者生存率相关。进一步行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CST4表达水平(P<0.05)、肿瘤浸润深度(P<0.05)是影响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ST4基因的表达可能与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发生、进展及预后有关。CST4的表达可作为食管鳞癌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哈萨克族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 RT-QPCR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新疆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HPV16/18感染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阿丽米热·库尔班 卡吾力·居买 +3 位作者 张海平 丹尼尔·多里坤 地尼也提·尼亚孜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ESCC患者110例,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中取ESCC组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SCC组织中HPV16/18阳性表达,HPV16或HPV18检测阳...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ESCC患者110例,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中取ESCC组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SCC组织中HPV16/18阳性表达,HPV16或HPV18检测阳性可判定为HPV16/18感染。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资料完整91例患者的3年生存情况,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30%(33/110)的ESCC组织中观察到呈棕褐色的HPV16/18阳性颗粒,其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HPV16/18感染与ESCC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脉管侵犯有关(P均<0.05),与性别、年龄及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91例患者中HPV16/18阴性61例、HPV16/18阳性30例。HPV16/18阳性患者生存期短于阴性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PV16/18阳性、有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低、有脉管侵犯是E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HPV16/18感染可能与ESCC的发生发展有关,且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原位杂交 人乳头瘤病毒16 人乳头瘤病毒18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5
作者 吐鲁佰·米尔扎合 卡吾力·居买 +2 位作者 木拉提·艾斯木吐拉 李慧芳 清·阿不都萨拉木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0期16593-16601,共9页
近年来对HER-2低表达乳腺的关注,在全球范围日益增加,随着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及检测技术的发展,HER-2低表达乳腺癌与其他类型乳腺癌表现出不同的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对于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众多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尚无统一论... 近年来对HER-2低表达乳腺的关注,在全球范围日益增加,随着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及检测技术的发展,HER-2低表达乳腺癌与其他类型乳腺癌表现出不同的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对于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众多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尚无统一论据。本文阐述了近年来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目前病理实践中免疫组化判定HER-2低表达乳腺癌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对这一新型领域未来的发展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2 HER低表达 免疫组化 ADC
下载PDF
hMLH1及FHIT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阿丽米热·库尔班 卡吾力·居买 +2 位作者 丹尼尔·多里坤 王黎 地尼也提·尼亚孜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25-431,共7页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中hMLH1与FHIT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qRT-PCR法检测癌和癌旁组织中hMLH1和FHIT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免...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中hMLH1与FHIT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qRT-PCR法检测癌和癌旁组织中hMLH1和FHIT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χ^(2)检验分析hMLH1和FHIT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hMLH1蛋白与FHIT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并用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影响食管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qRT-PCR结果显示,在食管鳞癌组织中hMLH1、FHIT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MLH1、FHIT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1)。hMLH1蛋白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P=0.007)、浸润深度(P=0.010)、病理分期(P=0.00)有关,而FHIT表达水平仅与浸润深度有关(P=0.013)。食管鳞癌组织中hMLH1和FHI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39,P=0.008)。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食管鳞癌中hMLH1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总生存率相关(P=0.017)。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分化程度(P=0.00)和临床分期(P=0.001)是食管鳞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hMLH1表达下降,这与食管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hMLH1与FHIT表达在食管癌恶性进展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突变型的错配修复基因 脆弱的组氨酸三元组 预后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食管癌精准治疗靶点筛查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7
作者 卡吾力·居买 来提·艾尼瓦尔 +2 位作者 张海平 亚尔·夏合丁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827-834,839,共9页
食管癌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中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世界第1位,约占全球食管癌的50%以上。食管癌恶性程度较高,且早期症状不典型,导致早期诊断困难,临床就诊患者多为中晚期,预后极差。随着食管外科手术技术的... 食管癌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中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世界第1位,约占全球食管癌的50%以上。食管癌恶性程度较高,且早期症状不典型,导致早期诊断困难,临床就诊患者多为中晚期,预后极差。随着食管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食管癌可切除率以及患者生存率有了一定提高,但顺铂、氟尿嘧啶等化学治疗药物毒副作用较大,很多患者无法耐受,且对化学治疗药物有耐药趋势,食管癌的5 a生存率仍不尽如人意。因此,不断有研究尝试食管癌生物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手段,探索相关分子作用的靶点,作为食管癌新的治疗方式靶标。本研究针对食管癌中已经开始研究的相关靶点、对应的靶向药物及其疗效、食管癌精准治疗靶点筛查趋势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精准医疗 靶点筛查
下载PDF
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瘤一例
8
作者 来提·艾尼瓦尔 木拉提· +2 位作者 卡吾力·居买 亚尔·夏合丁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496-497,共2页
病人,女,66岁。体检发现双肺多发结节3个月余入院。无吸烟史、嗜酒史,无家族肿瘤病史、结核病史。病人于2019年5月体检时首次发现双肺多发结节,较大者直径约4 mm,后于2019年9月复查肺部高分辨CT提示双肺多发结节、部分淡薄密度,较大者... 病人,女,66岁。体检发现双肺多发结节3个月余入院。无吸烟史、嗜酒史,无家族肿瘤病史、结核病史。病人于2019年5月体检时首次发现双肺多发结节,较大者直径约4 mm,后于2019年9月复查肺部高分辨CT提示双肺多发结节、部分淡薄密度,较大者直径约6.1 mm(图1)。因不除外肺恶性肿瘤可能住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食管鳞癌患者TP53表达与预后相关性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艾山江·木合塔尔 伊地斯·阿 +3 位作者 卡吾力·居买 来提·艾尼瓦尔 任智慧 地尼也提·尼亚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085-1091,共7页
目的探讨TP53蛋白阳性表达在食管鳞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在中文及外文检索工具中系统检索有关TP53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判断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08年2月-2018年8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估纳入... 目的探讨TP53蛋白阳性表达在食管鳞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在中文及外文检索工具中系统检索有关TP53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判断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08年2月-2018年8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入选24篇病例-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的文献,累计病例2 191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中、低分化食管鳞癌TP5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80,P=0.04)。浸润深度中T3+T4的T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T1+T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61,P=0.000 1)。有淋巴结转移病例癌组织中T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7,P=0.000 2)。结论 TP53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恶性表型相关,可能是患者不良预后的一个生物标志物,有利于病情评估以及治疗决策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TP53基因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荟萃分析
下载PDF
UBD在哈、维、汉三民族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枭磊 卡吾力·居买 +4 位作者 孙清超 李德生 地尼也提·尼亚孜 亚尔·夏合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7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泛素样蛋白D(UBD)在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和汉族3个民族食管鳞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中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173例食管鳞癌患者癌和癌旁组织标本(距癌组织>5 cm的正... 目的探讨泛素样蛋白D(UBD)在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和汉族3个民族食管鳞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中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173例食管鳞癌患者癌和癌旁组织标本(距癌组织>5 cm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其中包含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汉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HE染色法检测UBD的表达水平,并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3个民族食管鳞癌组织中UBD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食管鳞癌组织中,UBD在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UBD表达与神经脉管侵犯、TNM分期、N分期以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T分期、肿瘤部位以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UBD对于食管鳞癌的恶性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可能有重要影响,有望成为预测转移潜能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样蛋白D 食管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泛素化
下载PDF
哈萨克族食管鳞癌中hMSH2及FHIT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丹尼尔·多里坤 卡吾力·居买 +2 位作者 张海平 地尼也提·尼亚孜 伊地斯·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4期13-17,F0004,共6页
目的研究哈萨克族食管鳞癌中hMSH2与FHIT基因的表达,分析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7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43例患者的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30例采用qRT-PCR方法,4... 目的研究哈萨克族食管鳞癌中hMSH2与FHIT基因的表达,分析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7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43例患者的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30例采用qRT-PCR方法,43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MSH2和FHIT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MSH2和FHIT两个基因的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MSH2、FHIT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SH2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病理分期有关(P<0.05),与食管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无关(P>0.05),而FHIT表达水平仅与浸润深度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食管癌hMSH2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率相关(P<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MSH2基因表达缺失及肿瘤分化程度是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MSH2和FHIT可能参与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联合表达的检测可作为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 食管鳞癌 HMSH2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下载PDF
Wnt-1诱导分泌蛋白2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迪丽努尔·阿合拜尔 卡吾力·居买 亚尔·夏合丁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Wnt-l诱导分泌蛋白2(Wisp2蛋白)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5例ESCC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Wisp2蛋白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Wisp2...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Wnt-l诱导分泌蛋白2(Wisp2蛋白)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5例ESCC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Wisp2蛋白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Wisp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Wisp2蛋白与ESCC临床患者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Wisp2基因在ESCC中的表达率为63.16%,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6.84%;蛋白质印迹分析进一步证明ESCC组织中Wisp2蛋白过表达;Wisp2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显著相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参数无关;高表达Wisp2的患者总体生存率下降(P<0.005)。结论Wisp2在ESCC组织中高表达并影响ESCC的进展及预后,或可作为ESCC患者新的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1诱导分泌蛋白2 食管鳞癌 临床病理参数 预后
下载PDF
食管鳞癌患者EGFR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特点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13
作者 丹尼尔·多里坤 伊地斯·阿 +3 位作者 卡吾力·居买 杨宁 地尼也提·尼亚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170-1175,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EGFR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特点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患者食管鳞癌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患者食管鳞癌组织EGFR蛋白过表达...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EGFR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特点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患者食管鳞癌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患者食管鳞癌组织EGFR蛋白过表达率为71.83%,不同性别组、不同年龄组、不同肿瘤分化程度组、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以及不同浸润深度组之间比较,EGFR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浸润深度患者之间比较,EGFR基因扩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之间比较,EGFR基因扩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相关,尤其是高表达(2/3+)与基因扩增密切相关。EGFR基因扩增的患者生存时间短于EGFR无扩增的患者,EGFR基因扩增是食管鳞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EGFR基因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食管癌预后及指导靶向药物治疗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在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木拉提· 来提·艾尼瓦尔 +1 位作者 卡吾力·居买 亚尔·夏合丁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4,共6页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在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0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在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0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PNI对术后总体并发症的预测价值并确定其最佳截点,根据截点进行分组,对比分析两组间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相关指标的差异;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包括PNI在内的相关指标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16例患者,其中男75例、女41例,年龄65(58~69)岁。ROC曲线下面积为0.647,其最佳截点为51.9,以该节点分组,高PNI组45例、低PNI组71例。两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χ^(2)=10.437,P=0.001)、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χ^(2)=10.81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机使用时间(Z=–3.136,P=0.002)、血清白蛋白值(t=2.961,P=0.004)、PNI值(χ^(2)=10.437,P=0.001)为影响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可能危险因素。而多因素分析结果则提示,呼吸机使用时间(OR=1.015,P=0.002)、饮酒史(OR=5.231,P=0.013)为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PNI为术后并发症的保护因素(OR=0.243,P=0.047)。结论PNI指数对术后并发症预测具有一定价值,可量化患者术前营养及免疫状况。饮酒史、呼吸机使用时间是腔镜辅助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高PNI为术后并发症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预后营养指数 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