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卢世主【设计作品】
1
作者 卢世主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3-303,共1页
卢世主(1969-),男,汉,湖北武汉人.东南大学文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 设计作品 博士生导师 江西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 美术学院 武汉人 副院长 教授
下载PDF
卢世主[设计作品]
2
作者 卢世主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9-329,共1页
下载PDF
卢世主:用艺术设计实践高扬人性光辉与生命关切
3
作者 李杰 李叶 卢世主 《设计》 2022年第14期53-61,共9页
《设计》卢世主《设计》: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学院在工业设计专业领域内教学特色。卢世主:广东工业大学的设计学科始于1990年,专业办学有30余年历史。2004年成立艺术设计学院,2016更名为艺术与... 《设计》卢世主《设计》: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学院在工业设计专业领域内教学特色。卢世主:广东工业大学的设计学科始于1990年,专业办学有30余年历史。2004年成立艺术设计学院,2016更名为艺术与设计学院。学院坚持“艺术与设计融合科技与产业”的办学理念,打造“集成新工科,实践新范式,教研国际化,服务大湾区”的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全球视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设计与艺术人才。学院设计学为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和“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工业大学 专业办学 办学理念 艺术与设计 人性光辉 重点学科 教学特色 新工科
下载PDF
卢世主环境设计作品
4
作者 卢世主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6-176,共1页
原文传递
卢世主 建筑环境设计作品
5
作者 卢世主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3-183,共1页
原文传递
雷敏 卢世主环境设计
6
作者 雷敏 卢世主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0-200,共1页
关键词 环境设计
原文传递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6
7
作者 卢世主 朱昱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5-153,共9页
随着革命文物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实践与保护机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聚焦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完善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机制与体制的研究,通过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实践经验与机制体制现状及进展的梳理... 随着革命文物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实践与保护机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聚焦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完善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机制与体制的研究,通过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实践经验与机制体制现状及进展的梳理,分析了革命文物保护研究的三个层次,对革命文物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物 保护 制度创新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研究——以江西钓源古村建筑室内装饰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卢世主 高洁琼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4-188,共5页
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传统村落文化面临着当今各种流行文化的冲击。江西钓源古村建筑室内装饰其装饰图案丰富、装饰题材广泛、装饰工艺精湛,蕴含着祈福纳祥、忠孝传家、趋吉避邪等装饰文化,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统村落文化 建筑装饰 文化传承 江西钓源古村
下载PDF
基于内源发展的红色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与思考 被引量:7
9
作者 卢世主 卢志安 黄薇 《设计艺术研究》 2021年第1期6-9,14,共5页
本文通过对红色美丽乡村中建设规划问题分析,内源发展理论下红色美丽建设规划体系的探讨,研究传统红色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新的发展思路——"内源发展",即挖掘本土资源,激发村庄内部动力,强调以村民为主体,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视... 本文通过对红色美丽乡村中建设规划问题分析,内源发展理论下红色美丽建设规划体系的探讨,研究传统红色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新的发展思路——"内源发展",即挖掘本土资源,激发村庄内部动力,强调以村民为主体,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规划红色美丽乡村。基于江西广昌县贯桥村红色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提出了为产业而设计、为认同感而设计等设计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美丽乡村 内源性发展 建设规划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革命旧址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卢世主 郭雨晴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7-55,64,共10页
目的助推数字化技术驱动文物保护和科技赋能,加速推进革命旧址保护工作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过渡,实现革命文物面向潜在风险的主动安全管理。方法结合现有革命旧址的保护工作,基于数字孪生五维模型,构建具... 目的助推数字化技术驱动文物保护和科技赋能,加速推进革命旧址保护工作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过渡,实现革命文物面向潜在风险的主动安全管理。方法结合现有革命旧址的保护工作,基于数字孪生五维模型,构建具有革命旧址物理模块、革命旧址虚拟模块、孪生数据模块和应用服务模块的监测预警融合机制与运行路径,实现革命旧址全要素数字化和虚拟化、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监测预警。结果形成客观物理革命旧址本体与虚拟革命旧址数字孪生体,同生共存的监测预警新模式,实现革命旧址监测预警的智慧互动、智能管理,实现革命旧址变化可监测、风险可预报、险情可预控、保护可提前的保护目标。结论为数字化技术驱动文物保护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为建立更加完善和系统的文物大数据云平台提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革命旧址 数字化保护与利用 监测预警系统
下载PDF
海昏侯墓出土当卢纹饰图像试释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世主 钟宇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3-123,共11页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四件青铜当卢,以天上的日、月、云纹,地上的祥禽、瑞兽,以及神格化的羽人等组成了内容丰富的纹饰图像。当卢纹饰图像的总体精神,反映了汉人的宇宙观及墓主渴望长生不老和升仙的思想意境。当卢的工艺特征和艺术特点,...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四件青铜当卢,以天上的日、月、云纹,地上的祥禽、瑞兽,以及神格化的羽人等组成了内容丰富的纹饰图像。当卢纹饰图像的总体精神,反映了汉人的宇宙观及墓主渴望长生不老和升仙的思想意境。当卢的工艺特征和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较高的错金银技术和均衡连贯的构图,精致浪漫的线条,写实灵动的造型等。而图像的制作则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海昏侯 当卢图像 思想意境 艺术特点
下载PDF
艺术化的理想——读张道一先生的《吉祥文化论》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世主 舒利香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3-166,共4页
《吉祥文化论》从概念、性质、内涵、吉祥纹样等方面对吉祥文化进行系统的梳理,给读者提供理论认知和实践感受,让读者整体性地把握吉祥文化。本文从"福"、"寿"、"喜"等吉祥纹样中探寻情与美,阐释真挚之... 《吉祥文化论》从概念、性质、内涵、吉祥纹样等方面对吉祥文化进行系统的梳理,给读者提供理论认知和实践感受,让读者整体性地把握吉祥文化。本文从"福"、"寿"、"喜"等吉祥纹样中探寻情与美,阐释真挚之情、淳朴之情,探索民风之美、造型之美、人性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祥文化 纹样 情与美
下载PDF
环境艺术范式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世主 张景辉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0-142,共3页
本文从范式理论出发,从技术层、环境意识层、设计理论与原则层等三个层面对环境艺术展开了讨论,意在厘清环境设计与环境艺术的本质区别与联系。事实说明,只有建成的环境上升为一种审美对象,抒发了情感,表达了的美的意境时,环境才上升为... 本文从范式理论出发,从技术层、环境意识层、设计理论与原则层等三个层面对环境艺术展开了讨论,意在厘清环境设计与环境艺术的本质区别与联系。事实说明,只有建成的环境上升为一种审美对象,抒发了情感,表达了的美的意境时,环境才上升为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以环境为本 审关
下载PDF
新生活运动中生活艺术化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世主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6-89,共4页
新生活运动是2 0世纪3 0年代国民党自上而下发起的一场"重整道德、改造社会风气"的运动。该运动从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出发来推行"艺术化的新生活",影响了以"衣、食、住、行"为设计对... 新生活运动是2 0世纪3 0年代国民党自上而下发起的一场"重整道德、改造社会风气"的运动。该运动从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出发来推行"艺术化的新生活",影响了以"衣、食、住、行"为设计对象的工艺美术。新生活运动把造物设计活动纳入政治与社会学的领域,除了狭隘的功利目的外,客观上促进了工艺美术的发展,同时也为年轻的中国工艺美术设计重新套上了"礼"的镣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活运动 生活艺术化 造物 工艺美术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设计艺术概念的嬗变与定位调整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世主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9-241,共3页
20世纪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造物艺术也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生活。"图案——工艺美术——设计艺术",中国设计艺术概念的这一三段式发展道路,正是对20世纪中国造物艺术发展的本质描述。
关键词 图案 工艺美术 设计艺术
下载PDF
从图案到艺术设计的演变过程中设计与制造的分合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世主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48,共2页
设计与制造是艺术设计的两个基本因素,制造是设计的基础,设计通过制造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这二者的互融,是造物艺术的根本属性。本文通过20世纪中国的造物活动的图案——工艺美术——设计艺术三个阶段,设计与制造的分-合-分的演化轨迹,论... 设计与制造是艺术设计的两个基本因素,制造是设计的基础,设计通过制造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这二者的互融,是造物艺术的根本属性。本文通过20世纪中国的造物活动的图案——工艺美术——设计艺术三个阶段,设计与制造的分-合-分的演化轨迹,论述了设计艺术、科学技术和制造工艺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案 工艺美术 设计艺术 演变过程
下载PDF
20世纪前期“现代运动”在中国的实践与理论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世主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3期74-76,共3页
伴随着“现代运动”而发展起来的西方现代设计,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以功能主义为宗旨,使设计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20世纪前期,中国机器生产有所发展,但西方现代设计仍然受到冷遇。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西方现代设计对中国造物... 伴随着“现代运动”而发展起来的西方现代设计,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以功能主义为宗旨,使设计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20世纪前期,中国机器生产有所发展,但西方现代设计仍然受到冷遇。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西方现代设计对中国造物艺术理论和设计实践影响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运动 西方现代设计 造物
下载PDF
环境艺术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世主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46-149,共4页
环境艺术因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危机而兴起,它以自然环境为立足点,用各种技术和艺术的手段来优化完善人们的生存环境空间。通过对人、自然和社会的整合设计,创造生态的艺术化的人居环境,强调人类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和谐,从而在环境审美、生... 环境艺术因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危机而兴起,它以自然环境为立足点,用各种技术和艺术的手段来优化完善人们的生存环境空间。通过对人、自然和社会的整合设计,创造生态的艺术化的人居环境,强调人类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和谐,从而在环境审美、生态观念、环境行为上影响公众的环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生态 环境行为
下载PDF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卢世主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59-62,共4页
城市景观艺术是城市中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和富有较强表现力、代表城市风貌的景物或城市环境景观的艺术设计.城市建设艺术的景观渊源、风景园林文化的发展、现代艺术思潮对城市环境景观的影响是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三个主要研究内容,结合... 城市景观艺术是城市中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和富有较强表现力、代表城市风貌的景物或城市环境景观的艺术设计.城市建设艺术的景观渊源、风景园林文化的发展、现代艺术思潮对城市环境景观的影响是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三个主要研究内容,结合研究内容探讨了城市景观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 风景园林 视觉
下载PDF
三大构成与图案的借鉴、融合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世主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构成”与“图案”是同源、同归的同一性质的学科,只是在设计基础中各有分工和侧重。将构成和图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又丰富了设计基础教学内容和手段,推动了图案学的发展。
关键词 构成 图案 融合 创造思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