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卢兰芬 张秀明 +4 位作者 兰海丽 吴秀娟 陈佳铃 冯雪琴 孙各琴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4期3092-309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山市人民医院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更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对中山市人民医院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0日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标本分离病原菌进行回顾性总结,对逐年分离病原菌进行种类分布与构成比... 目的探讨中山市人民医院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更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对中山市人民医院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0日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标本分离病原菌进行回顾性总结,对逐年分离病原菌进行种类分布与构成比分析,分析主要的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 52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 032株(67.7%),革兰阳性球菌223株(14.6%),真菌270株(17.7%)。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645株(42.3%)、肺炎克雷伯菌117株(7.7%)、铜绿假单胞菌110株(7.2%)、白色假丝酵母菌105株(6.9%)、粪肠球菌92株(6.0%)、光滑假丝酵母菌79株(5.2%)、屎肠球菌42株(2.8%)。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361株(产酶率56.0%)和57株(产酶率48.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临床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较严重。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病原菌的耐药现象较严重。重视尿路感染病原菌的监测和耐药性分析,对指导临床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耐药菌株的播散和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中段尿 病原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下载PDF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卢兰芬 黄思思 +3 位作者 吴秀娟 兰海丽 冯雪琴 孙各琴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19期2437-2439,共3页
目的了解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感染的分布特点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临床诊治BC感染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达到有效控制该菌的传播流行目的。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03—2008年临床分离的BC共335株,应用MicroScan ... 目的了解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感染的分布特点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临床诊治BC感染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达到有效控制该菌的传播流行目的。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03—2008年临床分离的BC共335株,应用MicroScan WalkAway 96SI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软件对菌株的标本来源、病区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C分离株的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85.7%),其次是血液(8.6%),且以中老年男性患者居多;菌株以ICU病房的分离率最高(占77.9%);BC分离菌株对于常用抗菌药物有严重的多重耐药性,且其耐药性有随着年份变化而逐年上升的趋势,BC对米诺环素和复方新诺明较为敏感,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呈现出100%的耐药,对亚胺培南、三代头孢、特治星与喹诺酮类抗生素均呈高度耐药性。结论 BC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是多重耐药的条件致病菌,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可作为经验性治疗BC感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耐药性 抗生素
下载PDF
食酸丛毛单胞菌31株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卢兰芬 何庭宇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04-605,共2页
目的:分析31株食酸丛毛单胞菌的耐药性。方法:分离菌株均经M icroScan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确证后,用M icroScan NC 21复合板进行药敏试验,并将结果输入WHONET-5.1软件,分析其耐药性。结果:药敏结果显示:31株均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对... 目的:分析31株食酸丛毛单胞菌的耐药性。方法:分离菌株均经M icroScan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确证后,用M icroScan NC 21复合板进行药敏试验,并将结果输入WHONET-5.1软件,分析其耐药性。结果:药敏结果显示:31株均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对环丙沙星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分别为9.7%和16.1%;对特治星、头孢他定、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均敏感,对哌拉西林、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吡肟、优立新敏感率分别为93.5%、87.1%、93.5%、87.1%、80.6%。结论:食酸丛毛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及复方新诺明有较高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毛单胞菌 食酸 抗药性 细菌
下载PDF
25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卢兰芬 《华中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 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SA)及其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ORSA)的耐药性。方法 筛选2003~2004年分离的25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MicroSean PC12鉴定药敏复合板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 目的 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SA)及其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ORSA)的耐药性。方法 筛选2003~2004年分离的25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MicroSean PC12鉴定药敏复合板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对19种抗生素进行耐药性监测及分析。结果两年间SA的检出分别为117株和138株,其中2003年的ORSA检出率为68.4%(80/117),2004年的ORSA检出率为47.8%(66/138),显著低于2003年的ORSA检出率。ORSA中,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和四环素的耐药率2004年比2003年明显升高;而在苯唑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OSSA),四环素的耐药率显著增高,喹诺酮类药物有耐药率升高趋势。ORSA呈多重耐药性,OSSA除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90%以上外,其余抗菌药物较敏感。结论 临床治疗SA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索,减少多重耐药的ORSA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金黄色 苯唑西林 耐药性
下载PDF
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冯雪琴 张汉奎 +3 位作者 兰海丽 卢兰芬 吴秀娟 何顺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4期1423-1425,1428,共4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足足部溃疡分泌物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调查细菌感染所占比例,以及与患者血糖值、血小板(PLT)数量和血小板体积(MPV)3项指标的关联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73例2型糖尿病患... 目的了解糖尿病足足部溃疡分泌物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调查细菌感染所占比例,以及与患者血糖值、血小板(PLT)数量和血小板体积(MPV)3项指标的关联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73例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分泌物标本中病原菌培养阳性的59例标本进行药敏分析,并研究血糖水平、PLT和MPV与足部溃疡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73例2型糖尿病足部溃疡细菌培养无菌生长14例(19.2%);59例细菌或真菌培养阳性(占80.8%),其中混合菌感染19例,占32.2%,其余为单一细菌感染。共培养出病原菌89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2株、革兰阴性杆菌41株,真菌6株。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未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发酵菌对亚胺培南未出现耐药株,非发酵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未出现广泛耐药株,但多重耐药株占较大比例。结论糖尿病足患者MPV增大,说明PLT参与了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治疗中应严密监测PLT的各项参数,对抗PLT聚集,对改善病变部位的循环功能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足溃疡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 血糖 血小板 抗药性 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146株念珠菌的检出分布与耐药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桂山 梁锦胜 +2 位作者 卢兰芬 吴秀娟 吴剑扬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 了解近期我院念珠菌感染和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并分析我院临床标本分离的念珠菌 14 6株 ,用E test对分离株进行 5种常用抗真菌药的体外敏感性检测。结果 临床念珠菌感染以呼吸道最为严重 ,占 4 7.9% ,其次为尿道 (2 3.9% )、肠... 目的 了解近期我院念珠菌感染和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并分析我院临床标本分离的念珠菌 14 6株 ,用E test对分离株进行 5种常用抗真菌药的体外敏感性检测。结果 临床念珠菌感染以呼吸道最为严重 ,占 4 7.9% ,其次为尿道 (2 3.9% )、肠道 (8.9% )、生殖道 (8.9% )。菌种分布 :白色念珠菌为 5 9.6 % ,热带念珠菌为 2 4 .6 % ,光滑念珠菌为 7.5 %。对 5种常用药物 (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 )进行耐药性分析 ,发现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对试验念珠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活性 ,其MIC50 、MIC90 值较低 ;唑类药物对试验念珠菌体外抑菌活性较差 ,其MIC50 、MIC90 值较高。结论 临床上念珠菌感染仍以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为主。用E test检测念珠菌对抗真菌药体外敏感性表明 ,唑类药物耐药现象比氟胞嘧啶、两性霉素严重。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耐药性 抗真菌药 浓度梯度法
下载PDF
44株洋葱伯克霍德菌对2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被引量:6
7
作者 袁小玲 黄宇筠 +3 位作者 区秀燕 高绍衍 陈桂山 卢兰芬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监测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德菌的耐药性。方法用微量稀释法测定22种抗生素对44株洋葱伯克霍德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对菌株来源及科室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该菌检出率1.59%。22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培... 目的监测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德菌的耐药性。方法用微量稀释法测定22种抗生素对44株洋葱伯克霍德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对菌株来源及科室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该菌检出率1.59%。22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培南和复方新诺明对洋葱伯克霍德菌的抗菌活性最高,均为100%,其次为头孢类抗菌素中的头孢他啶、头孢唑肟,敏感性分别是77.3%和61.1%,其余均<30%;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仅14%;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吡肟、美洛西林、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完全耐药。洋葱伯克霍德菌来源最多为痰和支气管冲洗液,占93.2%(41/44),其他为血液和分泌物。科室分布依次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科、感染科、神经外科等。结论洋葱伯克霍德菌是一种重要的院内感染病原菌,应长期进行耐药性监控。该菌具有多重耐药性,治疗上可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培南和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头孢唑肟,而不宜选用亚胺培南、氨基糖甙类及其他β内酰胺酶类抗菌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伯克霍德菌 抗菌药 耐药性 亚胺培南 他唑巴坦
下载PDF
中山地区1020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唐国芳 卢兰芬 +4 位作者 罗锡华 严海忠 兰海丽 孙各琴 王娟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75-1378,共4页
目的探讨中山地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感染情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1 020例泌尿生殖道标本,核酸扩增法扩增沙眼衣原体MOMP基因进行电泳并测序鉴定;阳性临床菌株通过PCR产物电泳并测序检测四环... 目的探讨中山地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感染情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1 020例泌尿生殖道标本,核酸扩增法扩增沙眼衣原体MOMP基因进行电泳并测序鉴定;阳性临床菌株通过PCR产物电泳并测序检测四环素耐药质粒tet M基因、大环内酯类耐药相关23S rRNA基因、核糖体蛋白基因L4和L22以及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 A。结果 1 020例泌尿生殖道标本检出沙眼衣原体感染者137例(感染率13.43%),其中女性126例(感染率17.00%),男性11例(感染率3.94%),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P<0.0001),感染人群主要集中于21~30岁的年轻女性,以宫颈分泌物和阴道分泌物标本检出率最高。137株沙眼衣原体临床株中检出tet M基因18株,喹诺酮类gyr A-QRDR基因有83丝氨酸(AGT)-异亮氨酸(ATT)点突变耐药株10株。有4株同时存在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结论 20~30岁女性人群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高危人群。中山地区沙眼衣原体耐药菌株以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为主,且出现多重耐药现象,未发现大环内酯类耐药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 沙眼衣原体 耐药基因
下载PDF
应用蒙特卡洛模拟优化重症感染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万古霉素给药方案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峰 邓贵新 +1 位作者 卢兰芬 刘锐锋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4期688-692,共5页
目的:优化重症感染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万古霉素给药方案。方法:收集某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重症监护病房(ICU)中MRSA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监测报告,对不同剂量万古霉素的给药方案进行蒙特卡洛模拟,计算不同给药方案... 目的:优化重症感染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万古霉素给药方案。方法:收集某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重症监护病房(ICU)中MRSA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监测报告,对不同剂量万古霉素的给药方案进行蒙特卡洛模拟,计算不同给药方案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评价疗效,优化出最佳给药方案。结果:对于老年患者,万古霉素治疗MRSA肺部感染和腹腔感染推荐的给药方案均为2 500 mg·d^-1,治疗血流感染和混合感染推荐的给药方案均为2000 mg·d^-1;对于成年患者,万古霉素治疗MRSA肺部感染和血流感染推荐的给药方案均为2 500 mg·d^-1,治疗腹腔感染和混合感染推荐的给药方案均为3 000 mg·d^-1。结论:ICU中MRSA感染时,可根据患者不同感染部位和不同年龄人群进行经验性治疗,目标治疗除了根据最低抑菌浓度(MIC)外,也可结合不同感染部位和人群来调整给药方案,进行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蒙特卡洛模拟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给药方案
原文传递
IFN-γ抗鹦鹉热衣原体急性感染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国芳 陈丽丽 +3 位作者 刘良专 王川 卢兰芬 吴移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讨IFN-γ对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Cps)的抗感染作用,为进一步阐明机体抗衣原体免疫机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不同浓度的重组人IFN-γ(5ng/mL、25ng/mL和50ng/mL)作用于感染Cps 6BC的HeLa细胞,48h后计数包涵体数量,并观... 目的探讨IFN-γ对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Cps)的抗感染作用,为进一步阐明机体抗衣原体免疫机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不同浓度的重组人IFN-γ(5ng/mL、25ng/mL和50ng/mL)作用于感染Cps 6BC的HeLa细胞,48h后计数包涵体数量,并观察包涵体形态的改变。2×10~6 IFUs Cps 6BC滴鼻感染C57BL/6J小鼠,于感染前、后24h腹腔内注射10μg重组鼠IFN-γ,观察小鼠体重、活动状态、生存率等一般指标,分别于感染后5d和10d处死小鼠,取肝、肺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其病理变化;并取感染后5d的肺组织,匀浆,计数其中Cps包涵体数量。结果感染48h后,Cps 6BC在5ng/mL、25ng/mL、50ng/mL重组人IFN-γ处理的HeLa细胞中包涵体数量低于对照组(包涵体数分别为(23.8±5.1)×10~6,(10±3.58)×10~6,(8.0±2.22)×10~6,(43.3±11.05)×10~6,衣原体包涵体形状不规则,体积变小。小鼠实验显示,腹腔注射IFN-γ可明显提高Cps 6BC感染小鼠生存率,并减轻急性临床表现及脏器病变。结论 IFN-γ可发挥早期抗Cps感染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 鹦鹉热衣原体 急性感染 免疫保护
下载PDF
实验室葡萄球菌检测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性的分析和对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兰海丽 卢兰芬 +1 位作者 冯雪琴 吴秀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888-889,891,共3页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及其以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方法用 K-B 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依据 NCCLS 2004年发布M100-S14的 D-试验方法,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及其以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方法用 K-B 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依据 NCCLS 2004年发布M100-S14的 D-试验方法,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者分别占91.66%和68.42%。其中 D-试验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70.00%(7/10)和58.10%(32/55),有60.00%的对红霉素耐药和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为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菌。结论各级临床微生物室应开展 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指导临床医生更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属 克林霉素 红霉素 抗药性 细菌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梁培松 孙各琴 +2 位作者 张秀明 黄福达 卢兰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045-1046,共2页
目的了解该院肺炎链球菌的临床分布及监测其耐药变迁,为临床有效抗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VITEK 2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数据分析,用WHONET5.3软件和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3年共分离出588株肺炎链球菌,主要分... 目的了解该院肺炎链球菌的临床分布及监测其耐药变迁,为临床有效抗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VITEK 2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数据分析,用WHONET5.3软件和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3年共分离出588株肺炎链球菌,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其次为呼吸内科、普通儿科;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其次为咽拭子和血液标本。红霉素耐药率最高,其次为青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肺炎链球菌对左旋氧氟沙星、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氯霉素、利奈唑烷仍然敏感。结论肺炎链球菌的耐药率不断上升,应重视细菌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分布
下载PDF
446株临床分离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培松 王结珍 +4 位作者 孙各琴 兰海丽 卢兰芬 冯雪琴 慕月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真菌的分布及药敏现状,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年2~9月临床采集的标本进行真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分离出446株真菌,其中白假丝酵母菌256株,占57.40...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真菌的分布及药敏现状,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年2~9月临床采集的标本进行真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分离出446株真菌,其中白假丝酵母菌256株,占57.40%;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106株,占23.77%。真菌来源分布前3位是尿液、宫颈分泌物、痰液。药敏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敏感性最好,均达97%以上。结论临床标本中真菌感染仍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虽药物敏感现状仍算良好,但仍应重视真菌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性的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下载PDF
196株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山虹 刘琪 +4 位作者 梁培松 彭祖旺 胡文波 卢兰芬 孙各琴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期35-36,38,共3页
目的了解全身感染和尿液感染的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对196株临床送检的血液、尿液及其他标本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值。结果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 目的了解全身感染和尿液感染的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对196株临床送检的血液、尿液及其他标本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值。结果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96.9%,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敏感率为60%~80%,对头孢他啶、氨曲南、头孢曲松、哌拉西林的敏感率为40%~60%,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敏感率为14.3%,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的敏感率仅为3.6%和1.5%;分离自尿液的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的敏感性高于血液分离菌,分离自尿液的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氨曲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的敏感性低于血液分离菌。结论阴沟肠杆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治疗时应根据耐药特点及菌种间的耐药性差异选择相应的药物和方案,目前亚胺培南仍然是治疗阴沟肠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抗菌药物 敏感性
下载PDF
体检人群血脂、血糖、肝肾功能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曾伟英 何庭宇 +1 位作者 卢兰芬 梁智恒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43-46,4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性别体检人群血液流变学特性与肝肾功能、血脂、血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60例门诊和保健科体检人群按年龄、性别分4组同时检测外周血中血脂、血糖、肝肾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血液流变学特性与生化指标改变...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性别体检人群血液流变学特性与肝肾功能、血脂、血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60例门诊和保健科体检人群按年龄、性别分4组同时检测外周血中血脂、血糖、肝肾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血液流变学特性与生化指标改变有着明显相关性,不同年龄男、女性体检者的共同点是胆固醇(GHOL)、甘油三脂(TRI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血糖(BS)、尿素氮(BUN)、肌酐(CREAT)、尿酸(UA)、总蛋白(TP)、球蛋白(GLB)与全血粘度,CREAT、TP、GLB与血浆粘度,LDL-ch、BS、丙氨酸氯基转移酶(ALT)、TP、GLB、碱性磷酸酶(ALP)与血沉、血沉方程K值呈直线正相关,HDL-ch、白蛋白/球蛋白(A/G)、ALB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呈负相关,ALT、ALS与全血还原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有相关性,且在50岁以上人群表现更明显,男性比女性明显。结论:血液流变学特性改变受到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的影响并与性别、年龄增长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因素 性别因素 血液流变学 肝功能试验 肾功能试验
下载PDF
不同年龄与疾病血液流变学特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何庭宇 曾伟英 +2 位作者 梁智恒 魏矿荣 卢兰芬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颈椎病、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年龄特征。方法 对 1997年~ 2 0 0 1年门诊或体检的上述 4组人群 ,对其不同年龄段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 反映机体血液高凝状况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变...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颈椎病、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年龄特征。方法 对 1997年~ 2 0 0 1年门诊或体检的上述 4组人群 ,对其不同年龄段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 反映机体血液高凝状况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变化均与年龄有明显关系 ,3种疾病老年组主要以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等增高 ,红细胞变形性下降为主要特征 ,中、青年疾病组以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增高为主要特征。结论 不同年龄和疾病具有不同的血液流变学特征 ,为临床对疾病危害性评估提供具有重要价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疾病 血液流变学特征 年龄特征 诊断标准 老年医学
下载PDF
6例布鲁氏菌病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秀娟 卢兰芬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4,共1页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鲁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有密切关系,容易感染布鲁氏菌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多汗、骨关节...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鲁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有密切关系,容易感染布鲁氏菌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多汗、骨关节和肌肉疼痛、乏力、头痛,主要体征急性期为充血性皮疹,多数患者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少数黄疸,慢性为骨关节系统损害。本院在2011年诊断6例布鲁氏菌病,现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变态反应性疾病 密切接触史 充血性皮疹 人兽共患 菌苗生产 临床症状 肌肉疼痛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病期免疫功能指标与肝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庭宇 卢兰芬 +1 位作者 杨山虹 温冬梅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年第8期560-561,共2页
目的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不同病期患者的肝功能损伤及与免疫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对明确诊断的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进行红细胞免疫粘附法及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功能检测,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其肝功... 目的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不同病期患者的肝功能损伤及与免疫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对明确诊断的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进行红细胞免疫粘附法及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功能检测,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其肝功能指标与免疫指标的关系。结果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病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红细胞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花环率(RNIAP)及CD4+T细胞下降,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CD8+T细胞增高的现象,其中肝硬化组最明显,且在不同病期外周血白蛋白(ALB)下降和球蛋白(GLB)增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的倒置分别与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有相关性。在肝硬化组和慢性乙肝组CD8+增高与ALB下降呈负相关,GLB增高与CD4+下降呈负相关。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肝功能状态与其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细胞亚群改变有一定相关性,其中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更敏感,且与疾病的发展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免疫功能指标 肝功能 T细胞亚群 红细胞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病期免疫功能指标与肝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庭宇 卢兰芬 杨山虹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不同病期患者的肝功能损伤和免疫指标的关系。方法对明确诊断的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进行红细胞免疫黏附法及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功能检测,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其肝功能指标... 目的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不同病期患者的肝功能损伤和免疫指标的关系。方法对明确诊断的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进行红细胞免疫黏附法及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功能检测,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其肝功能指标与免疫指标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乙肝不同病期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RBC-C3bRR、RNIAP及CD4+下降和RBC-ICR、CD8+增高的现象,其中肝硬化组最明显,且在不同病期白蛋白的下降和球蛋白的增高,A/G的倒置分别与红细胞免疫黏附活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有相关性,在肝硬化组和慢性乙肝组CD8+与白蛋白呈负相关,球蛋白与CD4+呈负相关。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状态与其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细胞亚群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更敏感,且与疾病的发展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红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亚群 肝功能
下载PDF
脑血管病血液粘度、肝、肾功能、红细胞免疫的相关性
20
作者 曾伟英 何庭宇 +1 位作者 卢兰芬 梁智恒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6期45-46,48,共3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不同病期的血液流变特性、肝、肾功能、血糖、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检测的临床运用。方法对本院诊断为ICVD的177例门诊患者和130例住院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血糖、肝、肾功能、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检测,并与110...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不同病期的血液流变特性、肝、肾功能、血糖、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检测的临床运用。方法对本院诊断为ICVD的177例门诊患者和130例住院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血糖、肝、肾功能、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检测,并与11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比,分析这些指标在不同病期的特点。结果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门诊患者血液流变学以全血粘度高切变率、全血粘度低切变率、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明显增高,住院患者以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等指标增高为主要表现;红细胞天然免疫功能随病情加重而减弱;住院患者血糖和肝、肾功能改变与门诊患者相比有明显恶化的趋势。结论红细胞天然免疫功能低下是ICVD损伤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ICVD不同病期与血液流变学特性、糖代谢、肝、肾功能损伤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病期 红细胞 天然免疫 肝功能 肾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