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飞蓟素胶囊联合替诺福韦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肾功能、肝纤维化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郭香娟 王敏 +6 位作者 张洪涛 卢力飞 宋欢欢 范晓英 聂尚燕 郭红 张肖 《疑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980-984,共5页
目的观察水飞蓟素胶囊联合替诺福韦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肾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2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诊治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目的观察水飞蓟素胶囊联合替诺福韦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肾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2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诊治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应用替诺福韦治疗,观察组应用水飞蓟素胶囊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比较2组肝肾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氧化应激水平及血清病毒学指标转归、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水平高于对照组(t/P=5.382/0.000、14.767/0.000、7.642/0.000、4.555/0.000);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水平低于对照组(t/P=4.392/0.000、3.653/0.000、6.392/0.000、5.597/0.000);观察组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t/P=3.601/0.001、5.540/0.000、3.487/0.001);观察组HBV-DNA转阴率为95.92%,HBeAg转阴率为46.94%,均高于对照组的83.67%、26.53%(χ^2/P=4.009/0.045、4.391/0.036);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飞蓟素胶囊联合替诺福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能够发挥良好抗病毒效果,且可以明显改善肝功能,减轻氧化应激,改善肝纤维化状况,同时对肾功能无明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胶囊 替诺福韦 乙肝肝硬化 失代偿期 肝功能 肾功能 肝纤维化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阴转和肝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聂尚燕 宋欢欢 +7 位作者 王敏 卢力飞 郭香娟 张肖 赵蕾 张晓艳 张瑞敏 麻慧宇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86-87,共2页
目的分析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 Ag阴转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3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拉米夫定... 目的分析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 Ag阴转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3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分别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观察患者肝功能、HBV DNA阴转率和HBe Ag转阴率的变化。结果在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分别为(45.7±23.8)U/L和(62.3±23.7)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8±25.3)U/L和(73.2±25.3)U/L,P<0.05];在治疗12个月时,观察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分别为(32.7±19.4)U/L和(46.4±6.3)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6±17.3)U/L和(52.8±5.2)U/L,P<0.05];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阴转率和HBe Ag阴转率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促进HBe Ag阴转,使用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Α2B 拉米夫定 HBEAG阴转
下载PDF
HBsAg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聂尚燕 宋欢欢 +1 位作者 王敏 卢力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78-979,共2页
目的探讨HBs Ag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HBe Ag阳性组57例和HBe Ag阴性组45例,测定2组血清AST、ALT、HBs Ag及HBV DNA水平,分析HBs Ag水平与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2组HBs Ag、... 目的探讨HBs Ag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HBe Ag阳性组57例和HBe Ag阴性组45例,测定2组血清AST、ALT、HBs Ag及HBV DNA水平,分析HBs Ag水平与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2组HBs Ag、ALT、AST、DN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HBs Ag水平患者的HBV DNA水平不同(P<0.05);HBe Ag阳性组HBs Ag水平与HBV D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r=-0.796,P<0.01),HBe Ag阴性组HBs Ag水平与HBV DNA水平不存在相关性(r=0.289,P>0.05)。结论 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s Ag与血清HBV DNA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V DNA水平
下载PDF
血清HBsAg浓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研究
4
作者 宋欢欢 韦朝阳 +8 位作者 聂尚燕 王敏 卢力飞 张肖 郭香娟 郭红 赵蕾 张洪涛 范晓英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S01期171-171,共1页
目的探讨血清HBsAg浓度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临床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倒为研究对象,均行为期1年的ErrV治疗.并检测治疗时、3月、6月、9月、12月ItBsAg、tIBVDNA水平.绘制工... 目的探讨血清HBsAg浓度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临床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倒为研究对象,均行为期1年的ErrV治疗.并检测治疗时、3月、6月、9月、12月ItBsAg、tIBVDNA水平.绘制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经治疗,有效54例(60.0%),无效36例(40.0);有效组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HBVDNA、HBsA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HBsAg、ttBVDNA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但有效组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O.05);HBVDNA、HBsAg明显正相关(r=0.543,P〈0.01);治疗时、3月、6月、9月、12月HBsAg水平可预测ETV抗病毒临床效果。结论血清HBsAg水平可预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效果,是简单、经济及可靠的预测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 效果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7
5
作者 聂尚燕 赵蕾 +3 位作者 麻慧宇 宋欢欢 王敏 卢力飞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281-2283,共3页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0.5 m L,每周一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0.5 m L,每周一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口服恩替卡韦0.5 mg,每天一次。2组患者一个疗程均为一个月,均治疗12个疗程。分别在治疗3,6,12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检测并分析2组患者乙肝病毒(HBV)DNA阴转率和谷丙转氨酶复常率的情况。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0%(P<0.05)。治疗3,6,12个月以及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的HBV DNA阴转率和谷丙转氨酶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e抗原阳性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