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全息影像技术辅助中央区脑膜瘤手术切除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杨吉鹏 王同聚 +7 位作者 卢圣奎 宋燕飞 刘洪亮 孙晓枫 霍浩然 杨悦 郭丽斯 李琛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305-1310,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全息影像技术在中央区脑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神经外科收治的中央区脑膜瘤患者13例作为观察组,其中镰旁脑膜瘤2例,镰旁窦旁脑膜瘤6例,凸面脑膜瘤5例。术前完善颅脑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 目的探讨多模态全息影像技术在中央区脑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神经外科收治的中央区脑膜瘤患者13例作为观察组,其中镰旁脑膜瘤2例,镰旁窦旁脑膜瘤6例,凸面脑膜瘤5例。术前完善颅脑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利用3DSlicer、Matlab与Dsi Studio等软件建立颅骨、肿瘤、大脑皮层与上矢状窦的三维影像,参考三维全息影像制术前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术中协助肿瘤定位并辅助13例中央区脑膜瘤的手术切除。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治疗的中央区脑膜瘤患者1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1周肢体肌力的差异。结果术中采用弧形切口3例,马蹄形切口10例,肿瘤均定位准确;术中证实肿瘤与静脉及脑皮层的实际位置关系与术前重建影像均完全吻合;13例肿瘤SimpsonⅠ级切除8例,SimpsonⅡ级切除5例。术后1周肢体肌力正常11例,对侧上肢肌力Ⅲ级1例,对侧下肢肌力Ⅳ级1例,分别于术后第4周及第2~3周肌力恢复正常,复查颅脑CT出现脑水肿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23±0.42)d。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肢体肌力正常5例,对侧下肢肌力Ⅳ级6例,对侧肢体肌力Ⅲ级4例,复查头颅脑CT出现脑水肿7例,术后平均住院(14.07±0.92)d,2组患者术后1周肌力、脑水肿情况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全息影像技术可有效辅助中央区脑膜瘤手术方案的制定及肿瘤的精准定位,有助于术中上引流静脉与功能区大脑皮层的保护,减少手术副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中央区镰旁脑膜瘤 上矢状窦 显微手术
下载PDF
颅颈交界区巨大脑膜瘤完整切除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卢圣奎 王苑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1078-1078,1083,共2页
患者,女性,63岁,因后枕部疼痛2年,右侧肢体麻木无力4个月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双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侧上肢肌力Ⅲ级,霍夫曼征(+);下肢肌力Ⅳ级,巴氏征(±)。
关键词 颅颈交界区 脑膜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脑膜瘤术后复发93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卢圣奎 焦保华 +2 位作者 耿少梅 姚志刚 左书浩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10期814-814,共1页
关键词 手术入路 脑膜瘤 术后 复发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酷似胶质瘤的脑内血肿2例
4
作者 卢圣奎 胡红超 +1 位作者 丛璐璐 郭成永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3期3422-3423,共2页
关键词 脑内血肿 包囊性血肿 胶质瘤
下载PDF
中央区占位性病变的手术切除
5
作者 卢圣奎 郭二坤 +1 位作者 焦保华 耿少梅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中央区占位性病变术前、术中定位方法,并介绍手术操作技巧。方法本组病例40例,术前均行CT和(或)MRI检查。术前、术中应用本文介绍的方法进行定位。术后随访3月,对比术前和术后患者的感觉运动功能及言语功能。结果40例患者,术前... 目的探讨中央区占位性病变术前、术中定位方法,并介绍手术操作技巧。方法本组病例40例,术前均行CT和(或)MRI检查。术前、术中应用本文介绍的方法进行定位。术后随访3月,对比术前和术后患者的感觉运动功能及言语功能。结果40例患者,术前有功能受损者28例(70%),术后降为20例(50%);术前无功能受损12例(30%),术后为20例(50%)。结论感觉运动区占位病变手术切除依赖于精确的术前、术中定位和手术操作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区(感觉-运动区) 手术解剖 占位
下载PDF
开颅术后血肿形成原因分析(附69例报告)
6
作者 卢圣奎 高文生 田立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8期649-649,共1页
关键词 开颅术后血肿 颅脑手术 并发症 影响因素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分子生物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卢圣奎 王苑宇 焦保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16-118,共3页
少突胶质细胞瘤是由Bailey和Cushing于192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目前根据WHO的分级,少突胶质细胞瘤被分为以下等级,少突胶质细胞瘤 (Ⅱ级),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Ⅲ级),少突胶质细胞瘤成分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为Ⅳ级.近年来关于突... 少突胶质细胞瘤是由Bailey和Cushing于192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目前根据WHO的分级,少突胶质细胞瘤被分为以下等级,少突胶质细胞瘤 (Ⅱ级),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Ⅲ级),少突胶质细胞瘤成分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为Ⅳ级.近年来关于突胶质细胞瘤的研究进展迅速,针对其临床治疗与观念认知也有了诸多变革.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分子生物学及其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细胞瘤 分子生物学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以脊髓空洞症为主要表现的巨大脑膜瘤1例
8
作者 卢圣奎 王苑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925-925,955,995,共3页
患者,男性,43岁。主因头痛伴左侧肢体麻木2年入院。查体:神志清晰,语言流利,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双眼视力及视野正常,步态正常,视神经乳头轻度水肿,四肢肌力正常,
关键词 脑膜瘤 脊髓空洞症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急性脊髓损伤时NF-κB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扈玉华 史学芳 +1 位作者 卢圣奎 解慧玲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急性脊髓损伤时NF κB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 (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s,EMSA)、Westernblotanalysis(WBA)等方法 ,对脊髓胞核与胞浆内NF κB在各个时点表达的变化进行了...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急性脊髓损伤时NF κB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 (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s,EMSA)、Westernblotanalysis(WBA)等方法 ,对脊髓胞核与胞浆内NF κB在各个时点表达的变化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急性脊髓创伤性损伤中可使脊髓胞浆和胞核内NF κB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NF κB被激活是急性脊髓损伤继发性损伤的重要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急性脊髓损伤 NF-ΚB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电永迁移率 SCI
下载PDF
重症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115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帅 卢圣奎 +2 位作者 宋剑 耿少梅 焦保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76-81,共6页
目的探讨对于破裂前循环动脉瘤重症患者积极实施探查夹闭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的策略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5例破裂前循环动脉瘤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策略及技巧。其中72例给予探查手术治疗,43例给予输... 目的探讨对于破裂前循环动脉瘤重症患者积极实施探查夹闭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的策略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5例破裂前循环动脉瘤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策略及技巧。其中72例给予探查手术治疗,43例给予输液及栓塞治疗。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分级评定并比较。结果手术治疗组发现后交通动脉瘤32个,脉络膜前动脉瘤6个;大脑中动脉瘤18个,其中位于M1段4个,M2分叉部13个,M3段1个;前交通动脉瘤16个。动脉瘤直径〈5 mm 35例,5-15 mm26例,15-25 mm 9例,〉25 mm 2例,均予以完全夹闭,并保持载瘤动脉通畅,去除骨瓣减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评定:死亡14例(GOS 1分),差21例(GOS 2-3分),良好37例(GOS 4-5分)。非手术治疗组择期行CTA检查证实为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其中颈内动脉瘤18例,大脑中动脉瘤16例,前交通动脉瘤9例,39例给予栓塞治疗。治疗结果评定:死亡25例(GOS 1分),差16例(GOS 2-3分),良好2例(GOS 4-5分)。两组死亡率及良好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通过积极的探查手术治疗,可使患者的生存率大大提高,预后明显改善。而科学正确的手术策略、精巧细致的分离暴露方法则对于探查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 前循环动脉瘤 破裂 探查手术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制备脑胶质瘤疫苗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春晖 焦保华 +4 位作者 张庆九 耿少梅 白保忠 郭二坤 卢圣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应用树突状细胞制备的肿瘤疫苗抗脑胶质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大鼠树突状细胞,冻融法制备胶质瘤抗原,以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而制备胶质瘤疫苗。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分别将胶质瘤疫苗、树突状细胞、生理盐水...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应用树突状细胞制备的肿瘤疫苗抗脑胶质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大鼠树突状细胞,冻融法制备胶质瘤抗原,以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而制备胶质瘤疫苗。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分别将胶质瘤疫苗、树突状细胞、生理盐水注入正常大鼠体内,到达预定时间取出大鼠脾脏,MTT法检测大鼠淋巴细胞活性。结果 1次输入胶质瘤疫苗的正常大鼠的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低于3次输入胶质瘤疫苗的正常大鼠;比较输入培养8d的树突状细胞和输入生理盐水的大鼠,其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应用树突状细胞制备胶质瘤疫苗可明显激活体内抗肿瘤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肿瘤疫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动脉瘤夹角度调整的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帅 卢圣奎 +2 位作者 宋剑 耿少梅 焦保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389-391,共3页
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发病突然、易反复出血、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我国年发病率约为2/10万人。手术夹闭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典及重要方式,可以通过清除颅内积血、夹闭动脉瘤颈而达到预防动脉瘤再次破裂、减轻神经... 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发病突然、易反复出血、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我国年发病率约为2/10万人。手术夹闭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典及重要方式,可以通过清除颅内积血、夹闭动脉瘤颈而达到预防动脉瘤再次破裂、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效果。若夹闭动脉瘤的瘤夹不能完全夹闭瘤颈,动脉瘤有复发的风险。故要求夹闭动脉瘤尽量将瘤颈夹闭完全,使动脉瘤夹叶片与瘤颈呈直角关系。但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有时术者需在手术中反复调整动脉瘤夹,利用持夹器上可旋转的卡槽,使得动脉瘤夹角度的调整变得简单易行(图1)。反复将动脉瘤夹放置动脉瘤上观察、比量,若夹闭动脉瘤后感觉不满意,可将动脉瘤夹取出调整角度再重新夹闭。但在某些情况下,只能在动脉瘤夹置入瘤颈后,于术区原位调整动脉瘤夹角度,才能达到理想的夹闭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疗效 动脉瘤夹角度调整
下载PDF
原癌基因Wip1在室管膜瘤中表达增加并与P53相关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朝辉 焦保华 +1 位作者 郭二坤 卢圣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0-434,共5页
目的探讨野生型P53-诱导的蛋白磷酸酶1(Wip1)在室管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P53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1例室管膜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Wip1mRNA、蛋白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检测P53。同... 目的探讨野生型P53-诱导的蛋白磷酸酶1(Wip1)在室管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P53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1例室管膜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Wip1mRNA、蛋白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检测P53。同时,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Wip1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室管膜瘤中Wip1阳性表达率为19/31(60%),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中的1/10(10%)(P<0.05)。31例室管膜瘤组织中P53阳性2例。Wip1 mRNA在室管膜瘤中表达相对量为0.34±0.07,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的0.05±0.01(P<0.05)。室管膜瘤中Wip1蛋白表达相对量为0.83±0.16,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的0.14±0.03(P<0.05)。Wip1表达与肿瘤大小、年龄、性别无关。结论 Wip1在室管膜瘤高表达,对P53表达可能起负反馈抑制作用,Wip1有望成为室管膜瘤预后及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WIP1 P53
下载PDF
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6
14
作者 耿少梅 焦保华 +1 位作者 卢圣奎 郭二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37-38,49,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0例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应用高压氧及临床常规治疗的疗效,高压氧治疗压力0.2Mpa,吸纯氧40分钟,共2次,中间吸空气10分钟,每日1次,连续12次为一疗程。结...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0例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应用高压氧及临床常规治疗的疗效,高压氧治疗压力0.2Mpa,吸纯氧40分钟,共2次,中间吸空气10分钟,每日1次,连续12次为一疗程。结果:本组总有效率88.3%。年龄越小,治疗开始时间越早,疗程越长,效果越好。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对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植物状态
下载PDF
重症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手术治疗和内科治疗近期疗效分析(34例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帅 卢圣奎 +1 位作者 耿少梅 焦保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93-496,共4页
目的探讨对于破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重症患者积极实施探查夹闭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的策略及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的34例破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给予探查手术治疗,16例给予保守治疗。... 目的探讨对于破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重症患者积极实施探查夹闭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的策略及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的34例破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给予探查手术治疗,16例给予保守治疗。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分级评定并比较。结果手术治疗组发现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8个,其中位于M1段4个,M2分叉部13个,M3段1个,动脉瘤直径≤5mm 2例,〉5~15mm 11例,〉15—25mm3例,≥25mm2例,均予以完全夹闭,并保持载瘤动脉通畅,去骨瓣减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评定:死亡3例(GOS1分),差5例(GOS2~3分),良好10例(GOS4~5分)。非手术组均经CTA证实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治疗结果评定:死亡9例(GOS1分),差6例(GOS2~3分),良好1例(GOS4~5分)。随访24个月,两组间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患者,通过积极的探查手术治疗,可使患者的生存率大大提高,预后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 大脑中动脉瘤 破裂 探查手术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胼胝体前部胶质瘤30例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耿少梅 焦保华 +1 位作者 卢圣奎 郭二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胼胝体前部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应用显微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及其预后。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胼胝体前部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3例。... 目的:探讨胼胝体前部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应用显微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及其预后。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胼胝体前部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无1例死亡,4例术后出现短暂性失语和反应迟钝,3例术后癫痫小发作,2例术后出现短暂性右上肢无力,21例术后恢复良好。22例随访6个月至6年,平均生存期18个月。结论:胼胝体前部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对于大部分病例,全切或次全切除肿瘤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是完全可能的。经胼胝体前部人路是治疗该区肿瘤的一个安全可行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 胶质瘤 显微手术 胼胝体前部胶质瘤 显微手术治疗 显微手术切除 术后恢复 手术全切除 次全切除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力强 耿少梅 +5 位作者 焦保华 马树成 郭二坤 卢圣奎 王帅 张广宇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特点及显微手术夹闭的技巧和预后。方法总结我科20例不同级别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在不同时期均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镜下行动脉瘤夹闭。结果动脉瘤均行夹闭,手术后死亡2例,病人发生颞叶大面积脑梗死;出院...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特点及显微手术夹闭的技巧和预后。方法总结我科20例不同级别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在不同时期均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镜下行动脉瘤夹闭。结果动脉瘤均行夹闭,手术后死亡2例,病人发生颞叶大面积脑梗死;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优良10例,中度残4例,重度残3例,植物状态1例。结论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预后差,致残率高,容易发生大面积脑梗死,早期手术及灵活的手术技巧以及术后高灌注和预防脑血管痉挛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预后
下载PDF
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3
18
作者 耿少梅 焦保华 +3 位作者 刘力强 郭二坤 卢圣奎 张广宇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结节脑膜瘤35例临床资料。35例分别经额下、翼点、额下-翼点联合入路,采用显微手术方法切除肿瘤。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8例,Ⅱ级切除24例,Ⅲ...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结节脑膜瘤35例临床资料。35例分别经额下、翼点、额下-翼点联合入路,采用显微手术方法切除肿瘤。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8例,Ⅱ级切除24例,Ⅲ级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显微手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能够显著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结节脑膜瘤 显微手术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2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耿少梅 焦保华 +3 位作者 刘力强 郭二坤 卢圣奎 张广宇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较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近年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文探讨PCNSL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9例PCNSL的临床、影像学... 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较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近年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文探讨PCNSL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9例PCNSL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结果:本组共29例(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8~72岁,病程15天~5个月)。本病以中老年人多见,发病急,病程短,病情进展快。CT扫描多表现为等密度肿块,MRI显示T1加权像多呈低信号,T2加权像多呈高信号,CT和MRI增强扫描病灶多呈均匀明显强化;肿瘤常发生于幕上,可单发或多发,极少发生出血、钙化或囊变;对放疗、化疗敏感。结论:PCNSL是一组异质性肿瘤,侵袭性强,预后差,其临床、影像学表现复杂多变,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最佳治疗方案是手术加放疗、化疗的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磁共振 综合治疗
下载PDF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二坤 卢圣奎 +5 位作者 代彬 焦宝华 王立群 白宝忠 耿少梅 胡福广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2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AH)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脑血管造影病例420例,造影阴性68,例,符合PNSAH的12例。PNSAH患者均行CT检查、全脑血管造影。3例MRl检查.复查全脑血管造影1... 目的:探讨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AH)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脑血管造影病例420例,造影阴性68,例,符合PNSAH的12例。PNSAH患者均行CT检查、全脑血管造影。3例MRl检查.复查全脑血管造影10例。结果:所有患者无意识障碍,Hunt-Hess分级1~2级,CT上SAH位于中脑周围的脑池内。脑血管造影和MRI均无阳性发现。采取对症治疗,无再出血、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等并发症,10例复查脑血管造影未发现异常。结论:PNSAH是一种预后良好的特殊类型的S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造影 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