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期肝细胞癌转化治疗的挑战与思考
1
作者 卢实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38-1740,共3页
近年伴随生物治疗药物不断涌现,晚期肝癌系统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免疫阻断点抑制剂抗体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已成为晚期肝癌治疗的一线推荐方案并取得明确的肿瘤学获益与生存获益;免疫靶向联合局部治疗研究方案不断涌现,明确提高了... 近年伴随生物治疗药物不断涌现,晚期肝癌系统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免疫阻断点抑制剂抗体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已成为晚期肝癌治疗的一线推荐方案并取得明确的肿瘤学获益与生存获益;免疫靶向联合局部治疗研究方案不断涌现,明确提高了客观反应率;靶免转化序贯外科治疗方案正在重塑晚期肝癌治疗格局,最终提高了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与远期生存率。这场由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为基本架构引导的治疗新变局中,注定挑战不断,思考亦须随行。以免疫靶向联合转化序贯外科方案探索为例来看,任一适用方案在被广泛、成熟地应用于常规诊疗之前,均应包括药物联用方案的选择、疗效的评估、毒副反应的处理、手术标准与时机、术后辅助治疗方案、长期生存获益验证、原发与继发耐药的后线治疗方案的选择等一系列新问题与挑战。本文将择其部分要点提供一些建议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血管生成抑制剂 转化治疗
下载PDF
不可切除肝细胞癌基于靶向免疫联合转化序贯外科手术方案的探索与经验
2
作者 卢实春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75%~85%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1]。肝切除术是HCC患者获得根治和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起病隐匿,大多数HCC患者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而失去了手术切除机会[2]。近年...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75%~85%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1]。肝切除术是HCC患者获得根治和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起病隐匿,大多数HCC患者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而失去了手术切除机会[2]。近年来,得益于不可切除HCC系统药物治疗的突破与非手术局部治疗技术的优化,新型的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加减局部治疗应用模式显示出了明显提升治疗有效率的价值。在不可切除HCC系统治疗中尤以抗血管生成靶向药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免联合)疗效突出、证据充分,故以此为基石的联合方案在业界迅速成为不可切除HCC转化序贯外科手术临床探索的重点。近年基于前瞻性队列的转化研究,在将不可切除HCC转化为可切除并取得远期生存获益方面的数据令人鼓舞。纵观现代肝脏肿瘤外科发展史,不可切除HCC转化治疗正逐渐显现出从“个案、经验性转化”向“系统性转化”发展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转化治疗
下载PDF
拉咪呋啶预防乙肝相关性肝硬化肝移植术后乙肝再感染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卢实春 严律南 +11 位作者 李波 文天夫 赵纪 程南生 刘冲 刘隽 王晓波 李晓东 秦山 赵连三 雷秉均 张秀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目的:了解乙肝相关性失代偿肝硬化肝移植术后使用拉咪呋啶预防移植物乙肝再感染的疗效及乙肝标志物在血清及肝组织中的动态变化.方法:用酶联放免法,血清HBVDNA荧光定量法、肝穿组织免疫组化LSAB法及HBVDNA原位杂交法定期检测25例受体血... 目的:了解乙肝相关性失代偿肝硬化肝移植术后使用拉咪呋啶预防移植物乙肝再感染的疗效及乙肝标志物在血清及肝组织中的动态变化.方法:用酶联放免法,血清HBVDNA荧光定量法、肝穿组织免疫组化LSAB法及HBVDNA原位杂交法定期检测25例受体血清及肝穿组织,观察肝移植术后HBV标志物在血清及肝组织中的动态变化.本研究设计为前瞻的开放的非随机的临床对照研究.25例被分为乙肝病毒活跃复制(15例)及非活跃复制组(10例)两组,皆以拉咪呋啶100mg/d术前后服用预防,非活跃复制组中有3例未能及时服用拉咪呋啶作为对照组.结果:在HBV活跃复制组,术前口服拉咪呋啶平均2wk能使80%以上的患者血清HBVDNA阴转;继续口服,术后表面抗原消失,部分血清乙肝病毒抗体(表面抗体HBsAb9/15,核心抗体HBcAb13/15及HBeAb11/15)可在术后1-2wk出现,至6mo可逐渐消失;血清中HBVDNA荧光定量可一直维持阴转的状态;肝穿组织中HbsAg,HBcAg及HBVDNA原位杂交可长期维持阴性.10例乙肝病毒活跃复制受体其HBV血清标志物在12-44wk之间完全消失;本组中2例(2/15,13.3%)在2a时发生拉咪呋啶预防失败而致移植物再感染或乙肝复发;在HBV非活跃复制组,乙肝病毒抗原抗体表达同活跃复制组:表面抗原术后即消失,乙肝病毒抗体即在1-2wk出现(BsAb4/7,HBcAb6/7,HBeAb2/7),6mo左右消失.3例(43%,3/7)在近2a时血清及肝组织中HBV标志即完全消失.本组无移植物再感染,乙型肝炎复发及乙肝病毒相关死亡.若血清中重新出现表面抗原或HBVDNA荧光定量阳性或肝穿组织免疫组化或HBVDNA原位杂交阳性则可诊断为HBV再感染.未能及时服用拉咪呋啶的3例非活跃复制的乙肝受体分别在术后8、10、12mo移植物感染及复发新肝乙型肝炎,移植物再感染率及乙肝复发率为100%,其中1例死于纤维淤胆性肝炎,后二者经加用拉咪呋啶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而缓解.本研究除对照组外,拉咪呋啶预防下移植物总的乙肝再感染率为9.1%(2/22),受体HB复发率为4.5%(1/22),1-2a生存率达87%.结论:拉咪呋啶能有效地预防失代偿期乙肝相关性肝脏疾病受体、尤其是乙肝病毒活跃复制受体肝移植术后移植物乙肝病毒的再感染及乙型肝炎复发,甚至使血清中及移植物的乙肝病毒达到临床清除.远期疗效正在进一步的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咪呋啶 预防 乙肝相关性肝硬化 肝移植术 乙肝再感染 临床对照研究
下载PDF
HBV活跃复制肝移植受体在拉米夫定预防下HBV标志物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卢实春 李波 +6 位作者 严律南 文天夫 赵纪 王晓波 刘冲 马玉奎 张秀辉 《肝脏》 2002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 (HBV )活跃复制的受体在拉米夫定预防下肝移植术后HBV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为预防复发寻找切入点。方法 用酶联放免法、HBVDNA荧光定量法、免疫组化LSAB法及肝穿组织HBVDNA原位杂交法定期检测 15例受体血清及肝...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 (HBV )活跃复制的受体在拉米夫定预防下肝移植术后HBV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为预防复发寻找切入点。方法 用酶联放免法、HBVDNA荧光定量法、免疫组化LSAB法及肝穿组织HBVDNA原位杂交法定期检测 15例受体血清及肝穿组织 ,观察肝移植术后HBV标志物在血清及组织中的动态变化。结果 术前口服拉米夫定平均 2周能使 80 %以上的病人血清HBVDNA转阴 ;术后继续口服 ,部分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 HBs、抗 HBc及抗 HBe)可在术后 1~ 2周出现 ,至半年时可逐渐消失 ;血清中HBVDNA荧光定量可一直维持阴转的状态 ;肝穿组织中HBsAg、HBcAg及HBVDNA原位杂交则可长期维持阴性 ;7例HBV活跃复制受体 ,其HBV血清标志物及肝穿组织中HBV标志物在 12周至 44周之间完全消失。若血清中出现表面抗原、HBVDNA荧光定量阳性、肝穿组织免疫组化及HBVDNA原位杂交阳性 ,则可诊断新肝再感染 ;若合并有转氨酶及血清胆红素升高 ,应诊断为新肝乙型肝炎。结论 拉米夫定能有效地预防HBV活跃复制的受体肝移植术后新肝HBV再感染直至清除受体体内残存的H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标志物 肝移植 HBV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加强肝移植围手术期的液体治疗 被引量:6
5
作者 卢实春 王鑫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3年第5期250-255,共6页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高达90%,5年生存率亦可达80%。然而,肝移植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明显;同时终末期肝病患者存在特殊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术后避免过量输注液体和尽早实...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高达90%,5年生存率亦可达80%。然而,肝移植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明显;同时终末期肝病患者存在特殊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术后避免过量输注液体和尽早实现适当的负平衡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围手术期容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终末期肝病患者术前容量状态及手术过程的出入量情况,以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指导液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终末期肝病 液体治疗
下载PDF
肝门胆管良性狭窄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卢实春 陈启勋 +2 位作者 宁平 卢武胜 严律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83-84,共2页
目的 前瞻性地评价肝门胆管良性狭窄的处理方式与近远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地观察了按病因不同分为 4组的 2 5例患者 ,分别以不同方式治疗所取得的近远期疗效。结果 肝门胆管空肠吻合术治疗良性医源性肝门胆管狭窄疗效确切 ,随... 目的 前瞻性地评价肝门胆管良性狭窄的处理方式与近远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地观察了按病因不同分为 4组的 2 5例患者 ,分别以不同方式治疗所取得的近远期疗效。结果 肝门胆管空肠吻合术治疗良性医源性肝门胆管狭窄疗效确切 ,随访期间返流性胆管炎 1例 ,发生率较低 ,仅为 10 % ;肝门胆管原位整形保持了胆管生理学的完整性 ,惟需可用的良好的自体修补组织及合理的手术设计两个因素 ;含石的萎缩右半肝切除加肝门胆管整形既达到了清除病灶的目的 ,又保持了胆管的通畅性及生理功能的完整性 ;气囊扩张虽对轻度环形狭窄有良效 ,但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伴肝门管状狭窄气囊扩张疗效欠佳。结论 根据不同病因选择各异的治疗方案 (个体化 ) ,处理肝门胆管良性狭窄可获近远期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胆管良性狭窄 胆肠吻合 原位整形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肝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卢实春 赖威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8-59,共2页
肝门胆管癌是指发生于胆囊管开口水平至左右肝管二级分支开口之间的胆管癌,又称Klatskin肿瘤。肝门胆管癌切除术是患者可能获得最好效果和最佳生存质量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及肝胆外科手术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其切除率及1、3、... 肝门胆管癌是指发生于胆囊管开口水平至左右肝管二级分支开口之间的胆管癌,又称Klatskin肿瘤。肝门胆管癌切除术是患者可能获得最好效果和最佳生存质量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及肝胆外科手术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其切除率及1、3、5年生存率都有明显的提高。肝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术、胆肠内引流术、单纯胆管外引流术和同种原位肝移植术等。以下将重点介绍肝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切除术 肝门胆管癌 同种原位肝移植术 胆管癌切除术 肝胆外科手术 姑息性切除术 胆肠内引流术 胆囊管开口
下载PDF
慢性重症乙型肝炎肝移植50例报告 被引量:7
8
作者 卢实春 王孟龙 +5 位作者 夏仁品 武聚山 陈永兵 段钟平 朱岳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6年第2期15-19,共5页
目的:总结慢性重症乙型肝炎肝移植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了50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50例患者中术前肝功能状态全为Child C级;MELD指数平均为30;术前不同程度肝性脑病者占44%(22/50);术前腹腔感染... 目的:总结慢性重症乙型肝炎肝移植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了50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50例患者中术前肝功能状态全为Child C级;MELD指数平均为30;术前不同程度肝性脑病者占44%(22/50);术前腹腔感染占30%(15/50);术前肝肾综合征占40%(20/50);术前行人工肝支持治疗25例,共35例次;术前消化道出血8例,占16%;术前乙肝病毒活跃复制状态30例,占60%。全组围手术期死亡(术后30天内死手亡)6人,占12%;主要术后并发症按顺序排列如下:肺部感染25例占50%;多器官功能衰竭(MOF)10例,占20%,无原发性肝无功能,无血管系统并发症。围手术期(30天以内)生存率88%,一年生存率80%。用拉米呋啶加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预防乙肝复发,平均随访12个月无一例乙肝复发。结论:慢性重症肝炎肝移植受体术前肝功能状态极差,多伴有全身各器官系统功能损害及内环境失调,术前应尽可能争取时间改善内环境和各器官系统功能,包括针对性地使用人工肝支持技术,术中注意凝血功能改善及尿量的维持,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加强对肝、肺、肾功能的强化支持治疗,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有效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及二重感染。注意上述各个环节,慢性重症乙型肝炎肝移植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症乙型肝炎 肝移植 人工肝支持
下载PDF
直径≤5cm与直径>5cm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明月 史宪杰 +4 位作者 何蕾 芦芳 陈明易 王宏光 卢实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0-784,共5页
目的比较直径≤5 cm与直径〉5 cm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8月~2014年12月1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分析直径≤5 cm与直径〉5 cm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 目的比较直径≤5 cm与直径〉5 cm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8月~2014年12月1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分析直径≤5 cm与直径〉5 cm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性别、年龄在两组患者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直径〉5 cm患者中女性更为多见(61/8 vs56/23,P=0.009),发病年龄更年轻(28.3±12.3岁vs 33.0±11.4岁,P=0.016)。直径≤5 cm的肿瘤影像学多表现为均一的囊性或实性肿物,而肿瘤〉5 cm的肿瘤多表现为囊实性肿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合并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8)。直径≤5 cm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100%,直径〉5 cm的患者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8.6%,94.9%和8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但总体生存率二组无统计学差异(P=0.148)。结论直径不同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直径〉5 cm的患者术后更易复发或转移,即使手术切除后,仍需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恶性 预后 生存
下载PDF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赖威 卢实春 +5 位作者 曾道炳 李传云 武聚山 黎官印 段斌炜 代传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9-441,共3页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射频消融已成为治疗小肝癌的一个重要手段。临床上,常用的肝癌射频消融途径有影像引导经皮射频消融及开腹射频消融。但经皮途径较难处理特殊位置肝癌且易导致合并症[1-2],而开腹射频消融对某些全身情况差或重要...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射频消融已成为治疗小肝癌的一个重要手段。临床上,常用的肝癌射频消融途径有影像引导经皮射频消融及开腹射频消融。但经皮途径较难处理特殊位置肝癌且易导致合并症[1-2],而开腹射频消融对某些全身情况差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也不适宜[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治疗 肝脏肿瘤 腹腔镜 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生物医学技术 经皮射频消融 小肝癌 影像引导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处理(附40例次报道)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传云 刘源 +7 位作者 赖威 曾道炳 郭庆良 林栋栋 武聚山 王孟龙 卢实春 李宁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4月至2009年12月施行的382例次原位肝移植(其中10例次为二次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对40例次胆道并发症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82例次原位肝移植中恶性肿瘤占15...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4月至2009年12月施行的382例次原位肝移植(其中10例次为二次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对40例次胆道并发症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82例次原位肝移植中恶性肿瘤占150例次,良性肝病232例次,其中40例次发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0.5%,分别为缺血性胆道损伤25例次(轻度5例次,中、重度20例次)、吻合口狭窄8例次、胆漏4例次、返流性胆道炎2例次、Odd is括约肌失弛缓1例次。40例次患者中行胆道手术探查处理25例次(63%),治愈及好转28例次,10例次需行二次肝移植(其中3例次死亡),共死亡5例次(13%)。结论部分轻度胆道并发症可经非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而中、重度病例及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再次手术胆道探查是较为确实可靠的治疗手段,对于部分严重缺血性胆道损伤导致移植物失功的病例,二次肝移植是唯一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并发症 缺血性胆道损伤 术后并发症 T管引流
下载PDF
肝癌肝切除术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研究(附2143例报告) 被引量:15
12
作者 严律南 陈晓理 +8 位作者 李志辉 李波 卢实春 文天夫 曾勇 姚辉华 杨家印 王文涛 徐明清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 通过临床肝脏能量代谢研究,探索一套评价肝储备功能,减少手术侵袭及合理进行术后保肝支持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0 年 1 月至 2004 年 1 月共 14 年间收治的 2 143 例肝癌病例的术前资料、手术治疗...  目的 通过临床肝脏能量代谢研究,探索一套评价肝储备功能,减少手术侵袭及合理进行术后保肝支持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0 年 1 月至 2004 年 1 月共 14 年间收治的 2 143 例肝癌病例的术前资料、手术治疗情况、术后处理和临床过程以及随访资料。将病例分为前期组(前 7 年)和后期组(后7年)进行比较,同时对术前磷酸化耐受指数(RTI)测定、术中半肝血流阻断及术后连续定时的动脉血酮体比率(AKBR)测定进行分析,并比较其价值。结果 ①两组比较显示,后期组小肝癌比例增加,手术切除率增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下降,长期生存率提高; ②采用术前RTI测定来指导手术方式选择,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由 21.1%降至11.0%,手术死亡率由1.6%降至0.3%; ③术中采用全入肝血流阻断(n=476)与半肝血流阻断技术(n=523)相比较,术后并发症率及手术死亡率分别由 25.8%及 2.3%降至 11.9%及 0.6%,住院时间平均缩短 3.5 d; ④术后采用连续AKBR监测以指导术后保肝、支持治疗,对及时处理和预防肝衰有重要价值。结论 肝切除术围手术期采用肝能量代谢指标(RTI、AKBR)测定,可以准确、有效地评价肝储备功能,指导手术切除范围并合理进行术后保肝、支持治疗; 术中采用半肝血流阻断技术可有效降低手术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处理 术后 保肝 半肝血流阻断 肝癌 肝切除术 术前 指导 合理 结论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结石症行肝脏移植(附1例报告) 被引量:22
13
作者 严律南 卢实春 +14 位作者 李波 金立人 赵纪 曾勇 程南生 文天夫 伍晓汀 贾乾斌 周涌 李宁 陈晓理 汪静 敬静 邓承琪 吴言涛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症作为肝移植指征之一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方法 对 1例 2 8岁男性患广泛弥漫性肝内胆管结石并胆汁性肝硬变的患者进行原位肝移植。结果 移植后恢复良好 ,已出院 ,无术后感染发生。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作为肝移植...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症作为肝移植指征之一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方法 对 1例 2 8岁男性患广泛弥漫性肝内胆管结石并胆汁性肝硬变的患者进行原位肝移植。结果 移植后恢复良好 ,已出院 ,无术后感染发生。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作为肝移植指征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内胆管结石 外科手术 并发症 手术指征
下载PDF
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比较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鹤 董家鸿 +1 位作者 卢实春 何蕾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37-340,共4页
目的比较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比较。方法 2009年7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18例,其中106例实施手术切除肿瘤,另外112例实施RFA。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病灶清除率... 目的比较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比较。方法 2009年7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18例,其中106例实施手术切除肿瘤,另外112例实施RFA。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病灶清除率均为100%,但RFA组术中无输血患者,而4.7%手术组患者术中实施了输血(P<0.05),RFA组平均治疗时间为(30.5±7.4)min,平均住院时间为(7.3±0.9)d,均短于手术组的(146.2±30.4)min和(12.4±2.7)d(P<0.05);RFA组发生胸腔/腹腔积液比例为15.2%,血红蛋白(Hb)≤90g/L比例为15.2%,血清白蛋白(ALB)≤30g/L比例为17.0%,三种并发症比例均低于手术组(31.1%、35.8%和36.8%,均P<0.05);两组围术期出现体温>38℃患者比例和腹腔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三个月经增强MRI检查两组患者病灶消失情况,显示5.4%RFA组患者存在病灶残留,手术组无病灶残留患者(P<0.05),RFA组病灶复发比例为9.8%,显著高于手术组的1.9%(P<0.05);RFA组1 a、3 a和5 a生存率分别为92.9%、39.3%和17.9%,而手术组为97.2%、56.6%和29.2%,其中3 a和5 a生存率存在组间显著差异(P<0.05);RFA组1 a、3 a和5 a复发转移率分别为39.3%、69.6%和98.2%,而手术组为29.2%、51.9%和86.8%,其中3 a和5 a复发转移率存在组间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但容易有病灶残留,患者长期预后较手术组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叶切除 射频消融 预后
下载PDF
肝移植受体术后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乙肝表面抗原提呈功能检测 被引量:6
15
作者 赖威 卢实春 +6 位作者 李幼平 严律南 李波 李胜富 刘隽 戴军 赵冀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目的了解处于乙肝病毒临床清除状态的肝移植受体术后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提呈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8例术后肝移植受体为病例组,6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以细胞因子诱导法从外周血获得树突状细胞,经乙肝病毒表面... 目的了解处于乙肝病毒临床清除状态的肝移植受体术后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提呈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8例术后肝移植受体为病例组,6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以细胞因子诱导法从外周血获得树突状细胞,经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处理后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并比较两组树突状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肝移植受体术后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弱于健康对照组(cpm值4310.8±1820.3vs19002.5±3357.8,P<0.001),提呈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能力弱于健康对照组(cpm值4974.9±2414.7vs39258.4±5554.9,P<0.001)。结论肝移植受体术后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提呈乙肝表面抗原的能力低下,此种功能缺陷可能是导致受体针对乙肝病毒的主动免疫反应性低的重要原因,并且其提呈作用受术前乙肝病毒复制状态、术后时间、术后预防方案及术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乙肝病毒含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树突状细胞 乙肝病毒 抗原提呈
下载PDF
肝癌晚期患者转化治疗前后心理痛苦及生活质量的调查 被引量:7
16
作者 潘立茹 张雯雯 +9 位作者 胡丙洋 李俊锋 冯宇 邓芬 杨莉 周静 马微微 姜翠翠 徐艳 卢实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39-1544,共6页
目的 观察并分析晚期肝癌患者在转化治疗前后心理痛苦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以期为临床开展心理干预等提供参考,同时为序贯外科手术治疗做好前期准备。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3月的60例进行转化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10个周期后,... 目的 观察并分析晚期肝癌患者在转化治疗前后心理痛苦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以期为临床开展心理干预等提供参考,同时为序贯外科手术治疗做好前期准备。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3月的60例进行转化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10个周期后,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及其问题列表测定心理痛苦程度变化,采用肝胆肿瘤治疗功能评定量表测定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转化治疗后,患者心理痛苦的分值与转化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转化治疗后心理痛苦情绪因素紧张、担忧、睡眠问题、记忆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身体因素疼痛、疲乏、进食问题、消化不良比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化治疗后,生活质量总分及其中的身体状况、社交/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肝胆特异板块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晚期肝癌患者心理痛苦因素主要集中于情绪因素和身体因素,转化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心理痛苦程度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晚期 转化治疗 心理痛苦温度计 肝胆肿瘤治疗功能评定量表
下载PDF
门静脉插管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林栋栋 卢实春 +6 位作者 刘晋宁 王孟龙 张劲光 伏志 张振 朱岳 李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插管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4年4月至2005年5月,北京佑安医院肝胆外科共行脾切除断流术60例,其中35例留置门静脉插管,术后根据情况予以抗凝、溶栓等治疗。观察比较了该组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门静脉插管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4年4月至2005年5月,北京佑安医院肝胆外科共行脾切除断流术60例,其中35例留置门静脉插管,术后根据情况予以抗凝、溶栓等治疗。观察比较了该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小板的变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感染发生率、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溶栓效果。结果脾切除断流术后患者血小板进行性升高,术后2周左右达到峰值,术后1月降至正常水平;术后门静脉最大流速、平均流速均明显减慢;门静脉插管感染1例;5例患者术前存在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28%;术后7例患者出现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经门静脉插管予以溶栓抗凝治疗后,出院时复查门静脉血栓为6例,新发血栓者溶栓成功率为85.72%。结论经门静脉插管溶栓抗凝可有效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为患者今后可能施行的肝移植手术保留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术 断流术 门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重度肝硬变患者行同种原位肝移植术时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5
18
作者 文天夫 严律南 +8 位作者 邓承祺 吴言涛 李波 卢实春 陈晓理 曾勇 赵纪 汪静 姚辉华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目的 初步探索重度肝硬变患者行同种原位肝移植术 (OLT)时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 1年来 6例因重度肝硬变行OLT术前凝血功能、术前、术中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补充、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与术后过程的关系。结果... 目的 初步探索重度肝硬变患者行同种原位肝移植术 (OLT)时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 1年来 6例因重度肝硬变行OLT术前凝血功能、术前、术中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补充、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与术后过程的关系。结果  6例患者术前肝功能均为ChildC级 ,2例出血时间延长 ,6例血小板计数均下降 ,平均为2 5 .3× 10 9/L ,凝血酶原时间较正常平均延长 10 .7秒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正常平均延长 2 3 .1秒 ,平均纤维蛋白原1.5 g/L。术前、术中平均输新鲜血浆 788ml,血小板 7.1× 10 12 个 ,冷沉淀 5 .5u ,纤维蛋白原 2 .8g和凝血酶原复合物170 0u。前期的 4例平均出血 86 72 .5ml,输血 92 5 0ml ,其中出血量最多的 1例术后发生重内环境紊乱和DIC ,并发肺部与腹腔曲霉菌感染 ,于术后 14天死亡。后期的 2例按凝血因子减少程度在术前即做到了足够补充 ,平均出血仅 2 70 0ml ,平均输血 3 6 38ml。结论 我们初步认为 ,根据凝血功能检查结果于术前就补充足够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可减少术中出血和输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 肝硬化 同种原位肝移植
下载PDF
静脉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肠内营养对肝脏移植术后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江华 李波 +5 位作者 严律南 卢实春 文天夫 赵纪 王文涛 蒋朱明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评价静脉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肠内营养对肝脏移植患者临床结局的改善。方法2002年12月~2004年3月华西医院肝脏移植中心接受首次肝脏移植的患者按随机表进入研究组或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静脉谷氨酰胺双肽增强的肠内营养治疗和... 目的评价静脉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肠内营养对肝脏移植患者临床结局的改善。方法2002年12月~2004年3月华西医院肝脏移植中心接受首次肝脏移植的患者按随机表进入研究组或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静脉谷氨酰胺双肽增强的肠内营养治疗和等氮等热卡肠外营养治疗。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记录术后死亡例数、感染例数、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符合全部纳入标准的30例患者进入研究,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和研究组各有2例患者未完成研究。对照组4例死亡,研究组无死亡,两组死亡率的差异无显著性,但死亡风险倾向于对照组(P=0.096)。对照组10例感染,研究组6例感染,差异有倾向性(P=0.103)。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为(22.7±12.0)天,对照组为(34.8±10.6)天,差值为(-21.6±8.8)天,差异有显著性(P=0.011)。研究组的术后住院费用(148534±38220)元,显著少于对照组(230281±85146)元,差值为(-81747±25885)元,差异有显著性(P=0.006)。结论静脉谷氨酰胺双肽增强的肠内营养与标准肠外营养比较,能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术后住院费用,有降低术后感染的倾向性。谷氨酰胺双肽增强的肠内营养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肝移植术后营养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双肽 肝脏移植 肠内营养
下载PDF
肝移植手术中心血管活性物质对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池萍 卢实春 +3 位作者 王孟龙 曹英浩 郭晓东 孙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心房利钠肽(ANP)、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对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肝移植手术患者18例,测定麻醉诱导后(T0)、无肝期5 min(T1)和30 min(T2)、新肝期5 min(T3)和... 目的探讨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心房利钠肽(ANP)、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对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肝移植手术患者18例,测定麻醉诱导后(T0)、无肝期5 min(T1)和30 min(T2)、新肝期5 min(T3)和60 min(T4)及关腹时(T5)血浆ADM、ANP、ET、TXA2及PGI2的浓度。记录HR、B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CVP及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与T0比较,ADM在T4及T5时明显升高(P<0.01);ANP从T1~T5进行性下降(P<0.05或P<0.01)。T3时ET含量最低(P<0.05)。T0~T5时TXA2和PGI2持续高于正常值,T4时PGI2显著下降(P<0.05)。与T0比较,T1和T3时SBP、DBP显著下降(P<0.01);HR在T1~T4时增快(P<0.01)。T1、T2时CVP、PAWP及MPAP明显下降(P<0.01)。无肝期前后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有增高趋势,肌酐清除率(CCr)有下降趋势。与无肝前期比较,无肝期尿量减少(P<0.05),术中尿红细胞、隐血及蛋白增加。结论心血管活性物质与血流动力学显著相关,肝移植术中血浆ADM、ANP、ET、TXA2和PGI2的变化与血流动力学波动及肾小球滤过和屏障功能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心血管活性物质 血流动力学 肾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