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睑缘缝合术治疗恢复期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毕娟 卢建群 +1 位作者 杜慧斌 汤静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3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睑缘缝合术在治疗恢复期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诊断为恢复期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临床资料71例(71只眼),随机分为睑缘缝合术治疗组和戴角膜绷带镜对照组,经治疗后观... 目的观察睑缘缝合术在治疗恢复期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诊断为恢复期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临床资料71例(71只眼),随机分为睑缘缝合术治疗组和戴角膜绷带镜对照组,经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24周,评估患者主观症状,角膜愈合情况及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睑缘缝合术治疗恢复期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缘缝合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疗效
下载PDF
A1-UV型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眼的主客观视觉质量评价
2
作者 叶宏权 韩宇 +4 位作者 汤静 卢建群 宾莉 汪绛擎 周华佳 《实用防盲技术》 2023年第1期19-22,36,共5页
目的 从主观和客观上评价国产A1-UV型非球面IOL植入眼的视觉质量。方法 收集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共73例(124只眼)分三组,A组23例(41只眼)植入A1-UV型非球面IOL;B组30例(50只眼)植入Tecnis ZCB00型... 目的 从主观和客观上评价国产A1-UV型非球面IOL植入眼的视觉质量。方法 收集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共73例(124只眼)分三组,A组23例(41只眼)植入A1-UV型非球面IOL;B组30例(50只眼)植入Tecnis ZCB00型非球面IOL;C组20例(33只眼)植入Sensar AR40e型球面IOL。术后3个月进行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和视觉质量检查。结果 术后3个月,三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066±0.048、0.058±0.050、0.070±0.047,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明视状态1.5c/d、3c/d、6c/d、12c/d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明视状态18c/d空间频率下和暗视状态各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比较: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均显著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斯特列尔比和全眼球差分别为:0.211±0.069、0.229±0.065、0.156±0.053和0.062±0.103、0.026±0.089、0.446±0.112μm。A组和B组的斯特列尔比和全眼球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C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角膜球差分别为:0.262±0.103、0.294±0.088、0.266±0.112μ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A1-UV型非球面IOL能显著减小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全眼球差,提高明视和暗视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非球面 人工晶状体 视觉质量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白内障 被引量:8
3
作者 卢建群 毕娟 +2 位作者 杜慧斌 王丹 刘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乐山市人民医院眼科确诊为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白内障患者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乐山市人民医院眼科确诊为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白内障患者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2例(101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前节检查、睫状肌麻痹下眼底检查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白内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3~12(5.09±2.20)个月。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各指标的比较用配对t检验,视力提高幅度与黄斑厚度的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 101眼患眼最佳矫正视力由术前0.12±0.09提高至术后0.21±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16,P=0.000)。术后视力与黄斑厚度有明显相关性:对于黄斑囊样水肿及黄斑前膜,术后视力提高行数和黄斑厚度呈负相关(r=-0.866,P=0.001),对于黄斑萎缩,两者呈正相关(r=0.928,P=0.000)。2眼在白内障术后出现前囊膜收缩,2眼出现继发性高眼压,给予前囊膜放射状切开、药物控制眼压平稳后,视力提高且长期趋于稳定。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提高患者视力,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白内障摘出术 视力 黄斑
下载PDF
IOl-master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4
作者 卢建群 乐原 +2 位作者 毕娟 罗静 杜慧斌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1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与IOL-master 700测量Kappa角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19年03月01-04月01在乐山市眼科中心性白内障术前检查患者71例(121只眼)。其中男性40例,女性31例;年龄(62±17岁)。分别用Pent... 目的探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与IOL-master 700测量Kappa角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19年03月01-04月01在乐山市眼科中心性白内障术前检查患者71例(121只眼)。其中男性40例,女性31例;年龄(62±17岁)。分别用Pentacam、IOLMaster 700进行X值及Y值测量,采用方差分析及LSD-t比较组间差异性,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法评价仪器的一致性。结果方差分析显示,两种仪器测量X值无统计学意义(F=0.496,P>0.05),Y值无统计学意义(F=0.030,P>0.05),两种仪器各测量值间ICC为0.667、0.689,Cronbach’s Alpha为0.79、0.816,显示两种仪器测量结果可信度好。Bland-Altman分析显示Pentacam与IOLMaster 700测量X值比较,有7/121(5.8%)个点位于95%LoA外,一致性好,差值范围为(-0.19~0.22);Y值测量,有8/121(6.7%)个点位于95%LoA外,一致性好,差值范围为(-0.14~0.15),一致性好。结论两种仪器测量KAPPA角的差异性小,一致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l-master 700 PENTACAM KAPPA角 差异性 重复性
下载PDF
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炎临床特征与疗效观察
5
作者 卢建群 毕娟 +1 位作者 罗静 杜慧斌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9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在乐山市眼科中心诊治最终确诊为角膜内皮炎的13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其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水肿范围、内皮KP情况、眼压、视力、激光共...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在乐山市眼科中心诊治最终确诊为角膜内皮炎的13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其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水肿范围、内皮KP情况、眼压、视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下内皮细胞形态、数量及KP情况,分析其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最终治疗转归。结果裂隙灯下见角膜局限性或弥漫性水肿,水肿消退后可査见病变区KP聚集。Confocal下水肿对应角膜内皮面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内皮细胞混浊、肿胀,形态不规则,失去正常六边形结构,六边形细胞的百分比及密度下降,边界模糊,细胞核增大,可见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高反光KP,呈散在分布,聚集成团或条索状分布。严重角膜水肿区无法窥清内皮结构,可见高反光团。应用抗病毒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一周后,水肿消退,KP部分吸收,视力较前提高。病情稳定后,内皮细胞丢失率(12.3%)。结论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及内皮KP要优先考虑病毒性内皮炎可能,掌握其临床特征,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术后 角膜内皮炎 裂隙灯显微镜 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泪道浚通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汤静 韩宇 +2 位作者 卢建群 张丽 刘琼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5期447-449,共3页
目的评价高频泪道浚通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40只眼)不同部位阻塞的泪道疾病行高频泪道电灼浚通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术后3~4个月拔管,随访6个月,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32例(40只眼... 目的评价高频泪道浚通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40只眼)不同部位阻塞的泪道疾病行高频泪道电灼浚通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术后3~4个月拔管,随访6个月,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32例(40只眼)不同部位阻塞的泪道疾病总有效愈率95%(治愈率87.5%,好转率7.5%),无效率5%。其中治愈27例(34只眼),好转3例(3只眼),无效2例(2只眼)。术后1例(1只眼)出现泪小管息肉,1例(1只眼)硅胶管脱出。术中术后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泪道浚通联合硅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操作简便,创伤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一种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浚通术 硅胶管植入 泪道阻塞性疾病 疗效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眼液联合玻璃酸钠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丹 万奇 +2 位作者 杜慧斌 毕娟 卢建群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8年第4期209-210,213,共3页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眼液联合玻璃酸钠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试验组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每日4次,玻...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眼液联合玻璃酸钠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试验组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每日4次,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日6次,每次1滴,疗程为28天。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8天后分别行干眼症状问卷调查、泪膜破裂时间(BUT)试验、角膜荧光染色(FS)试验、泪液分泌试验(SchrmerI试验),取双眼数据平均值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泪膜破裂时间较治疗前延长(P<0.05),试验组泪液分泌较治疗前增加(P<0.05),对照组泪液分泌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较玻璃酸钠眼液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眼液 玻璃酸钠眼液 干眼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和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杜慧斌 罗文广 +2 位作者 胡卜丹 卢建群 毕娟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8年第4期138-140,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和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92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所有患... 目的对比分析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和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92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所患疾病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鼻内镜下采用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鼻内镜下采用泪囊鼻腔造孔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术后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χ~2=4.479,P=0.034);(2)两组患者术前在生活质量比较上没有差异(P>0.05),但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中的疼痛、活力、总体健康及总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3)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鼻腔渗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t=4.272,P=0.001;t=20.058,P<0.001;t=22.792,P<0.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率(2.44%vs 7.32%)比较无差异(χ~2=1.051,P=0.305)。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可更好的提高临床有效率和生活质量,且具有更大的安全性,值得作为临床上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鼻内镜 泪囊鼻腔造孔术 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玻璃酸钠联合氟米龙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的干眼60例 被引量:7
9
作者 杜慧斌 胡卜丹 +1 位作者 卢建群 李臻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36期131-132,共2页
目的:研究氟米龙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在治疗干眼病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人数相等。单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对对照组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则... 目的:研究氟米龙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在治疗干眼病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人数相等。单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对对照组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则另加用0.02%氟米龙滴眼液,连续使用2个月,并对治疗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利用这类药物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较好,其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结果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玻璃酸钠联合氟米龙滴眼液可以有效的对干眼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酸钠 氟米龙 干眼症
下载PDF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置入不同泪道支撑物术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毕娟 卢建群 《四川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359-1361,共3页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导管与泪道再通硅胶软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留置作支撑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间下泪小管断裂伤5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55例吻合成功,术后3月拔管,45例冲洗通畅,8...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导管与泪道再通硅胶软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留置作支撑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间下泪小管断裂伤5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55例吻合成功,术后3月拔管,45例冲洗通畅,8例好转,2例未愈。硅胶软管组的术后疗效优于硬膜外麻醉导管组。结论泪道再通硅胶软管置入泪小管吻合术的疗效优于硬膜外麻醉导管置入泪小管吻合术,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 硬膜外麻醉导管 硅胶软管
下载PDF
睑板腺囊肿与眼部蠕形螨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毕娟 卢建群 杜慧斌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9年第2期71-72,76,共3页
目的研究成人睑板腺囊肿与眼部蠕形螨的关系。方法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7年11月期间诊断睑板腺囊肿,需行手术切除的成人161例(206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1例受检患者,有133例检出有蠕形螨,79例为阳性,阳性率为49.07%。结论眼部... 目的研究成人睑板腺囊肿与眼部蠕形螨的关系。方法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7年11月期间诊断睑板腺囊肿,需行手术切除的成人161例(206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1例受检患者,有133例检出有蠕形螨,79例为阳性,阳性率为49.07%。结论眼部蠕形螨感染是睑板腺囊肿的常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囊肿 蠕形螨 睑缘炎
下载PDF
自体血清联合糖皮质激素眼膏治疗非感染性角膜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毕娟 卢建群 +1 位作者 杜慧斌 汤静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1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自体血清联合糖皮质激素眼膏治疗非感染性角膜疾病的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诊断为非感染性角膜病变患者51例(60只眼)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后随访情况。结果自体血清联合糖皮质激素眼膏治疗组中,治疗1周后27例患... 目的观察自体血清联合糖皮质激素眼膏治疗非感染性角膜疾病的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诊断为非感染性角膜病变患者51例(60只眼)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后随访情况。结果自体血清联合糖皮质激素眼膏治疗组中,治疗1周后27例患者眼部症状均明显改善,17例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占62.96%,其余10例患者2周后复查,行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为阴性。自体血清治疗组中,治疗1周24例患者症状改善,13例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占54.17%,余11例患者2~3周后复查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以上治疗维持时间均为3周,病情稳定,未见继发感染病例。结论自体血清联合糖皮质激素眼膏治疗非感染性角膜疾病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自体血清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清 糖皮质激素 角膜疾病 疗效
下载PDF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卢建群 《科教导刊》 2012年第8期18-18,26,共2页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最快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逐步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认可,并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了在...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最快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逐步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认可,并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了在教学实践中几个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正确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课堂教学 应用现状
下载PDF
药物治疗对预防儿童睑板腺囊肿复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毕娟 卢建群 杜慧斌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8年第4期211-213,共3页
目的观察药物治疗对预防儿童睑板腺囊肿复发的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诊断睑板腺囊肿67例(89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后随访情况。结果经手术切除后给予妥布霉素眼膏涂眼患者31例,术后复发8例,手术后给予妥布... 目的观察药物治疗对预防儿童睑板腺囊肿复发的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诊断睑板腺囊肿67例(89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后随访情况。结果经手术切除后给予妥布霉素眼膏涂眼患者31例,术后复发8例,手术后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抗炎联合口服阿奇霉素的患者36例,仅1例复发。结论有效药物治疗和对患者的教育对预防儿童睑板腺囊肿复发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囊肿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阿奇霉素
下载PDF
氮卓斯丁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丹 卢建群 +1 位作者 杜慧斌 毕娟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9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观察氮卓斯丁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1月到2019年6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94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7例给予氮卓斯丁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眼液治疗,对照组47例给予氮卓斯... 目的观察氮卓斯丁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1月到2019年6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94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7例给予氮卓斯丁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眼液治疗,对照组47例给予氮卓斯丁眼液治疗,两组氮卓斯丁眼液均为1-2滴/次,2次/天,试验组双氯芬酸钠眼液为1〜2滴/次,4次/天,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14天观察其症状和体征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治疗前的症状和体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8.1%(32/47)和48.9%(23/47)(χ^值=68.712,P=O.O12),治疗14天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0.8%(38/47)和63.8%(30/47)(χ2值=84.556,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氮卓斯丁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眼液对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和体征的缓解具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卓斯丁眼液 双氯芬酸钠眼液 过敏性结膜炎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慧斌 胡卜丹 +1 位作者 卢建群 李臻 《西藏医药》 2016年第2期38-40,共3页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成效。方法:把68例白内障患者进行平均随机分成2组,A组中运用的方法是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采取对白内障进行小切口的囊外摘除,加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衡量两...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成效。方法:把68例白内障患者进行平均随机分成2组,A组中运用的方法是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采取对白内障进行小切口的囊外摘除,加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衡量两组所获得的临床治疗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完成后,不同时间点视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手术产生的并发症总发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状植入术临床效果佳,并发症不多,在临床中十分可以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囊外摘除术 人工晶体 小切口
下载PDF
用不同浓度的自体血清治疗非感染性角膜疾病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毕娟 卢建群 +1 位作者 杜慧斌 汤静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5期58-59,共2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不同浓度的自体血清治疗非感染性角膜疾病的效果。方法:将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非感染性角膜疾病患者(共有60只患眼)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7)与对照组(n=24)。分别用浓度为100%的自体血清与浓度为20...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不同浓度的自体血清治疗非感染性角膜疾病的效果。方法:将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非感染性角膜疾病患者(共有60只患眼)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7)与对照组(n=24)。分别用浓度为100%的自体血清与浓度为20%的自体血清对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眼干、眼红、眼痛等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1周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中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的结果呈阴性的患者所占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总依从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用浓度为20%的自体血清治疗非感染性角膜疾病相比,用浓度为100%的自体血清治疗该病的效果稍好,且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浓度 自体血清 非感染性角膜疾病
下载PDF
真菌性角膜炎诊治临床分析
18
作者 毕娟 卢建群 杜慧斌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7年第4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期间诊断真菌性角膜炎34例(34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后随访情况。结果25例(73.5%)经药物治疗后痊愈,8例(23.5%)经多次角膜病灶清创及睑缘缝合术治愈,...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期间诊断真菌性角膜炎34例(34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后随访情况。结果25例(73.5%)经药物治疗后痊愈,8例(23.5%)经多次角膜病灶清创及睑缘缝合术治愈,仅1例出现角膜基质溶解,行角膜移植手术。以上病例随访3~6月均无复发。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早期诊断,规范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炎 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治疗
下载PDF
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控制术中虹膜松弛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叶宏权 韩宇 +3 位作者 汤静 杜慧斌 卢建群 宾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2-465,共4页
目的评价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控制术中虹膜松弛综合征(intraoperative floppy iris syndrome,IFIS)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服用坦索罗辛≥2周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随机分为2组... 目的评价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控制术中虹膜松弛综合征(intraoperative floppy iris syndrome,IFIS)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服用坦索罗辛≥2周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随机分为2组:微切口组和标准切口组,每组40例(40眼),分别通过1.8 mm微切口和2.6 mm标准透明角膜切口行同轴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术中IFIS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手术并发症,术后1 d、1周、1个月的裸眼视力。结果术后1 d、1周、1个月的裸眼视力,微切口组分别为0.83±0.12、0.86±0.10、0.89±0.11,标准切口组分别为0.71±0.12、0.75±0.11、0.83±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微切口组裸眼视力均优于标准切口组。微切口组IFIS的发生率为60.0%,标准切口组IFIS的发生率为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IFIS发生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切口组IFIS发生的严重程度低于标准切口组。结论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具有IFIS发生风险的白内障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切口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虹膜松弛综合征 白内障
下载PDF
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矫正超高度近视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建群 杜慧斌 毕娟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6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对超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满意度调查。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透明晶体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患者102例。术前主觉验光了解屈光状态及最佳矫正视力,IOL-Master... 目的对超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满意度调查。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透明晶体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患者102例。术前主觉验光了解屈光状态及最佳矫正视力,IOL-Master测得眼轴长度、角膜屈光率(K值),前房深度等数值。应用优化Haigis公式预留IOL度数。术中植入单焦点可折叠IOL,预留度数以优化Haigis公式-0.12D-3.76D。术后对其视力及屈光度数误差进行方差分析,且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按照方差分析:优化后Haigis公式计算的预留屈光度数与术后3月实际屈光度数差异以及术前矫正视力与术后矫正视力数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安全有效,且有很高的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晶体 超声乳化吸出 人工晶体 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