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溴隐亭在泌乳素腺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卢旺盛 岳志健 +4 位作者 周晓平 魏梁峰 洪波 王文仲 林富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14-915,共2页
82例泌乳素腺瘤中 ,直接予溴隐亭药物治疗 31例 ,行经蝶窦手术 5 1例 ;术后行放疗或药物治疗。对 12例复发型或残留者行再手术治疗、药物和放射治疗。平均随访时间为 3年。结果微腺瘤手术组与单纯药物组的月经好转率 (或男性性功能正常... 82例泌乳素腺瘤中 ,直接予溴隐亭药物治疗 31例 ,行经蝶窦手术 5 1例 ;术后行放疗或药物治疗。对 12例复发型或残留者行再手术治疗、药物和放射治疗。平均随访时间为 3年。结果微腺瘤手术组与单纯药物组的月经好转率 (或男性性功能正常率 )分别为 78.6 % (11/ 14 )、74 .2 % (2 4 / 31) ;泌乳素大腺瘤的总术后复发率 2 7.0 % (10 / 37) ,其中手术加药物与放疗组16 .7% (1/ 6 ) ,手术加放疗组 2 2 .2 % (2 / 9) ,手术加药物组 2 5 .0 % (3/ 12 )和单纯手术组 4 0 .0 % (4 / 10 ) ;血清泌乳素正常率则分别为 10 0 % (6 / 6 )、88.9% (8/ 9)、91.7% (11/ 12 )和 70 .0 % (7/ 10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4例。认为溴隐亭治疗对泌乳素水平的控制及减少肿瘤复发率有明显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素腺瘤 治疗 溴隐亭 临床应用 放射疗法 经蝶窦手术
下载PDF
低频磁刺激对人神经干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卢旺盛 田增民 +4 位作者 郭欣茹 霍小林 刘爽 李志超 王亚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不同条件的磁刺激对神经干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细胞分化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对离体人胚神经干细胞进行磁刺激处理,采用频率0.5 Hz,脉冲刺激波宽为72μs,刺激强度为阈上刺激1.44 T,每天1次,连续刺激3 d。按... 目的:探讨体外不同条件的磁刺激对神经干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细胞分化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对离体人胚神经干细胞进行磁刺激处理,采用频率0.5 Hz,脉冲刺激波宽为72μs,刺激强度为阈上刺激1.44 T,每天1次,连续刺激3 d。按刺激次数分为A组(30个脉冲刺激/次)、B组(60个脉冲刺激/次)、C组(90个脉冲刺激/次)、D组(对照组,不进行磁刺激处理);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磁刺激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磁刺激对神经干细胞的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A、B、C组神经干细胞在接受磁刺激后24~48 h的D值较D组明显增高(P<0.05),提示磁刺激对神经干细胞有轻度促增殖作用;A、B、C组G0/G1期细胞比例稍低于D组,而相应的G2/M比例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A、B、C组β-tuberlin阳性细胞比例较D组高,神经元比例由21.70%上升至34.17%(P<0.05)。结论:磁刺激在轻度促进细胞增殖的条件下,可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有利于神经功能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磁刺激 细胞分化 神经元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立体定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卢旺盛 田增民 +4 位作者 赵全军 刘爽 李志超 陈涛 郭欣茹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02-504,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6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对16例脑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技术,选取病变侧基底节区作为靶点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术,于治疗前、治疗后1月、6月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国际通用... 目的观察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6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对16例脑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技术,选取病变侧基底节区作为靶点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术,于治疗前、治疗后1月、6月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国际通用的功能独立性测量评定其运动及生活能力。结果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的脑出血患者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手术后6个月内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达81.25%(13例/16例),本组16例术前FIM评分为90.21±2.32,术后1个月为92.76±1.89,术后6个月为96.37±3.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1个月后功能独立性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6个月后高于1个月(P<0.05)。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脑出血患者的后遗症,可提高脑出血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脑出血后遗症
下载PDF
支架植入后再狭窄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卢旺盛 刘建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30-232,共3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狭窄 支架植入术 术后再狭窄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卢旺盛 王建军 +3 位作者 周晓平 刘建民 岳志健 洪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36-737,共2页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 (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 S-P法 )检测了 4 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 MMP-2、MMP-9的表达。结果 : 、 级中 MMP-2、MMP-9蛋白的表...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 (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 S-P法 )检测了 4 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 MMP-2、MMP-9的表达。结果 : 、 级中 MMP-2、MMP-9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 、 级 ,而正常脑组织无表达 ;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 MMP-2与 MMP-9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MMP-2、MMP-9蛋白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其高表达可能与星形细胞瘤的侵袭转移有关 ,并有可能成为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侵袭能力和预后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蛋白酶类 星形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外基质 脑肿瘤 MMP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PTEN和TIMP-2抑制胶质瘤U87体外侵袭力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卢旺盛 周晓平 +3 位作者 刘建民 岳志健 洪波 许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14-1016,共3页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PTEN和TIMP 2对人脑胶质瘤细胞体外侵袭力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含PTEN和TIMP 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人胶质瘤细胞系U87,用RT PCR、Westernblot检测目的基因与蛋白表达。通过Boyden小室法检测U87转染前后细...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PTEN和TIMP 2对人脑胶质瘤细胞体外侵袭力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含PTEN和TIMP 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人胶质瘤细胞系U87,用RT PCR、Westernblot检测目的基因与蛋白表达。通过Boyden小室法检测U87转染前后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变化 ,同时采用胶原酶谱法分析MMP 2、MMP 9酶的相对活性。结果 转染AdPTEN、AdTIMP 2后U87细胞中目的基因与蛋白的表达上调 ,U87、AdX gal、AdPTEN、AdTIMP 2和PTEN +TIMP 2的侵袭细胞数分别为 5 5 6 4± 13 2 7、4 8 2 6± 14 75、35 2 7± 10 94、2 7 38± 12 81和 19 16± 5 4 5 ,转染靶基因后U87细胞的体外侵袭力受到明显抑制 ,联合转染后侵袭力的抑制更明显 ,这与MMP的改变并不完全一致。结论 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PTEN与TI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肿瘤浸润 基因疗法 肿瘤抑制基因 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剂
下载PDF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卢旺盛 周晓平 +2 位作者 王建军 高莉 姜秀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44-546,共3页
目的 :研究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NCAM)在人脑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 NCAM m RNA及其蛋白 (CD5 6 )的表达。 结果 :星形细胞瘤 1,2级中 NCAM m RNA及其蛋白的表... 目的 :研究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NCAM)在人脑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 NCAM m RNA及其蛋白 (CD5 6 )的表达。 结果 :星形细胞瘤 1,2级中 NCAM m 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星形细胞瘤 3,4级 ,核酸与蛋白水平的检测结论一致。结论 :NCAM m 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NCAM的高表达可能与星形细胞瘤的侵袭转移有关 ,并有可能成为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侵袭能力的判别指标 ,为术后继续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脑星形细胞瘤 原位杂交
下载PDF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卢旺盛 刘达 +1 位作者 田增民 张大鹏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9年第4期303-306,共4页
机器人辅助微创外科手术技术是近年来医疗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分析血管介入手术过程的基础上,提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并就系统的图像导航、机械结构、磁导航技术、系统安全技术、基于虚拟力反馈的手术模拟与培训等... 机器人辅助微创外科手术技术是近年来医疗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分析血管介入手术过程的基础上,提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并就系统的图像导航、机械结构、磁导航技术、系统安全技术、基于虚拟力反馈的手术模拟与培训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手术 机器人 磁导航技术 虚拟力反馈 图像导航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对脑出血大鼠脑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卢旺盛 田增民 +5 位作者 郭欣茹 霍小林 李玥 刘爽 王亚明 尹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546-549,559,共5页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对脑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取12只作为对照组,30只大鼠采用尾状核注射Ⅶ型胶原酶法制作脑出血模型。剔除死亡大鼠6只。随机将24只大鼠分为模型组和经颅磁刺...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对脑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取12只作为对照组,30只大鼠采用尾状核注射Ⅶ型胶原酶法制作脑出血模型。剔除死亡大鼠6只。随机将24只大鼠分为模型组和经颅磁刺激组,每组12只。经颅磁刺激采用频率为0.5Hz,脉冲刺激波宽为72μs,刺激强度为阈上刺激1.44T,1次/d,60个脉冲/次,连续刺激7d。采用Longa法分别于脑出血后1、7、14、21及28d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增殖细胞。于7、14和28d,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脑出血周围组织的BrdU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模型组和经颅磁刺激组在脑出血后第1、7及28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4、21天评分分别为3.1±0.6、2.8±0.5和2.4±0.5、1.8±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模型组和经颅磁刺激组大鼠血肿周围、室管膜下和海马区,均可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对照组未见阳性细胞。脑出血后第7、14天,模型组和经颅磁刺激组BrdU染色阳性细胞分别为(32±10)、(47±12)及(40±11)、(55±13)个/100倍视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28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颅磁刺激可促进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修复以及促进脑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经颅磁刺激 细胞增殖 大鼠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PTEN基因对胶质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旺盛 周晓平 +6 位作者 沈茜 王建军 岳志健 洪波 魏梁锋 曹依群 林富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6-448,共3页
目的 :探讨 PTEN 对人脑胶质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方法 :用含 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 PTEN,体外转染人胶质瘤细胞 U87,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其表达 ,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检测其对血管生成的作用 ,体内实验检测腺病... 目的 :探讨 PTEN 对人脑胶质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方法 :用含 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 PTEN,体外转染人胶质瘤细胞 U87,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其表达 ,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检测其对血管生成的作用 ,体内实验检测腺病毒对肿瘤体积的影响 ,同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 因子相关抗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2 )的表达 ,并与U87组 (不予任何处理 )和 Ad X- gal转染组相比较。结果 :U87转染 Ad PTEN腺病毒后 PTEN表达上调 ,U87组的血管指数、体内肿瘤体积、 因子相关抗原和 MMP- 2的表达病理指数均显著多于 Ad X- gal和 Ad PTEN组 (P<0 .0 5 ,P<0 .0 1 )。结论 :PTEN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并抑制体内肿瘤的生长。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介导 PTEN基因 胶质瘤血管生成 肿瘤生长 抑制作用
下载PDF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星形细胞瘤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旺盛 周晓平 +3 位作者 岳志健 洪波 王建军 刘建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8-299,共2页
目的 研究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作用。方法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4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NCAMmRNA及MMP-2、9蛋白的表达。结果 星形细胞瘤Ⅰ、Ⅱ级中NCAM-140mRNA,... 目的 研究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作用。方法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4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NCAMmRNA及MMP-2、9蛋白的表达。结果 星形细胞瘤Ⅰ、Ⅱ级中NCAM-140mRNA,MMP-2、9蛋白的表达阳性数为16/17,12/17,5/17,病理指数为 29.08±12.31,19.63±11.37,13.32±11.53,Ⅲ、Ⅳ级中表达阳性数为11/23,22/23,17/23,病理指数为15.02±10.41,34.52±7.65,30.29±16.88,人脑星形细胞瘤高级别(Ⅲ、Ⅳ级)与低级别(Ⅰ、Ⅱ级)差异显著。MMP-2蛋白与NCAMmRNA两者有显著负相关性。结论NCAMmRNA及MMP-2、9蛋白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有关。NCAM和MMP对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与侵袭转移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星形细胞瘤 肿瘤的侵袭转移 原位杂交 肿瘤转移
下载PDF
机器人在外科领域应用现状 被引量:6
12
作者 卢旺盛 田增民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0年第1期101-105,共5页
机器人是机电一体化和现代生产自动化的典型代表,手术机器人则是现代远程信息技术、智能化工程技术与微创外科技术结合的精美之作。目前它在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具有常规手术无法比拟的优点。本文从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历史、手术机器人... 机器人是机电一体化和现代生产自动化的典型代表,手术机器人则是现代远程信息技术、智能化工程技术与微创外科技术结合的精美之作。目前它在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具有常规手术无法比拟的优点。本文从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历史、手术机器人的优点和缺点、机器人手术的形式、医用机器人在各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手术机器人
下载PDF
50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卢旺盛 田增民 +6 位作者 于新 郭新洪 亓树彬 刘锐 王亚明 尹丰 赵虎林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介入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50例颅内动脉瘤行显微手术(26例)、经血管内介入手术(8例)和非手术治疗(16例)的临床资料。采用电话或信件随访方...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介入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50例颅内动脉瘤行显微手术(26例)、经血管内介入手术(8例)和非手术治疗(16例)的临床资料。采用电话或信件随访方式来评价患者的预后,随访30例(其余失访),其中手术病例22例、非手术治疗8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8年。结果全组有3例发生手术前住院死亡。全组手术34例,无手术后长期昏迷和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20.6%(7/34);其中,显微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3.1%(6/26),介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2.5%(1/8)。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scales,GOS)分级,1级3例,2级0例,3级1例,4级6例,5级40例。在随访的30例中,手术组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组死亡2例。结论显微外科和介入手术治疗能够显著降低颅内动脉瘤的致死、致残率,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而对颅内动脉瘤采用非手术治疗风险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血管内介入
下载PDF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外科治疗1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卢旺盛 张剑宁 +3 位作者 惠瑞 贾博 罗惠民 孙艳杰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26-126,共1页
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人口检出率为4‰~9‰。而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因部位深在,毗邻重要的神经核团、传导束及血管结构,一旦出血往往是致命的,易和其他脑干肿瘤相混淆,保守治疗病死率高,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桥脑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卢旺盛 田增民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26-229,共4页
非侵入性的经颅磁刺激可以产生无痛性感应电流来激活皮质,从而改变大脑内的生理过程,实现皮质功能定位。另一方面,通过改变大脑局部皮质兴奋性,改变皮质代谢及脑血流来达到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目的,例如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癫痫、脑卒... 非侵入性的经颅磁刺激可以产生无痛性感应电流来激活皮质,从而改变大脑内的生理过程,实现皮质功能定位。另一方面,通过改变大脑局部皮质兴奋性,改变皮质代谢及脑血流来达到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目的,例如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癫痫、脑卒中后遗症和精神疾病等。在合适的刺激参数下,经颅磁刺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无框架立体定位导航式经颅磁刺激可以提高刺激部位的准确性,为临床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PTEN基因抗脑胶质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旺盛 周晓平 +3 位作者 王建军 刘建民 岳志健 洪波 《肿瘤防治杂志》 2004年第5期476-479,共4页
目的 :探讨 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 (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ydeletedonchromo someten ,PTEN )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抗增殖作用 ,包括细胞周期改变、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 :用含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体... 目的 :探讨 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 (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ydeletedonchromo someten ,PTEN )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抗增殖作用 ,包括细胞周期改变、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 :用含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体外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U87,用RT PCR、Westernblot检测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通过细胞生长试验、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的改变 ,用MTT法检测PTEN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体内实验检测其致瘤能力。结果 :RT PCR、Westernblot检测转染AdPTEN病毒后的U87细胞PTEN表达由阴性转阳性 ,转染后对U87细胞的体外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使细胞出现G0 ~G1期阻滞 ,并抑制其体内肿瘤生长。含PTEN的上清对内皮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体内实验表明 ,AdPTEN治疗组可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 :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PTEN基因在体内外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87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遗传学 基因 抑制 肿瘤 基因疗法
下载PDF
复发性颅咽管瘤的原因分析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旺盛 田增民 《转化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45-247,251,共4页
颅咽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其治疗效果欠满意,复发率较高,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颅咽管瘤的复发原因很多,与手术前症状、肿瘤病理类型、手术全切和术后放疗有关。复发性颅咽管瘤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切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 颅咽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其治疗效果欠满意,复发率较高,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颅咽管瘤的复发原因很多,与手术前症状、肿瘤病理类型、手术全切和术后放疗有关。复发性颅咽管瘤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切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立体定向内化疗,它们各有优缺点,若能联合应用、取长补短,则对某些复发颅咽管瘤可以进行有效的治疗,提高肿瘤控制率和生存率,减少治疗相关致残率、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病因分析 治疗
下载PDF
无尿崩症的垂体转移癌1例报道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旺盛 于新 +2 位作者 田增民 袁东 杜亚楠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52-253,共2页
关键词 垂体转移癌 尿崩症
下载PDF
术前栓塞在颅底脑膜瘤手术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旺盛 郭新洪 +3 位作者 田增民 于新 杨剑 梁英魁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7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回顾42例颅底脑膜瘤施行术前栓塞治疗效果.方法 对42例颅底脑膜瘤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并选择性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栓塞的材料包括明胶海绵和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后3~7 d行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单纯的颈外动脉供血(Ⅰ型)7例,颈... 目的 回顾42例颅底脑膜瘤施行术前栓塞治疗效果.方法 对42例颅底脑膜瘤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并选择性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栓塞的材料包括明胶海绵和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后3~7 d行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单纯的颈外动脉供血(Ⅰ型)7例,颈内外动脉联合供血者(Ⅱ+Ⅲ型)35例.肿瘤全切除24 例,大部切除13例,部分切除5例,无栓塞相关并发症.结论 颅底脑膜瘤的术前栓塞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及全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脑膜瘤 术前栓塞 手术切除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卢旺盛 田增民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34-237,256,共5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是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治疗上较棘手。近年来有关脑血管痉挛治疗研究进展较快 ,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就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理及治疗进展进...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是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治疗上较棘手。近年来有关脑血管痉挛治疗研究进展较快 ,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就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理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