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332
1
作者 卢江 郭子昂 王煜萍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共17页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调研期间强调了“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调研期间强调了“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具有全新的理论内涵和丰富的现实价值,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事实,文章认为新质生产力是一个至少涵盖科技、绿色和数字三大方面的集成体,并基于科技生产力、绿色生产力和数字生产力3个一级指标构建了新质生产力的综合评价体系。文章采用改进的熵权-TOPSIS方法测度了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级区域的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结果表明,我国新质生产力水平由2012年的0.302 6上升到2021年的0.874 7,年均增速为21%,对应的,科技生产力、绿色生产力和数字生产力的水平也稳步上升。研究发现,针对不同区域,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不仅增速最快,总量也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高于西部地区,但增速低于西部地区;针对具体省份,新质生产力形成了广东省和江苏省“双雁领航”断层式发展格局,不同省份之间的差距极大,反映了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区域异质性。进一步研究,Kernel密度估计和Markov链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我国省际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差距有逐渐拉大趋势,但这一趋势主要存在于个别新质生产力发达和落后的省份之间,大部分中间省份差异不明显,且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新质生产力发达省份之间的趋同现象更为明显;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在与邻近省份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本省的新质生产力将会受到邻近省份的影响。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基尼系数计算及其分解结果表明,区域间差异是全国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当下导致新质生产力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针对上述问题,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应该着重从统筹区域联动合作促进平衡发展,加大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引导力度,在新质生产力构成的三大指标上进行新部署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综合评价 区域差异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市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时空演化与影响因素——基于2012—2021年全国277个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卢江 郭子昂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133,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范畴的当代发展,为新时代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抓手,对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测度研究有利于更科学地推进经济战略谋划。近十年来,全国城市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增长趋势明显,新质生产力发达的城市在全国呈...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范畴的当代发展,为新时代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抓手,对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测度研究有利于更科学地推进经济战略谋划。近十年来,全国城市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增长趋势明显,新质生产力发达的城市在全国呈现“点带状”分布。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等城市的新质生产力水平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不同城市间新质生产力水平差距较大。新质生产力的城市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区集聚性特征,且会受到邻近城市的影响。城市间新质生产力水平差异存在显著的收敛性但周期较长,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受到经济总量、人口总量、政府干预和金融发展的影响。据此,应该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绿色经济;打破地方垄断,促进区域协同;加强产业引导,提升金融配套三个方面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城市 时空演化 水平测算
下载PDF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依据与实施路径--来自西部地区九大城市群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3
作者 卢江 王晓楠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8,共1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为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和重要抓手,发展新质生产力绝不能出现各地区一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为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和重要抓手,发展新质生产力绝不能出现各地区一哄而上、产业雷同和恶性竞争的局面,相反,需要结合地方自然资源禀赋、地理生态环境、人口教育水平、数字基础设施、创新研发能力等因素探寻比较优势和合适路径。西部地区作为国家安全与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展相对滞后,影响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水平。成渝、呼包鄂榆、北部湾、关中、滇中、兰西、宁夏沿黄、黔中和天山北坡等九大城市群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也是西部地区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的高地。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西部地区城市面板数据,从科技生产力、绿色生产力和数字生产力三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西部地区九大城市群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维度指数得分,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法、核密度估计法、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σ收敛模型和β收敛模型考察了西部地区城市群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差异来源、演进规律及收敛机制。研究发现,整体而言西部地区城市群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但总体水平偏低且表现出明显的梯度差异;并且存在着科技生产力水平最高、数字生产力水平次之、绿色生产力水平居末位的结构分解特征。在相对差异方面,西部城市群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较为显著,其中超变密度和区域间差异是城市群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在绝对差异方面,西部城市群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具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并且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和一定程度的“马太效应”。在收敛特征方面,短期来看西部地区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差距尚未缩小,但长期来看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即西部城市群新质生产力水平将在长期收敛到稳态水平。因此,西部地区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既要因地制宜挖掘特色优势,又要统筹合作推进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西部城市群 区域协调 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
下载PDF
PS-SbCl_3/AlCl_3引发α-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 被引量:7
4
作者 卢江 梁晖 +2 位作者 廖荣孜 张仁俊 邓云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1-25,共5页
用聚苯乙烯(PS)负载SbCl3得到大分子催化剂PS-SbCl3,研究了PS-SbCl3/AlCl3复合体系对α-蒎烯阳离子聚合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直接用SbCl3与AlCl3复合相比,PS-SbCl3/AlCl... 用聚苯乙烯(PS)负载SbCl3得到大分子催化剂PS-SbCl3,研究了PS-SbCl3/AlCl3复合体系对α-蒎烯阳离子聚合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直接用SbCl3与AlCl3复合相比,PS-SbCl3/AlCl3体系催化α-蒎烯聚合,在保持较高单体转化率的同时,使聚合反应变缓,避免了由于反应过快而引起的聚合产物中二聚体含量上升,Mn下降的现象。如采用大孔PS-SbCl3/AlCl3体系,在较高温度(0℃)下甲苯中,可获得Mn高达920、二聚体含量仅为6.3%的固态α-蒎烯树脂。还研究了载体PS的孔结构(微孔性和大孔性)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两者的反应速率、产物结构及聚合反应与温度的依赖关系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蒎烯 阳离子聚合 聚苯乙烯 氯化锑 氯化铝
下载PDF
水滴蒸发的理论分析与蒸发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卢江 余敏 +1 位作者 陶乐仁 赵吉哲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38,44,共4页
对水滴的蒸发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并进一步讨论了蒸发时间与水滴直径、水滴速度以及介质温度之间的变化规律,为水滴群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滴 蒸发模型 蒸发时间
下载PDF
α-蒎烯阳离子共聚合的研究 Ⅰ.与苯乙烯共聚合 被引量:14
6
作者 卢江 王力昌 +1 位作者 张维邦 邓云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469-472,共4页
在不同的苯乙烯配比下,进行了α-蒎烯共聚合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共聚反应中,α-蒎烯单体的聚合速率、转化率以及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和软化点随苯乙烯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苯乙烯既是共聚单体,又是抑制α-蒎烯正碳离子的脱H^+反应的共催化剂。
关键词 蒎烯 阳离子 聚合 苯乙烯
下载PDF
AlCl_3/SbCl_3引发α-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引发活性种本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卢江 梁晖 +1 位作者 张仁俊 邓云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1314-1318,共5页
考察了复合催化剂AlCl_3/SbCl_3的不同配制方法和质子捕捉剂2,6-二异丁基-4-甲基吡啶(DTBMP)对α-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AlCl_3和SbCl_3加热熔融复合比简单复合的引发聚合活性更高... 考察了复合催化剂AlCl_3/SbCl_3的不同配制方法和质子捕捉剂2,6-二异丁基-4-甲基吡啶(DTBMP)对α-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AlCl_3和SbCl_3加热熔融复合比简单复合的引发聚合活性更高;DTBMP对该复合催化剂的聚合反应速率及其产物分子量分布均无明显影响,证明该复合催化剂形成的活性种本质上与质子H活性种不同,是新型活性种。根据27AlNMR对该体系活性种分析结果,认为引发阳离子是[Sb(V)Cl_4],抗衡阴离子是[Al_2Cl_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蒎烯 活性种本质 聚合反应 氯化铝 氯化锑
下载PDF
AlCl_(3)/SbCl_(3)复合体系引发α-蒎烯/苯乙烯阳离子共聚合 被引量:10
8
作者 卢江 梁晖 +1 位作者 毛凤生 邓云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0-13,共4页
比较了AlCl_3和AlCl_3/SbCl_3复合体系的α-蒎烯/苯乙烯阳离子共聚反应及产物的摩尔质量分布。结果表明,由于用AlCl_3体系两种单体活性差大而难以共聚,用AlCl_3/SbCl_3复合体系,苯乙烯聚合速率相... 比较了AlCl_3和AlCl_3/SbCl_3复合体系的α-蒎烯/苯乙烯阳离子共聚反应及产物的摩尔质量分布。结果表明,由于用AlCl_3体系两种单体活性差大而难以共聚,用AlCl_3/SbCl_3复合体系,苯乙烯聚合速率相对减小,而α-蒎烯聚合速率增大,加之苯乙烯的共催化剂作用,加速α-蒎烯聚合,可使α-蒎烯与苯乙烯进行有效共聚。考察了[Sb]/[Al]比、催化剂浓度、单体投料比等对共聚体系α-蒎烯、苯乙烯转化速率及产物M_n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蒎烯 苯乙烯 阳离子共聚反应 AlCl_(3) SbCl_(3)
下载PDF
〆-氯代乙苯/TiCl_4/Ti(OiPr)_4引发β-蒎烯活性阳离子聚合 被引量:6
9
作者 卢江 梁晖 张荣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932-1935,共4页
- 4 0℃条件下 ,在 CH2 Cl2 溶剂中以α-氯代乙苯为引发剂 ,Ti Cl4 和 Ti( Oi Pr) 4混合物为 Lewis酸活化剂 ,进行β-蒎烯阳离子聚合 .单独使用强的 Lewis酸 Ti Cl4 时 ,聚合反应在瞬间完成 ,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较宽 .添加本身无催化... - 4 0℃条件下 ,在 CH2 Cl2 溶剂中以α-氯代乙苯为引发剂 ,Ti Cl4 和 Ti( Oi Pr) 4混合物为 Lewis酸活化剂 ,进行β-蒎烯阳离子聚合 .单独使用强的 Lewis酸 Ti Cl4 时 ,聚合反应在瞬间完成 ,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较宽 .添加本身无催化活性的弱 Lewis酸 Ti( Oi Pr) 4后 ,聚合反应减缓且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变窄 .当Ti( Oi Pr) 4/Ti Cl4 摩尔比为 1 /3时 ,产物的分子量随单体转化率线性增加 ,且分子量分布较窄 ,显示出活性聚合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阳离子聚合 Β-蒎烯 α-氯代乙苯 引发剂
下载PDF
α-蒎烯、β-蒎烯、苧烯阳离子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江 梁晖 +1 位作者 张仁俊 邓云祥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98-703,共6页
比较了萜烯单体α蒎烯、β蒎烯、烯的阳离子聚合性能,还考察了这三种单体的活性聚合可能性.在Lewis酸AlCl3作用下,聚合速率大小顺序为:β蒎烯>烯>α蒎烯.α蒎烯、烯的聚合产物分子量较低;β蒎烯的... 比较了萜烯单体α蒎烯、β蒎烯、烯的阳离子聚合性能,还考察了这三种单体的活性聚合可能性.在Lewis酸AlCl3作用下,聚合速率大小顺序为:β蒎烯>烯>α蒎烯.α蒎烯、烯的聚合产物分子量较低;β蒎烯的聚合产物分子量较高.AlCl3与SbCl3复合后,α蒎烯、烯的聚合速率增加,β蒎烯的聚合速率反而下降.α蒎烯的聚合速率增加幅度大于烯,使得前者聚合速率高于后者.与使用AlCl3相比,添加SbCl3后产物的分子量变化是:α蒎烯变大,烯不变,β蒎烯则变小.添加SbCl3对β蒎烯、烯的聚合物结构无影响,而α蒎烯聚合产物的结构则发生显著变化.活性较高的β蒎烯在适当的引发体系,如苯乙烯HCl加成物/TiCl3(OiPr)作用下,可以实现活性聚合.α蒎烯、烯则由于本身单体活性太小,难以实现活性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蒎烯 苎烯 阳离子聚合 活性聚合 聚蒎烯 聚苎烯
下载PDF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 被引量:5
11
作者 卢江 许杨 +1 位作者 楚金申 谢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0-165,共6页
应用抗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以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高特异性的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用于检测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所建立的方法分析灵敏度为0.09 ng/mL,批内变异系数小于9.1... 应用抗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以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高特异性的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用于检测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所建立的方法分析灵敏度为0.09 ng/mL,批内变异系数小于9.1﹪,批间变异系数小于14.7﹪,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9.6﹪~97.6﹪,所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884,检测线性范围为0.104~1.69 ng/mL,检测时间为6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ZEN 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CLEIA 检测
下载PDF
农业循环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卢江 闫振红 +1 位作者 郭春丽 郭淑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38-1839,共2页
首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说明了农业循环经济原则是指导新农村建设的理念,然后论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阐明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新农村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含苄氯端基β-蒎烯大分子引发剂及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江 梁晖 +1 位作者 黎宝恩 张伟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7-360,共4页
在 - 40℃下 ,CH2 Cl2 中以α 氯代乙苯为引发剂 ,Ti(OiPr) 4 TiCl4复合物 (摩尔比为 1 3)为Lewis酸活化剂、nBu4NCl存在下先进行 β 蒎烯的活性聚合 ,30min后当单体转化率接近 10 0 %时 ,加入苯乙烯引发其活性聚合 .在苯乙烯低转化率 (... 在 - 40℃下 ,CH2 Cl2 中以α 氯代乙苯为引发剂 ,Ti(OiPr) 4 TiCl4复合物 (摩尔比为 1 3)为Lewis酸活化剂、nBu4NCl存在下先进行 β 蒎烯的活性聚合 ,30min后当单体转化率接近 10 0 %时 ,加入苯乙烯引发其活性聚合 .在苯乙烯低转化率 (15 %左右 )下终止反应 ,得到由 3~ 5个苯乙烯链节封端带苄氯端基的聚 β 蒎烯大分子引发剂 .1 H NMR分析表明每个大分子引发剂所带的苄氯端基数接近 1(1 1) .大分子引发剂与Ti(OiPr) 4 TiCl4复合后 ,CH2 Cl2 中 - 40℃下能顺利引发苯乙烯阳离子聚合 ,获得 β 蒎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与氯化亚铜(CuCl) 2 ,2′ 联二吡啶 (bipy)复合 ,组成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引发体系 ,在甲苯中 110℃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自由基聚合 ,得到 β 蒎烯 MMA嵌段共聚物 ,但此时大分子引发剂的引发效率小于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蒎烯大分子引发剂 Β-蒎烯 苯乙烯 嵌段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 α-氯代乙苯 活性聚合
下载PDF
常温下AlCl_3/SbCl_3引发α-蒎烯阳离子聚合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江 黎昱 +1 位作者 张仁俊 邓云祥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5期55-58,共4页
研究了常温下(25℃)AlCl3/SbCl3复合引发体系的α-蒎烯聚合反应.结果表明,控制一定的引发剂浓度、[Sb]/[Al]比等条件,即使温度高达室温仍可获得较高摩尔质量的固态树脂.[AlCl3]=21.3mmol... 研究了常温下(25℃)AlCl3/SbCl3复合引发体系的α-蒎烯聚合反应.结果表明,控制一定的引发剂浓度、[Sb]/[Al]比等条件,即使温度高达室温仍可获得较高摩尔质量的固态树脂.[AlCl3]=21.3mmol/L,[Sb]/[Al]=1时,聚合产物Mn可达到810,二聚体含量仅为7%.复合引发体系的聚合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复合引发剂两组分相互作用产生了本质不同于Lewis阳离子引发剂活性种的新活性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蒎烯 阳离子聚合 引发剂 常温 氯化铝 氯化锑
下载PDF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再思考:困境及对策 被引量:8
15
作者 卢江 蔡棕宇 葛扬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9-103,共5页
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远远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问题上陷入了改革的困境。从改革的主体角色来看,政府在"顶层设计"时将自己界定为提供与获取社会福利的双重角色,与民争利的政府和通过隐... 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远远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问题上陷入了改革的困境。从改革的主体角色来看,政府在"顶层设计"时将自己界定为提供与获取社会福利的双重角色,与民争利的政府和通过隐性渠道获得转移性福利的企业共同导致了社会福利分配的公平缺失。另外,由于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我国社会福利呈现出个人福利过分寄生于公共福利的现象。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必须破除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神话,转变政府职能定位,倡导按劳收入分配制度,遏制非劳动性收入的过分增长,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性的社会福利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 公平缺失 收入分配 市场原教旨主义
下载PDF
冷却肉货架期延长因素最优组合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卢江 梁飞 +1 位作者 吴坤 哈益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12-1512,共1页
关键词 冷却肉 货架期 贮藏技术 安全意识 消费需求 正交试验 消费者 保质期
下载PDF
马克思“货币流回规律”理论论述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卢江 杨继国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0,共5页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学者更多地专注《资本论》第一卷中所讲的货币流通规律,而较少关注《资本论》第二卷中提出的货币流回重要规律。作为马克思主义货币规律之一,货币流回规律不仅在商品流通环节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它对商品生产也具有决...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学者更多地专注《资本论》第一卷中所讲的货币流通规律,而较少关注《资本论》第二卷中提出的货币流回重要规律。作为马克思主义货币规律之一,货币流回规律不仅在商品流通环节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它对商品生产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货币流回规律不仅包含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且还隐藏着两种二重性分析。从货币流回规律与一般商品流通的关系可以看出它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货币流回规律作为马克思金融理论的重要内容,与经济危机的产生有直接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流回规律 社会再生产 两大部类 劳动二重性 经济危机
下载PDF
AlEtCl_(2)/t-BuCl引发α-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卢江 邓云祥 东村敏延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53-158,共6页
考察了在AlEtCl2/t-BuCl引发体系作用下的α-蒎烯阳离子聚合行为.结果表明,t-BuCl与AlEtCl2复合后,由于生成(CH3)C正离子而使引发活性增大.但t-BuCl的引人对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影响不大,... 考察了在AlEtCl2/t-BuCl引发体系作用下的α-蒎烯阳离子聚合行为.结果表明,t-BuCl与AlEtCl2复合后,由于生成(CH3)C正离子而使引发活性增大.但t-BuCl的引人对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影响不大,产物主要由二、三聚体组成.聚合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表明,α-蒎烯在进行阳离子聚合时容易发生链终止反应而导致单体转化率和产物分子量较低.α-蒎烯在聚合反应的同时伴随着异构化反应,用制备GPC分离出异构化产物,然后经1HNMR测定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蒎烯 阳离子聚合 二氯乙基铝 特丁基氯 异构化反应
下载PDF
美国小企业计划及其对中国企业年金的启示 被引量:18
19
作者 卢江 董登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2-26,共5页
美国是一个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国家,尤其在退休金计划上更是如此。同时,美国的小企业也很发达,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从这两个视角出发,将美国小企业年金计划与中国的企业年金进行比较,以期为中国的中小企业年金的发展... 美国是一个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国家,尤其在退休金计划上更是如此。同时,美国的小企业也很发达,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从这两个视角出发,将美国小企业年金计划与中国的企业年金进行比较,以期为中国的中小企业年金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小企业计划 中国 中小企业年金
下载PDF
聚α-蒎烯羟基化和聚α-蒎烯大分子单体的聚合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江 周小明 +1 位作者 梁晖 邓云祥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802-806,共5页
用HCBrown硼氢化-氧化反应对聚α-蒎烯环内双键进行羟基化,获得了羟基化结构单元为33%~50%的产物。羟基化产物与丙烯酰氯反应,得到了带丙烯酸酯基的聚α-蒎烯大分子单体。大分子单体(平均每条分子链上丙烯酸酯基的... 用HCBrown硼氢化-氧化反应对聚α-蒎烯环内双键进行羟基化,获得了羟基化结构单元为33%~50%的产物。羟基化产物与丙烯酰氯反应,得到了带丙烯酸酯基的聚α-蒎烯大分子单体。大分子单体(平均每条分子链上丙烯酸酯基的数目为2.7)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下进行聚合时,生成交联聚合物,聚合转化率为20%。在相同条件下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时,大分子单体的聚合转化率可达60%。所得聚合物中87.5%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链、大分子单体为侧链的接枝共聚物;12.5%是体型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蒎烯 羟基化 大分子单体 聚合 萜烯树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