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乳酸乳球菌发酵大豆蛋白产低聚肽的研究
1
作者 卢美欢 仝泽方 +2 位作者 马英辉 张美丽 李利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筛选可以发酵分解大豆蛋白的食源性微生物,对分解产生的多肽进行分子量分析,通过分离纯化获得低聚肽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从自制泡菜中分离到一株食源性乳酸菌PZ1,经形态和16S rDNA鉴定为乳酸乳球菌;全基因组分析PZ1菌株具有... 筛选可以发酵分解大豆蛋白的食源性微生物,对分解产生的多肽进行分子量分析,通过分离纯化获得低聚肽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从自制泡菜中分离到一株食源性乳酸菌PZ1,经形态和16S rDNA鉴定为乳酸乳球菌;全基因组分析PZ1菌株具有多种肽酶和蛋白酶基因,具备分解蛋白的潜在能力;利用PZ1发酵大豆分离蛋白,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发酵产生的多肽,分子量1000 Da以下占比达85%;通过超滤纯化获得300~1000 Da的低聚肽;研究大豆低聚肽的抗氧化活性,发现低聚肽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浓度为2 mg/mL时,清除率分别为79.31%、78.27%和84.62%。因此乳酸乳球菌PZ1能够高效降解大豆蛋白,可作为益生菌应用于大豆功能产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 大豆蛋白 低聚肽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微生物合成纳米硒-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的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兰 仝泽方 +3 位作者 贾汉忠 马英辉 卢美欢 李利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9-934,共6页
应用电子扫描电镜、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对解淀粉芽孢杆菌以亚硒酸钠为硒盐转化的纳米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转化生成的纳米硒尺寸约300 nm,大小均一,结晶度高,且在分离提纯后的纳米硒上检测到活性氧和微弱的环境持久性自... 应用电子扫描电镜、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对解淀粉芽孢杆菌以亚硒酸钠为硒盐转化的纳米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转化生成的纳米硒尺寸约300 nm,大小均一,结晶度高,且在分离提纯后的纳米硒上检测到活性氧和微弱的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的信号。研究结果阐释了微生物产生纳米硒的物理化学性状,并对纳米硒产生过程中一类新型物质-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的产生进行了评估,为全面理解微生物转化纳米硒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纳米硒 转化 环境持久性自由基
下载PDF
耐盐产酯酵母在酱油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卢美欢 李利军 贺建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8-51,共4页
酱油酿造是多菌种协同的发酵过程,耐盐产酯酵母可以提高酱油风味和改善品质,对酱油发酵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酱油的增香剂。文章对耐盐酵母的增香原理、耐盐机制、菌种选育及其在发酵工艺等方面的研究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
关键词 耐盐 产酯 酵母 酱油 应用
下载PDF
荞麦醋的抑菌性能及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卢美欢 马英辉 +3 位作者 王银存 王小娟 袁海燕 李利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2-84,共3页
研究了荞麦醋的抑菌性能及荞麦香醋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荞麦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荞麦醋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研究了荞麦醋的抑菌性能及荞麦香醋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荞麦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荞麦醋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醋 抑菌 抗氧化性
原文传递
影响腐霉发酵培养中菌丝形态的因素及其与EPA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卢美欢 朱敏 +2 位作者 周蓬蓬 李振华 余龙江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研究了发酵培养中影响腐霉菌丝形态的因素及其与EPA(二十碳五烯酸)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量、起始pH值、温度、添加物对腐霉菌丝形态影响较大,接种量3%~10%,培养温度25~30℃,起始pH4及pH6.5~9,添加植物油能使菌丝保持直径小于5mm... 研究了发酵培养中影响腐霉菌丝形态的因素及其与EPA(二十碳五烯酸)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量、起始pH值、温度、添加物对腐霉菌丝形态影响较大,接种量3%~10%,培养温度25~30℃,起始pH4及pH6.5~9,添加植物油能使菌丝保持直径小于5mm的分散小球状态.同时,起始pH值及培养温度显著影响EPA含量.较低pH值和低温培养均有利于菌丝内EPA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霉 菌丝形态 EPA(二十碳五烯酸)
下载PDF
一株细菌纤维素生产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6
作者 卢美欢 马英辉 +2 位作者 王银存 王小娟 李利军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7期46-49,共4页
获得一株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从自制醋醅、红茶菌液及残次水果等材料中筛选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采用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学分析确定该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获得的菌株AXB(X)为好氧性的革兰氏阴性杆... 获得一株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从自制醋醅、红茶菌液及残次水果等材料中筛选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采用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学分析确定该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获得的菌株AXB(X)为好氧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大小为(0.6μm^0.8μm)×(1.5μm^2.0μm),单个、成对或成链。菌株AXB(X)与Gluconacetobacter sp.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为98%。经鉴定菌株AXB(X)为葡糖杆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鉴定 葡糖杆菌属
下载PDF
陕南地区魔芋软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卢美欢 李利军 +3 位作者 马英辉 郭邦利 郑建芳 张百忍 《陕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59-62,78,共5页
为了对陕南魔芋软腐病进行更有效的病害检测和防控,采集秦巴山区的软腐病发病魔芋进行病原菌分离,并进行魔芋组织和植株的致病性检测,确定了其中6株菌是病原菌,并进行形态特征、Biolog、16S r DNA鉴定。结果表明,这6株菌形态相似,均为... 为了对陕南魔芋软腐病进行更有效的病害检测和防控,采集秦巴山区的软腐病发病魔芋进行病原菌分离,并进行魔芋组织和植株的致病性检测,确定了其中6株菌是病原菌,并进行形态特征、Biolog、16S r DNA鉴定。结果表明,这6株菌形态相似,均为乳黄色圆形菌落,短杆状菌体,大小(0.4-0.6)μm×(0.8-1.0)μm,G-,16S r DNA和Biolog鉴定均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lovorum ss carotovorum。6株病原菌生长特性相似,生长温度为4~37℃,最适温度为30℃,pH范围6.0~10.0,最佳pH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软腐病 病原菌 鉴定 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
下载PDF
酱油酿造过程中易染霉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8
作者 卢美欢 李冬娟 李利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5-117,共3页
酱油生产原料易污染杂菌,霉菌感染不仅会影响正常生产的出品率,而且使产品质量下降,有的还产生霉菌毒素。为保证酿造酱油的食品安全,对酱油生产现场易染的霉菌进行分离鉴定,获得7种霉菌,均为影响酱油正常生产的杂菌,有的甚至可产毒素,... 酱油生产原料易污染杂菌,霉菌感染不仅会影响正常生产的出品率,而且使产品质量下降,有的还产生霉菌毒素。为保证酿造酱油的食品安全,对酱油生产现场易染的霉菌进行分离鉴定,获得7种霉菌,均为影响酱油正常生产的杂菌,有的甚至可产毒素,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酿造 霉菌 分离鉴定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终极腐霉生产EPA的发酵工艺
9
作者 卢美欢 李利军 +2 位作者 马英辉 王银存 王小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6-69,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终极腐霉EPA产量,在初步优化发酵条件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终极腐霉生产EPA发酵工艺。获得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蔗糖8%,硝酸钾0.4%,酵母粉0.65%,磷酸氢二钠0.175%,硫酸镁0.065%,大豆油1.... 为进一步提高终极腐霉EPA产量,在初步优化发酵条件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终极腐霉生产EPA发酵工艺。获得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蔗糖8%,硝酸钾0.4%,酵母粉0.65%,磷酸氢二钠0.175%,硫酸镁0.065%,大豆油1.0%,起始p H6.0,装液量50 m L/250 m L。在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下,EPA产量达到541.61 mg/L,比初步优化产量(456.39 mg/L)提高了85.22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终极腐霉 EPA 发酵工艺
下载PDF
马铃薯StPR-1b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抑菌活性
10
作者 卢美欢 李利军 马英辉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3期85-88,共4页
为探索马铃薯病害生物防治和抗病育种的有效途径,构建马铃薯病程相关蛋白StPR-1b的pET30A原核表达体系,用镍柱分离纯化该融合蛋白,结果表明,经0.5mmol/L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后,StPR-1b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纯化得... 为探索马铃薯病害生物防治和抗病育种的有效途径,构建马铃薯病程相关蛋白StPR-1b的pET30A原核表达体系,用镍柱分离纯化该融合蛋白,结果表明,经0.5mmol/L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后,StPR-1b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纯化得到预期大小(约15ku)的融合蛋白;StPR-1b蛋白对马铃薯软腐病病原菌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蛋白浓度越大,抑制效果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PR-1b蛋白 原核表达 马铃薯 抑菌作用 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
下载PDF
埃吉类芽孢杆菌SWL-W8的鉴定及其对白菜软腐病的生物防治效果 被引量:12
11
作者 卢美欢 李利军 +2 位作者 马英辉 陈雅寒 安德荣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1-800,共10页
从云南省腾冲市温泉中筛选到1株对白菜软腐病病原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具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SWL-W8,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和抑菌活性测试,并研究了其对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通过菌株形态、BIOLOG... 从云南省腾冲市温泉中筛选到1株对白菜软腐病病原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具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SWL-W8,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和抑菌活性测试,并研究了其对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通过菌株形态、BIOLOG及16S rDNA鉴定SWL-W8菌株为埃吉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elgii,并发现该菌株对多种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利用Nanopore测序技术对SWL-W8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显示该菌株含有表面活性素(surfactin)、聚酮化合物(polyketide)、枯草杆菌蛋白酶(subtilisin)、几丁质酶(chitinase)、杆菌素(bacillibactin)、杀镰孢菌素(fusaricidin)、羊毛硫抗生素(elgicin)等脂肽类、肽聚糖和聚酮类抗性化合物的基因,揭示了其可能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及潜在的生防作用机制。菌株SWLW8在土壤中能较好地定殖,菌悬液浓度为1.0×10^6 cfu/mL时对白菜软腐病的最高预防作用防效为79.7%,治疗作用防效为64.4%,且能促进白菜种子萌发和生长,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吉类芽孢杆菌 菌株鉴定 全基因组测序 白菜软腐病 生物防治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生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银存 李利军 +2 位作者 马英辉 王小娟 卢美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23,共4页
细菌纤维素是经微生物发酵形成的新型生物合成材料,由于其性质特殊而受到国内外广大学者的关注。该文重点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为提高细菌纤维素产量而进行的高产菌菌种选育、培养基优化、发酵条件和发酵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对重要应用... 细菌纤维素是经微生物发酵形成的新型生物合成材料,由于其性质特殊而受到国内外广大学者的关注。该文重点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为提高细菌纤维素产量而进行的高产菌菌种选育、培养基优化、发酵条件和发酵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对重要应用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菌种选育 发酵 应用
下载PDF
纳米硒合成细菌Lxz-41的鉴定、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在富硒猕猴桃栽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利军 马英辉 卢美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10-117,共8页
本实验利用16S rDNA测序分析和Biolog GenIII细菌鉴定板对一株具有纳米硒合成功能的细菌lxz-41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了该菌株以亚硒酸钠为原料合成纳米硒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并将合成的纳米硒在猕猴桃栽培中进行初... 本实验利用16S rDNA测序分析和Biolog GenIII细菌鉴定板对一株具有纳米硒合成功能的细菌lxz-41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了该菌株以亚硒酸钠为原料合成纳米硒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并将合成的纳米硒在猕猴桃栽培中进行初步应用实验。结果表明:lxz-41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且对亚硒酸钠具有较高的耐受性。该菌株合成纳米硒的最佳条件为蔗糖4.5%,尿素0.1%,酵母粉1%,磷酸氢二钾0.3%,磷酸二氢钾0.1%,氯化钠0.5%,亚硒酸钠0.15%,初始pH为7.0,培养温度40.5℃,转速160 r/min,在此条件下培养18 h,纳米硒的最高转化率为86.8%±4.7%。将该纳米硒应用在猕猴桃栽培中确实增加了果肉中硒的含量,翠香品种果肉中硒含量达到0.050 mg/kg,华优品种果肉中硒含量达到0.035 mg/kg,且富硒效果要好于亚硒酸钠。本实验为微生物源纳米硒的制备及富硒作物的栽培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细菌 鉴定 培养条件 应用 猕猴桃 富硒
下载PDF
高产谷胱甘肽菌株选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小娟 卢美欢 +3 位作者 王卫卫 王银存 马英辉 李利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共3页
谷胱甘肽是一种体内活性物质,在机体中具有防辐射、保护肝脏、抗过敏、增加视力和治疗眼科疾病等作用。谷胱甘肽主要来源于动植物组织、化学合成法和发酵法。该文主要从菌种选育、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抽提方法等方面介绍发酵法生产谷胱... 谷胱甘肽是一种体内活性物质,在机体中具有防辐射、保护肝脏、抗过敏、增加视力和治疗眼科疾病等作用。谷胱甘肽主要来源于动植物组织、化学合成法和发酵法。该文主要从菌种选育、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抽提方法等方面介绍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谷胱甘肽 菌种选育 酵母菌
下载PDF
魔芋白绢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中药提取物药物筛选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利军 卢美欢 +4 位作者 马英辉 郭邦利 郑建芳 张百忍 王小海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18-1525,共8页
采集陕南的魔芋白绢病发病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对分离菌株进行魔芋组织和植株的致病性验证,并经形态特征和ITS rDNA鉴定为半知菌亚门真菌齐整小核菌(Athelia rolfsii),该菌生长温度为10~37℃,最适温度为30℃,pH 4.0~10.0,最佳pH为7.0。... 采集陕南的魔芋白绢病发病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对分离菌株进行魔芋组织和植株的致病性验证,并经形态特征和ITS rDNA鉴定为半知菌亚门真菌齐整小核菌(Athelia rolfsii),该菌生长温度为10~37℃,最适温度为30℃,pH 4.0~10.0,最佳pH为7.0。厚朴酚、和厚朴酚、胡椒碱、蛇床子4种中药提取物对白绢病菌丝和菌核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抑制效果最好,对菌丝抑制率达100%。研究结果为魔芋白绢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白绢病 生物学特性 中药提取物 筛选
下载PDF
“粤脆”菠萝吸芽组织培养苗变异性调查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岩 钟云 +1 位作者 孟祥春 卢美欢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组织培养苗 菠萝 吸芽 异性 优良品种 无性繁殖 繁殖系数 组培苗 繁殖速度 推广种植
下载PDF
木质素降解放线菌的鉴定及产酶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英辉 李利军 +2 位作者 卢美欢 丁慧 贺建超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02-906,912,共6页
为获得具有木质素降解功能的放线菌菌株并研究其产酶特性,通过苯胺蓝平板和木质素平板从造纸厂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木质素降解放线菌AG-11,其对木质素的降解率可达60%以上,经过16SrDNA测序鉴定为灰略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rubens)... 为获得具有木质素降解功能的放线菌菌株并研究其产酶特性,通过苯胺蓝平板和木质素平板从造纸厂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木质素降解放线菌AG-11,其对木质素的降解率可达60%以上,经过16SrDNA测序鉴定为灰略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rubens),Genbank登陆号为KX774674。研究了AG-11在液体条件下的产酶特性,发现AG-11对碱性木质素的降解主要依靠胞外漆酶(Lac)和胞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且产酶活性受到木质素降解中间产物的诱导,同时对金属离子表现出了较强的敏感性,氧化胁迫也能显著提高AG-11的产酶活力,在20mmol/L H_2O_2胁迫下,其胞外Lac及胞外LiP酶活可分别达25.42、26.81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放线菌 漆酶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降解
下载PDF
终极腐霉生产EPA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利军 卢美欢 +2 位作者 马英辉 王银存 王小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19,共5页
对终极腐霉生产EPA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终极腐霉生产EPA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培养时间7 d,培养温度28℃,装液量200 mL/1 000 mL,碳源为蔗糖,有机氮源为酵母粉,无机氮源为硝酸钾,磷酸盐为磷酸氢二钠,无机盐为硫酸... 对终极腐霉生产EPA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终极腐霉生产EPA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培养时间7 d,培养温度28℃,装液量200 mL/1 000 mL,碳源为蔗糖,有机氮源为酵母粉,无机氮源为硝酸钾,磷酸盐为磷酸氢二钠,无机盐为硫酸镁,大豆油作前体。收集发酵后的菌丝4℃冬化10 d,菌丝EPA产量为456.39 mg/L,比优化前的233.89 mg/L提高了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A 终极腐霉 发酵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葡糖醋杆菌产细菌纤维素的发酵工艺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银存 王卫卫 +3 位作者 李利军 马英辉 王小娟 卢美欢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49,共5页
为提高葡糖醋杆菌生产细菌纤维素的产量,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和Box-Benhnken Design相结合,对红薯酶解液、起始pH值、装液量等因素进行了研究,优化了产细菌纤维素的发酵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产细菌纤维素的最佳工艺为:红薯酶解... 为提高葡糖醋杆菌生产细菌纤维素的产量,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和Box-Benhnken Design相结合,对红薯酶解液、起始pH值、装液量等因素进行了研究,优化了产细菌纤维素的发酵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产细菌纤维素的最佳工艺为:红薯酶解液质量浓度50 g/L、起始pH值6.0、装液量50 mL/(250 mL)。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细菌纤维素绝干质量(折算成质量浓度)达到4.80g/L,比优化前产量2.20 g/L提高了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细菌纤维素 发酵工艺 葡糖醋杆菌
下载PDF
微生物纳米硒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英辉 李利军 +1 位作者 卢美欢 仝泽方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5-29,共5页
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很多慢性疾病都与人体缺硒有关,但饮食中摄入过多会引起中毒。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严重缺硒的地带,而微生物纳米硒是一种安全、环保的补硒营养剂,可改善土壤、农产品缺硒的状况。该文主要介绍了微生物... 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很多慢性疾病都与人体缺硒有关,但饮食中摄入过多会引起中毒。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严重缺硒的地带,而微生物纳米硒是一种安全、环保的补硒营养剂,可改善土壤、农产品缺硒的状况。该文主要介绍了微生物纳米硒的特征、转化微生物种类、相关转化机制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初步应用,为微生物纳米硒的基础研究、应用前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微生物 转化 机制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