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类案自发性运用的省思与修正 被引量:1
1
作者 卢诗谣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119,共7页
近年来,在指导性案例以及类案检索制度的影响下,已决案例对于规范法律适用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逐渐成为司法适用中的一种新规范。特别是在刑事司法领域,因对法律适用、裁判尺度的规范化要求极高,加之庭审实... 近年来,在指导性案例以及类案检索制度的影响下,已决案例对于规范法律适用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逐渐成为司法适用中的一种新规范。特别是在刑事司法领域,因对法律适用、裁判尺度的规范化要求极高,加之庭审实质化、有效辩护等改革举措的提出,除裁判者外,控辩双方也表现出对类案的极大关注,并呈现出类案自发性运用的态势。然而,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控辩审三方对类案的运用状况,以及英美法系视域下刑事判例的应用图景进行综合分析可知,刑事类案在诉讼活动中的运用仍存在较大的修正和完善空间,出现了类案运用的制度化选择与自然化选择之间存在冲突,以及类案运用的规范意识与回应参照诉求现实之间存有偏差等问题。对此,应当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找寻与我国刑事司法规律相符的类案运用路径。通过强化刑事类案检索的规范意识、明晰刑事类案的论证逻辑、在演绎与对话间形成类案供给的良性循环等方式完善刑事类案自发性运用的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类案 自发性运用 同案同判 法律适用 裁判尺度
下载PDF
不同有机物对氯化钠溶解度和介稳区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卢诗谣 赵颖颖 袁俊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210-3216,共7页
在实施废水零排放工程中,有机物的存在给无机盐结晶过程带来不利影响,因而有必要考察有机物添加剂对盐结晶的影响规律。本文测定了氯化钠在水以及添加蛋白胨、苯酚和庚二酸的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和超溶解度,考察了介稳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 在实施废水零排放工程中,有机物的存在给无机盐结晶过程带来不利影响,因而有必要考察有机物添加剂对盐结晶的影响规律。本文测定了氯化钠在水以及添加蛋白胨、苯酚和庚二酸的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和超溶解度,考察了介稳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有机物均使氯化钠溶解度降低,且溶解度随有机物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其中庚二酸的影响最大。3种有机物的存在也同时降低了介稳区的宽度,且随有机物含量增大而减小,影响大小顺序为苯酚>庚二酸>蛋白胨。在饱和温度为343.15K、COD为20000mg/L的苯酚溶液中,氯化钠介稳区宽度较纯水中相比可减小65.3%,影响效果明显。介稳区随搅拌速率的增大、降温速率的减小而变窄。搅拌速率在不同有机物存在下对介稳区影响大小顺序为庚二酸>蛋白胨>苯酚,降温速率在不同有机物存在下对介稳区影响大小顺序为蛋白胨>苯酚>庚二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 结晶 热力学 成核 介稳区 氯化钠
下载PDF
刑事程序分流的演进与发展——基于两岸比较之视角
3
作者 郭天武 卢诗谣 《闽台关系研究》 2020年第3期84-99,共16页
刑事诉讼程序在实现追诉和惩罚犯罪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刑事诉讼模式的演变、案件数量的激增,单一的程序设计已不能满足解决纠纷的现实需要。自1996年至今,大陆正通过三次刑事诉讼法修订以及司法改革的强大助力推动刑事... 刑事诉讼程序在实现追诉和惩罚犯罪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刑事诉讼模式的演变、案件数量的激增,单一的程序设计已不能满足解决纠纷的现实需要。自1996年至今,大陆正通过三次刑事诉讼法修订以及司法改革的强大助力推动刑事程序分流的动态调整。与此同时,我国台湾地区以确立“改良式当事人进行主义”诉讼模式为契机开启的分流制刑事诉讼改革也已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如今仍在持续。两岸虽基于相似的背景启动改革,但在实际的分流效果、服务对象、指导思想、分流布局方面都呈现出较大差异。在审视两岸刑事程序分流机制的经验及教训后,大陆应延续制度设计的既有优势,实现刑事程序分流改革的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程序分流 认罪认罚 繁简分流
下载PDF
我国刑事二审审理方式的异化与回归 被引量:5
4
作者 郭天武 卢诗谣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4-129,191,共17页
在两审终审的审级框架下,审理方式作为刑事二审程序的重要内容,在纠正错误判决、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刑事二审审理方式在经历了由立法空白到不断细化的发展进程后,开庭审理理应成为原则;然而,从目前的司法实践来... 在两审终审的审级框架下,审理方式作为刑事二审程序的重要内容,在纠正错误判决、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刑事二审审理方式在经历了由立法空白到不断细化的发展进程后,开庭审理理应成为原则;然而,从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刑事二审的开庭率仍不理想,且存在改判案件不开庭审理、繁案重案不开庭审理等问题。为扭转这一异化趋势,通过对刑事二审开庭的价值取向以及当事人权利保障进行衡量,总结出影响刑事二审审理方式的四重考量因素,进而明确开庭审理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形式多元的开庭审理方式。即便是基于现实情况与司法资源的制约可不开庭审理的案件,也应在现有基础上构建多重保障,完善监督配套机制,从而使我国刑事二审审理方式回归程序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二审 审理方式 开庭审理 庭审实质化
下载PDF
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研究——以广州市的探索与实践为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卢诗谣 《政法学刊》 2021年第5期88-96,共9页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具备了更为迫切的发展需要。近年来,广州积极推进商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已初步在组织与制度基础、品牌效应、合作模式等方面占据优势,然而...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具备了更为迫切的发展需要。近年来,广州积极推进商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已初步在组织与制度基础、品牌效应、合作模式等方面占据优势,然而要想真正成就大湾区商事纠纷解决中心的地位,目前在行业规范、调解运行实效、对标国(区)际程度方面仍存在不足。有鉴于此,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及现实需求,广州应注重将"优势效应"融入到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构建中,通过强化制度优势、凸显技术优势、扩大联动优势成就其在大湾区商事纠纷解决的核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事纠纷 纠纷多元化解 仲裁 调解
原文传递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法治支撑与保障——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郭天武 卢诗谣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1年第1期22-29,共8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基于国内发展形势以及国际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科学判断。作为中国经济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对接区,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样本的基础条件和制度优势。然而鉴于区域内部发...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基于国内发展形势以及国际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科学判断。作为中国经济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对接区,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样本的基础条件和制度优势。然而鉴于区域内部发展差异以及"三法域"的特殊背景,法治建设在制度对接、体制机制、营商环境、对外投资等领域存在诸多难点。在区域治理必须坚持法治先行原则的指导下,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现实瓶颈及实际需求,确有必要从打通法治障碍、强化法治动力、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防范法治风险四个方面出发,为大湾区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法治支撑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双循环 制度对接 法治保障
原文传递
STUDIES IN XI JINPING'S THOUGHTS ON FIGHTING JUDICIAL CORRUPTION 被引量:1
7
作者 高一飞 卢诗谣 Qi Jun 《China Legal Science》 2018年第4期3-39,共37页
Judicial corruption refers to a conduct against the discipline or a civil or criminal offence, detrimental to the judicial justice, committed by a judge, procurator, or police official by abusing his power in the proc... Judicial corruption refers to a conduct against the discipline or a civil or criminal offence, detrimental to the judicial justice, committed by a judge, procurator, or police official by abusing his power in the process of exercising judicial powers or carrying out judicial activities for the interests of himself or his uni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made a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of the forms of corruption and its cause, harm and counter-measures.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the NPC),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the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and the Ministry of the State Security have respectively made a series of measures against judicial corruption, gradually forming an effective prevention mechanism of judicial corruption. A large number of judicial corruption cases have been handled. Xi Jinping's thoughts on judicial corrup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have affinity with the masses, and bear the characteristic of systematicness, and provide us with the guidance in effectively fighting judicial corruption and establishing a punitive, preventive and safeguard mechanism to deter corru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治理 司法活动 习近平 思想体系 司法腐败案件 司法工作人员 不正当利益 司法职权
原文传递
承继与创新:新时代“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
8
作者 郭天武 卢诗谣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2年第6期91-98,共8页
自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出发,丰富和践行了一系列关于“一国两制”的重大指导思想,使“一国两制”在新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更为深远的制度内涵,法治、安全与创新继而成为港澳治理的主基调。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后,围绕如... 自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出发,丰富和践行了一系列关于“一国两制”的重大指导思想,使“一国两制”在新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更为深远的制度内涵,法治、安全与创新继而成为港澳治理的主基调。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后,围绕如何处理“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中央在坚守基本原则的基础之上,应对情势变化形成了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理论品格与内在逻辑。在新的历史发展征程中,中央以大局意识为指引,为港澳治理谋划更长远、全面的发展道路,从而明确了“一国两制”实践的发展方向,为国际治理提供独一无二的“中国智慧”,进而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精神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一国两制” 港澳治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