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18)F用于肿瘤骨转移病灶显像及其诊断效能 被引量:4
1
作者 程竞仪 章英剑 +7 位作者 王新村 王明伟 潘玲玲 张勇平 胡四龙 郑宇佳 卢麟俊 潘禾戎 《上海医学影像》 2012年第3期173-178,共6页
目的介绍骨转移瘤的Na18F PET/CT显像,并比较其与Na18F PET和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ECT显像对骨转移病灶的诊断效能。方法对临床15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分别行Na18F PET/CT、Na18F PET和99Tcm-MDP ECT显像,将肉眼可见的骨骼热区记... 目的介绍骨转移瘤的Na18F PET/CT显像,并比较其与Na18F PET和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ECT显像对骨转移病灶的诊断效能。方法对临床15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分别行Na18F PET/CT、Na18F PET和99Tcm-MDP ECT显像,将肉眼可见的骨骼热区记为转移、无法定性和非转移病灶,通过临床随访最终定性诊断为转移病灶、非转移病灶,比较3种检查方法探测骨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Na18F PET/CT和Na18F PET均检出全部168处病灶,99Tcm-MDP ECT探测到全部病灶的64.88%(109/168)。当无法定性的病灶被计入转移病灶时,Na18F PET/CT、Na18F PET和99Tcm-MDP ECT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100%;99.17%、72.92%;66.67%、39.58%。前两者与后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8、χ2=8.2、χ2=18.0、χ2=25.4,P均<0.05)。当无法定性的病灶被计入非转移病灶时,Na18F PET/CT、Na18F PET和99Tcm-MDP ECT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93.75%;93.33%、79.17%;57.50%、81.25%。PET/CT、PET较ECT灵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1、χ2=22.5,P均<0.05),而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4.8、χ2=0.44,P均>0.05)。结论 Na18F PET/CT用于骨转移瘤显像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兼备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骨疾病 18F离子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
下载PDF
99mTc-HYNIC-TOC人体内照射剂量研究
2
作者 卢麟俊 许晓平 +4 位作者 徐俊彦 张建岗 章英剑 宋少莉 张建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72-878,共7页
背景与目的:放射性显像药物在人体内的剂量分布、各器官的吸收剂量及全身有效剂量数据非常重要。研究99mTc标记的经肼基烟酰胺修饰的奥曲肽(99mTc-Hydrazinonicotinyl-Tyr3-Octreotide,99mTc-HYNIC-TOC)在人体内各器官的吸收剂量、全身... 背景与目的:放射性显像药物在人体内的剂量分布、各器官的吸收剂量及全身有效剂量数据非常重要。研究99mTc标记的经肼基烟酰胺修饰的奥曲肽(99mTc-Hydrazinonicotinyl-Tyr3-Octreotide,99mTc-HYNIC-TOC)在人体内各器官的吸收剂量、全身吸收剂量及全身有效剂量。方法:对2018年5—6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例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静脉注射370 MBq 99mTc-HYNIC-TOC后于0.5、1.0、2.0、4.0和8.0 h行全身平面采集,其中2.0 h平面采集后即刻行全身断层采集。断层数据经迭代重建后,将数据导入GE Dosimetry Toolkit处理,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融合图像上勾画各器官生成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获得相应时间-活度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得到滞留时间。依据美国核医学会医用内照射剂量学(Medical Internal Radiation Dose,MIRD)委员会提出的内照射剂量计算方法(MIRD体系),利用OLINDA/EXM软件计算99mTc-HYNIC-TOC在人体内各器官的吸收剂量、全身吸收剂量和全身有效剂量。结果:脾脏、膀胱、肾脏的单位活度吸收剂量较高,男性分别为0.042、0.019和0.016 mGy/MBq,女性分别为0.026、0.027和0.017 mGy/MBq。大脑、皮肤、甲状腺的单位活度吸收剂量较低,男性分别为0.0003、0.0005和0.0005 mGy/MBq,女性分别为0.0003、0.0005和0.0006 mGy/MBq。对放射线敏感的器官如骨原细胞、胸腺和红骨髓的单位活度吸收剂量均较低,范围为0.0012~0.0022 mGy/MBq。全身平均单位活度吸收剂量男性为0.0017 mGy/MBq,女性为0.0016 mGy/MBq。全身单位活度有效剂量男性为0.00458 mSv/MBq,女性为0.00455 mSv/MBq。结论:99mTc-HYNIC-TOC可安全地用于人体,其有效剂量低于允许范围上限。该研究结果可为临床安全使用99mTc-HYNIC-TOC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放射性药物的安全性评估和加快临床转化提供新的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标记的经肼基烟酰胺修饰的奥曲肽 生物分布 医用内照射剂量学方法 人体吸收剂量
下载PDF
^99mTc-硫胶体不同注射体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陆晓聆 袁慧瑜 +7 位作者 曹天野 李永霞 马光 卢麟俊 潘禾戎 杨忠毅 程竞仪 章英剑 《肿瘤影像学》 2017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讨^(99m)Tc-硫胶体(sulfur colloid,SC)用于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术的最适注射体积。方法:选择原发性乳腺癌(T_(1~2)N_0M_0)、乳房为中小型-致密型患者150例,按^(99m)Tc-SC注射体积不同分为0.5、1... 目的:探讨^(99m)Tc-硫胶体(sulfur colloid,SC)用于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术的最适注射体积。方法:选择原发性乳腺癌(T_(1~2)N_0M_0)、乳房为中小型-致密型患者150例,按^(99m)Tc-SC注射体积不同分为0.5、1、1.5 mL 3组(每组n=50),术前1 d瘤周深部两点法注射(37 MBq/点),2 h后SPECT显像。比较3组患者腋窝SLN(axillary SLN,ASLN)及内乳SLN(internal mammary SLN,IM-SLN)显像检出率。结果:各组总检出率、ASLN检出率和IM-SLN检出率分别为:96%(48/50)、94%(47/50)、74%(37/50),90%(45/50)、82%(41/50)、68%(34/50),52%(26/50)、32%(16/50)、18%(19/50)。总SLN和ASLN检出率在0.5 mL与1 mL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0.5 mL与1.5 mL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和0.004);IM-SLN检出率在0.5 mL组与其他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注射疼痛评分分别为3.34±1.02、4.58±1.31和5.06±1.42,疼痛持续时间分别为(3.82±1.64)、(6.00±4.48)和(6.58±4.77)min。0.5 mL组疼痛评分、持续时间显著弱于其他两组(P<0.001)。结论:在中小型-致密型乳房患者中,示踪剂注射体积仅为0.5 mL/点即能获得较好的SLN检出率,且对定位IM-SLN有一定优势;同时小体积注射伴随较少的疼痛感,改善了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显像 注射体积 疼痛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18)F-FDG中残留乙腈的含量 被引量:2
4
作者 袁慧瑜 许晓平 +3 位作者 王明伟 张勇平 高志麒 卢麟俊 《肿瘤影像学》 2013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中乙腈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聚乙二醇-20000毛细管柱(30 m×0.32 mm×0.5μm),载气为氮气,压力0.3 MPa。火焰电离检测仪(FID)检测器温度...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中乙腈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聚乙二醇-20000毛细管柱(30 m×0.32 mm×0.5μm),载气为氮气,压力0.3 MPa。火焰电离检测仪(FID)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00℃。顶空进样,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30 min,分流比为20∶1。水为溶剂,外标法测定18F-FDG中乙腈的残留量。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被测物峰面积与检测浓度在所考察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平均回收率102.5%,相对标准误差为2.53%。乙腈的最低检出限为1μg/mL。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色谱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18F-FDG等正电子放射性药物乙腈残留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氟-2-脱氧-D-葡萄糖 乙腈残留量 顶空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5
作者 刘帅 夏玲芳 +5 位作者 葛荟娟 李瑞敏 章英剑 袁慧瑜 卢麟俊 宋少莉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38,共2页
患者女,27岁,因"无明显诱因不规则阴道出血4个月"就诊,出血量少,色暗红,伴轻微下腹隐痛。超声提示宫腔内稍高回声,内膜息肉不排除;宫颈活组织检查病理提示宫颈高分化内膜样腺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凝... 患者女,27岁,因"无明显诱因不规则阴道出血4个月"就诊,出血量少,色暗红,伴轻微下腹隐痛。超声提示宫腔内稍高回声,内膜息肉不排除;宫颈活组织检查病理提示宫颈高分化内膜样腺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全套均正常,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73(正常参考值范围:0~65)pmol/L,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CA125、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β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阴道出血 大小便常规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宫颈活组织检查 PET/CT显像 糖类抗原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癌胚抗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