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垃圾渗滤液DOM在砂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1
作者 赵丽 张薏旸 +4 位作者 金毅 张庆 刘靖宇 卫杰 和世昌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目的针对焦作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年限长(10 a以上)、防渗层趋于老化、渗滤液渗漏到地下水风险大的问题,方法以稀释5倍的老龄垃圾渗滤液为注入淋滤液,以填埋场粉砂土为岩土介质,在水力停留时间32 h下开展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分... 目的针对焦作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年限长(10 a以上)、防渗层趋于老化、渗滤液渗漏到地下水风险大的问题,方法以稀释5倍的老龄垃圾渗滤液为注入淋滤液,以填埋场粉砂土为岩土介质,在水力停留时间32 h下开展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分析老龄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结果表明:0~2618 h内,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和波长254 nm单位比色皿光程下的紫外吸光度(UV254)在地下水中变化规律相似,且三者线性相关性显著,说明DOM组分以芳香族化合物为主;CXTFIT 2.1软件拟合得到DOC和COD的阻滞系数(3.01和1.96)及衰减系数均处于较低水平,说明砂土对有机质吸附作用有限;试验前期,淋出液的荧光指数(fluorescence index,FI)一直高于淋滤原液的,说明试验前期微生物生长快速;所有样品的FI均大于1.9,说明淋出液中DOM主要为生物源;垃圾渗滤液DOM含有较多富里酸(峰A、峰C)和腐殖酸类物质(峰E)及少量类蛋白物质(峰T2);淋出液S1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峰B)来源于试验所用砂土,S1中峰B和S2中峰T2随时间变化消失,剩下难降解的峰A、峰C和峰E,淋出液有机组分变化明显,结构简单的类蛋白物质逐渐消失,复杂难降解的腐殖类物质逐渐累积,试验过程中淋出液单位有机碳的总荧光峰强均高于淋滤液的,说明淋滤液在迁移转化过程中芳构化程度和腐殖化程度均有所提高。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垃圾渗滤液处置与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溶解性有机质 地下水 三维荧光 生物降解 吸附
下载PDF
黄麻纤维加筋条件对崩岗岩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卫杰 张晓明 +5 位作者 丁树文 张紫优 黄倩楠 胡节 杨煦 雷靖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63,共5页
借鉴剑麻等天然纤维加筋土的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包括加筋长度、加筋率、加筋位置3种因素的崩岗岩土黄麻纤维加筋条件,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出崩岗不同层次土体的最优加筋条件为红土层01:加筋长度为15mm,加筋率为0... 借鉴剑麻等天然纤维加筋土的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包括加筋长度、加筋率、加筋位置3种因素的崩岗岩土黄麻纤维加筋条件,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出崩岗不同层次土体的最优加筋条件为红土层01:加筋长度为15mm,加筋率为0.35%,加筋位置为整体加筋;红土层02:加筋长度为15mm,加筋率为0.25%,加筋位置为上部加筋;砂土层03:加筋长度为15mm,加筋率为0.35%,加筋位置为整体加筋;碎屑层04:加筋长度为15mm,加筋率为0.30%,加筋位置为下部加筋。通过对比黄麻纤维加筋土和未加筋土的应力应变特性,结果表明:在最优加筋条件下崩岗4层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比未加筋土体分别提高了27.81%,29.73%,23.26%,39.58%;未加筋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加筋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R^2=0.977 9);同时黄麻纤维加筋还限制了土体的横向变形。研究成果为利用生物材料改良崩岗岩土力学性质,提高崩岗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加筋土 黄麻纤维 无侧限抗压强度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25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卫杰 刘洁怡 +1 位作者 耿昌明 孔晓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9-363,共5页
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特点、安全性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6年5月采用CAS术治疗25例颈动脉狭窄>85%患者,术中针对病变狭窄特点应用远端脑保护装置,注重个体化手术细节和围术期处... 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特点、安全性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6年5月采用CAS术治疗25例颈动脉狭窄>85%患者,术中针对病变狭窄特点应用远端脑保护装置,注重个体化手术细节和围术期处理方案,观察血运重建、脑保护装置内脱落栓子情况,控制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5例患者脑保护装置均通过重度狭窄后成功释放,球囊预扩张、支架释放后形态满意。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试验研究(NASCET)方法检测显示,平均颈动脉狭窄程度由术前(91.0±3.1)%降至术后(21.0±5.1)%,保护伞均顺利回收,其中6个伞中发现脱落组织碎片。围术期未出现症状性脑出血、脑梗死、髙灌注综合征、死亡等严重事件。25例患者随访1年,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死亡发生。结论 CAS术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时需注意术中个体化细节管理及围术期处理,选择合适的脑保护装置,以确保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部分重度狭窄患者的术后疗效更直观而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颈动脉狭窄 远端脑保护装置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表面肌电指标屈曲伸直比诊断非特异性慢性腰背痛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卫杰 赵平 +1 位作者 周卫 邢华雄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腰部竖脊肌表面肌电指标屈曲伸直比(flexionextension ratio,FER)诊断非特异性慢性腰背痛的可靠性。方法:根据诊断性研究方案,选择非特异性慢性腰背痛患者73例和对照者86例,测量屈伸运动时腰部竖脊肌表面肌电指标屈曲伸直比,用... 目的:探讨腰部竖脊肌表面肌电指标屈曲伸直比(flexionextension ratio,FER)诊断非特异性慢性腰背痛的可靠性。方法:根据诊断性研究方案,选择非特异性慢性腰背痛患者73例和对照者86例,测量屈伸运动时腰部竖脊肌表面肌电指标屈曲伸直比,用SPSS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屈曲伸直比诊断非特异性慢性腰背痛最佳临界值,计算屈曲伸直比诊断慢性腰背痛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FER≥0.68为慢性腰背痛,FER<0.68为无慢性腰背痛标准,屈曲伸直比对慢性腰背痛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8.1%,95.3%,87.4%。结论:表面肌电指标屈曲伸直比诊断非特异性慢性腰背痛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高,可靠性强,可作为慢性腰背痛诊断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背痛 表面肌电图 诊断
下载PDF
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腰骶角、腰椎重力线指数与病情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卫杰 郭伟 +2 位作者 王飞 赵平 孙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556-3557,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病程、Oswestry指数(ODI)两病情指标与腰骶角、腰椎重力线指数两影像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老年慢性腰背痛诊治提供参考。方法: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收集102例门诊就诊的慢性腰背痛患者,记录患者病程,测量O...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病程、Oswestry指数(ODI)两病情指标与腰骶角、腰椎重力线指数两影像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老年慢性腰背痛诊治提供参考。方法: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收集102例门诊就诊的慢性腰背痛患者,记录患者病程,测量ODI,测量患者站立侧位X线片腰骶角、腰椎重力线指数,分析病程、ODI和腰骶角腰椎重力线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该组患者中,病程与腰骶角之间的相关系数r=0.145(P=0.147),病程与腰椎重力线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r=0.287(P=0.003);ODI与腰骶角之间的相关系数r=0.113(P=0.259),ODI与腰椎重力线之间的相关系数r=0.245(P=0.013)。结论: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病情指标与腰椎重力线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其腰骶角之间的相关系数,且有统计学意义,改善腰椎重力线指数的锻炼方法能改善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背痛 老年人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病程 腰骶角 腰椎重力线指数
下载PDF
腰部竖脊肌表面肌电指标测量的可重复性特点 被引量:7
6
作者 卫杰 赵平 +1 位作者 周卫 陈立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8期9739-9742,共4页
目的:以竖脊肌表面肌电耐疲劳性指标中位频率下降率和协调性指标屈曲伸直比为观察指标,验证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的可重复性,评价表面肌电图临床应用的实际价值。方法:实验于2006-05/07在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表面肌电实验室完成。①对象:正常... 目的:以竖脊肌表面肌电耐疲劳性指标中位频率下降率和协调性指标屈曲伸直比为观察指标,验证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的可重复性,评价表面肌电图临床应用的实际价值。方法:实验于2006-05/07在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表面肌电实验室完成。①对象:正常志愿者18名,女性10名,男性8名,年龄(30.0±8.7)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实验方案:应用芬兰MEGA公司,ME6000-T8型表面肌电测试系统进行3次测量,前2次间隔2h,第3次间隔7d,测量腰部竖脊肌疲劳性指标频率下降率和协调性指标屈曲伸直比。③测试方法:频率下降率参照Biering-Srensen测试方法,要求受试者俯卧,髂嵴上缘以下的身体固定,头端悬于检查床之外,保持脊柱伸直,手放于身体两侧,记录从躯干伸直开始到头端下垂10°肌电信号;屈曲伸直比参照flexion-extension方法,要求受试者首先直立,背靠垂直墙面,眼睛目视前方,双足与肩同宽,然后躯干缓慢前屈至最大限度,停留5s后恢复到直立体位,屈曲伸直比=屈曲过程中表面肌电平均振幅/伸直过程中表面肌电平均振幅。③统计学分析:用SPSS11.0软件分析3次数据的差异性P值和一致性指标组内相关系数ICC。结果:18名受试者均完成测试并进入结果分析。①竖脊肌屈曲伸直比:3次测量数据间差异显著性检验,左侧P=0.697,右侧P=0.532;原始数据一致性分析左侧ICC=0.979,右侧ICC=0.981,组内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P均<0.001。②中位频率下降率:3次测量数据间差异显著性检验,左侧P=0.559,右侧P=0.427;原始数据一致性分析左侧ICC=0.908,右侧ICC=0.997,显著性检验P均<0.001。结论:腰部竖脊肌疲劳性、协调性表面肌电指标频率下降率和屈曲伸直比测量的可重复性佳,表面肌电可用于腰部竖脊肌电生理功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腰部竖脊肌 可重复性 功能评价
下载PDF
干湿循环对崩岗不同层次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卫杰 张晓明 +3 位作者 张鹤 陈梦兰 杨彩迪 牛玉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111,118,共6页
针对发育于花岗岩出露区的崩岗土体易受干湿循环影响导致大量崩壁失稳等问题,通过开展一系列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崩岗不同层次土体在干湿循环作用下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并且建立了在崩岗不同层次土体深度比和干湿循环次... 针对发育于花岗岩出露区的崩岗土体易受干湿循环影响导致大量崩壁失稳等问题,通过开展一系列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崩岗不同层次土体在干湿循环作用下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并且建立了在崩岗不同层次土体深度比和干湿循环次数共同影响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模型。结果表明:表土层、红土层、斑纹层、碎屑层在第1次干湿循环后无侧限抗压强度衰减幅度最大,分别为26%,15%,40%和49%;在第2~4次干湿循环后无侧限抗压强度衰减幅度逐渐减小;在第5次干湿循环后无侧限抗压强度基本保持不变;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崩岗不同层次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总体表现为表土层〉红土层〉斑纹层〉碎屑层;在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崩岗不同层次土体的应力—应变曲线总体上呈应变软化型且应变为2%时达到峰值,但红土层在3次干湿循环时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局部波动性较强;无侧限抗压强度模型中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显著(R2=0.91)的相关关系,该模型在预测干湿循环对通城地区崩岗不同层次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无侧限抗压强度 应力—应变关系 崩岗
下载PDF
表面肌电图在腰背痛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卫杰 赵平 周卫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10期723-725,共3页
腰背痛发病率高,与肌肉骨关节功能紊乱等病变有关系,目前应用的影像学检查,不能动态反映病情变化情况,临床诊治过程中缺乏客观评价指标。表面肌电图作为一种无创动态检测手段,可以动态定量检测椎旁肌生理病理状态。对腰背痛的诊断灵敏... 腰背痛发病率高,与肌肉骨关节功能紊乱等病变有关系,目前应用的影像学检查,不能动态反映病情变化情况,临床诊治过程中缺乏客观评价指标。表面肌电图作为一种无创动态检测手段,可以动态定量检测椎旁肌生理病理状态。对腰背痛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达到70%~80%,诊断效能在0.5以上。椎旁肌表面肌电测量是客观评价腰背痛椎旁肌功能的一种可靠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腰背痛 关节功能紊乱 综述文献
下载PDF
慢性颈腰痛患者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对心理状况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卫杰 赵平 +4 位作者 陈立君 秦慧卿 施旺红 郭伟 甄鹰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颈腰痛患者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对心理状况的影响,提高慢性颈腰痛整体诊治水平。方法: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将231例慢性颈腰痛患者纳入研究中(获得217份有效问卷),男123例,女94例,年龄15~66岁,平均(38.00±5.67)岁。... 目的:研究慢性颈腰痛患者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对心理状况的影响,提高慢性颈腰痛整体诊治水平。方法: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将231例慢性颈腰痛患者纳入研究中(获得217份有效问卷),男123例,女94例,年龄15~66岁,平均(38.00±5.67)岁。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the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16PF)及心理状况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对其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及测量,比较心理状况、人格特征和常模(又称测验常模,指一定人群在测验所测特性上的普遍水平或水平分布状况)之间的差异,分析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对心理状况的影响,并与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获得有效问卷217份。患者16PF中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怀疑性、世故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SCL-90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等因子分和总分、总均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强迫因子分高于常模(P<0.05)。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分和总分对心理状况有正面影响,人格特征中的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自律性对患者心理状况有正面影响,世故性、忧虑性对患者心理状况有负面影响。结论:慢性颈腰痛患者人格特征和心理状况与常模间差异明显,可以通过提高社会支持、改变患者人格特征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提高慢性颈腰痛综合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颈痛 腰痛 社会支持 心理学
下载PDF
急性颅内大动脉梗死静脉溶栓禁忌患者多模式血管再通术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卫杰 武玉军 +1 位作者 刘洁怡 韦道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结合Gateway球囊导管多模式血管再通术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梗死静脉溶栓禁忌患者的效果,并与桥接治疗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的22例急性颅内大动脉梗死患者临床...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结合Gateway球囊导管多模式血管再通术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梗死静脉溶栓禁忌患者的效果,并与桥接治疗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的22例急性颅内大动脉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42~81岁;均有静脉溶栓禁忌证,13例超过溶栓时间窗(6例为醒后卒中)。CT或MR检查后予直接取栓或多模式血管再通治疗。比较患者术前和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 22例患者中20例闭塞血管成功开通,再通率90.9%。术后开通血管患者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治疗后血流分级均≥Ⅱb级,穿刺至开通时间30~125 min(3例>120 min),平均(1.64±0.73) h。NIHSS评分由术前平均(17.06±9.18)分改善至出院时平均(6.35±4.37)分,疗效确定(P<0.01)。90 d随访显示14例mRS评分≤2,预后良好率为63.6%,死亡1例。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情况下,多模式血管再通术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梗死安全有效,与桥接治疗相比有更低的术后脑出血率(9.1%)和死亡率(4.5%)。Gateway球囊导管既可作为微导管用于接触性动脉溶栓,又可用于碎栓、血管扩张,可有效提高再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ire支架 急性颅内大动脉梗死 多模式血管再通
下载PDF
非特异性慢性腰背痛飞行员与无症状飞行员之间腰部竖脊肌表面肌电特征比较 被引量:8
11
作者 卫杰 郭伟 +4 位作者 刘晶 赵平 甄鹰 孙梅 陈立君 《颈腰痛杂志》 2010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非特异性慢性腰背痛飞行员与无症状飞行员之间腰部竖脊肌表面肌电特征比较,为飞行员非特异性慢性腰背痛患者的客观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芬兰MEGA公司ME6000-T8表面肌电仪测量47名非特异性慢性腰背痛飞行员与9名无症状飞行员腰... 目的非特异性慢性腰背痛飞行员与无症状飞行员之间腰部竖脊肌表面肌电特征比较,为飞行员非特异性慢性腰背痛患者的客观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芬兰MEGA公司ME6000-T8表面肌电仪测量47名非特异性慢性腰背痛飞行员与9名无症状飞行员腰部竖脊肌等长收缩与站立位屈伸运动时表面肌电。软件分析竖脊肌等长收缩时疲劳性肌电指标MFs、MPFs、ZCRs、AEMGs,计算双侧竖脊肌各项肌电指标差值绝对值ltrMFs、ltrMPFs、ltrZCR、ltrAEMG,双侧竖脊肌各项肌电指标和绝对值larMFs、larMPFs、larZCR、larAEMG,屈伸运动时屈曲伸直动作AEMG,计算协调性指标FER。用SPSS13.0分析结果。结果竖脊肌等长收缩时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飞行员与正常飞行员MFs、lMPFs、ZCRs、AEMGs、ltrMFs、ltrMPFs、ltrZCR、ltrAEMG、larMFs、larMPFs、larZCR、larAEMG各项指标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屈伸运动时非特异性腰背痛飞行员与正常飞行员LFAEMG、LEAEMG、RFAEMG、REAEMG、FER差异显著(P<0.05)。结论飞行员非特异性慢性腰背痛患者与无症状飞行员之间的表面肌电指标FER差异显著,有望成为飞行员非特异性慢性腰背痛患者评价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非特异性慢性腰背痛 表面肌电信号
下载PDF
介入技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49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2
作者 卫杰 耿昌明 +1 位作者 韦道明 刘洁怡 《海军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析介入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治疗中的近、远期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IVC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61例和介入治疗组(观察... 目的探析介入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治疗中的近、远期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IVC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61例和介入治疗组(观察组)49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的病变血管综合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的病变血管综合评分及NIH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3 d及治疗后1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观察组治疗后3 d及12个月时的病变血管综合评分及NIHS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介入技术是治疗ICVD患者的安全、有效方法,其近、远期比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
下载PDF
SF-36测量战斗机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命质量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卫杰 陈立君 +1 位作者 赵平 刘晶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研究生命质量测评量表SF-36测量战斗机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命质量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用SF-36对108名战斗机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信度指标克朗巴赫α均>0.75,23名患者重测信度。重... 目的研究生命质量测评量表SF-36测量战斗机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命质量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用SF-36对108名战斗机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信度指标克朗巴赫α均>0.75,23名患者重测信度。重测信度系数社会功能(SF)低于0.8。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期患者在8个维度的得分明显低于健康飞行员。结论SF-36用于测评战斗机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命质量时,具有可接受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治疗结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36 信度 效度 战斗机飞行员 腰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军事飞行人员颈腰痛防治专家共识计划书 被引量:6
14
作者 卫杰 王广云 +8 位作者 张向阳 郭伟 王飞 郑超 陈宇飞 叶超群 邓略 周惠君 王建昌 《空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89-292,共4页
为制定《军事飞行人员颈腰痛防治专家共识》,在数十年军事飞行人员颈腰痛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治疗后飞行鉴定,鉴定放飞后随访实践经验基础上,遵照中华医学会关于共识类文章规定,借鉴美国国家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IOM),世... 为制定《军事飞行人员颈腰痛防治专家共识》,在数十年军事飞行人员颈腰痛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治疗后飞行鉴定,鉴定放飞后随访实践经验基础上,遵照中华医学会关于共识类文章规定,借鉴美国国家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IOM),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有关专家共识和指南的规范,应用文献证据质量评估和推荐强度分级及相关软件、牛津循证医学中心2011年证据分级标准。由全军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委员会、《空军医学杂志》、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等机构组成专家共识工作组并制定了共识计划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飞行人员 颈痛 腰痛 专家共识 计划书
下载PDF
17例颅外段脑动脉夹层患者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卫杰 刘洁怡 +2 位作者 武玉军 耿昌明 孔晓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颅外段脑动脉夹层(CAD)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颅外段CAD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由夹层发生位置及受累血管所决定,根据患者不同病因、不同临床特点、不同治疗方法分别归入抗凝组(n=13)和双抗血小板集... 目的探讨颅外段脑动脉夹层(CAD)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颅外段CAD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由夹层发生位置及受累血管所决定,根据患者不同病因、不同临床特点、不同治疗方法分别归入抗凝组(n=13)和双抗血小板集聚组(n=4)。治疗6个月后随访复查DSA。结果治疗6个月后DSA显示抗凝组8例患者夹层好转或再通,5例患者夹层无好转或闭塞,但均无症状加重;双抗血小板集聚组4例患者均有再通,其中2例治疗3~6周后接受自膨式支架联合球扩式支架植入术修复血管,术后继续双抗血小板集聚治疗,6个月后复查DSA支架通畅,无动脉内膜过度增生。结论临床症状决定了CAD发现概率,也可提示部分CAD病因。本组患者椎动脉夹层发病率并不低于颈内动脉夹层。颅外段CAD治疗应以内科一线治疗为基础,抗凝与抗血小板集聚治疗结果无明显差异,2例抗血小板集聚治疗患者经支架植入后疗效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外段脑动脉夹层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治疗分析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联用降栓酶治疗急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6
作者 卫杰 孔晓东 《海军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26-127,140,共3页
目的评价奥扎格雷钠联用降栓酶治疗急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解放军第八五医院神经内科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2名急性脑血栓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奥扎格雷钠联用降栓酶进行治疗,... 目的评价奥扎格雷钠联用降栓酶治疗急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解放军第八五医院神经内科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2名急性脑血栓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奥扎格雷钠联用降栓酶进行治疗,对照组仅单纯使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中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24例,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临床痊愈17例,有效率是82.93%;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7.32%,对照组为17.07%,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用降栓酶治疗急性脑血栓患者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栓 奥扎格雷钠 降栓酶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恶性肿瘤腰椎转移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9例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卫杰 陈立君 赵平 《临床误诊误治》 2007年第10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恶性肿瘤晚期腰椎转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80-2005年6053例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确诊为恶性肿瘤1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11例夜间痛明显,13例局部叩击痛。19例均摄腰椎X线片,示腰椎... 目的:探讨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恶性肿瘤晚期腰椎转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80-2005年6053例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确诊为恶性肿瘤1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11例夜间痛明显,13例局部叩击痛。19例均摄腰椎X线片,示腰椎骨质破坏3例;16例行CT检查均发现椎间盘突出,骨质破坏2例;10例行腰椎MRI检查示9例腰椎局部骨质破坏。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增高3例,碱性磷酸酶增高2例。14例穿刺活检确诊,5例经ECT全身骨扫描确诊。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过程中,如无明显诱因出现明显腰部酸胀样疼痛,夜间剧烈,局部叩击痛,疼痛渐进性加重,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高而无其他炎性疾病,需考虑恶性肿瘤晚期腰椎转移的可能性,需行腰椎MRI、ECT全身骨扫描检查或穿刺活检,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转移 椎间盘移位 误诊
下载PDF
19例腰椎恶性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卫杰 陈立君 赵平 《颈腰痛杂志》 2007年第6期529-530,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腰椎间盘后凸起或破裂,压迫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腰痛、下肢痛或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是骨伤科就诊人群最常见的一类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人群中年发病率5%。腰椎恶性肿瘤,也会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类似症状。以...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腰椎间盘后凸起或破裂,压迫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腰痛、下肢痛或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是骨伤科就诊人群最常见的一类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人群中年发病率5%。腰椎恶性肿瘤,也会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类似症状。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人院,确诊为恶性肿瘤的病例并非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恶性肿瘤 误诊
下载PDF
容易误诊为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 被引量:1
19
作者 卫杰 赵旭红 +3 位作者 范宇 陈立君 甄鹰 孙梅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9期808-809,共2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ilitis,AS)的临床特点及其与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鉴别诊断。方法对2001~2009年门诊确诊为青少年AS10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3例均有腰背疼痛,其中以骶髂关节疼痛为主93例,... 目的探讨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ilitis,AS)的临床特点及其与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鉴别诊断。方法对2001~2009年门诊确诊为青少年AS10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3例均有腰背疼痛,其中以骶髂关节疼痛为主93例,晨起时腰背僵硬感99例,活动后症状减轻95例,休息后加重97例。伴有全身乏力21例,并发虹膜炎17例,并发外周大关节滑膜炎25例。所有患者均误诊为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入院后查人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101例,C反应蛋白(CRP)51例增高,红细胞沉降率(ESR)76例增快,结合X线、CT、MRI检查确诊为AS,给予相应治疗,症状缓解。结论青少年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应考虑AS的可能,需行骶髂关节X线、CT、MRI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及早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青少年 误诊 腰痛 背痛
下载PDF
SF-36测量战斗机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命质量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卫杰 陈立君 +1 位作者 赵平 刘晶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65-166,共2页
目的研究生命质量测评量表SF-36测量战斗机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命质量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用SF-36对108名战斗机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信度指标克朗巴赫α均大于0.75,23名患者重测信度。... 目的研究生命质量测评量表SF-36测量战斗机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命质量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用SF-36对108名战斗机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信度指标克朗巴赫α均大于0.75,23名患者重测信度。重测信度系数社会功能(SF)低于0.8。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期患者在8个维度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各个病程中的患者。结论SF-36用于测评战斗机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命质量时,具有可接受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治疗结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人力 腰椎 椎间盘移位/外科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