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孢唑林联合舒巴坦对90株产酶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选锭 原双晋 +1 位作者 刘富光 卞如濂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7-30,共4页
用液体培养基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头孢唑林联合舒巴坦对常见临床分离产酶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与头孢唑林进行比较。90株产酶菌中金葡球菌20株、表葡球菌4株、大肠埃希氏菌35株、克雷伯氏菌25株、其它6株,产酶菌鉴... 用液体培养基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头孢唑林联合舒巴坦对常见临床分离产酶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与头孢唑林进行比较。90株产酶菌中金葡球菌20株、表葡球菌4株、大肠埃希氏菌35株、克雷伯氏菌25株、其它6株,产酶菌鉴定采用nitrocefin试棒。结果90株产酶菌中34株(37.8%)对头孢唑林耐药(MIC≥32mg/L),而仅有19株(21.1%)对头孢唑林/舒巴坦(21)耐药,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头孢唑林/舒巴坦(21)对其中65.6%菌株显示出协同或累加抗菌作用,与头孢唑林比较,MIC降至其1/2~1/28,其中包括25株耐头孢唑林菌株。此外,对35株产酶菌株测试,头孢唑林/舒巴坦(21)较头孢唑林/舒巴坦(11)显示出更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唑林 舒巴坦 细菌 抗菌活性 产酶菌
下载PDF
血清硫酸粘多糖片段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徐峰 原双晋 +2 位作者 沈华浩 李丽红 徐志江 《浙江预防医学》 2005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硫酸粘多糖片段 (SGF)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 0例NSCLC患者和 2 8例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乳胶凝集法测定血清中的SGF和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血清中的癌胚抗原 (CEA)。结果 NSCLC组血清... 目的 探讨血清硫酸粘多糖片段 (SGF)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 0例NSCLC患者和 2 8例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乳胶凝集法测定血清中的SGF和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血清中的癌胚抗原 (CEA)。结果 NSCLC组血清SGF和CE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组 (P<0 0 1) ,且NSCLC组SGF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EA (P <0 0 5 )。SGF和CEA联合检测可使对NSCLC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提高到 83 3 %和 82 8%。结论 血清SGF检测在NSCLC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其与CEA联合应用可提高对NSCLC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粘多糖 癌胚抗原 非小细胞肺癌 诊断
下载PDF
头孢吡肟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3
作者 徐志豪 刘富光 原双晋 《浙江医学》 CAS 2000年第9期518-520,共3页
目的 研究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体外抗菌活性和抗菌谱。方法 用E_test检测头孢吡肟对8种96株临床分离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并与另外6种β-内酰胺抗生素进行比较。 结果 头孢吡肟对苯唑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 目的 研究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体外抗菌活性和抗菌谱。方法 用E_test检测头孢吡肟对8种96株临床分离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并与另外6种β-内酰胺抗生素进行比较。 结果 头孢吡肟对苯唑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和枸橼酸杆菌等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结论 头孢吡肟对G+球菌和G- 杆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吡肟 最低抑菌浓度 抗菌活性
下载PDF
红霉素、磷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体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徐志豪 刘富光 +2 位作者 王选锭 原双晋 李丽红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2-344,I001,共4页
目的 通过体外铜绿假单胞菌 (PA)生物被膜 (BF)的培养、诱导和观察 ,研究非抗假单胞菌药物红霉素 (EM)和磷霉素 (FOS)对BF的作用。方法 选取临床分离呼吸道PA和质控菌株ATCC2 785 3,采用胰酶大豆肉汤 (TSB teflon)系统和生理盐水 (NS ... 目的 通过体外铜绿假单胞菌 (PA)生物被膜 (BF)的培养、诱导和观察 ,研究非抗假单胞菌药物红霉素 (EM)和磷霉素 (FOS)对BF的作用。方法 选取临床分离呼吸道PA和质控菌株ATCC2 785 3,采用胰酶大豆肉汤 (TSB teflon)系统和生理盐水 (NS teflon)系统进行BF的培养和诱导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BF ,微量稀释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 经过 1、3、7d的孵育 ,临床分离菌的BF在TSB teflon系统中 ,质控菌株在NS teflon系统中均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多 ,而且 1mg/L红霉素和 2mg/L磷霉素可以在孵育过程中抑制BF的形成 ,MIC测定提示 1mg/L红霉素和 2mg/L磷霉素与头孢他啶或左氧氟沙星联合对BF型铜绿假单胞菌有协同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红霉素 磷霉素
原文传递
致敏小鼠抗原激发后肺局部免疫反应的研究
5
作者 沈华浩 刘进 +5 位作者 刘富光 王选锭 林小莉 徐志豪 黄刚 原双晋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 探讨抗原致敏和激发后肺局部免疫反应的变化。方法 以抗原钥孔嘁血兰素(KLH)经气管内滴注致敏小鼠 ,2~ 4周后进行激发 ,期间分别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和外周血 ,对肺、肺相关淋巴结 (LALN)和脾组织细胞悬液进行培养并收... 目的 探讨抗原致敏和激发后肺局部免疫反应的变化。方法 以抗原钥孔嘁血兰素(KLH)经气管内滴注致敏小鼠 ,2~ 4周后进行激发 ,期间分别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和外周血 ,对肺、肺相关淋巴结 (LALN)和脾组织细胞悬液进行培养并收集上清液 ,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总IgA、抗KLHIgA及白蛋白。结果 KLH致敏和激发均引起BALF中抗KLHIgA反应。抗原致敏和激发后BALF中抗KLHIgA/白蛋白比率明显高于血清 ;抗原致敏激发后肺和LALN细胞悬液在体外均可释放抗KLHIgA ,而脾细胞悬液仅释放低水平抗KLHIgA。结论 气管内滴注抗原致敏小鼠可诱导肺局部抗原特异IgA反应 ,抗原激发后反应加强。肺局部积聚的抗KLHIgA并非由血中渗漏而来 ,而是局部产生的结果。肺和LALN中的淋巴细胞是抗原特异IgA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免疫反应 动物实验 LALN 淋巴细胞 IGA 呼吸道感染
原文传递
多中心评估头孢吡肟等六种广谱β-内酰胺的体外活性 被引量:4
6
作者 徐英春 陈民钧 +8 位作者 张淑兰 陈慧莉 陈为欢 朱家馨 赵旺盛 熊剑辉 李艳林 原双晋 季育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2-365,共4页
目的 研究头孢吡肟和其他 5种 β 内酰胺抗微生物药对 1997~ 1998年中国不同地区的 10家教学医院分离 937株菌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梯度浓度MIC法 (Etest ABBiodiskCo .)测定了头孢吡肟 ,头孢他啶 ,头孢曲松 ,亚胺培南 ,头孢哌酮 /舒... 目的 研究头孢吡肟和其他 5种 β 内酰胺抗微生物药对 1997~ 1998年中国不同地区的 10家教学医院分离 937株菌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梯度浓度MIC法 (Etest ABBiodiskCo .)测定了头孢吡肟 ,头孢他啶 ,头孢曲松 ,亚胺培南 ,头孢哌酮 /舒巴坦 ,哌拉西林对 937株分离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 研究全过程都有质控菌株同步监测 ,96 .5 % (82 9/ 85 9次 )的MIC值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规定范围内。在对产染色体 1型 β 内酰胺酶的主要菌 :肠杆菌属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方面 ,只有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的活性 >90 % ,后者活性较三代头孢菌素有极显著的加强 ;对于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的主要菌 :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属方面 ,头孢吡肟活性比三代头孢菌素略好 (敏感率为 98%和 95 % ) ;对苯唑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除头孢他啶外 ,所有药敏感率均高达 95 %~ 10 0 %。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 /舒巴坦对绿脓假单胞菌有几乎相同的活性 (17%~ 2 1%耐药率 )。不动杆菌只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 /舒巴坦敏感性好 (97%和 89% )。结论 在 6个较新的β 内酰胺药中 ,按活性的高低依次排序如下 :亚胺培南 (937株中 97%的菌株敏感 ) >头孢吡肟 (89% ) >头孢哌酮 /舒巴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吡肟 β内酰胺抗生素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