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玉康胶囊Ⅰ期耐受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原岩波 张鸿燕 +2 位作者 黄兰 李玲芝 舒良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4-616,共3页
目的:评价健康人体对金玉康胶囊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单次给药组和连续给药组。单次给药组分别单次口服金玉康胶囊150,300,450,600,750和900mg;连续给药组以750mg·d^(-1)剂量连续服药7d。观察药物的不良反... 目的:评价健康人体对金玉康胶囊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单次给药组和连续给药组。单次给药组分别单次口服金玉康胶囊150,300,450,600,750和900mg;连续给药组以750mg·d^(-1)剂量连续服药7d。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心电图以及生命体征。结果:在单次服药150~900mg及750mg·d^(-1)连续服药7d的观察剂量范围内,金玉康胶囊对健康受试者的生命体征和肝肾功能没有明显影响;主要不良反应有困倦、头晕头痛、口干,个别有恶心呕吐。结论:在观察剂量范围内,金玉康胶囊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玉康胶囊 耐受性 安全性
下载PDF
神经精神病学临床评定表(SCAN)在精神分裂症临床表型界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原岩波 舒良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74-777,共4页
目的 :使用半定式诊断工具神经精神病学临床评定表 (SCAN)进行有关精神分裂症临床表型界定方面的探索。方法 :对初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使用SCAN核实ICD -10诊断 ,共收集 80例 ,采用SCAN诊断软件辅助诊断并得出症状组和症状群资... 目的 :使用半定式诊断工具神经精神病学临床评定表 (SCAN)进行有关精神分裂症临床表型界定方面的探索。方法 :对初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使用SCAN核实ICD -10诊断 ,共收集 80例 ,采用SCAN诊断软件辅助诊断并得出症状组和症状群资料 ,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处理。结果 :根据对SCAN症状群的主成分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相可以划分为以精神病性症状、阴性症状和抑郁症状为主的三个维度 ;而精神病性症状内部可以区分出特征性幻听、思维障碍和被动体验、怪异妄想以及非特异性病理症状四个维度的划分。结论 :根据精神分裂症临床相的维度划分 ,提出按照操作性标准 (如一级症状 )、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三级标准划分临床表型的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病学临床评定表 SCAN 精神分裂症 临床表型 界定 应用
下载PDF
北京市社区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度调查 被引量:40
3
作者 程嘉 原岩波 +6 位作者 文炳龙 于玲 马宁 马弘 于欣 姚贵忠 王骁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社区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度(Mental health literacy,MHL),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MHL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非精神卫生防治医务人员(简称非精防)197名,工作年限(14.1±10.2)年。社区精神卫生... 目的:调查北京市社区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度(Mental health literacy,MHL),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MHL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非精神卫生防治医务人员(简称非精防)197名,工作年限(14.1±10.2)年。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医务人员(简称精防)131名,从事精防工作年限(6.5±6.4)年。采用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精神卫生知识问卷和自编案例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两组精神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都>80%(87.6%,91.6%),第2(75.6%,88.6%)、6(74.1%,62.6%)、19(36.5%,65.6%)、20(74.1%,86.2%)条目有正确率<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案例调查表中,非精防医务人员疾病识别处理能力平均正确率低于精防医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6%vs.75.9%,P<0.001),两组均是抑郁症正确率最低,总体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工作年限与识别处理能力是负关联(OR=0.97,P<0.05),女性识别处理能力更强(OR=2.02,P<0.05),精防医务人员识别处理能力更强(OR=7.79,P<0.001)。结论:本研究提示,社区医务人员对于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已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但是部分知识点需要加强。社区医务人员对于常见精神疾病的识别处理能力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医务人员 精神卫生 知晓度
下载PDF
奥氮平治疗导致的体重增加和血糖、血脂升高与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琦 周东丰 +2 位作者 周沫 原岩波 刘靖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96-698,692,共4页
目的 :探讨奥氮平治疗患者的体重增加和血糖、血脂改变与 5 -羟色胺 2A受体 (HTR2A)基因多态性T10 2C和 -14 3 8G A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RFLP技术分析 5 7名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HTR2A基因多态性T10 2C和 -14 3 8G A的频率... 目的 :探讨奥氮平治疗患者的体重增加和血糖、血脂改变与 5 -羟色胺 2A受体 (HTR2A)基因多态性T10 2C和 -14 3 8G A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RFLP技术分析 5 7名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HTR2A基因多态性T10 2C和 -14 3 8G A的频率。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血脂和血糖指标 ,并计算体重指数 (BMI)。分析基因型与各指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患者体重平均增加 ( 4 2± 4 2 )kg ,或增加基础体重的 ( 7 5± 7 6) % ,体重变化的范围为 ( -3~ 15 )kg ,平均BMI变化值为 ( 1 5± 1 5 )kg m2 ,空腹血糖平均增加 ( 0 3± 0 7)mmol L ,血清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平均增加分别为 ( 0 73± 1 0 5 )mmol L和 ( 0 5 9±0 65 )mmol L。突变型纯合子 -14 3 8A A比野生型纯合子 -14 3 8G G的体重增加更显著。结论 :HTR2A受体与奥氮平导致的体重增加有关 ,基因型 -14 3 8A A可预示服用奥氮平后体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治疗 体重 血糖 血脂 5-HT2A 受体 基因多态性 精神病学
下载PDF
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及独立样本未患病一级亲属的神经认知功能: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韩雪 杨磊 +3 位作者 程章 张涛 原岩波 于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1-686,共6页
目的:比较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来自独立样本未患病一级亲属的神经认知功能特点。方法:用成组设计横断面研究方法,分别纳入42例首次发作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24例来自不同于患者组的另一组患者的非患病一... 目的:比较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来自独立样本未患病一级亲属的神经认知功能特点。方法:用成组设计横断面研究方法,分别纳入42例首次发作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24例来自不同于患者组的另一组患者的非患病一级亲属(高危组)以及4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作为被试对象,采用成套神经认知功能测验对学习和记忆、精细动作、信息处理速度以及执行功能4个领域进行全面评定,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学习和记忆、精细动作、信息处理速度领域以及执行功能的3个分领域(转换、词语流畅性、工作记忆)均有明显受损,受损效应值在0.63~1.54个标准差之间,而高危组仅在词语学习(ES=0.62)、数字符号(ES=1.05)、符号搜索(ES=1.18)、动物范畴流畅性测验(ES=0.80)以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ES=0.68)中的部分认知功能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且差异小于患者组。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即存在广泛的神经认知功能损害,且来自不同家族的未患病一级亲属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认知功能损害,所以推测神经认知功能可能是一组与精神分裂症遗传易感性相关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障碍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汶川地震后1个月内不同受灾群体心理应激状况调查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丽霞 原岩波 +10 位作者 王泽荣 李云歌 郭延庆 郑宝清 范宏振 张艳萍 张卫东 马颖 王宏生 张德正 丛中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58,共2页
关键词 地震 不同受灾群体 心理应激反应 横断面调查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一级亲属的脑结构非对称性异常 被引量:6
7
作者 杨磊 韩雪 +11 位作者 程章 曹庆久 赖云耀 王煦 任翠玉 刘琳 张涛 原岩波 栗克清 洪楠 于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13-817,共5页
目的:探讨脑结构非对称性与精神分裂症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门诊和住院首发精神... 目的:探讨脑结构非对称性与精神分裂症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门诊和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患者来自不同家族的一级亲属和正常对照三组各19人进行核磁共振扫描脑结构成像。使用统计学参数图软件SPM2计算全脑灰质结构非对称性指数,并比较三组人群非对称性指数的差异。结果: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相比,颞上回、后扣带回、小脑、顶叶、基底节的结构非对称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级亲属和正常对照相比,颞上回和顶叶的结构非对称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和一级亲属相比,小脑、顶叶、基底节的非对称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颞上回和顶叶的结构非对称性降低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性指标,而后扣带回、小脑、基底节的结构非对称性降低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病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一级亲属 脑非对称性 核磁共振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右旋佐匹克隆I期耐受性试验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鸿燕 原岩波 +2 位作者 黄兰 李玲芝 舒良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8-260,共3页
目的评价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右旋佐匹克隆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选择18~45岁的健康受试者26例,随机分为1.8,3.75,7.5,11.25和15.0 mg共5个剂量组.观察指标有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心电图.结果在1.8~11.25... 目的评价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右旋佐匹克隆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选择18~45岁的健康受试者26例,随机分为1.8,3.75,7.5,11.25和15.0 mg共5个剂量组.观察指标有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心电图.结果在1.8~11.25mg,各项观察指标在服药前后没有明显变化,主要药物不良反应为口苦和头晕,高剂量(15 mg)出现恶心呕吐、走路不稳等.结论剂量在1.8~11.25 mg,右旋佐匹克隆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佐匹克隆 耐受性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运动协调功能与前额叶白质及皮质脊髓束完整性 被引量:6
9
作者 程章 韩雪 +5 位作者 杨磊 王煦 陈楚侨 于欣 洪楠 原岩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61-565,共5页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系统软体征中的运动协调功能与前额叶白质及皮质脊髓束各向异性比值(FA)的关系。方法:纳入42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6例...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系统软体征中的运动协调功能与前额叶白质及皮质脊髓束各向异性比值(FA)的关系。方法:纳入42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6例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两组研究对象均用剑桥神经科检查(CNI)评定神经系统软体征,并接受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组基线和半年后的临床症状。用感兴趣区测定的方法,分析患者组和对照组神经系统软体征中的运动协调领域分与前额叶白质及皮质脊髓束各层面(内囊、大脑脚、小脑中脚水平)FA值间的关系。结果:神经系统软体征中的运动协调领域分在患者组中与前额叶白质FA值呈正相关(r=0.35,P<0.05),在健康对照中则与小脑中脚水平皮质脊髓束FA值呈正相关(r=0.34,P<0.05)。将患者按半年后阴性症状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高分组运动协调领域分与前额叶白质(r=0.68,P<0.05)呈正相关,与小脑中脚水平皮质脊髓束(r=-0.67,P<0.05)FA值呈负相关;低分组则与内囊FA值呈正相关(r=0.60,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半年后阴性症状高分组、低分组及正常人群中,运动协调功能相关的脑区分别为前额叶、内囊和小脑中脚层面的皮质脊髓束,提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运动协调功能相关的脑区不同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弥散张量成像 神经系统软体征 运动协调
下载PDF
快感缺乏的不同成分在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中的受损特点 被引量:6
10
作者 蒲城城 郑敏婕 +3 位作者 石川 原岩波 陈楚侨 于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索快感缺乏的不同成分(消费性快感缺乏和抽象性消费快感)在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超高危、急性期和稳定期)中的严重程度和特点。方法:选取符合精神病风险综合征诊断标准的22例超高危患者(超高危组)、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 目的:探索快感缺乏的不同成分(消费性快感缺乏和抽象性消费快感)在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超高危、急性期和稳定期)中的严重程度和特点。方法:选取符合精神病风险综合征诊断标准的22例超高危患者(超高危组)、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23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急性期患者(急性期组)和18例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稳定期组),以及22例正常对照。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阳性症状严重程度、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价阴性症状严重程度、愉快情绪体验量表(TEPS)评价快感缺乏严重程度。采用ANOVA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及其两组间差异的比较分析4组快感缺乏的特点,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快感缺乏自评与他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超高危组、急性期组患者TEPS消费性快感缺乏得分[(37±9),(34±8)vs.(44±9),P<0.01]和抽象性消费快感缺乏得分[(24±6),(21±7)vs.(28±6),P<0.01]高于正常对照。稳定期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的TEPS消费性快感缺乏得分和抽象性消费快感缺乏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TEPS期待性快感缺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高危组和急性期组中,TEPS消费性快感缺乏得分和期待性快感缺乏得分与SANS快感缺乏得分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组中,TEPS消费性快感缺乏得分和期待性快感缺乏得分与SANS快感缺乏得分高度负相关(r=-0.60^-0.80,均P<0.05)。结论: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超高危人群,而非稳定期患者,可能存在明显的消费性快感缺乏而非期待性快感缺乏。快感缺乏的自评和他评结果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超高危人群中可能缺乏一致性,而在稳定期患者中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感缺乏 精神分裂症 超高危
下载PDF
精神疾病院外综合康复治疗 被引量:8
11
作者 任翠玉 史玲 +2 位作者 杨云龙 李玉欣 原岩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介绍精神疾病院外综合康复治疗手段,为改善和加强院外综合康复治疗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方法对近年来有关精神疾病院外综合康复治疗的研究和文献进行整理、回顾、归纳总结。结果精神疾病院外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社会功能、预防... 目的介绍精神疾病院外综合康复治疗手段,为改善和加强院外综合康复治疗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方法对近年来有关精神疾病院外综合康复治疗的研究和文献进行整理、回顾、归纳总结。结果精神疾病院外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社会功能、预防复发有明显的作用,但存在一些问题。结论精神疾病院外综合康复治疗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院外综合康复治疗 综述 社会功能
原文传递
日间康复训练对首发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春继 栗克清 +1 位作者 原岩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6期655-656,共2页
目的探讨日间康复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维思通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日间康复训练。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S),临床总体印象量... 目的探讨日间康复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维思通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日间康复训练。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个人与社会量表(PSP)对两组患者进行训练前后康复状态的评估。结果8周后研究组GWS、CGI、PSP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日间康复训练能减轻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幸福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社交技能,降低社会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日间康复训练 康复 总体幸福感量表
原文传递
两所医院住院患者护理观察量表因子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翠玉 张涛 +1 位作者 王慕兰 原岩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8期918-919,共2页
目的通过两所医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量表(NOSIE)部分因子分的比较,发现两所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特点,尤其是行为方面的特点,更好地因地制宜给予治疗,提高临床疗效。方法从两所医院2006年住院的封闭男病房抽取各45例精... 目的通过两所医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量表(NOSIE)部分因子分的比较,发现两所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特点,尤其是行为方面的特点,更好地因地制宜给予治疗,提高临床疗效。方法从两所医院2006年住院的封闭男病房抽取各4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历,比较二者不同住院阶段的部分NOSIE因子分。结果两所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分在不同住院阶段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的患者易激惹、易冲动,社会兴趣下降,生活懒散、少动问题更突出,更需要行为干预,加强综合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观察量表 精神分裂症 行为干预 综合康复治疗
原文传递
早发型与成人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冰洁 谢嘉恒 +12 位作者 蒲城城 郭慧凝 杨磊 韩雪 程章 原岩波 赵靖平 王传跃 陆峥 杨甫德 邓红 石川 于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比较早发型和成人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共入组546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62例符合早发型(EOS,起病年龄<18岁),175例符合成人型(AOS... 目的:比较早发型和成人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共入组546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62例符合早发型(EOS,起病年龄<18岁),175例符合成人型(AOS,起病年龄≥25岁)。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评估其症状和社会功能,使用成套神经认知测查比较其认知功能差异。结果:EOS患者的精细运动-PEGDOM T分(26±12)vs.(30±11),P<0.01]、工作记忆-PASAT和WMSSP均分[(34±12)vs.(38±10),P<0.05]和执行功能(抑制)-Stroop色词T分[(35±12)vs.(39±10),P<0.05]分数低于AOS,两组的信息处理速度、词语/视觉学习和记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研究提示早发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细运动功能、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抑制)比成人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起病年龄 神经认知功能
下载PDF
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原岩波 黄薛冰 +7 位作者 舒良 李华芳 王传跃 吴文源 赵靖平 李鸣 许秀峰 张鸿燕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4-338,共5页
目的:以帕罗西汀为对照,评价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方法,244例患者纳入研究,度洛西汀组121例(60 mg.d-1),帕罗西汀组123例(20 mg.d-1),疗程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17项作为主要疗效... 目的:以帕罗西汀为对照,评价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方法,244例患者纳入研究,度洛西汀组121例(60 mg.d-1),帕罗西汀组123例(20 mg.d-1),疗程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17项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结果:度洛西汀组与帕罗西汀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1.1%和71.5%(P>0.05)。度洛西汀的不良事件发生率(75.0%)高于帕罗西汀组(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1)。结论: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个别不良事件发生率度洛西汀高于帕罗西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度洛西汀 帕罗西汀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阴性症状严重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蒲城城 原岩波 +3 位作者 郑敏婕 国效峰 赵靖平 于欣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阴性症状的严重程度。方法 2012年5月1日至2013年3月30日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门诊及病房收集22例精神分裂症超高危患者(超高危组)、23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急性期患者(急性期组)、18例精神分裂症稳定...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阴性症状的严重程度。方法 2012年5月1日至2013年3月30日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门诊及病房收集22例精神分裂症超高危患者(超高危组)、23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急性期患者(急性期组)、18例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稳定期组),采用PANSS量表、阴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对3组患者进行临床评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和多重比较分析比较3组阴性症状的特点。结果 超高危组及急性期组阴性症状(采用SANS评估)总分高于稳定期组[分别为(48.95±19.98)、(58.68±21.29)、(34.61±19.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9,P〈0.05);3组人群中,快感缺乏和情感平淡因子分占阴性症状总分比例最大。急性期组快感缺乏分高于超高危组和稳定期组(F=11.33,P〈0.05),超高危组和急性期组的言语贫乏分高于稳定期组(F=8.42,P〈0.05),超高危组和急性期组的意志缺乏分高于稳定期组(F=13.8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情感平淡和注意障碍在3组人群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高危人群中已经出现明显的阴性症状,尤其是快感缺乏和情感平淡,因此需要在超高危期就开始干预阴性症状,以期改善功能结局。阴性症状各因子在精神分裂症的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超高危 阴性症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