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指南针报告
1
作者 陈建龙 周春霞 +4 位作者 党跃武 王新才 邵燕 赵飞 及桐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2,共10页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合作研制《高校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指南针报告》,构建了高校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理论框架,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中大规模高校图书馆的用户关系管理情况开展调研,从用户受益、用...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合作研制《高校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指南针报告》,构建了高校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理论框架,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中大规模高校图书馆的用户关系管理情况开展调研,从用户受益、用户信任、用户参与等细分维度及整体进展方面对高校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工作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高校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在顶层规划部署、服务拓展细化、信任培育加固、用户参与深化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为高校图书馆用户关系建设与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用户关系 受益 信任 参与 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关系营销
下载PDF
基于信任理论的北京大学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新探
2
作者 陈建龙 赵飞 及桐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如何开展用户关系管理是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必然面临的问题。北京大学图书馆将用户作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自2018年以来,基于用户信任统筹推进用户关系管理,秉持真抓实干、重在参与、实在受益、贵在信任、凝心聚力的... 如何开展用户关系管理是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必然面临的问题。北京大学图书馆将用户作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自2018年以来,基于用户信任统筹推进用户关系管理,秉持真抓实干、重在参与、实在受益、贵在信任、凝心聚力的战略方针,构建相互信赖、深度协作、长期友好的用户关系,取得明显成效。文章对基于信任理论的北京大学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的实践探索进行初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图书馆 信任 用户关系 关系管理
下载PDF
含章未曜,静水流深——北京大学图书馆榜样人物周春霞
3
作者 赵静茹 及桐 赵飞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F0004-F0004,128,共2页
人物简介:周春霞,安徽桐城人,中共党员,副研究馆员。1998年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先后在自动化部、流通部。学习支持中心等部门工作,现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从桃李年华到知命之年,25年来周春霞将青春献给图书馆发展事... 人物简介:周春霞,安徽桐城人,中共党员,副研究馆员。1998年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先后在自动化部、流通部。学习支持中心等部门工作,现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从桃李年华到知命之年,25年来周春霞将青春献给图书馆发展事业,与北京大学图书馆同奋进、共成长。从系统开发到阅览服务再到行政管理,她一步一个脚印,在每个岗位上都留下了潜心耕耘的身影和闪闪发光的足迹。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平和而坚韧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图书馆 副研究馆员 流通部 人物简介 阅览服务 中共党员 周春 安徽桐城
下载PDF
基于馆员换位体验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优化创新实践——以北京大学图书馆“馆员探馆”活动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及桐 赵飞 周春霞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54,共5页
随着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深化,获取用户体验数据、探索服务优化策略成为图书馆的工作重点。文章以北京大学图书馆“馆员探馆”活动为例,探索了以馆员为体验主体的用户体验研究新模式。与以往研究实践相比,这一模式不仅能丰富和... 随着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深化,获取用户体验数据、探索服务优化策略成为图书馆的工作重点。文章以北京大学图书馆“馆员探馆”活动为例,探索了以馆员为体验主体的用户体验研究新模式。与以往研究实践相比,这一模式不仅能丰富和深化对用户体验的理解,制订更加契合有效的服务优化策略,而且能够激发馆员换位思考的意识和服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育全馆重视用户体验、积极参与服务建设的良好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体验 服务优化 换位体验 高校图书馆 馆员
下载PDF
从传播中介到情感对象:个体与手机的情感联结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德寰 及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6-134,共9页
随着手机依赖现象愈发普遍,常见的手机成瘾框架无法全面阐释人与手机的密切关系,需要纳入多元视角。基于计算机作为社会行动者范式和人际情感依恋理论,聚焦于个体对作为互动对象的手机产生的情感联结及形成机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建立,... 随着手机依赖现象愈发普遍,常见的手机成瘾框架无法全面阐释人与手机的密切关系,需要纳入多元视角。基于计算机作为社会行动者范式和人际情感依恋理论,聚焦于个体对作为互动对象的手机产生的情感联结及形成机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建立,发现手机作为亲密关系对象代理的机制,即依靠手机维系亲密关系会促使个体将手机拟人化,视手机为亲密关系对象的实体代理,进而引发对手机的情感依恋。个体在享受手机维系亲密关系的从容与便捷时,也面临着人机交往走向现实而人际交往走向虚拟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行动者范式 人机传播 手机 情感依恋 亲密关系 手机社交
下载PDF
移动直播语境下的用户自我表露与社交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德寰 及桐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4-60,共7页
研究发现,移动直播社交与用户自我表露呈现相互促进的作用机制,用户的社交关系发展动机会促进高程度的自我表露行为,而高度自我表露会进一步促进社交关系的发展。鉴于移动直播的社交属性与直播内容私人化的特点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究移... 研究发现,移动直播社交与用户自我表露呈现相互促进的作用机制,用户的社交关系发展动机会促进高程度的自我表露行为,而高度自我表露会进一步促进社交关系的发展。鉴于移动直播的社交属性与直播内容私人化的特点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究移动直播用户自我表露程度与社交关系发展之间的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直播 社交关系 自我表露
原文传递
洒下阳光都是爱——记我的班主任们
7
作者 及桐 《班主任》 2014年第3期68-69,共2页
回首12年的基础教育求学之路,那些曾经烂熟于心的数学法则、化学方程、物理定律已渐渐淡出我的记忆,但曾经陪伴我成长的老班们的身影和无私的爱,却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心中永不磨灭的印记。
关键词 班主任 阳光 基础教育 数学法则 物理定律 方程 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