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强度无创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短期效果观察
1
作者 郭衍楷 张鹏珂 +6 位作者 黄兵 孙理华 幸世峰 王红艳 古再努尔·艾尼瓦尔 闫慧 曹桂秋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86-492,共7页
目的观察低强度无创迷走神经刺激(tragus stimulation,TS)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患者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 目的观察低强度无创迷走神经刺激(tragus stimulation,TS)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患者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诊断为CSF的患者共60例,并随机分配为实验组(TS组,n=30)和对照组(N-TS组,n=30),TS组给予无创迷走神经刺激30 min,N-TS组给予假刺激30 min,采用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帧数计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法计算刺激前后两组患者冠状动脉血流速度,记录其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以及术前、术后12导联心电图,同时分析干预前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中频域成分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LF)、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HF)、LF/HF的变化。结果TS组及N-TS组患者在一般情况、生化指标、刺激前各冠状动脉CTFC值、刺激前HRV中LF、HF、LF/HF在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组患者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artery,LCX)、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的CTFC值较刺激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刺激后TS组各支冠状动脉的CTFC值较N-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组患者的LF/HF、LF水平较刺激前降低,HF水平较刺激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强度无创迷走神经刺激术可以改善CSF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迷走神经刺激 冠状动脉慢血流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古再努尔·艾尼瓦尔 曹桂秋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3期30-34,共5页
临床上在为反复胸痛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时会发现部分患者冠状动脉并没有明确的狭窄,但其远端血流却灌注延迟,当除外溶栓术后、冠脉成形术后、冠脉痉挛、冠脉瘤样扩张、心肌病、瓣膜病等一系列疾病,这一现象被称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临床上在为反复胸痛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时会发现部分患者冠状动脉并没有明确的狭窄,但其远端血流却灌注延迟,当除外溶栓术后、冠脉成形术后、冠脉痉挛、冠脉瘤样扩张、心肌病、瓣膜病等一系列疾病,这一现象被称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表现为反复发作静息型心绞痛,而且可能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等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由于冠脉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逐渐被引起重视,但人们仍然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了解甚少,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治疗及预后缺乏明确的认识。本文重点讨论了冠状动脉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并总结了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治疗以及该疾病的预后影响,并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研究进展及治疗进行简单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危害性 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