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NKL1基因rs16981448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中医证候显著关联
1
作者 古联 杨怡冰 +3 位作者 苏莉 梁宝云 宋潇宵 罗伟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49-1553,共5页
目的 探讨CRNKL1基因rs16981448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缺血性脑卒中(IS)及其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774例IS患者、793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使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I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Massarray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 目的 探讨CRNKL1基因rs16981448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缺血性脑卒中(IS)及其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774例IS患者、793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使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I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Massarray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运用PLINK软件进行遗传关联统计分析。结果 CRNKL1基因rs16981448多态性与IS发生风险显著相关(加性模型、显性模型),且与IS痰证(加性模型、显性模型)、血瘀证(加性模型、显性模型)及气虚证(加性模型、显性模型)发生风险显著相关(P<0.05,P<0.01)。另外,rs16981448多态性与IS患者尿酸(UA,显性模型)、同型半胱氨酸(Hcy,加性模型、显性模型)、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加性模型、显性模型)和三酰甘油(TG,加性模型、显性模型)具有统计学关联。结论 CRNKL1基因rs16981448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IS常见危险因素(UA、Hcy及血脂代谢)而影响IS痰证、血瘀证和气虚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NKL1 单核苷酸多态性 缺血性脑卒中 中医证候
下载PDF
跨膜蛋白63C基因遗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证显著关联
2
作者 古联 梁宝云 +5 位作者 周文君 刘永辉 龙建雄 严雁 朱路路 苏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探索跨膜蛋白(TMEM)63C基因rs383459、rs3813539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中医证候要素的关联。方法纳入IS患者774例(病例组)、对照组793例,采用MassARRAY SNP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参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的诊断标准... 目的探索跨膜蛋白(TMEM)63C基因rs383459、rs3813539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中医证候要素的关联。方法纳入IS患者774例(病例组)、对照组793例,采用MassARRAY SNP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参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的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及诊断,运用HITACHI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及血尿酸(UA)水平,分别使用电极阻抗聚集度测定法和凝固法进行血小板(PLT)及凝血功能的测定,通过PLINK软件进行遗传关联分析。结果TMEM63C基因rs383459、rs3813539的基因型频率在IS气虚证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性别、年龄后,rs383459多态性与IS气虚证的发生风险〔加性模型:OR_(adj)(95%CI)=1.46(1.06~2.01),P adj=0.021;隐性模型:OR_(adj)(95%CI)=1.98(1.15~3.41),P adj=0.014;等位基因模型:OR_(adj)(95%CI)=1.46(1.06~2.00),P adj=0.018〕、IS患者的三酰甘油(TG)水平〔隐性模型:β_(adj)(95%CI)=0.19(0.01~0.37),P adj=0.040〕、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隐性模型:β_(adj)(95%CI)=3.79(0.08~7.51),P adj=0.047〕均显著关联;校正性别、年龄后,rs3813539多态性与IS气虚证的易感性〔加性模型:OR_(adj)(95%CI)=1.57(1.09~2.25),P adj=0.015;显性模型:OR_(adj)(95%CI)=1.59(1.02~2.48),P adj=0.043;隐性模型:OR_(adj)(95%CI)=2.48(1.04~5.91),P adj=0.040;等位基因模型:OR_(adj)(95%CI)=1.54(1.08~2.20),P adj=0.017〕、IS气虚证评分〔加性模型:β_(adj)(95%CI)=0.39(0.05~0.74),P adj=0.027〕及IS患者的UA水平〔隐性模型:β_(adj)(95%CI)=-13.39(-26.54~0.23),P adj=0.046;隐性模型:β_(adj)(95%CI)=-39.24(-77.92~-0.55),P adj=0.047〕亦显著关联。结论TMEM63C基因rs383459、rs3813539位点多态性可能影响IS气虚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蛋白63C 单核苷酸多态性 缺血性脑卒中 证候要素 遗传关联
下载PDF
EGR3基因rs11136094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证候的相关性
3
作者 古联 林爱桃 +4 位作者 苏莉 郭晓婧 陈敏丽 宋潇宵 黄捷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72-2577,共6页
目的旨在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因子3基因(EGR3)rs11136094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病例组774例IS患者、对照组793例健康体检人群。采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对I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运用MassarraySNP基... 目的旨在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因子3基因(EGR3)rs11136094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病例组774例IS患者、对照组793例健康体检人群。采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对I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运用MassarraySNP基因分型实验技术进行基因分型。运用PLINK软件和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校正年龄、性别后,EGR3基因rs11136094多态性与IS风证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加性模型:OR(95%CI)=0.82(0.68~0.99),P=0.041;隐性模型:OR(95%CI)=0.67(0.49~0.91),P=0.010];EGR3基因rs11136094多态性与IS风证评分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隐性模型:β(95%CI)=-0.81(-1.49~-0.13),P=0.019];rs11136094多态性与IS风证患者的血小板(PLT)水平显著相关[隐性模型:β=(95%CI)=24.68(4.37~44.99),P=0.018]。结论EGR3基因rs11136094遗传多态性可能影响IS风证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3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中医证候 风证
下载PDF
锌指蛋白260基因 rs34550124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痰证、血瘀证显著关联
4
作者 古联 唐略钧 +4 位作者 陈卓 陈杏梅 赵心怡 黄先利 苏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27-2833,共7页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ZNF)260 rs34550124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痰证、血瘀证及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实验技术来测定外周血ZNF260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MassARRAYSNP基...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ZNF)260 rs34550124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痰证、血瘀证及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实验技术来测定外周血ZNF260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MassARRAYSNP基因分型实验技术对其进行基因分型。采用“研究对象相关信息采集调查表”结合医院信息系统收集血糖、凝血、血压等临床资料。采用Hardy 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方法评估样本代表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遗传模型(加性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与疾病的关联;采用一般线性回归分析多态性位点与相关数量性状的关联。结果ZNF260基因rs34550124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痰证[显性模型:OR=0.73,95%CI(0.56~0.95),P=0.022;校正年龄、性别后,OR=0.73,95%CI(0.56~0.95),P=0.021]、痰证和血瘀证发生风险显著相关[显性模型:OR=0.72,95%CI(0.57~0.92),P=0.009;校正年龄、性别后,OR=0.72,95%CI(0.57~0.92),P=0.009]。ZNF260基因rs34550124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收缩压(SBP)、餐后2 h血糖(2 h PG)、凝血标志物[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水平显著相关(P<0.05)。结论ZNF260基因rs34550124多态性可能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痰证及血瘀证发生过程,且ZNF260基因rs34550124多态性可能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血糖及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锌指蛋白260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痰证 血瘀证
下载PDF
CRNKL1基因rs12624987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痰证及其凝血指标显著关联
5
作者 古联 杨怡冰 +3 位作者 苏莉 朱路路 李金玲 罗伟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共5页
目的 探索曲颈前mRNA剪接因子1(crooked neck pre-mRNA splicing factor 1,CRNKL1)基因rs12624987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 IS)及其中医证候的关联。方法 纳入缺血性中风患者774例、健康对照者793例。使用Massa... 目的 探索曲颈前mRNA剪接因子1(crooked neck pre-mRNA splicing factor 1,CRNKL1)基因rs12624987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 IS)及其中医证候的关联。方法 纳入缺血性中风患者774例、健康对照者793例。使用Massarray技术进行基因分型。采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I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诊断。运用PLINK软件进行遗传关联分析。结果 CRNKL1基因rs12624987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痰证发生风险显著相关[加性模型:ORadj(95%CI)=1.25(1.04~1.50),P_(adj)=0.017;隐性模型:ORadj(95%CI)=1.50(1.06~2.12),P_(adj)=0.022],且与IS患者痰证评分显著相关(隐性模型:P_(adj)=0.009)。另外,rs12624987多态性与IS痰证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加性模型:P_(adj)=0.004;显性模型:P_(adj)=0.006)、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 PTA)(隐形模型:P_(adj)=0.044)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RNKL1基因rs12624987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凝血功能而影响缺血性中风痰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NKL1 单核苷酸多态性 缺血性中风 中医证候 痰证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凋亡相关lncRNA-mRNA网络构建及核心基因预测
6
作者 古联 杨怡冰 +3 位作者 严雁 黄先利 苏莉 梁宝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0期4-9,共6页
目的 探索与缺血性脑卒中(IS)凋亡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RNA网络并预测核心基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10例IS患者和同期我院社区卫生体检中心10名健康对照者作为... 目的 探索与缺血性脑卒中(IS)凋亡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RNA网络并预测核心基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10例IS患者和同期我院社区卫生体检中心10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微阵列表达谱进行差异分析,使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目标模块内的基因,并与凋亡基因取交集。运用STRING网站和Cytoscape软件筛选前10位差异mRNAs(DEMs),同时与差异lnc RNAs(DELs)构建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最后筛选核心基因。结果 获得3 930个DEMs,模块基因与凋亡基因取交集后得到了553个与凋亡相关的IS基因。构建的lncRNA-m RNA共表达网络包含9个DEMs、277个DELs,最终筛选出7个核心基因G015366、G068382、PIK3CB、BPTF、NR3C1、Akt2和INS。结论 G015366、G068382、PIK3CB、BPTF、NR3C1、Akt2和INS与IS的发生发展相关,可能成为IS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凋亡 MRNA 长链非编码RNA
下载PDF
WD重复结构域5B基因rs1067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不同证候及其血糖、血脂的关联
7
作者 古联 宋潇宵 +4 位作者 苏莉 陈卓 林爱桃 陈敏丽 胡恕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5990-5996,共7页
目的探讨WD重复结构域(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中医证候及临床标志物的关联性。方法选择IS患者及同期健康对照共1567例。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的基因分型运用MassARRAY SNP基因分型方法。依据《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 目的探讨WD重复结构域(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中医证候及临床标志物的关联性。方法选择IS患者及同期健康对照共1567例。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的基因分型运用MassARRAY SNP基因分型方法。依据《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I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与IS风证[等位(A/G):P=0.037;显性(AA+GA/GG):P=0.043;加性(AA/GG):P=0.041]发生风险的关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性别、年龄后,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与IS风证[显性(AA+GA/GG):P=0.032;加性(AA/GG):P=0.032]发生风险显著相关。调整性别、年龄后,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与IS患者的餐后2 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可能影响IS风证的发生风险,且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可能影响IS患者餐后2 h血糖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D重复结构域5B 缺血性脑卒中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中医证候 同病异证
下载PDF
PIGM、ATP6V1B2及NAN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血脂水平的关联研究
8
作者 钟清清 赵直 +5 位作者 徐冰一 朱路路 吴旭龙 杨佳磊 古联 苏莉 《右江医学》 2023年第4期329-336,共8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聚糖锚生物合成M类(PIGM)基因rs2275404、ATP酶H+转运V1亚单位B2(ATP6V1B2)基因rs1042426、N-乙酰神经氨酸磷酸酶(NANP)基因rs11700338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血脂水平的关联性。方法共纳入1567名研究对象,其中缺...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聚糖锚生物合成M类(PIGM)基因rs2275404、ATP酶H+转运V1亚单位B2(ATP6V1B2)基因rs1042426、N-乙酰神经氨酸磷酸酶(NANP)基因rs11700338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血脂水平的关联性。方法共纳入1567名研究对象,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74例,健康对照者793例。基因分型采用Massarray SNP技术,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加性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与疾病的关联。结果PIGM基因rs2275404、ATP6V1B2基因rs1042426和NANP基因rs11700338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易感性无遗传关联(均P>0.05)。在调整性别年龄后,PIGM基因rs2275404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甘油三酯水平显著相关(隐性模型:β_(adj)=-0.26,95%CI=-0.47~0.05,P_(adj)=0.015);ATP6V1B2基因rs1042426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载脂蛋白B水平显著相关(加性模型:β_(adj)=0.06,95%CI=7.77×10^(-4)~0.12,P_(adj)=0.048;显性模型:β_(adj)=0.07,95%CI=4.28×10-3~0.14,P_(adj)=0.037);NANP基因rs11700338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载脂蛋白A1水平也显著相关(显性模型:β_(adj)=0.05,95%CI=2.86×10^(-4)~0.09,P_(adj)=0.049)。结论未发现PIGM基因rs2275404、ATP6V1B2基因rs1042426、NANP基因rs11700338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相关,但是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基因多态性 血脂 关联研究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壮医药线点灸法结合康复治疗 被引量:13
9
作者 古联 陈清 谢娟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8-260,共3页
目的探讨3个月运动康复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法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运动康复组、运动康复+壮医药线点灸法组,每组100例,进行3个月的康复治疗。治... 目的探讨3个月运动康复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法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运动康复组、运动康复+壮医药线点灸法组,每组100例,进行3个月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结果治疗前三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5),运动康复+壮医药线点灸法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最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最高。结论 3个月的运动康复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法治疗能有效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疗法 壮医药线点灸法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基因多态性与汉族男性中风证型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古联 黄静妍 +6 位作者 苏莉 梁宝云 杨俊威 吴艳丽 陈子文 陈清 唐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3-518,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Toll样受体4基因(TLR4)多态性rs1927914、rs10759932和rs11536889与中风证型(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易感性、基因表达水平、细胞因子及血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559例中风患者按中医辨证...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Toll样受体4基因(TLR4)多态性rs1927914、rs10759932和rs11536889与中风证型(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易感性、基因表达水平、细胞因子及血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559例中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气虚血瘀型组(248例)及风痰瘀阻型组(311例),另设一性别、年龄相匹配健康对照组(60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汉族。采用Sequenom Mass ARRAY技术对TLR4基因的rs1927914、rs10759932和rs11536889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TLR4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HITACHI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结果 rs10759932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中风气虚血瘀型男性病例与男性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s1927914(显性模型:OR=0.65,95%CI=0.43-0.96,Padj=0.031)、rs10759932(显性模型:OR=0.64,95%CI=0.41-0.99,Padj=0.046)位点多态性与男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易感性显著关联。携带rs10759932位点TT基因型的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的IL-8血清水平显著低于CC+CT者(P<0.01)。rs11536889多态性与中风气虚血瘀型男性患者的TG水平(加性模型:Padj=0.021,显性模型:Padj=0.013)、HDL(显性模型:Padj=0.032)显著关联。结论 TLR4基因多态性影响汉族男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发生及炎性反应和血脂代谢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TLR4 单核苷酸多态性 MRNA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硒半胱氨酸插入序列结合蛋白2基因rs3211703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血瘀证及气虚证显著关联 被引量:5
11
作者 古联 陈卓 +3 位作者 严雁 龙建雄 朱路路 苏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硒半胱氨酸插入序列结合蛋白2(SECISBP2,SBP2)基因rs3211703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IS)中医证型的关联性。方法共纳入汉族缺血性中风患者774例,正常对照793例。采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I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运用MassARRAY SN... 目的探讨硒半胱氨酸插入序列结合蛋白2(SECISBP2,SBP2)基因rs3211703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IS)中医证型的关联性。方法共纳入汉族缺血性中风患者774例,正常对照793例。采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I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运用MassARRAY SNP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检测。采用PLINK软件进行遗传关联分析。结果SECISBP2基因rs3211703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血瘀证[加性模型:OR(95%CI)=1.36(1.06~1.74),P=0.015;显性模型:OR(95%CI)=1.45(1.04~2.01),P=0.028;等位模型:OR(95%CI)=1.38(1.07~1.77),P=0.013]、气虚证发生风险均显著关联[显性模型:OR(95%CI)=1.72(1.10~2.68),P=0.018;等位模型:OR(95%CI)=1.40(1.00~1.95),P=0.048];校正年龄、性别后,SECISBP2基因rs3211703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血瘀证[加性模型:ORadj(95%CI)=1.36(1.06~1.74),Padj=0.014;显性模型:ORadj(95%CI)=1.45(1.04~2.02),Padj=0.027]、气虚证[显性模型:ORadj(95%CI)=1.69(1.08~2.65),Padj=0.021]发生风险的关联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ECISBP2基因rs3211703多态性可能影响中国汉族人缺血性中风血瘀证及气虚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硒半胱氨酸插入序列结合蛋白2 单核苷酸多态性 血瘀证 气虚证 证候 同病异证
原文传递
广西汉族人群NINJ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2425791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古联 谢娟娟 +3 位作者 陈清 吴光亮 严雁 苏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广西汉族人群NINJ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12425791与缺血性脑卒中(IS)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 MGB探针等位基因分型技术,对166例IS患者(IS组)和192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NINJ2基因SNP位点rs12425791进行基因分型,对... 目的探讨广西汉族人群NINJ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12425791与缺血性脑卒中(IS)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 MGB探针等位基因分型技术,对166例IS患者(IS组)和192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NINJ2基因SNP位点rs12425791进行基因分型,对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IS组NINJ2基因SNP位点rs12425791基因型分布[G/G型103例(62.05%),G/A型54例(32.53%),A/A型9例(5.42%)]与正常对照组[G/G型112例(58.33%)、G/A型65例(33.85%)、A/A型15例(7.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1,P=0.603)。IS组NINJ2基因SNP位点rs12425791等位基因频率(G等位基因78.31%,A等位基因21.69%)与正常对照组(G等位基因75.26%,A等位基因24.74%)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928,P=0.335)。结论广西汉族人群NINJ2基因SNP位点rs12425791可能与IS的发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NJ2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rs12425791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阴虚血瘀证和痰浊阻络证的血脂水平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古联 谢娟娟 +3 位作者 吴鹏 王晋平 陈清 刘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897-2898,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阴虚血瘀证和痰浊阻络证的血脂代谢差异,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81例缺血性中风阴虚血瘀证、67例缺血性中风痰浊阻络证患者的TC、TG、LDL、HDL进行测定。结果缺血性中风痰浊阻络证患者(1.69±1.17)mm...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阴虚血瘀证和痰浊阻络证的血脂代谢差异,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81例缺血性中风阴虚血瘀证、67例缺血性中风痰浊阻络证患者的TC、TG、LDL、HDL进行测定。结果缺血性中风痰浊阻络证患者(1.69±1.17)mmol/L的TG水平显著高于阴虚血瘀证患者(1.36±0.6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2,P=0.039);而两组在TC、HDL、LDL水平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中风痰浊阻络证患者TG升高发生率[14例(20.90%)]显著高于阴虚血瘀证患者[5例(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03,P=0.008);而两组在TC、LDL、HDL异常发生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阴虚血瘀证和痰浊阻络证的TG代谢存在差异,TG可能可以作为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微观辨证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阴虚血瘀证 痰浊阻络证 血脂
下载PDF
EP300基因rs20551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痰瘀证和冠心病痰瘀证及其凝血功能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古联 黎同顺 +5 位作者 李敏华 黄思芸 龚林 李金鸿 蒋海云 梁宝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0-724,共5页
目的探讨EP300基因rs20551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痰瘀证和冠心病痰瘀证的易感性及其临床凝血功能的关联.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痰瘀证患者550例(脑卒中组),冠心病痰瘀证患者550例(冠心病组),另选取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以及骨科病情轻... 目的探讨EP300基因rs20551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痰瘀证和冠心病痰瘀证的易感性及其临床凝血功能的关联.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痰瘀证患者550例(脑卒中组),冠心病痰瘀证患者550例(冠心病组),另选取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以及骨科病情轻微患者550例(对照组).检测各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国际标准化比值、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和凝血酶时间(TT),采用RT-PCR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EP300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脑卒中组、冠心病组EP300基因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校正年龄、性别后,脑卒中组EP300基因rs20551多态性与APTT(加性模型:β=-1.83,95%CI:-3.52^-0.13,P=0.035;显性模型:β=-1.89,95%CI:-3.70^-0.07,P=0.042)、PTA(加性模型:β=5.51,95%%CI:1.12-9.89,P=0.014;显性模型:β=5.40,95%CI:0.72~10.09,P=0.024)相关.冠心病组EP300基因rs20551多态性与APTT(隐性模型:β=35.09,95%CI:6.22~63.96,P=0.018)、D-二聚体(隐性模型:β=7.56,95%CI:3.62~11.49,P=0.000)、Plt(加性模型:β=23.40,95%CI:-41.75^-5.05,P=0.013;显性模型:β=-22.10,95%CI:-41.38^-2.82,P=0.025)、TT(加性模型:β=9.11,95%CI:3.40~14.83,P=0.002;隐性模型:β=109.00,95%CI:79.52~138.50,P=0.000)相关.结论 EP300基因表达可能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痰瘀证、冠心病痰瘀证的发生,且EP300基因rs20551多态性可能对缺血性脑卒中痰瘀证、冠心病痰瘀证的凝血功能都有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异病同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痰证 冠心病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