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血尿为分类因素的IgA肾病CKD1~4期患者中医证型差异
1
作者 杨雨竹 刘伟伟 +4 位作者 王惠玲 管鑫 吴燕升 史丽强 高建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目的:通过探讨临床表现为单纯蛋白尿、蛋白尿伴血尿的IgAN患者二者间中医证型差异,阐明血尿证候基础,为IgAN临床辨证分型及指导其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230例IgA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有无血尿... 目的:通过探讨临床表现为单纯蛋白尿、蛋白尿伴血尿的IgAN患者二者间中医证型差异,阐明血尿证候基础,为IgAN临床辨证分型及指导其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230例IgA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有无血尿症状分为单纯蛋白尿组(A组107例)和蛋白尿伴血尿组(B组123例)。观察比较两组间临床指标、病理分型、中医证型的差异,再分别与血尿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生化指标:B组Scr、24 h UTP高于A组(P<0.05),eGFR低于A组(P<0.05);两组UA、BUN、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病理资料:B组系膜增殖评分(M)、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病变(E)高于A组(P<0.05);两组肾小球节段性硬化或黏连(S)、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型:本虚证A组以脾肾气虚证多见(36.45%),B组以气阴两虚证多见(42.28%);标实证A组以血瘀证多见(50.94%),B组以湿热证多见(57.39%)。(5)血尿的相关因素分析:将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病理资料、中医证型分别与血尿进行logistic回归,肾衰竭、中大量尿蛋白(24 h UTP≥1.0 g)、M1、E1、气阴两虚证、湿热证P<0.05,且OR值>1,与血尿相关。结论:(1)CKD1~4期IgAN患者血尿的证候基础可能为气阴两虚兼湿热,蛋白尿的证候基础可能多为脾肾气虚和血瘀;分布规律尤其在CKD1~2期患者更明显。(2)与单纯蛋白尿的IgAN患者相比,血尿可能是蛋白尿伴血尿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在治疗时应充分认识到血尿在病程中的重要性,不能忽略血尿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血尿 蛋白尿 中医证型
下载PDF
IgA肾病黏膜免疫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史丽强 吴燕升 +1 位作者 万强 高建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2期163-165,共3页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 N)是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弥漫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各异的临床-病理综合征。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只能通过肾活检来确诊。IgA肾病的一个特征性临床...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 N)是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弥漫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各异的临床-病理综合征。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只能通过肾活检来确诊。IgA肾病的一个特征性临床表现是:在其发病的第二个或第三个十年,偶发的黏膜感染会导致蛋白尿或肉眼血尿的出现,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肾小球系膜 肾活检 毛细血管袢 黏膜感染 肉眼血尿 风险等位基因 肠黏膜 谷蛋白
下载PDF
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B诱导IgA肾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史丽强 万强 +2 位作者 吴燕升 刘伟伟 高建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2-108,共7页
目的建立Ig A肾病小鼠模型,并观察模型的生化及病理指标特点。方法 1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和模型组(6只),模型组单次尾静脉注射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0.8 mg/kg,第二周开始,连续注射三周,第四周结束后检测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 目的建立Ig A肾病小鼠模型,并观察模型的生化及病理指标特点。方法 1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和模型组(6只),模型组单次尾静脉注射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0.8 mg/kg,第二周开始,连续注射三周,第四周结束后检测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BUN、Scr、UA;蛋白指标TP、ALB;肝功能ALT、AST、ALP;血脂TC、TG、LDL的情况,肾脏免疫荧光Ig A的沉积,肾脏病理HE、PAS、PASM、Masson染色以及透射电镜的观察肾脏超微结构,以及肝脏与小肠HE染色、免疫荧光Ig A的沉积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与尿微量白蛋白均升高(P<0.01);模型组小鼠肾功能指标CREA,UA均高于正常组(P<0.05),BUN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小鼠蛋白指标TP、ALB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小鼠肝功能指标AST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ALT、ALP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小鼠血脂TG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LDL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TC差异无显著性。肾脏免疫荧光检查可见模型组小鼠肾小球系膜区呈颗粒状、团块状的Ig A沉积;模型组小鼠肾脏病理轻中度损伤,系膜区免疫复合物增多;模型组小鼠肝脏HE染色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伴有部分肝细胞坏死,小肠绒毛缺损,肠绒毛变短变细、间距明显增宽,有部分分上皮脱落,中央央乳糜管扩张显著,淋巴细胞增多,明显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结论使用超抗原SEB尾静脉注射小鼠可以成功复制Ig A肾病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动物模型 SEB 小鼠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4
作者 万强 高艳霞 +3 位作者 吴燕升 史丽强 黄迪 高建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前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综述目前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以期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心血管疾病,减少相关心血管事件发生而带... 目前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综述目前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以期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心血管疾病,减少相关心血管事件发生而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高尿酸血症 尿酸 高血压 冠心病 心力衰竭 代谢性疾病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IgA肾病研究概况 被引量:23
5
作者 万强 高艳霞 +2 位作者 吴燕升 史丽强 高建东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0期1471-1473,1477,共4页
IgA肾病(IgAN)是原发性肾脏病中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其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机制复杂,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可有效缓解IgA肾病症状,减轻激素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IgA肾病中医辨病归属于中医学“尿血”“尿浊”“水肿”... IgA肾病(IgAN)是原发性肾脏病中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其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机制复杂,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可有效缓解IgA肾病症状,减轻激素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IgA肾病中医辨病归属于中医学“尿血”“尿浊”“水肿”“腰痛”“虚劳”“癃闭”等范畴,病因病机多由外感邪毒或内伤湿热邪毒所致,辨证分型急性发作期以邪实为主,慢性持续期以虚证为主。通过中医四诊对IgA肾病患者发病特点进行病因病机分析,揭示IgA肾病本质属本虚标实,病位在肝心脾肺肾,以肾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辨证治疗 IGA肾病
下载PDF
IgA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万强 吴燕升 +2 位作者 史丽强 黄迪 高建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1期80-82,共3页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 N)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其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机制复杂,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在我国IgA N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40%[2]。大约20%-40%确诊为IgA N患者在10-20年进展至终末期...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 N)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其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机制复杂,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在我国IgA N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40%[2]。大约20%-40%确诊为IgA N患者在10-20年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系膜细胞 肾小球系膜 细胞因子 发病机制 肾小管间质损伤 肾小管上皮细胞 系膜区 血管紧张素Ⅱ 肾脏损伤
下载PDF
针药结合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尿酸及体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瑞玲 陆欣玲 +4 位作者 熊晔 吴燕升 刘伟伟 史丽强 高建东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索针刺结合中药复方矢志方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尿酸及体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作用。方法选用清洁级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矢志方)组、西药(别嘌醇)组、针药结合(针刺加矢志方)组,每组10只。予750μg... 目的探索针刺结合中药复方矢志方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尿酸及体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作用。方法选用清洁级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矢志方)组、西药(别嘌醇)组、针药结合(针刺加矢志方)组,每组10只。予750μg·g-1·d-1氧嗪酸钾灌胃造模。造模后每日下午进行治疗干预,正常组及模型组灌胃2 ml蒸馏水,中药组予以矢志方灌胃,西药组予以别嘌醇灌胃,针药结合组予以矢志方灌胃加针刺治疗。针刺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隔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连续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血脂,24 h尿尿酸,24 h尿蛋白,血清及肝肾组织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尿酸、24 h尿尿酸水平、XOD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尿素氮、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高尿酸血症模型成功建立。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及针药结合组血尿酸显著降低,24 h尿尿酸总排泄量显著增加、血清及肝肾组织XOD活性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3种治疗方法均有效;针药结合组与中药组组间比较,血尿酸、24 h尿尿酸、三酰甘油、胆固醇及血清、肝肾组织XO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药结合组相关疗效优于中药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血尿酸的水平,并可促进尿尿酸的排泄,改善脂代谢水平,并可降低血清及肝肾组织XOD活性,可能为其降低血尿酸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肾损害 针刺 矢志方 黄嘌呤氧化酶
原文传递
矢志方减轻高尿酸血症大鼠肾小管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瑞玲 吴燕升 +2 位作者 李东东 史丽强 高建东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7期85-90,共6页
目的探索矢志方减轻高尿酸血症大鼠肾小管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矢志方组、别嘌醇组,每组8只;以750 mg/kg氧嗪酸钾造模,各组分别于实验的第3、5、7、11周末留取10只大鼠24 h尿液,检测24 h尿蛋... 目的探索矢志方减轻高尿酸血症大鼠肾小管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矢志方组、别嘌醇组,每组8只;以750 mg/kg氧嗪酸钾造模,各组分别于实验的第3、5、7、11周末留取10只大鼠24 h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尿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免疫组化法、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Ⅲ型胶原(CollagenⅢ)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结果第11周末,模型组NA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RBP水平较正常组在第5、7、11周末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用药后可降低尿中RBP排泄。矢志方组、别嘌醇组collagenⅢ、OPN mRNA的表达自3周起较模型组升高(P<0.01,P<0.05),两组各时间节点OPN mRNA的表达无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时间段各组大鼠肾组织中collagenⅢ表达明显降低(P<0.05);除第3周外,各组大鼠肾组织中OPN表达明显降低(P<0.01)。第3周末,矢志方组、别嘌醇组之间collagenⅢ表达无差异(P>0.05);第3、7周末两组之间OPN表达无差异(P>0.05)。免疫组化可见模型组collagenⅢ和OPN表达于肾小管及间质,肾小球在模型后期有少量表达。结论高尿酸血症大鼠肾小管微量蛋白排泄增多,高尿酸血症存在明显的肾小管和间质损伤,矢志方具有减轻肾小管损伤、抑制肾脏间质炎症、缓解肾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志方 高尿酸血症 肾小管损伤 模型大鼠 中药研究
原文传递
IgA肾病高尿酸血症临床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万强 高艳霞 +3 位作者 吴燕升 史丽强 黄迪 高建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11期971-974,共4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发生与临床影响因素和病理特点之间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0月住院并同步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IgA肾病患者141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43例,非高尿酸血症组98例,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发生与临床影响因素和病理特点之间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0月住院并同步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IgA肾病患者141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43例,非高尿酸血症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和病理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gA肾病高尿酸血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IgA肾病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约为30.5%,与高尿酸血症独立相关的因素包括:高血压、肥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尿素氮、肌酐升高和肾血管病变。IgA肾病高尿酸血症与代谢性因素如高血压、肥胖和高甘油三脂血症和血管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结论:IgA肾病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高],血压高、体重大、合并脂质代谢紊乱、肾功能下降和血管病变易并发高尿酸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高尿酸血症 临床 病理 相关性
下载PDF
IgA肾病中miRNAs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强 高艳霞 +3 位作者 吴燕升 史丽强 黄迪 高建东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83-85,共3页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但是它的发病机制仍不是十分明确。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性的小分子RNA,可以调节基因表达过程。全基因组分析发现,一些特异的肾脏miRNA的异常表达与其免疫及病理改变相关。IgA肾病的发病可能...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但是它的发病机制仍不是十分明确。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性的小分子RNA,可以调节基因表达过程。全基因组分析发现,一些特异的肾脏miRNA的异常表达与其免疫及病理改变相关。IgA肾病的发病可能与miR-148b的表达升高引起糖基化异常导致IgA1的产生有关。而miR-29c在IgA肾病后期可以防止肾纤维化。此外,尿液的miRNA的表达与IgA肾病具有特殊相关性,甚至可以反映IgA肾病的严重程度及进展。miRNA有可能作为新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诊断IgA肾病和监测IgA肾病的病情变化。现就miRNA在IgA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MIRNA 生物标志物 肾间质纤维化 综述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肾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吴燕升 万强 +1 位作者 史丽强 高建东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747-750,756,共5页
高尿酸血症已成为现代化工业国家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美国5%~10%的成年人患有高尿酸血症,而在亚洲国家,则高达26.1%的男性与17.1%的女性罹患该病[1],据调查,我国高尿酸血症患... 高尿酸血症已成为现代化工业国家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美国5%~10%的成年人患有高尿酸血症,而在亚洲国家,则高达26.1%的男性与17.1%的女性罹患该病[1],据调查,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达1.2亿,且越来越年轻化。尿酸的升高不仅与高血压、代谢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肾纤维化 氧嗪酸钾 模型 大鼠
下载PDF
多种方法探索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燕升 万强 +1 位作者 史丽强 高建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比较以氧嗪酸钾为基础药物诱导高尿酸血症大鼠的六种不同方法,确定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的优选方法。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氧嗪酸钾合腺嘌呤模型组(OA+Adenine)、氧嗪酸钾腹腔注射组(OA ip)、... 目的:比较以氧嗪酸钾为基础药物诱导高尿酸血症大鼠的六种不同方法,确定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的优选方法。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氧嗪酸钾合腺嘌呤模型组(OA+Adenine)、氧嗪酸钾腹腔注射组(OA ip)、氧嗪酸钾合酵母模型组(OA+YE)、氧嗪酸钾合乙胺丁醇模型组(OA+EMB)、氧嗪酸钾饲喂组(OA po),氧嗪酸钾灌胃组(OA ig),每组8只,连续造模4周。4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尿酸及肾功能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体重增长较慢,饲喂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尿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模型组血尿酸水平均有所上升(P<0.05)。氧嗪酸钾与腺嘌呤合用组出现明显肾功能损伤(P<0.000 1),其余各组肾功能正常(P>0.05)。结论:六种方法制作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腺嘌呤易导致大鼠出现肾衰,氧嗪酸钾腹腔注射法大鼠耐受程度较低,药物联用的必要性证据不足,饲喂法相对稳定性欠佳,氧嗪酸钾灌胃法可用于未来制作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尿酸 氧嗪酸钾 大鼠模型
下载PDF
2种建立慢性肾脏衰竭合并肾性贫血大鼠模型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燕升 万强 +1 位作者 史丽强 高建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293-1297,1301,共6页
目的:比较5/6肾切除和腺嘌呤灌胃2种方法建立慢性肾脏衰竭(肾衰)合并肾性贫血模型对大鼠肾脏损伤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1、2、3组,各5只。正常对照组给予灭菌蒸馏水灌胃,每天2 mL。模型1组采用5/6肾切... 目的:比较5/6肾切除和腺嘌呤灌胃2种方法建立慢性肾脏衰竭(肾衰)合并肾性贫血模型对大鼠肾脏损伤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1、2、3组,各5只。正常对照组给予灭菌蒸馏水灌胃,每天2 mL。模型1组采用5/6肾切除法制作大鼠肾衰模型,肾切除采取Platt法。模型2、3组均采用腺嘌呤灌胃法造模,模型2组给予大鼠腺嘌呤200 mg·kg^(-1)·d^(-1)灌胃2周,第3周开始隔天灌胃,共计4周;模型3组予腺嘌呤300 mg·kg^(-1)·d^(-1)灌胃10 d,第11天起改为250 mg·kg^(-1)·d^(-1),连续灌胃11 d,共计21 d。实验第8周末,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血压和血红蛋白及肾功能指标,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学改变,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骨桥蛋白和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模型2、3组大鼠体质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模型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P<0.01),血肌酐和尿素氮均升高(P<0.05~P<0.01),模型3组血尿酸水平亦升高(P<0.05)。肉眼可见各模型组大鼠肾脏形态及色泽改变。且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各模型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骨桥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亦均升高(P<0.05~P<0.01)。结论:5/6肾切除法和腺嘌呤灌胃法均可制作慢性肾衰合并肾性贫血大鼠模型,可根据研究内容选择合适方法和造模药物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衰竭 肾性贫血 动物模型 5/6肾切除法 腺嘌呤灌胃法
下载PDF
自发IgA肾病的ddY小鼠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伟伟 万强 +3 位作者 吴燕升 史丽强 黄迪 高建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3期273-276,共4页
Ig A肾病(Immunoglobulin Ig A nephropathy,Ig AN)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25%~50%,以血尿和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增多,并伴有以Ig 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关键词 IGA肾病 小鼠模型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免疫复合物 临床表现 病理特征
下载PDF
BSA+SEB制作小鼠IgA肾病模型的注意事项
15
作者 高建东 史丽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0-90,共1页
答:国内多采用口服BSA+尾静脉注射SEB的方法来制作小鼠IgA肾病模型,根据文献及我们的研究,这种方法成模死亡率高,死亡率可达到70%左右,在多次重复实验中我们得出如下经验:
关键词 IGA肾病模型 小鼠 制作 尾静脉注射 重复实验 死亡率 SEB
下载PDF
小鼠尾静脉注射技巧
16
作者 高建东 史丽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12,共1页
答:小鼠尾静脉极细,注射较为困难,我们多次实验总结的技巧如下: (1)固定:可采用研钵反向固定,较固定器效率大为提高。 (2)针头:新手可采用0.33 mm细的针头(容易进针),经验丰富者建议采用0.45 mm细的针头(张力好)。
关键词 注射技巧 尾静脉 小鼠 固定器 针头
下载PDF
益气清利化瘀方对脾肾气虚兼湿瘀证2~3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分期逆转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晓慧 刘睿 +5 位作者 吴艳芬 鲍恩昊 史丽强 艾茜 房滢熙 周庆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5期427-429,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清利化瘀方对脾肾气虚兼湿瘀证2~3期慢性肾衰竭分期逆转及其临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上加益气清利化瘀方结合肾俞穴物理透药,疗程8周。观... 目的:观察益气清利化瘀方对脾肾气虚兼湿瘀证2~3期慢性肾衰竭分期逆转及其临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上加益气清利化瘀方结合肾俞穴物理透药,疗程8周。观察主要症状积分变化,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血清白蛋白、体重指数,胆固醇、三酰甘油,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治疗组乏力、腰酸、腰痛、泡沫尿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均改善,尿蛋白定量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变化(P>0.05)。临床综合有效率:治疗组为91.12%,对照组为76.67%,且治疗组平均有效率、显效率、分期逆转率和平均起效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清利化瘀方具有显著逆转脾肾气虚兼湿瘀证2~3期慢性肾衰竭的分期,加速起效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期慢性肾衰竭 脾肾气虚兼湿瘀证 益气清利化瘀方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恽铁樵与陆渊雷关系考
18
作者 李晓慧 张蕾 +7 位作者 王健 胡燕琪 刘睿 曹蓓 史丽强 鲍恩昊 吴艳芬 周庆华 《中医文献杂志》 2021年第5期34-38,共5页
国内中医界大抵认为,陆渊雷先生的"中医科学化"思想是中西汇通医派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陆渊雷师承于恽铁樵先生。本文通过考据文献还原了两位大家的人生遇合及其不同的思想起点,揭示了他们之间虽有师生之礼而无师徒之实,... 国内中医界大抵认为,陆渊雷先生的"中医科学化"思想是中西汇通医派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陆渊雷师承于恽铁樵先生。本文通过考据文献还原了两位大家的人生遇合及其不同的思想起点,揭示了他们之间虽有师生之礼而无师徒之实,虽都选择了中医变革,却走出了不同的思想路径的特殊人生关系。我们在解开有关他们师徒关系的历史疑云的同时,也为进一步厘清"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思想起源、基本内涵、学术归宿、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以及完整地诠释陆渊雷"中医科学化"思想及其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恽铁樵 陆渊雷 中西医汇通 中医科学化
下载PDF
基于NLRP3炎性体探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对IgA肾病小鼠肾脏保护机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伟伟 史丽强 +3 位作者 万强 吴燕升 黄迪 高建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46-1751,共6页
目的:基于NLRP3炎性体探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对Ig A肾病小鼠肾脏保护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80只根据体质量大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8g/kg)、缬沙坦组(12mg/kg),采用BSA+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法构建Ig A肾... 目的:基于NLRP3炎性体探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对Ig A肾病小鼠肾脏保护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80只根据体质量大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8g/kg)、缬沙坦组(12mg/kg),采用BSA+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法构建Ig A肾病小鼠模型,4周治疗后处死。检测小鼠24h尿蛋白定量(24h UTP)、血生化,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和Ig A的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NLRP3在肾脏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白细胞介素(IL)-1β、IL-18在肾脏的表达。结果:第15周模型组体质量、血清ALB下降(P<0.05),24h UTP、血清Scr、UA升高(P<0.05),肾脏NLRP3、IL-1β、IL-18蛋白表达增加(P<0.05),肾小球系膜区Ig A呈颗粒状或团块状沉积。第15周黄芪桂枝五物汤组体质量上升(P<0.05)、血清ALB升高,24h UTP下降(P<0.05),肾脏组织NLRP3、IL-1β、IL-18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对Ig A肾病小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性体激活,减少IL-1β、IL-18炎性因子释放,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性体 黄芪桂枝五物汤 IGA肾病
原文传递
白虎加桂枝汤对高尿酸血症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抗炎作用机制探究 被引量:38
20
作者 刘伟伟 刘秋玉 +5 位作者 周子正 史丽强 甘静 杨雨竹 管鑫 高建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54-2259,共6页
目的:探索白虎加桂枝汤对高尿酸血症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HUA+AUG)治疗作用及抗炎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虎加桂枝汤低剂量组(0.265g/100g),白虎加桂枝汤中剂量组(0.53g/100g),白虎加桂枝汤高... 目的:探索白虎加桂枝汤对高尿酸血症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HUA+AUG)治疗作用及抗炎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虎加桂枝汤低剂量组(0.265g/100g),白虎加桂枝汤中剂量组(0.53g/100g),白虎加桂枝汤高剂量组(1.06g/100g),秋水仙碱组(0.05mg/100g)。连续给药7d,第4天构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检测大鼠血清UA、CRP、NLRP3、NF-κB、Caspase-1、TNF-α、IL-6、IL-1、IL-10指标,踝关节组织中NLRP3、Caspase-1、TNF-α、NF-κB蛋白的表达,观测关节肿胀度,进行步态观察,炎症指数评分及大鼠踝关节滑膜形态学观察。结果:白虎加桂枝汤可以减轻HUA+AUG大鼠模型关节肿胀度,改善步态及炎症评分,降低血清CPR,同时还能降低血清NLRP3、Caspase-1、NF-κB、TNF-α、IL-6、IL-1水平,升高血清中IL-10水平;降低踝关节组织中NLRP3、Caspase-1、TNF-α、NF-κB蛋白的表达。结论:白虎加桂枝汤具有治疗HUA+AUG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性体激活,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加桂枝汤 高尿酸血症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作用机制 抗炎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