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纳米管改性氟橡胶的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越 程文佳 +4 位作者 刘明泰 尤黎明 徐凤祥 李光大 史学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2,共6页
开展了碳纳米管材料对氟橡胶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探究碳纳米管含量对氟橡胶复合体系物理性能、热性能、微观结构形貌、透气性以及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模拟高温高压条件进行老化试验,对老化试验前后材料的硬度变化、体积变化... 开展了碳纳米管材料对氟橡胶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探究碳纳米管含量对氟橡胶复合体系物理性能、热性能、微观结构形貌、透气性以及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模拟高温高压条件进行老化试验,对老化试验前后材料的硬度变化、体积变化、拉伸性能、撕裂性能和压缩永久变形量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随碳管含量增加表现增加的规律,基于脆断表面和热失重断面证实了本文实现了高含量碳纳米管的均匀分散,并且一维纳米材料构筑的碳纳米管网络结构有助于氟橡胶复合材料气体阻隔性能提升;基于老化前后的性能对比数据,表明碳纳米管的存在有助于老化后氟橡胶宏观性能的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氟橡胶 热稳定性 微观形貌 老化
下载PDF
可发性聚甲基丙烯酰亚胺前驱体珠粒的制备及发泡性能
2
作者 张牧原 刘伟 +5 位作者 张自立 高煜松 王昊哲 史学涛 秦建彬 张广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8,共10页
以丙烯腈(AN)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共聚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含有双键的可共聚单体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BMA)为热分解发泡剂,采用水相悬浮聚合法制备出可发泡的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前驱体珠粒。讨论了水相悬浮聚合中分散... 以丙烯腈(AN)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共聚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含有双键的可共聚单体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BMA)为热分解发泡剂,采用水相悬浮聚合法制备出可发泡的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前驱体珠粒。讨论了水相悬浮聚合中分散剂种类和用量、搅拌速率、油水比、单体配比、水相阻聚剂等因素对珠粒粒径和分布的影响,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法、热失重分析和万能试验机等方法对珠粒发泡前后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当油相中AN/MAA为0.3/0.2、可共聚发泡剂tBMA为7%,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0.14%,水相中有机分散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单体质量的1.4%并添加适当NaCl、水相阻聚剂和无机分散剂,油水比为1/5,反应温度为60℃、搅拌速率为250~275 r/min,可制备出平均粒径在1~2 mm且分布窄、产率约80%的可发泡的PMI前驱体球形珠粒。含7%发泡剂的可发泡珠粒在230℃的模具中发泡成型为密度150 kg/m3的PMI泡沫,其10%压缩强度为2.15 MPa,热分解起始温度为36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相悬浮法 前驱体珠粒 聚甲基丙烯酰亚胺 发泡性能
下载PDF
成核剂对PET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史学涛 张广成 +3 位作者 项士新 顾军渭 刘铁民 陈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7-400,共4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研究了PET及添加成核剂后PET的非等温结晶过程 ,选用 7种成核剂和 4种复合成核剂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任何一种成核剂后PET体系的结晶峰温移向高温 ,半结晶时间缩短 ,结晶速率常数增大 ,结晶度提...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研究了PET及添加成核剂后PET的非等温结晶过程 ,选用 7种成核剂和 4种复合成核剂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任何一种成核剂后PET体系的结晶峰温移向高温 ,半结晶时间缩短 ,结晶速率常数增大 ,结晶度提高。其中有机类成核剂对PET结晶改善效果较无机类显著 ,但结晶效果最好的是成核机理为化学成核的高分子类成核剂和复合成核剂。本文还采用了热台偏光显微镜 (POM)对PET晶体形貌进行了研究 ,发现添加有机成核剂后晶体细微而且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结晶 成核剂 DSC HS-POM
下载PDF
颅内出血电阻抗成像系统及初步动物实验 被引量:20
4
作者 史学涛 霍旭阳 +4 位作者 尤富生 付峰 刘锐岗 徐灿华 董秀珍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采用电阻抗成像技术实现一种可早期检测持续性或迟发性颅内出血设备的可行性。方法实现了可工作于(1~190)kHz、测量精度优于0.04%、成像速度可达1.25帧/s以上的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在此基础上,在8只重(10.00±0... 目的研究采用电阻抗成像技术实现一种可早期检测持续性或迟发性颅内出血设备的可行性。方法实现了可工作于(1~190)kHz、测量精度优于0.04%、成像速度可达1.25帧/s以上的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在此基础上,在8只重(10.00±0.76)kg的小猪颅内分别注入2ml抗凝血以观察成像结果,同时还分别观察了4例注入2ml生理盐水和4例注入2ml蒸馏水时相应区域电阻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注入生理盐水后,目标区域的电阻率降低,而注入蒸馏水后目标区域的电阻率升高。除2例无效实验外,注血实验中有3例因血液被注入侧脑室而导致目标区域电阻率上升,另有3例电阻率降低。结论采用电阻抗成像技术对持续性或迟发性颅内出血病人进行早期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断层成像 颅内出血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同时工作于四种频率的多频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 被引量:10
5
作者 史学涛 尤富生 +2 位作者 付峰 刘锐岗 董秀珍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建立一个可减小组织阻抗动态变化影响的多频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系统。方法采用数字合成技术产生含有4种频率分量的激励信号,将其注入成像目标,然后采用正交序列数字解调法提取各频率分量下的阻抗信息。结果所实现的成像系统可... 目的建立一个可减小组织阻抗动态变化影响的多频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系统。方法采用数字合成技术产生含有4种频率分量的激励信号,将其注入成像目标,然后采用正交序列数字解调法提取各频率分量下的阻抗信息。结果所实现的成像系统可工作于1.6~380kHz。在100kHz时,该系统仍具有65dB的共模抑制比。工作频率范围内,100Ω电阻上的测量精度优于-80dB。基于物理模型的成像结果可清楚的反映出模型内阻抗实、虚部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结论所建立的多频成像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能够满足多频成像研究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电阻抗断层成像 组织阻抗频率特性 数字解调 数据采集系统
下载PDF
电阻抗参数成像数据采集系统中三种电流-电压转换器的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史学涛 董秀珍 +5 位作者 秦明新 尤富生 汤孟兴 刘锐岗 付峰 吴小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 寻找一种能在 2~ 380 k Hz间提供 2 MΩ以上的等效输出阻抗和 0 .1%以上精度的电压 -电流转换电路(VIC) ,为电阻抗参数成像数据采集系统的建立打下基础 .方法 在分别对单运放 VIC、三运放 VIC和由仪表放大器构成的 VIC的工作原... 目的 寻找一种能在 2~ 380 k Hz间提供 2 MΩ以上的等效输出阻抗和 0 .1%以上精度的电压 -电流转换电路(VIC) ,为电阻抗参数成像数据采集系统的建立打下基础 .方法 在分别对单运放 VIC、三运放 VIC和由仪表放大器构成的 VIC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各自的要求建立了这 3个 VIC,并在不同频率点进行了测量 .结果 在低频端 ,基于仪表放大器的 VIC具有极高的输出阻抗和很低的噪声水平 ,在高频时只有三运放 VIC性能能接近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参数成像 电压-电流转换器 输出阻抗 数据采集
下载PDF
高精度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系统 被引量:5
7
作者 史学涛 尤富生 +3 位作者 霍旭阳 付峰 刘锐岗 董秀珍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9-263,共5页
针对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对电阻抗信号采集精度的要求,建立了一个高精度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一个基于数字合成技术的可编程激励电流源和一个基于正交序列数字解调法的边界电压采集模块共同构成。系统可以在1~190kHz之间编程... 针对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对电阻抗信号采集精度的要求,建立了一个高精度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一个基于数字合成技术的可编程激励电流源和一个基于正交序列数字解调法的边界电压采集模块共同构成。系统可以在1~190kHz之间编程选择激励电流的频率,并可在0~1.25mA之间编程设定输出幅度以满足人体测量的安全要求。系统可同时检测出边界电压的幅值和相位信息。工作频率范周内,系统的共模抑制比高于75dB,相对测量精度优于o.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断层成像 数据采集 数字解调
下载PDF
适用于脑部电阻抗断层成像的单源驱动电流模式 被引量:5
8
作者 史学涛 董秀珍 +3 位作者 帅万钧 尤富生 付峰 刘锐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寻求一种更适合于脑部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的单源驱动模式.方法针对脑部电阻率分布的特点和数据采集系统的实际情况,在一个由7300多个电阻构成的脑部电阻率分布等效电路模型上,对比了邻近、交叉、对向和新提出的准对向这四种驱... 目的寻求一种更适合于脑部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的单源驱动模式.方法针对脑部电阻率分布的特点和数据采集系统的实际情况,在一个由7300多个电阻构成的脑部电阻率分布等效电路模型上,对比了邻近、交叉、对向和新提出的准对向这四种驱动模式在动态范围、独立测量数、边界电压变化量和抗噪性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除动态范围外,准对向驱动模式均为最优,对向和交叉驱动模式次之,邻近模式最差.结论准对向驱动模式最适合于脑部EIT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断层成像 等效电路 驱动模式 脑电阻率分布
下载PDF
无机刚性粒子增韧增强PP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史学涛 张广成 +1 位作者 陈挺 刘铁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11,共6页
综述了近些年来无机刚性粒子增韧聚丙烯(PP)的结构设计、刚性粒子粒径及其分布、改性剂种类及用量对增韧增强效果的影响以及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的机理。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刚性粒子增韧PP中,弹性体包覆刚性粒子的壳-核结构设计具有优异... 综述了近些年来无机刚性粒子增韧聚丙烯(PP)的结构设计、刚性粒子粒径及其分布、改性剂种类及用量对增韧增强效果的影响以及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的机理。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刚性粒子增韧PP中,弹性体包覆刚性粒子的壳-核结构设计具有优异的增韧效果。在定量分析PP增韧机理方面,介绍了脆韧转变分析中界面黏结判据和粒间距判据,以及有限元方法在此领域的应用,刚性粒子增韧机理主要为界面脱黏到空洞/银纹化损伤和空洞/剪切屈服损伤的转变。此外还介绍了目前刚性粒子与橡胶混杂增韧PP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刚性粒子 聚丙烯 脆韧转变 空洞化机理
下载PDF
用于脑部电阻抗断层成像的高稳定性恒流源的设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史学涛 尤富生 +3 位作者 霍旭阳 付峰 刘锐岗 董秀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203-2205,共3页
目的:提高脑部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系统的恒流源的输出稳定度.方法:采用屏蔽驱动的方法减弱电极导线分布电容的分流作用,同时采取输出电流补偿的方法对多路开关上的分布电容分流作用进行补偿.结果: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这些措施后流经1.5... 目的:提高脑部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系统的恒流源的输出稳定度.方法:采用屏蔽驱动的方法减弱电极导线分布电容的分流作用,同时采取输出电流补偿的方法对多路开关上的分布电容分流作用进行补偿.结果: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这些措施后流经1.5kΩ负载的激励电流的幅度在工作频率范围内最大相对偏差可由原来的7%降至0.4%以下.最终所实现的激励源的最大相对偏差也小于1%.结论:所采取的电极导线屏蔽驱动和输出电流补偿的方法可以达到有效提高恒流源输出电流稳定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断层成像 恒流源 分布电容 屏蔽驱动
下载PDF
计算机控制的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系统 被引量:5
11
作者 史学涛 董秀珍 +3 位作者 秦明新 尤富生 汤孟兴 赵惠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105-106,共2页
计算机控制的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系统史学涛董秀珍秦明新尤富生汤孟兴赵惠军(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西安710033)关键词电阻抗断层成像可编程恒流源物理模型中图号R318.06九五军队基金课... 计算机控制的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系统史学涛董秀珍秦明新尤富生汤孟兴赵惠军(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西安710033)关键词电阻抗断层成像可编程恒流源物理模型中图号R318.06九五军队基金课题No.96N1080引言目前的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断层成像 计算机控制 数据采集系统
下载PDF
人颅脑模型内阻抗扰动的电阻抗断层成像测量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史学涛 尤富生 +4 位作者 付峰 刘锐岗 漆家学 徐灿华 董秀珍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1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EIT技术对颅内不同区域病变的敏感性。方法:建立一个可相对准确地模拟脑部电阻率分布及其变化的物理模型,并通过实际的数据测量、图像重构与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EIT技术对于颅内不同位置处的弱电阻率扰动的检测敏感程度。结果... 目的:研究EIT技术对颅内不同区域病变的敏感性。方法:建立一个可相对准确地模拟脑部电阻率分布及其变化的物理模型,并通过实际的数据测量、图像重构与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EIT技术对于颅内不同位置处的弱电阻率扰动的检测敏感程度。结果:当电极系统与扰动处于同一平面时,可以获得较好的敏感性;而选择模型的中间层电极进行EIT数据采集时,可以保证对模型内各位置处的扰动检测效果。结论:通过合理的电极位置选择,EIT技术可以实现颅内病变的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断层成像 物理模型 敏感性
下载PDF
用于电阻抗断层成像的多频波形发生器的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史学涛 董秀珍 +3 位作者 秦明新 尤富生 汤孟兴 刘锐岗 《医学争鸣》 CAS 1998年第S1期4-6,共3页
分析了数字合成法所得的正弦波的谐波情况 ,基于数字合成加可编程滤波技术设计了一个总谐波失真低、幅值和频率可编程控制的波形发生器 .由此形成的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在物理模型上进行了成像数据的测量 。
关键词 波形发生器 数字合成 总谐波失真
下载PDF
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电阻抗断层成像信号源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学涛 董秀珍 +3 位作者 尤富生 付峰 刘锐岗 季振宇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4年第10期17-18,共2页
目的研制用于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的信号源,提高现有系统的高频特性,同时降低其噪声水平。方法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代替原信号源中所有的通用数字集成器件。结果所建立的信号源可在高达60MHz的时钟信号下正常工作,从而保证系统可产生0... 目的研制用于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的信号源,提高现有系统的高频特性,同时降低其噪声水平。方法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代替原信号源中所有的通用数字集成器件。结果所建立的信号源可在高达60MHz的时钟信号下正常工作,从而保证系统可产生0~117kHz的单频信号。输出的毛刺也被有效地降到4mVp-p以下。结论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替代通用数字集成器件,可提高系统的高频率特性,并提高信号源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断层成像 可编程逻辑器件 数字合成
下载PDF
一个基于扫频与混频相结合的多频EIT数据采集系统(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史学涛 董秀珍 +5 位作者 尤富生 秦明新 汤盂兴 刘锐岗 付峰 吴小明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01年第2期47-51,共5页
采用多频率组合与扫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一个32电极多频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具有四种工作模式,在程序控制下,最多可同步采集四种频率下的组织阻抗信息。工作频率可在1.6kHz到 380kHz间程控选择... 采用多频率组合与扫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一个32电极多频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具有四种工作模式,在程序控制下,最多可同步采集四种频率下的组织阻抗信息。工作频率可在1.6kHz到 380kHz间程控选择。为从含多种频率分量的测量信号中解调出各频率下的组织阻抗,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具有高速和高精度特点的解调方法:正交序列数字解调法。对含有n个频率分量的信号,若对其每周期采样N点,则总运算量降到2nN次乘法和2n(N-1)次加法运算,信号的信噪比可提高(N/2)0.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断层成像 数据采集系统 数字解调 扫频 混频 正交序列 工作模式
下载PDF
用于电阻抗多频及参数成像数据采集系统的正交序列解调法 被引量:22
16
作者 史学涛 董秀珍 +5 位作者 秦明新 尤富生 汤孟兴 刘锐岗 付峰 吴小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7期S164-S166,共3页
目的 研究一种用于电阻抗多频及参数成像数字采集系统的具有高抗噪性能和快速的解调方法 .方法 提出一种新解调方法正交序列解调法 ,通过构造一对正交的正弦序列 ,计算所采序列与这两个序列的内积 ,从而得出相应频率成分的实部和虚部 ... 目的 研究一种用于电阻抗多频及参数成像数字采集系统的具有高抗噪性能和快速的解调方法 .方法 提出一种新解调方法正交序列解调法 ,通过构造一对正交的正弦序列 ,计算所采序列与这两个序列的内积 ,从而得出相应频率成分的实部和虚部 .结果 在 n频率成分 ,每周期采样点为 N的情况下 ,从采样结束到解调完成共需 2 n次加法和 2 n次乘法运算 ,随机噪声可被衰减 (N/ 2 ) 1 /2 倍 .除特定频率点外 ,高次谐波被有效抑制 .结论 正交序列解调法具有系统资源占用少、计算速度快、抗噪性强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电阻抗成像 电阻抗参数成像 正交序列解调法
下载PDF
基于LabVIEW实现的HID数据采集设备应用程序 被引量:4
17
作者 史学涛 尤富生 +2 位作者 付峰 刘锐岗 董秀珍 《医疗设备信息》 2005年第6期9-10,30,共3页
采用在LabVIEW环境下调用库函数和用VisualC++集成环境下编写HID应用程序动态链接库的方法,实现了主机与数据采集设备间每秒最多可达64000字节的数据传输速度,满足了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对数据传输速度的要求。
关键词 电阻抗断层成像 通用串行总线 人机接口设备 虚拟仪器
下载PDF
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8
作者 史学涛 霍涟漪 陈思名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15-3118,共4页
从多方面综述了超支化聚合物近些年来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在生物应用、治疗和诊断、基因转染、组织工程和涂料应用等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重点对超支化聚合物常见的几种制备方法,例如缩聚法、开环聚合法和活性聚合法等进行了多方面优缺... 从多方面综述了超支化聚合物近些年来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在生物应用、治疗和诊断、基因转染、组织工程和涂料应用等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重点对超支化聚合物常见的几种制备方法,例如缩聚法、开环聚合法和活性聚合法等进行了多方面优缺点的分析对比,同时对一些新兴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总结。还对超支化聚合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潜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超支化聚合物应用研究仍存在的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法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合物 合成方法 应用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一个双极性的宽带高精度光耦隔离放大器
19
作者 史学涛 尤富生 +3 位作者 季振宇 付峰 刘锐岗 董秀珍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70-874,共5页
为适应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的技术要求,实现了一个改进的基于单个模拟光电耦合器件的双极性光电隔离放大器。测量结果表明,该隔离放大器不仅具有高于800KHz的-3dB全功率带宽,小于50uVRMS的等效输出噪声,在±4V范围内优于0.01%的线性... 为适应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的技术要求,实现了一个改进的基于单个模拟光电耦合器件的双极性光电隔离放大器。测量结果表明,该隔离放大器不仅具有高于800KHz的-3dB全功率带宽,小于50uVRMS的等效输出噪声,在±4V范围内优于0.01%的线性度等特点,且结构简单,并消除了常规方法中因所选用的光电耦合器性能参数的不完全一致而导致的信号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 宽带高精度光耦隔离放大器 电阻抗断层成像 电阻率 电路设计
下载PDF
多频电阻抗成像中的硬件系统
20
作者 史学涛 董秀珍 秦明新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0年第4期217-222,共6页
本文回顾了多频电阻抗成像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指出了其研究意义。对现有的多频电阻抗成像的硬件系统主要采用的技术进行了介绍 ,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最后总结了硬件系统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生物电阻抗 电阻抗断层成像 特征参数 硬件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