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1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桥梁建设泥浆废水处理-机制砂生产组合工艺碳排放核算及综合评估
1
作者 周岩梅 赵一帆 +7 位作者 郭逸涵 史建国 强燕 郑美娜 王锦 丁国玉 吕向茹 张洁瑜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桥梁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废水由于高悬浮物(SS)和高pH值较难处理达标,钻孔桩基产生的钻渣可用来生产砂石骨料,但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本研究设计了8种近零排放泥浆废水处理与砂石骨料生产组合工艺,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组合工艺碳排放... 桥梁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废水由于高悬浮物(SS)和高pH值较难处理达标,钻孔桩基产生的钻渣可用来生产砂石骨料,但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本研究设计了8种近零排放泥浆废水处理与砂石骨料生产组合工艺,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组合工艺碳排放核算模型和综合评估方法。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化学混凝-pH值调节-棒磨机制砂生产组合工艺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大,为2 974.29 tCO_(2e),机械分离-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制砂生产组合工艺碳排放量最小,约为1 038.75 tCO_(2e)。应用熵权-优劣解距离法(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估8种组合工艺,发现机械分离-pH值调节-棒磨机制砂生产组合工艺与最优工艺贴近度最高。该研究结果支持铁路桥梁建造泥浆废水处理和钻渣综合利用组合工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浆废水 机制砂 生命周期 碳排放 综合评估
下载PDF
陕北风沙草滩区覆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陈启航 李佳奇 +5 位作者 史建国 常风云 段义忠 贾磊 陈涛 宋平戈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0,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覆膜方式对陕北风沙草滩区土壤理化性质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当地主推玉米品种中榆968,设置膜上栽培、膜际栽培和无膜栽培3个处理,分析覆膜对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试验旨在探究覆膜方式对陕北风沙草滩区土壤理化性质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当地主推玉米品种中榆968,设置膜上栽培、膜际栽培和无膜栽培3个处理,分析覆膜对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0~20、21~40 cm土层,膜际栽培土壤含水量高于无膜栽培(P<0.05);在41~60 cm土层,膜上栽培和膜际栽培土壤含水量高于无膜栽培(P<0.05)。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处理的土壤pH值均呈现下降趋势,不同土层的土壤pH值排序均为无膜栽培>膜际栽培>膜上栽培;其中0~20 cm土层膜上栽培土壤pH值低于无膜栽培(P<0.05)。在0~20 cm土层,膜际栽培与膜上栽培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无膜栽培(P<0.05);41~60 cm土层膜际栽培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膜上栽培和无膜栽培(P<0.05)。膜际栽培玉米的株高、鲜穗重、穗粒数和产量高于其他处理(P<0.05),茎粗和百粒重高于无膜栽培(P<0.05)。膜际栽培的玉米籽粒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为8.22%和4.58%,均高于无膜栽培(P<0.05)。研究表明,膜际栽培更适于陕北风沙草滩区的春玉米种植,可在该地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风沙草滩区 地膜覆盖 土壤理化性质 玉米 产量
原文传递
留茬高度对陕北采煤沉陷区饲料桑生长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常风云 陈启航 +7 位作者 史建国 李佳奇 李正雄 王飞云 纪俊娥 段义忠 亢福仁 罗竹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2-957,共6页
为明确不同留茬高度对饲料桑(Morus alba L.)生长性状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寻求适宜的留茬高度,本研究以‘丰驰2号’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留茬高度分别为5 cm(C5),10 cm(C10),15 cm(C15),20 cm(C20),40 cm(C40)以及留全株为对照组(CK),测定... 为明确不同留茬高度对饲料桑(Morus alba L.)生长性状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寻求适宜的留茬高度,本研究以‘丰驰2号’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留茬高度分别为5 cm(C5),10 cm(C10),15 cm(C15),20 cm(C20),40 cm(C40)以及留全株为对照组(CK),测定各处理的农艺性状、荧光参数、光合及单株干鲜重。结果表明:C20,C15,C10处理下的农艺性状和生产性能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C5的最大光合效率、净光合速率最高;C10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C15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实际光合效率、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第一茬茎叶鲜重、全年叶鲜重、全年总生物量均高于其它处理,年度茎叶比低于其它处理;C20的全年茎、根鲜重、根干重高于其它处理。对各处理进行量化评价表明在C20,C15,C10处理下,饲料桑的综合生长指标和生产性能较好,排序为C15>C20>C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 饲料桑 留茬高度 生物量
下载PDF
花粒期光照对夏玉米产量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2
4
作者 史建国 崔海岩 +3 位作者 赵斌 董树亭 刘鹏 张吉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4427-4434,共8页
【目的】针对近年来黄淮海夏玉米区太阳辐射不断减少的生产问题,探讨花粒期光照对夏玉米产量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登海605(DH605)为试验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花粒期遮阴(S)、花粒期增光(L)两个处理,遮光度为60%,阴天下增光... 【目的】针对近年来黄淮海夏玉米区太阳辐射不断减少的生产问题,探讨花粒期光照对夏玉米产量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登海605(DH605)为试验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花粒期遮阴(S)、花粒期增光(L)两个处理,遮光度为60%,阴天下增光的光照强度能达到80 000—100 000 lx,以自然光为对照(CK),研究花粒期光照对夏玉米产量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遮阴后夏玉米的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灌浆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增光增加了夏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最大灌浆速率。连续两年遮阴处理的产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9.39%、79.03%,而增光则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6.29%、12.93%。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L>CK>S,生育后期不同处理DH605的籽粒占干物质总量的比例差异显著,S、CK和L平均分别为22.92%、48.49%和51.80%。与CK相比,遮阴后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减小,同时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的天数相对增加;增光则使籽粒最大灌浆速率提高,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生长量增加。【结论】花粒期遮阴通过降低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籽粒最大灌浆速率,显著降低夏玉米产量;花粒期增光则通过增加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籽粒最大灌浆速率,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遮阴 增光 籽粒灌浆 产量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分亏缺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史建国 严昌荣 +1 位作者 何文清 刘克礼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9,共7页
针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匮乏日益严重的状况,根据国家气象局整编的1957~2001年(45a)黄河流域93个气象站点气象资料,应用1998年FAO最新推荐的Penman-Monteith法计算潜在蒸散量,研究黄河流域水分变化特点,尤其是水分亏缺时空格局。同时,应... 针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匮乏日益严重的状况,根据国家气象局整编的1957~2001年(45a)黄河流域93个气象站点气象资料,应用1998年FAO最新推荐的Penman-Monteith法计算潜在蒸散量,研究黄河流域水分变化特点,尤其是水分亏缺时空格局。同时,应用克里格(Kriging)插值法生成黄河流域区域的水分亏缺分布图。研究结果显示黄河流域水分亏缺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十分复杂,受气候、地形和地貌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总体上,水分亏缺由北向南逐步递减,流域北部水分亏缺由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减;流域水分亏缺在年际间的变幅具有增大趋势,在年内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春季、夏季的亏缺量比较大,而冬季和秋季的亏缺量比较小,且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分亏缺 Penman-Monteith法 时空格局 克里格法
下载PDF
黄河流域干燥度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史建国 张燕卿 +1 位作者 何文清 刘勤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247,共6页
根据国家气象局整编的1957~2001年(45 a)黄河流域93个气象站点气象资料,应用1998年FAO最新推荐的Penman-Monteith法计算干燥度中的潜在蒸散项,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克里格(kriging)插值法生成黄河流域干燥度的分布图。研究结果显示,黄... 根据国家气象局整编的1957~2001年(45 a)黄河流域93个气象站点气象资料,应用1998年FAO最新推荐的Penman-Monteith法计算干燥度中的潜在蒸散项,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克里格(kriging)插值法生成黄河流域干燥度的分布图。研究结果显示,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干燥度空间分布格局受气候、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干燥度总的特点是北大南小,呈现由北向南逐渐递减趋势;从时间尺度上看,自1957年以来,干燥度总体上呈波动增大趋势,干燥度季节变化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全年以7~9月份干燥度最小,11月~翌年3月最大,且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干燥度 Penman-Monteith法 时空格局 克里格法
下载PDF
基于离散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空战态势评估及仿真 被引量:29
7
作者 史建国 高晓光 李相民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93-1096,1100,共5页
自动准确地进行空战态势评估是无人作战飞行器(UCAV)自主作战,或有人作战飞行器(MCAV)的辅助作战决策系统必须解决的技术,也是进行威胁评估和战斗决策的基础。为了解决空战态势评估的建模和实现问题,提出了用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实现空... 自动准确地进行空战态势评估是无人作战飞行器(UCAV)自主作战,或有人作战飞行器(MCAV)的辅助作战决策系统必须解决的技术,也是进行威胁评估和战斗决策的基础。为了解决空战态势评估的建模和实现问题,提出了用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实现空战自动态势评估的方法,推导了离散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推理算法,建立了空战自动态势评估的离散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依据离散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所建立的空战态势评估模型,能够准确地跟踪战场态势的变化,及时发现态势的转换边界,而且在观测值出现偶然误差或者错误时,仍然可以给出正确的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分类 动态贝叶斯网络 态势评估 仿真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复合生物可降解材料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尿道支架 被引量:6
8
作者 史建国 王卫宁 +2 位作者 李春吾 白新宇 陈宇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989-1994,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脂肪干细胞具有向尿路上皮细胞分化的能力,可作为尿道组织工程重建的种子细胞。为此,作者进行研究制作一种携带脂肪干细胞的新型尿道组织工程支架。目的:探讨利用人脂肪干细胞及聚乳酸/胶原材料构建新型组织工程尿道支架... 背景:研究表明脂肪干细胞具有向尿路上皮细胞分化的能力,可作为尿道组织工程重建的种子细胞。为此,作者进行研究制作一种携带脂肪干细胞的新型尿道组织工程支架。目的:探讨利用人脂肪干细胞及聚乳酸/胶原材料构建新型组织工程尿道支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吸脂术中废弃的脂肪组织,进行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并扩增;以胶原及聚乳酸为原料,采用溶剂挥发法及电纺丝法制备新型尿道支架,根据是否加入胶原,将支架分为含胶原组和无胶原组,将脂肪干细胞种植于上述两种尿道支架上复合培养7 d后,行MTT、活死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人脂肪干细胞在尿道组织工程支架上的生长情况。结果与结论:①脂肪干细胞种植于支架7 d后,含胶原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表面形成两三层细胞,部分细胞浸润生长进入支架内部;无胶原组细胞分布密度低,仅形成一两层细胞,主要存在于支架的表面;②含胶原组支架上有90%以上的种植细胞为活细胞,提示细胞在支架表面存活状态良好,无胶原组支架上的细胞状态较差,仅有50%左右的活细胞;③含胶原组细胞呈持续增殖的趋势,更加适合细胞的生长与增殖;④结果表明,人脂肪干细胞及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胶原可以用于构建组织工程尿道支架,为尿道损伤修复重建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损伤 脂肪干细胞 脂肪干细胞复合物 聚乳酸 胶原 生物可降解材料 尿道支架 生物材料 尿道疾病 脂肪组织 干细胞 组织工程
下载PDF
二氢吡啶对鲤鱼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史建国 孟庆军 +4 位作者 李旭光 岳茂国 马越 单金鑫 邹兰抗 《山东科学》 CAS 2003年第4期31-33,共3页
按1000mg/kg比例将二氢吡啶添加于鱼饲料中,饲喂鲤鱼亲鱼25天。试验表明,实验组比对照组产卵量、产精量明显提高,雌鱼的产卵量提高了32.7%,雄鱼的产精量提高了28 1%。
关键词 二氢吡啶 鲤鱼 繁殖性能 产卵量 产精量 饲料添加剂
下载PDF
还原糖测定仪的研制 被引量:9
10
作者 史建国 杨明慧 +2 位作者 邱维忠 王建平 赵晓华 《山东科学》 CAS 1999年第4期55-59,共5页
根据斐林滴定反应的原理,研制出一种还原糖自动测定仪,用自动控制方法,稳定影响生化反应的各种条件,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该仪器测定速度快,测定周期3m in 左右,结果准确,精确度在2% 以内,CV< 2% ,操... 根据斐林滴定反应的原理,研制出一种还原糖自动测定仪,用自动控制方法,稳定影响生化反应的各种条件,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该仪器测定速度快,测定周期3m in 左右,结果准确,精确度在2% 以内,CV< 2% ,操作简单方便,测定成本低,不受样品色度、浊度的影响,可以取代传统的斐林氏手工测定法,对多种类型样品进行还原糖快速而准确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斐林氏测定法 还原糖测定仪 还原糖 自动控制
下载PDF
还原糖快速测定技术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史建国 马耀宏 +3 位作者 张利群 杨艳 杨俊慧 孟庆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谷氨酸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费林试剂法。研究了采用还原糖快速测定仪连续测定谷氨酸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方法 ,并与费林试剂手工测定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仪器测定法快速、准确 ,操作简单 ,稳定性好 ,精密度高。... 谷氨酸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费林试剂法。研究了采用还原糖快速测定仪连续测定谷氨酸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方法 ,并与费林试剂手工测定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仪器测定法快速、准确 ,操作简单 ,稳定性好 ,精密度高。标准偏差 (S) =0 0 0 8,变异系数 (CV) =0 0 15 ,回收率 =99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糖 谷氨酸发酵 还原糖测定仪 费林试剂法
下载PDF
苦参素联合苏甘苷力康治疗慢性乙肝50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史建国 陆建春 +2 位作者 朱永清 倪才珍 张雪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1-122,共2页
观察苦参素和苏甘苷力康联合使用在慢性乙肝中的效果。治疗组:苦参素4ml qd肌注;苏甘苷力康60ml qd静脉滴注。对照组:苦参素4ml qd肌注,疗程均2个月。两组结果显示,其恢复肝功能作用相近,在降黄疸的程度及降低透明质酸和Ⅳ型胶原则优于... 观察苦参素和苏甘苷力康联合使用在慢性乙肝中的效果。治疗组:苦参素4ml qd肌注;苏甘苷力康60ml qd静脉滴注。对照组:苦参素4ml qd肌注,疗程均2个月。两组结果显示,其恢复肝功能作用相近,在降黄疸的程度及降低透明质酸和Ⅳ型胶原则优于对照组。苦参素联合苏甘苷力康的效果优于单用苦参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苦参素 苷力康 纤维化 肝功能
下载PDF
上尿路结石经皮肾镜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史建国 王领军 +9 位作者 陈宇东 刘同伟 白新宇 王强 韩刚 王志鹏 殷晓松 苑海波 王卫宁 李春吾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964-966,983,共4页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经皮肾镜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本院泌尿外科2012年5月-2015年9月267例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经皮肾镜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本院泌尿外科2012年5月-2015年9月267例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果 267例中,41例(15.4%)出现SIRS表现。其中4例病情加重发生感染性休克,经积极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后均恢复,无死亡病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反复尿路感染病史、手术时间、结石负荷、鹿角形结石与术后SIRS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反复尿路感染病史(OR=6.759,P<0.01)、鹿角形结石(OR=6.501,P<0.01)是经皮肾镜术后并发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具有反复尿路感染病史以及鹿角形结石的患者要提高警惕,术前积极控制感染,术中注意无菌操作、避免集合系统损伤,术后严密监控,以降低SIRS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经皮肾镜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下载PDF
离散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用于无人作战飞机目标识别 被引量:8
14
作者 史建国 高晓光 李相民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49,共5页
为了提高无人作战飞机的自动目标识别能力,文中提出采用离散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对若干可观测的目标特征参数进行综合推理出目标的类型。推导了离散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推理算法。建立了目标识别的离散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仿真结... 为了提高无人作战飞机的自动目标识别能力,文中提出采用离散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对若干可观测的目标特征参数进行综合推理出目标的类型。推导了离散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推理算法。建立了目标识别的离散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出的推理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而且能够将各种并不显著的目标特征进行综合,使得各种特征及不同时刻的同一特征互相修正补充,克服了依靠单一特征进行目标识别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无人作战飞机 模糊分类 动态贝叶斯网络 推理
下载PDF
果葡糖浆生产过程中还原糖的在线检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史建国 孟庆军 +3 位作者 杨俊慧 张利群 杨艳 马耀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3-75,共3页
利用还原糖在线检测技术对果葡糖浆生产过程中还原糖的变化进行了在线检测。结果表明 ,该技术可快速、准确、连续地检测还原糖的变化 ,准确度 97 6%以内 ,精密度2 3 2 % ,滞后时间不超过 7min。
关键词 果葡糖浆 生产过程 还原糖 在线检测
下载PDF
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25
16
作者 史建国 邱南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6期4767-4774,共8页
背景:随着人工关节材料、工艺及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尤其是老年患者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日渐普及。目的:观察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合并心脏病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 背景:随着人工关节材料、工艺及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尤其是老年患者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日渐普及。目的:观察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合并心脏病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天津疗养院骨科中心收治合并心脏病的股骨颈骨折患者35例,其中合并心绞痛型冠心病16例,心肌梗死型冠心病8例,无症状冠心病8例,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3例。18例采用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17例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与结论:35例患者除1例在术中死亡外,3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置换过程中出现3例并发症均为骨水泥型组,其中1例在手术过程中经抢救无效死亡,2例在置换过程中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经过抢救后生命特征恢复正常。在随访过程中发现生物型组中2例骨质疏松较严重的患者有部分假体下沉,生物型组优良率89%(16/18),骨水泥型组优良率94%(16/17),提示对于合并严重心脏病的患者适合运用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而有骨质疏松的患者适合运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人工假体 生物型 骨水泥型 股骨头置换 合并心脏病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一氧化氮、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动态监测的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史建国 姜勇 +1 位作者 岳洪胜 高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0-240,共1页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血清一氧化氮 颅脑损伤患者 动态监测 急性 神经生化改变 水平检测
下载PDF
我国生物传感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13
18
作者 史建国 李一苇 张先恩 《山东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28-35,共8页
生物传感器是一个内容广泛、多学科介入和交叉的研究领域。本文以固定化酶传感器为重点,对我国生物传感器技术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在生物活性元件的种类、固定化策略和推广应用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影响我国生物传感器实用化进程的主... 生物传感器是一个内容广泛、多学科介入和交叉的研究领域。本文以固定化酶传感器为重点,对我国生物传感器技术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在生物活性元件的种类、固定化策略和推广应用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影响我国生物传感器实用化进程的主要问题是传感器酶品种缺乏、稳定性差以及检测底物范围受限等。以此为基础,在酶分子元件、生物电子器件、传感器制造技术及市场开发等几个方面,对今后发展重点和方向进行了探讨,建议加强新型酶分子元件、生物电子器件的标准化和分析系统的集成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酶电极 分析仪器 应用市场
下载PDF
发酵生产中还原糖和葡萄糖检测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史建国 杨俊慧 +3 位作者 孟庆军 杨艳 马耀宏 张利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5-166,共2页
采用还原糖测定法和葡萄糖酶电极测定法,对谷氨酸发酵生产中淀粉糖原料和发酵液中还原糖和葡萄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其变化特点和意义。结果表明,淀粉糖液中葡萄糖惩原糖比值变化从80%~94.2%;发酵过程中,谷氨酸生产菌首先... 采用还原糖测定法和葡萄糖酶电极测定法,对谷氨酸发酵生产中淀粉糖原料和发酵液中还原糖和葡萄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其变化特点和意义。结果表明,淀粉糖液中葡萄糖惩原糖比值变化从80%~94.2%;发酵过程中,谷氨酸生产菌首先消耗葡萄糖,发酵28h,葡萄糖含量接近0,而还原糖含量为1.0%;还原糖测定仪用于发酵后期还原糖测定,精密度(RSD%)为2.21,对发酵后期的精确控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糖 葡萄糖 发酵过程控制
下载PDF
用葡萄糖酶电极法测定葡萄糖淀粉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史建国 周风臻 +2 位作者 杨明慧 朱思荣 冯德荣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231-236,共6页
利用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酶膜和过氧化氢电极组成酶电极测定葡萄糖淀粉酶的活性单位。用已知单位的葡萄淀粉酶作为测定标准定标后,在仪器上直接测出被测样品的葡萄糖淀粉酶活性单位,测定时间140s,操作周期3min,连续10次测... 利用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酶膜和过氧化氢电极组成酶电极测定葡萄糖淀粉酶的活性单位。用已知单位的葡萄淀粉酶作为测定标准定标后,在仪器上直接测出被测样品的葡萄糖淀粉酶活性单位,测定时间140s,操作周期3min,连续10次测定CV值为067%,50~500u/m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酶电极 葡萄糖淀粉酶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