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氢钠林格液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液体治疗中的应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1
作者 李静 李肖璇 +1 位作者 史建稳 梁永新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122-1129,共8页
探讨不同容量碳酸氢钠林格液对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产妇血气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静脉血气,以及术后产妇肠功能恢复、伤口愈合、早期母乳喂养、住院时间及术后其他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探... 探讨不同容量碳酸氢钠林格液对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产妇血气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静脉血气,以及术后产妇肠功能恢复、伤口愈合、早期母乳喂养、住院时间及术后其他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探索碳酸氢钠林格液对产妇循环稳定、内环境的改善是否有利,是否使产妇在术后快速康复中获益,以期获得剖宫产手术麻醉中碳酸氢钠林格液合理的液体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氢钠林格液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同步扩容
下载PDF
瑞马唑仑复合纳布啡静脉麻醉用于无痛宫腔镜诊疗手术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王蒙蒙 史建稳 +1 位作者 李静 梁永新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307-3312,共6页
目的:观察在宫腔镜诊疗操作中,瑞马唑仑复合纳布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利用随机数表法将100名接受无痛宫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配到丙泊酚组(P组)和瑞马唑仑组(R组)。P组患者予以纳布啡和丙泊酚;R组患者予以纳布啡和瑞马唑仑。在麻... 目的:观察在宫腔镜诊疗操作中,瑞马唑仑复合纳布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利用随机数表法将100名接受无痛宫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配到丙泊酚组(P组)和瑞马唑仑组(R组)。P组患者予以纳布啡和丙泊酚;R组患者予以纳布啡和瑞马唑仑。在麻醉开始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宫颈扩张时(T2)、手术结束时(T3)、术毕清醒时(T4)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记录呼吸抑制、血压异常、心率异常、体动反应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情况。结果:T1~T3时R组的MAP、HR下降程度明显低于P组(P < 0.05),T1~T2时R组的血氧饱和度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P组(P < 0.05),R组的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P组(P < 0.05)。R组的不良事件明显少于P组。结论:瑞马唑仑复合纳布啡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宫腔镜诊疗的静脉麻醉,对循环和呼吸系统影响更小,注射痛发生率更低,优于丙泊酚复合纳布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丙泊酚 宫腔镜手术 纳布啡
下载PDF
宫腔镜手术中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及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闫茹冰 孙静波 +3 位作者 韩帅 史建稳 褚海辰 梁永新 《精准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37-240,244,共5页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及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90例,分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A组)和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组(B组)。记录患者麻醉开始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及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90例,分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A组)和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组(B组)。记录患者麻醉开始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扩张宫颈时(T2)、手术结束时(T3)和术毕清醒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以及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患者T1、T2、T3、T4时MAP显著升高(F=19.121~32.681,P<0.05);B组患者T1、T2时SpO2、HR显著升高(F=6.868~18.551,P<0.05);B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降低(W=1 453.000,t=6.059、3.321,P<0.05);B组患者呼吸抑制、体动反应、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缓发生构成比及呼吸抑制程度显著降低(χ^(2)=4.464~11.072,W=1 669.500,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拟精神症状、恶心呕吐等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及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理想,可有效稳定患者术中的血压、HR和SpO2,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缩短,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检查 二异丙酚 舒芬太尼 氯胺酮 麻醉 静脉 麻醉和镇痛
下载PDF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连续腰麻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史建稳 王敦亮 +1 位作者 张鹏 梁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A02期193-195,共3页
目的 分析连续腰麻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麻醉的可行性,为临床麻醉提高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剖宫产孕妇68例为研究对象,依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实... 目的 分析连续腰麻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麻醉的可行性,为临床麻醉提高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剖宫产孕妇68例为研究对象,依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连续腰麻,分析两组麻醉中血压、心率等变化,并比较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出血量和血小板计数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血压均出现下降情况,观察组麻醉10 min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新生儿均出现呼吸抑制情况,观察组呼吸抑制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均得到随访,产后两组产妇均未出现感觉障碍或者下肢活动受限,未出现呼吸困难、拔管后误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采用连续腰麻实施剖宫产麻醉效果良好,安全有效,具有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血小板减少症 剖宫产 连续腰麻
下载PDF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5
作者 赵雪莲 安广权 +3 位作者 高雁 马洪亮 史建稳 宋子贤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93-896,共4页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S40)对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按输注液体种类及是否应用新斯的明拮抗肌松随机分为4组,即应用HSS40不用新斯的明的HR组和用新斯的明的HC组,应用羟乙基淀...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S40)对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按输注液体种类及是否应用新斯的明拮抗肌松随机分为4组,即应用HSS40不用新斯的明的HR组和用新斯的明的HC组,应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HES130/0.4)不用新斯的明的WR组和用新斯的明的WC组。麻醉诱导为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患者入睡后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并行气管插管。术中追加顺式阿曲库铵剂量为每次0.05mg/kg。应用加速度仪进行尺神经刺激监测肌松情况。记录肌肉松弛药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恢复指数。结果各组间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R组和HC组首次注射和追加的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时效均分别显著短于WR组和WC组(P值均<0.05)。HR组和WR组恢复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组的拮抗恢复指数显著大于WC组(P<0.05)。结论应用HSS40可缩短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时效,但延缓新斯的明拮抗后的肌松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 羟乙基淀粉 顺式阿曲库铵
下载PDF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敦亮 张鹏 +2 位作者 史建稳 申荣 王昭敏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98-600,共3页
目的比较低相对密度、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拟于腰麻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ASAⅠ级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B组和R组各30例。R组的腰麻用药为7.5g/L罗哌卡因1.2-1.4mL加等量灭菌注射用水,B组的腰麻... 目的比较低相对密度、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拟于腰麻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ASAⅠ级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B组和R组各30例。R组的腰麻用药为7.5g/L罗哌卡因1.2-1.4mL加等量灭菌注射用水,B组的腰麻用药为7.5g/L布比卡因1.2-1.4mL加等量灭菌注射用水。控制最高感觉阻滞平面使其固定于T4-6。观察入手术室时(T1)、阻滞平面固定时(T2)、切开子宫下段剖出胎儿后(T3)、手术结束时(T4)病人的血压和心率;用改良Bromage评分评价产妇下肢运动阻滞及其恢复情况,记录病人下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结果两组病人麻醉均能够满足手术需要,血压、心率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R组下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B组,阻滞持续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F=8.723-35.306,P〈0.01)。结论低相对密度、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麻均能满足剖宫产手术需要,罗哌卡因的运动阻滞程度小于布比卡因,更利于术后下肢运动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麻醉 脊椎 剖宫产术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史建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8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以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于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根据麻醉诱导前右美托咪定注射剂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以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于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根据麻醉诱导前右美托咪定注射剂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适量舒芬太尼、罗库溴铵和丙泊酚,麻醉诱导前10 min给予右美托咪定0.2μg/kg,然后以0.5μg/(kg·h)的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研究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然后以1μg/(kg·h)的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观察麻醉诱导前10 min(T_1)、气管插管后1 min(T_2)、气腹后1 min(T_3)、手术结束时(T_4)HR、MAP以及TNF-α、IL-6和IL-10水平。结果研究组在T2~T4时M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_2~T_3时刻H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显示,与同组T_1时比较,T_2~T_4时两组TNF-α、IL-6和IL-10含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T1时两组患者TNF-α、IL-6和IL-1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T_2~T_4时TNF-α及IL-6含量显著减少,但IL-10含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0.5μg/kg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炎性反应,有利于手术的进行,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应激反应 妇科腹腔镜手术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海青 史建稳 孟志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1期145-146,共2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28例美国麻醉协会(ASA)Ⅰ~Ⅱ级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组(DS组),每组64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行...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28例美国麻醉协会(ASA)Ⅰ~Ⅱ级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组(DS组),每组64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观察两组产妇术后2、6、12、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程度评分(Ramesy)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VAS评分、Rames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和DS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81%、10.94%,DS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舒芬太尼 自控静脉镇痛
下载PDF
小檗碱对吗啡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9
作者 韩帅 史建稳 +4 位作者 王梓 肖迎港 梁永新 葛亚丽 高巨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60-1363,共4页
目的评价小檗碱对吗啡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BV2小胶质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对照组(C组)、吗啡组(Mor组)和吗啡+小檗碱组(Mor+BBR组)。Mor组使用终浓度为200 μmol/L吗啡处理24 h, C组加入等量PBS处理24 h。... 目的评价小檗碱对吗啡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BV2小胶质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对照组(C组)、吗啡组(Mor组)和吗啡+小檗碱组(Mor+BBR组)。Mor组使用终浓度为200 μmol/L吗啡处理24 h, C组加入等量PBS处理24 h。Mor+BBR组使用终浓度为20 μmol/L小檗碱处理2 h后再使用终浓度为200 μmol/L吗啡处理24 h。采用CCK-8法测定BV2小胶质细胞活力, ELISA法测定上清液IL-1β、TNF-α和IL-10浓度, Western blot法检测小胶质细胞CD86和NF-κB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 Mor组细胞活力、上清液IL-1β和TNF-α浓度升高, IL-10浓度降低, 小胶质细胞CD86和NF-κB表达上调(P<0.05);与Mor组比较, Mor+BBR组细胞活力、上清液IL-1β和TNF-α浓度降低, IL-10浓度升高, 小胶质细胞CD86和NF-κB表达下调(P<0.05)。结论小檗碱可抑制吗啡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吗啡 小神经胶质细胞 炎症
原文传递
盐酸纳布啡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及其对产后抑郁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89
10
作者 王敦亮 王秘群 +2 位作者 申荣 史建稳 张鹏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82-785,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纳布啡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产后抑郁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00例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00例。A组术后予以舒芬太尼100μg,静脉自控镇痛;B组术后予以盐酸纳布啡1.5... 目的观察盐酸纳布啡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产后抑郁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00例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00例。A组术后予以舒芬太尼100μg,静脉自控镇痛;B组术后予以盐酸纳布啡1.5 mg·kg-1,静脉自控镇痛;C组术后予以盐酸纳布啡2.0 mg·kg-1,静脉自控镇痛;D组术后予以盐酸纳布啡2.5 mg·kg^(-1),静脉自控镇痛。比较4组产妇术后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Ramsay镇静评分法(RSS)评分、抑郁状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12,24 h,A组的VAS评分分别为(3.21±0.44),(3.15±0.49),(2.06±0.49)分,RSS评分分别为(2.08±0.37),(2.05±0.35),(1.85±0.23)分;B组的VAS评分分别为(2.17±0.35),(2.00±0.38),(1.45±0.38)分,RSS评分分别为(2.01±0.19),(1.91±0.21),(1.72±0.18)分;C组的VAS评分分别为(2.08±0.22),(1.53±0.26),(0.75±0.13)分,RSS评分分别为(1.71±0.15),(1.75±0.12),(1.46±0.15)分;D组的VAS评分分别为(2.10±0.21),(1.52±0.21),(0.72±0.11)分,RSS评分分别为(1.64±0.22),(1.62±0.15),(1.43±0.21)分,在不同时间点C、D组的VAS评分和RSS评分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后3 d,A、B、C、D组的抑郁率分别为35.00%(35/100例),27.00%(27/100例),12.00%(12/100例),26.00%(26/100例),C组与A、B、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心率下降、恶性呕吐、腹泻、皮疹,B、C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心跳过快、恶心呕吐、尿潴留,D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心跳过快、恶心呕吐、腹泻、皮疹。A、B、C、D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10.00%,11.00%,21.00%,D组与A、B、C组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盐酸纳布啡2.0 mg·kg-1对剖宫产术后的镇痛、镇静效果显著,且产后抑郁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纳布啡注射液 剖宫产 术后镇痛 抑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