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基坑围护结构力学性能及变形研究
1
作者 史旭波 冯世开 李卓 《地下水》 2024年第3期317-319,共3页
本文依托某城市综合体基坑支护工程进行了现场监测,对采用桩锚支护体系的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力学特性和基坑变形规律做了研究。此外,分析了基坑开挖对临近既有建筑物变形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锚索轴力时程曲线大致分... 本文依托某城市综合体基坑支护工程进行了现场监测,对采用桩锚支护体系的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力学特性和基坑变形规律做了研究。此外,分析了基坑开挖对临近既有建筑物变形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锚索轴力时程曲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锚索轴力与时间呈现负相关关系,50 d后锚索轴力基本保持稳定。基坑开挖到13.5 m深度后监测点Z1-3初始锚索轴力约为228 kN,75 d后轴力下降到约为194 kN,轴力损失比例为14.9%。基坑开挖过程中,各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均不超过20 mm,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受土体蠕变和锚索预应力损失的影响,部分基坑水平位移往基坑内部移动和基坑向上位移量相对较小。临近建筑物的沉降发展较为稳定,最大沉降为1.2 mm,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证实了桩锚支护在深基坑开挖应用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桩锚支护 锚索轴力 基坑变形
下载PDF
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伴糖代谢异常患者血脂与血糖水平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贺春晖 贺婷 +16 位作者 杨进刚 于梅 苏淑红 杨红梅 胡喜田 高峰 史旭波 吴超 陶水英 张峻 吴元 乔树宾 吴永健 王杨 高晓津 杨跃进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30-936,共7页
目的:比较匹伐他汀(4 mg/d)和阿托伐他汀(20 mg/d)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糖代谢异常患者血脂与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依托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于2016年4月至2020年6月入组全国7个中心554例AMI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匹伐他汀组... 目的:比较匹伐他汀(4 mg/d)和阿托伐他汀(20 mg/d)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糖代谢异常患者血脂与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依托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于2016年4月至2020年6月入组全国7个中心554例AMI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匹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最终两组各有209例与203例符合条件入选。主要对比两组随访6个月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的变化,并将患者分为糖尿病与糖尿病前期进行亚组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时与基线相比,匹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LDL-C([-0.6±0.8)mmol/L vs(.-0.9±1.0)mmol/L,P=0.082]和HbA_(1c)[(-0.6±1.5)%vs.(-0.3±1.1)%,P=0.090]的变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合并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的匹伐他汀亚组和阿托伐他汀亚组中,LDL-C的变化值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合并糖尿病前期患者中阿托伐他汀亚组与匹伐他汀亚组相比,HbA_(1c)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0.4)%vs.(0.0±0.7)%,P=0.042]。结论:在AMI伴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匹伐他汀(4 mg/d)和阿托伐他汀(20 mg/d)降低LDL-C水平相似,但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匹伐他汀对HbA_(1c)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糖代谢异常 匹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常规剂量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9
3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李田昌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141-1144,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常规剂量(10 U+10 U)瑞替普酶(派通欣)用于国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共有203例AMI患者入选本研究,随机接受常规剂量(10 U+10 U)瑞替普酶或阿替普酶(艾通立)溶栓治疗,观察急性期病死率、心肌梗死并发症... 目的对比观察常规剂量(10 U+10 U)瑞替普酶(派通欣)用于国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共有203例AMI患者入选本研究,随机接受常规剂量(10 U+10 U)瑞替普酶或阿替普酶(艾通立)溶栓治疗,观察急性期病死率、心肌梗死并发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35天时,瑞替普酶组死亡7例(6.80%),阿替普酶组死亡9例(9.00%)(P>0.05);瑞替普酶组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0.97%,阿替普酶组为4.00%(P>0.05);瑞替普酶组脑出血的发生率为0.97%,阿替普酶组为3.00%(P>0.05);瑞替普酶组有28例(27.18%)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其中与药物有关的23例(22.33%);阿替普酶组有23例(23.00%)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与药物有关的17例(17.00%)(P>0.05)。结论常规剂量(10 U+10 U)瑞替普酶可安全用于国人治疗A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瑞替普酶 阿替普酶 血栓溶解疗法
下载PDF
关注抗血小板治疗的胃肠道并发症 被引量:15
4
作者 史旭波 白英 胡大一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2期93-95,共3页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出血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误区 被引量:23
5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最重大慢性疾病,就慢性疾病而言,全球近50%的人口死于心血管疾病。2010年北京市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已占总死亡的48.2%,与国际水平相近。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病因,如何抑制动脉粥样...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最重大慢性疾病,就慢性疾病而言,全球近50%的人口死于心血管疾病。2010年北京市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已占总死亡的48.2%,与国际水平相近。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病因,如何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成为全球医务工作者所面临的最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防治 慢性疾病 疾病死亡 医务工作者 人类健康 北京市
下载PDF
心率调整的ST段降低方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冠心病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3 位作者 赵明中 王宏宇 郭丹杰 李大公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心率调整的ST段降低方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冠心病的价值,并把ST/HR斜率和ST/HR指数两种指标和传统ST段指标进行了系统比较。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行平板运动ECG试验并在随后3周内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共173... 目的探讨心率调整的ST段降低方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冠心病的价值,并把ST/HR斜率和ST/HR指数两种指标和传统ST段指标进行了系统比较。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行平板运动ECG试验并在随后3周内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共173例,应用Cornell运动试验方案,分别测定并计算运动试验过程中ST段变化值及ST/HR斜率和ST/HR指数值,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结果传统ST段指标、ST/HR斜率和ST/HR指数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68%、86%和81%,特异性分别为70%、85%和81%。ST/HR斜率和ST/HR指数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传统ST段指标(P<0.05)。传统ST段指标(ST段降低≥0.2mV)、ST/HR斜率和ST/HR指数定量识别冠心病3支血管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30%、81%和64%,特异性分别为70%、65%和69%。ST/HR斜率和ST/HR指数识别冠心病3支血管病变的敏感性显著高于传统ST段指标(P<0.001),特异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率调整的ST段降低指标、ST/HR斜率和ST/HR指数与传统ST段指标相比能明显提高运动ECG试验定性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传统ST段指标相比,ST/HR斜率和ST/HR指数明显提高了运动ECG试验定量识别冠心病3支血管病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ECG试验 ST/HR斜率 ST/HR指数 冠心病
下载PDF
肝素的抗凝机制及临床相关问题 被引量:41
7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293-1295,共3页
关键词 血栓形成 肝素 血小板活化 凝血
下载PDF
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相关临床问题 被引量:61
8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141-1143,共3页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血小板凝集抑制剂 药物评价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栓治疗进展 被引量:25
9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75-77,共3页
血小板活化与凝血系统激活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二个基本机制在体内有密切联系,凝血系统激活后产生的凝血酶是一个强有力的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后又将促进凝血过程.针对凝血酶和血小板二个环节的抗栓... 血小板活化与凝血系统激活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二个基本机制在体内有密切联系,凝血系统激活后产生的凝血酶是一个强有力的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后又将促进凝血过程.针对凝血酶和血小板二个环节的抗栓治疗已成为ACS治疗的基本措施,也是多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抗栓治疗 抗凝血酶 ACS 血小板
下载PDF
凝血机制与抗凝治疗新观念 被引量:19
10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597-1599,共3页
关键词 血栓形成 接触性血栓 自身性血栓 抗凝治疗 抗凝药
下载PDF
警惕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被引量:28
11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33-536,共4页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肝素 抗凝药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及华法林的抗凝机制及相关临床问题 被引量:12
12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445-1447,共3页
关键词 栓塞和血栓形成 肝素 低分子量 华法林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新认识 被引量:35
13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751-1753,共3页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健康教育
下载PDF
血栓形成与凝血机制及调节 被引量:22
14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989-991,共3页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涉及心血管、肾脏科、神经内科、外科、骨科、肿瘤等多个领域。血栓形成或栓塞是导致心、脑和外周血管事件的最后关键环节,是致死和致残的直接原因。目前,我国正面临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巨大挑战,...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涉及心血管、肾脏科、神经内科、外科、骨科、肿瘤等多个领域。血栓形成或栓塞是导致心、脑和外周血管事件的最后关键环节,是致死和致残的直接原因。目前,我国正面临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巨大挑战,无论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还是静脉系统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均逐年增加。但目前国内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诊治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如对动脉和静脉血栓栓塞的基础理论知识欠缺,未能对不同性质血栓选择不同的药物以及用药方法不规范或不恰当。因此,迫切需要应用科学的指南来规范医疗行为。为此,本杂志特设立血栓专栏,将结合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最新的抗栓和溶栓指南,针对国内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次讨论静脉、动脉和心房颤动等领域血栓防治的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和血栓形成 血栓溶解疗法
下载PDF
导管室中应用达肝素时抗凝活性的监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2 位作者 朱正炎 刘杰 李田昌 《中国医药导刊》 2005年第4期239-241,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激活凝血时间(ACT)是否可作为达肝素在导管室中应用时有效的抗凝监测手段.方法:共人选108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术前5min一次静脉注射达肝素60IU/kg,术中不再追加抗凝药物.所有患者均在静脉注射达肝素后5min取血...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激活凝血时间(ACT)是否可作为达肝素在导管室中应用时有效的抗凝监测手段.方法:共人选108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术前5min一次静脉注射达肝素60IU/kg,术中不再追加抗凝药物.所有患者均在静脉注射达肝素后5min取血测量ACT.其中30例患者作为抗凝活性检测组分别在达肝素注射前和注射后6个时间点取血检测抗凝参数ACT、aPTT、抗Xa因子和抗IIa因子活性,观察静脉注射达肝素后的时间-抗凝效应关系.结果:静脉注射达肝素后5minACT值由基线121s升高到193s,10min时达峰值208s,并持续120min无明显下降(P<0.001).aPTT、血浆抗Xa和抗IIa因子活性也呈类似趋势.结论:ACT和aPTT对静脉注射达肝素敏感.ACT可以用来监测PCI期间静脉注射达肝素的抗凝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室 达肝素 抗凝活性 冠状动脉造影 药物监测
下载PDF
关注非甾体抗炎药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被引量:4
16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37-839,共3页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消炎药 非甾类 环氧化酶1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药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凝治疗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7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81-384,共4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栓溶解疗法 肝素 肝素 低分子量
下载PDF
血小板与抗血小板治疗 被引量:4
18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9-231,共3页
关键词 血栓形成 血小板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糖蛋白类
下载PDF
心率调整的ST段降低参数预测冠心病病变程度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3 位作者 赵明中 王宏宇 郭丹杰 李大公 《中国医药导刊》 2003年第5期318-319,共2页
目的:探讨心率调整的ST段降低方法识别冠心病3支血管病变的价值,并把ST/HR斜率和ST/HR指数两种指标和传统ST段指标进行了系统比较。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02年3月行平板运动ECG试验并在随后3周内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共... 目的:探讨心率调整的ST段降低方法识别冠心病3支血管病变的价值,并把ST/HR斜率和ST/HR指数两种指标和传统ST段指标进行了系统比较。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02年3月行平板运动ECG试验并在随后3周内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共173例,应用Comell运动试验方案,分别测定并计算运动试验过程中ST段变化值及ST/HR斜率和ST/HR指数值,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结果:传统ST段指标(ST段降低≥0.2mV)、ST/HR斜率和ST/HR指数定量识别冠心病3支血管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30%、81%和64%,特异性分别为70%、65%和69%。ST/HR斜率和ST/HR指数识别冠心病3支血管病变的敏感性显著高于传统ST段指标(P<0.001),特异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ST段指标相比ST/HR斜率和ST/HR指数明显提高了运动ECG试验定量识别冠心病3支血管病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病变程度 心率调整 ST/HR斜率 ST/HR指数
下载PDF
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史旭波 张青 《中国医刊》 CAS 1999年第5期30-31,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血糖应激性升高很常见。本文对1995年6月~1998年5月收入本院的94例无糖尿病史的AMI患者根据其早期空腹血糖水平进行分组分析,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临床及预后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病例...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血糖应激性升高很常见。本文对1995年6月~1998年5月收入本院的94例无糖尿病史的AMI患者根据其早期空腹血糖水平进行分组分析,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临床及预后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入选病例均为曾住院的AMI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AMI 应激性高血糖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